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可 《民族译丛》2004,(3):39-48
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社会出现了一股领养中国婴孩的热潮。十多年过去了,这股热潮不仅日益升温,还带动了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出现。迄今,已有成千上万的中国婴孩被美国人领养,“中国热”随之在美国各地蔓延。领养中国婴孩的家庭经常联合起来举办各种与中国文化、历史有关的活动,并成立了一个名为“有中国孩子的家庭”(Families with the Children from China,简称FCC)的组织。每年夏天,这个组织都会在美国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努力创造中国氛围,让孩子们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来自中国的孩子们将作为美国华人社区和主流社会的一分子,在促进美国社会各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他们的存存将使“海外华人”的概念增加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伴随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社会中的体验和经历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在美中国留学生与美国本土社会及国内社会的互动,及互动对其塑造社会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美国社会的刻板印象一方面阻碍了该群体的深度融入,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自我规训”,使该群体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此外,在教育流动的过程中,留学生增强了其国家认同,中国人身份和留学生身份处于共生共荣的关系。然而,来自“群体内”的刻板印象增加了留学生群体社会认同建构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在“人-人”和“人-地”的互动不断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中国大陆的专业技术新移民为个案,通过问卷形式,从双语能力、认同类型、文化保持与文化适应、跨国活动和跨国倾向等方面对受访的华人群体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梳理分析,得出三点结论:一是大部分受访者具有较强的中英双语能力,这既是其高度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基础,也是其较强文化适应程度的表现;二是在受访的华人群体中,规律性、经常性的跨国活动并不明显,但其跨国认同度较高;三是在受访的华人群体中,跨国认同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合体,它既包括以中国人的族裔认同为主、美国人的国家认同为次的双重认同,也包括混杂性的中美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美国数家主要报纸相关报道的深入剖析,本文拟全面展现孔子与华人认同建构的普遍联系。从1882年排华法案通过到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排华高峰期。无处不在的歧视让在美华人陷入空前孤立,华人强化群体认同以彰显自己的存在变得尤为迫切,延续和强化孔子的文化核心地位成为极为关键的内部凝聚手段和群体外部特征,围绕孔子而产生的向心力是美国华人能够在排华高峰的逆境中生存下来的根本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个案分析,结合相关的理论解读,探析了当代海外华人双重文化认同的基本特征。研究显示,海外华人的双重文化认同是兼具工具性和选择性,且具有复杂多元的个体差异性的“购物车”式混杂型认同。美国华人的双重文化认同主要呈现混杂型特征,而“情境性”的交替型特征并不明显;其“购物车”式文化认同的工具性和选择性体现在语言的使用和偏好、宗教活动和价值观取舍等多个方面;其个体差异性不仅体现在不同群体和代际之间,在同一群体内部也同样复杂多元,这是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和个人性格等微观因素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7.
8.
臧晓萌 《神州》2013,(11):255
沸沸扬扬的美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以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战胜了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胜利连任而告终,这次选举向世人展示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民主,美国选举制度虽然不尽合理,但基于现实情况仍然有其存在的需要,而其中的部分做法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近代南洋华侨教育所呈现的家国情怀,既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记忆,又在现代社会中有效地唤起了华侨华人新一代的文化传承与认同。南洋华侨教育的灵魂支撑是传统的家国意识,就其创办历程来看,经历了"家"情怀到"国"意识的转化。这里所说的南洋华侨教育主要指南洋华侨在侨居地创办的南洋华侨教育。  相似文献   

10.
论文对日本中华总商会成立的背景、过程、组织活动、会员及其企业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日本中华总商会既不像传统的中华总商会那样具有帮群结构的基础,也不是华人社会的自治组织,而是具有显著的跨族群、跨地域与跨国界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日中国人社会的急剧扩大,以及同时期中日经贸关系的紧密是该团体成立和发展的直接契机。随着大批日本企业加盟、侨资和中资企业的对日收购、以及企业对市场、资金、人才与技术等资源的整合与调配,华商与非华商的界限也已不再分明。不过,华商资源和中日之间的经贸往来仍然是其跨国网络最重要的支点。  相似文献   

