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读往来     
我是十几年订阅贵刊的忠实读者。这本杂志成了我的知己,它伴随我度过了紧张忙碌的岁月。在教育战线上耕 耘三十五个春秋中,受到的教育是难忘的,为此,非常感谢你们,为读者奉献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对办好《风景名胜》我有一些建议:一:刊物很精致,有特色。从题材的选定到内容的编辑和版式设计都有特 色,但我认为在文章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上,还应下功夫,文章知识容量似乎少一些,不少文章的趣 味性还不够强。二:刊物是否出一些专辑,广泛倾听读者意见,以此作为创新的突破口。三:刊物在内容的广泛性 还有些欠缺,形式也要多样化一些,使之更为新颖、活泼、靓丽,更有魅力和吸引力。 总之,《风景名胜》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欢迎,祝刊物年年有新气象,越办越好。 (山东政法学院张昭琏)  相似文献   

2.
一点评价两点希望曹天生笔者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数年来,每次上图书馆,总要翻翻贵刊,摘抄或复印一些对我有用的材料。贵刊是国内唯一一份宣传与研究新文化历史的权威性刊物,有许多刊载的文章被国内其它权威性刊物转载与搞介。笔者认为,办文字性刊物,主要看文章,...  相似文献   

3.
《文史天地》2005,(6):65-68
随今年4期刊物寄出的读者意见调查表,在刊物寄出不到10天,就有读者将表认真填写好后寄回。现在,寄回的调查表数量之多,出乎我们的意料,更让我们十分惊喜。广大读者对我们既有热情的鼓励,更有严肃、认真、中肯的批评。这些鼓励和批评,源自于广大读者对这本刊物的关心和厚爱。我们将把读者的深情厚谊变为我们进一步办好刊物的强大动力。限于篇幅,我们只能将部分读者的意见摘登如下,并借此机会,向广大读者表示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贵刊今年陆续推出的“京杭大运河”、“黄果树瀑布”等读者熟悉但又知之不多的专辑,深入而又全面地介绍风景名胜和旅游资讯。这些图文并茂的内容,让读者有了深度、全新的了解,耳目为之一新。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希望在近期能读到一些新的专辑:1古丝绸之路;2浙东唐诗之路。  相似文献   

5.
《江苏地方志》2006,(2):1-1
《江苏地方志》杂志迎来了100期华诞,而我,陪着它走过了整整53期历程。办刊之初,宗旨是为修志提供一个理论阵地。稿件以理论文章、工作经验为主,兼顾一些地情介绍。办着办着,感到可刊登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地方志真是包罗万象。办好这个刊物,既能指导、推动、促进全省地方志、年鉴事业的发展,也能宣传江苏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能使当代人了解、弘扬江苏省和江苏人的风采。尤其是在建设文化江苏的实践中,全省新一轮修志工作又即将全面展开之际,办好刊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尝试对刊物进行改版和扩版,又让它从季刊变…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函     
《纵横》2006,(10)
《纵横》杂志编辑部:我是贵刊的一名老读者,从1984年起,就一直自费订阅贵刊,至今已装满半个书橱。每期刊物一到,周围许多同事争相传阅,往往我本人成了单位的最后一名读者。有时,因邮路阻隔,期刊晚到,同事们都会替我去传达室询问。可见贵刊在读者当中的影响。收到贵刊2006年7月号(总第199期),刊中附有一份读者意见调查表。首先,感谢贵刊给读者提供这么一个交流意见看法的平台。借此机会,谈谈本人对贵刊的一些看法。还是从这一次的读者意见调查表说起吧。该表有些提问的设计不太恰当,如第10题“历年来,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三篇文章”。20余年,100…  相似文献   

7.
《炎黄春秋》编委:贵刊是我们经常阅读的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的刊物,深受我们欢迎,我们中就有贵刊的长年订户。贵刊今年第一期《新年致读者》一文中,又再次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编辑方针,对人对事对历史,不说假话空话,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可是,恰巧就在这一期刊载的署名“史小力”的《英雄在“九·一三”事件中惨变》中,就有不少不实之处。为了对历史负责,澄清是非,我们特提供如下事实,望贵刊予以刊登。鲁珉的惨变并非偶然鲁珉过去确有一段光荣的历史,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击落美F86飞机5架,荣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旅游》2004,(4):8-8
我是贵刊的读者,也是背包游爱好者,在2004年2期上看到今年将对一些热点做介绍(如九寨)。本人2003年刚去甘南、川西北(大九寨)穷游了半月,且整理了一篇游记和一些照片,希望得到贵刊的垂青。在投稿前想知道直接寄照片行否?照片的选择和尺寸上有何建议和要求?谢谢! 江苏江阴 徐品华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正我是上海的一名退休文艺工作者,也是贵刊的老读者。退休以后,孩子们怕我寂寞,就经常买一些杂志给我看。慢慢地,《环球人物》就成了我最喜欢看的杂志之一。贵刊的文章有一个特点,文字都很干净、流畅,有些文章的角度也很不错。特别是对一些老专家、老学者、老艺术家的专访,很耐看。这些老同志人生经历丰富,他们的思想很成熟,能够讲出很有智慧的话。像最近刊登的专访电影评论家戴锦华的文章就很不错,她敢讲真话,讲得也很有道理。贵刊也报道过一些当红的年轻明星,照片是很漂亮,但对像我这样的老年读者来说,他们说的一些话还是有些浅薄。希望贵刊对年轻明星的报道,可以多登点漂亮的照片,而专访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有思想、有深度的大家、名  相似文献   