11.
1949~1969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国西藏从事了一系列准军事行动,其实质是为美国远东战略利益服务,目标是利用西藏分裂势力遏制与分裂中国。其具体内容包括:为西藏叛乱分子提供情报和准军事训练技术;在西藏实施公路袭扰和破坏行动;为达赖集团提供军事物资和活动经费;开展针对中国的情报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南亚华侨问题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中美对抗格局的形成,使原已存在的东南亚华侨问题更加复杂。美国旋即从遏制中国的角度介入该问题,并制定了详尽的政策。例如,鼓励台湾当局争取华侨支持;排斥中国在华侨教育中的影响;鼓吹“中国威胁论”,破坏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充分发挥香港在华侨政策中的独特作用;等等。1960年,美国又根据形势发展,调整了它对东南亚华侨的政策。但是,不管美国的政策如何变化,其遏制中国的基本目标却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13.
以新加坡的中国大陆新移民为视点,在民间关系研究的框架内,探讨和阐述了新华侨华人和跨国华人的概念特征、新华侨华人与中—新民间关系的发展、海外民间关系发展的时代价值以及民间关系的模式特征和意义。研究显示,国家关系的建立,为民间关系打开了交流和交往的正式而广泛的渠道;民间关系的良性互动,为国家关系的改善、发展和地区关系的整合,奠定了厚实的民间基础;跨国移民之于民间关系、国家关系和地区关系的多元探寻,为全球化时代的移民个人和国家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双赢互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冷战主宰了20世纪后半期的国际政治。在后冷战时期,许多国家的学者利用新获得的档案资料来仔细考察和重新评估冷战史。自从冷战国际史项目于1991年在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建立以来,冷战国际史这一概念,已经被广为接受。根据相关英文文献,对过去十年美英两国冷战史研究新发展、新动向以及冷战史研究现状,做一总结归纳。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美国的主要冷战研究中心、研究冷战的资料来源和新的研究方法、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英国冷战研究概况等。  相似文献   

15.
1885年洛士丙冷虐杀华工案发生后,中方一直坚持惩凶、赔偿和保护三个处理原则,其后又根据事态发展,将交涉重点集中到了赔款上。在赔偿交涉中,清政府始终坚持在国际公法下以外交手段解决中外纠纷的原则,驻美两公使苦心竭虑,不避繁难,有礼有节,不懈努力,终于获得美方14万元美金的赔偿,并藉此清理了其它虐杀华工的旧案,这是中国近代中外交涉中第一起通过外交努力获得外国赔偿的案例。但是,洛案的赔偿没有形成对受害华工损失的制度化赔偿,没有从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角度形成对华工更好的保护,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排华的社会舆论与社会意识,排华运动最终成为中美关系上一段极不愉快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数以十万计的印尼华侨返回中国大陆。由于政治的原因, 他们与海外华人社会的联系一度中断。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他们逐渐恢复了与海外华人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他们纷纷组建社团, 重拾失落的记忆, 再塑自我认同。本文旨在通过对北京印尼归侨社团的实地考察, 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归侨与海外华人社会关系的重建及其新的组织模式和认同特点。  相似文献   

17.
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已经开始孕育着一些变革。其政府内部先后讨论过一些调整方案,但在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下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台湾当局不断施加的干扰和阻碍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时期,美国曾迫使台湾当局从缅泰老“金三角”地区撤军,并试图透迫蒋介石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撤防,双方施压与抗压、牵制与反牵制的互动关系十分明显。尽管美国政策设计者们已经认识到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服务于美国和整个“自由世界”的广泛利益而非台北政权一家的利益,但实际上还是难以摆脱台湾当局的牵制。另外,更重要的阻力来自于美国国内政治的掣肘,而其政策调整的幅度局限于“两个中国”之类的方案,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8.
观察新中国的一个视角——试析龙须沟治理与新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以后,北京市人民政府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治理落后地区作为施政的切入点,在百废待兴、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克服众多困难,花费巨额资金治理龙须沟和进行相关建设,明显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凸显了人民政府的新形象,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新国家的热情。作为新旧社会转交的象征,龙须沟治理具有长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在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企业家为个案,简要地讨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全球化时代的展延;分析了新移民企业家跨国知识与技术优势在新兴企业成长中扮演关键作用;论述了跨国移民企业家产生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外在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双赢策略;进而阐述跨国性的理论架构如何有助于解释华人企业家在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