10.
受益匪浅     
我是《中华遗产》杂志的一名热心读者,关注贵刊已有一年之久,十分感激能有这样一份刊物,权威而详尽地纪录出当今世界对文化遗产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旅游》2007,(12):8-8
我是贵刊的一名读者.你们刊登了读者意见调查表.我想说一点个人意见.主要是感觉两方面的“偏重”。  相似文献   

12.
本刊启事     
本刊自创刊以来 ,在广大作者、读者热心地关怀支持下 ,在各级政协领导和委员的悉心指导下 ,已逐步办成了一本高格调、高品位 ,知识性和趣味性强的杂志 ,发行量逐年上升 ,读者面越来越广。若继续保持原来的双月刊 ,是难以满足作者、读者和政协委员们的需求了。为此 ,经请示有关部门批准 ,自2001年元月起 ,本刊改为月刊。本刊改为月刊后 ,除继续办好“史海觅踪” ,“往事回顾” ,“百姓人家” ,“热点聚焦” ,“域外传真”等优势栏目外 ,将增加旅游休闲方面的“走遍天下” ,“玩家杂谈”等栏目 ,让我们这本刊物 ,功能更广泛 ,更贴近普通百…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旅游》2007,(5):8-8
不要丢了自己的风格尊敬的雷主编: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非常赞同今年第4期《编读往来》栏目刊登的四川绵竹读者杨定国的几点建议,贵刊的主打栏目重点应该放在国内,深入挖掘国内二、三线旅游景点,这正是贵刊在过去几年里不同于其他旅游杂志吸引读者之处.国外虽好,离我们太远,国外美景已经被无数杂志介绍烂了,国外旅游风景照片在网上想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旅游》2005,(11)
关于版面设计与装帧——一封读者长长的来信(一)秦志军女士:您好!国庆节愉快!可能是热爱旅游的缘故,我对旅游类刊物情有独钟,贵刊独特的选题、优美的文笔、精美的图片、大气的风格、优良的纸张,使它与同类刊物迥然有别,不同凡响,以致我每期必读,神游其中。我本来想填寄贵刊2005年9月号的“读者调查表”,但考虑到仅此不能表达我的心意,因此,特以贵刊2005年9月号为例,谈点看法与建议。一、关于版面设计与装帧  相似文献   

15.
雷发林 《旅游》2005,(12):8-8
秦志军女士: 您好!国庆节愉快! 可能是热爱旅游的缘故,我对旅游类刊物情有独钟,贵刊独特的选题、优美的文笔精美的图片、大气的风格、优良的纸张,使它与同类刊物迥然有别,不同凡响,以致我每期必读,神游其中。我本来想填寄贵刊2005年9月号的“读者调查表”,但考虑到仅此不能表达我的心意,因此,特以贵刊2005年9月号为例,谈点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旅游纵览》2008,(4):88-88
<正>《旅游纵览》编辑部:你们好!闲暇时,看到贵刊08年第二期刊登的一篇关于天桂山的文章,颇感亲切。看过太多关于旅游的杂志,但是能像贵刊这样图文并茂还能引发读者情感的却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17.
读者箴语摘登刊物有改进□黎辛收到贵刊两本和附信,谢谢。我高兴地是贵刊越编越好,印刷也比较好了,很想写一千字,在报上加以介绍。希望登些党为文艺界平反昭雪的文章,这也是重要史料。抓紧时间抢救史料□钱丹辉《新文化史料》内容丰富而且新鲜,是一份当今难得的严肃...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76,(5)
读者孙霁等同志来信反映,在阅读《文物》的时候,常常碰到一些难认难懂的字和词(如器物名称等),在字典、词典上也不易查到,希望刊物上能有比较系统的通俗解释;关于文物的介绍和研究,也希望刊登更多深入浅出的文章。据根读者的这种要求,本刊从这一期起开辟"小辞典"、"文物丛谈"等专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正我订阅《文史博览》近10年了,每年每期都认真阅读,可以说《文史博览》是我多年来所读的刊物中一个重要的选择,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文史博览》值得阅读。"阅读贵刊以来,不论我担任或不担任贵刊的评刊员,我都很感兴趣地认真阅读和认真评刊。虽然我是远在新疆的读者,收到刊物的时间常常比较晚,甚至出现漏收的情况,贵刊工作人员知道后,也会立即补寄,  相似文献   

20.
本刊每年都邀请顾问和特约编委开几次座谈会,围绕着如何办好刊物,注意什么问题漫谈一番。在10月底的会上,年逾90岁的本刊顾问杜润生同志有一番精彩议论,特地整理出来,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