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个民俗风情,但在同一民族中,由于环境、地理、人文等因素,其民俗风情又分许多种,内容丰富而独特、千姿百态而令人钟爱。我主要在这里简单介绍我的家乡的独特的民俗风情,其中以婚姻习俗为例吧! 它坐落在群山脚下一块比较偏僻的角落里,密密分布着的低矮的、久经风霜的房舍,沉载着沧桑历史经历了不知多少代,有不知多少人日复一日中劳作、繁  相似文献   

2.
收藏随感     
感谢欧亚大陆板块相撞,而创出了世界第三极地——西藏。感谢上天让我来到西藏,这伸手就可抓住蓝天白云的地方,感谢这里的土地养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藏族。感谢藏族人民为人类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艺术,而让我艰辛的醉倒了整整三十五年。世上的奇风异景,吸引了多少游子向往,而西藏的雪山草原却以奇特的魅力牵动着游子之心,因为山  相似文献   

3.
2001年,我来到具有历史意义的云南,调查二战时期美国空军在中国的情况,这就是云南人所说的“飞虎队”。此前,外国学者从来没有在这一地区研究过二战的历史。我怀着一种到国外的环境中作研究的愿望来到这里,对这个领域研究的欢乐和挫折都给了我终生难忘的教益。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在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地理概念了,它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总称。越来越多的史学家和探秘者来到这里,寻找历史存留的记忆,千方百计挖掘曾经淹没在茫茫史海中的点点滴滴。人们渡过滔滔黄河,越过高高的乌鞘岭来到河西走廊,发现着这里新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1959年我奉调到尼木县工作后,听说西藏历史上著名人物、创造藏文的圣贤学者吞米桑布扎就出生在尼木,这使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一种强烈地了解其身世传说的欲望在我心头萌生。一次,我借工作机会来到了吞米桑布扎的故乡——吞巴区。在这里我访问了几位老人,他们向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有  相似文献   

6.
车出呼和浩特市,同雨行驶,约走十来公里,来到大青山脚下、黑河之滨。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远远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土丘。陪伴的主人指着它告诉我们,那就是真正的昭君墓了。我的老师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中说,昭君墓在大青山南麓有十几座,翦老那次的内蒙古之行就看到了两座,一座是我们在这里参观的墓,另一座在包头的黄河南岸。黄河南岸的一座墓,是否昭君墓,信者不多。呼市昭君墓高约三十多米,占地有五十多亩,坐北朝南,用黄土夯筑而成,形状和汉代帝王墓近似,只是规模小多了。  相似文献   

7.
每天早上去实验室,我都会在伯克利校园里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盲眼老人,他是在一只导盲犬的带领下来这里散步的。尽管我知道经过训练的导盲犬很值得信赖,但一想到这位老人要穿过校园外的车流来到这里,而导盲犬并不能识别红绿灯这样的交通指示灯,我的心里还是会不自主地紧张一番。  相似文献   

8.
王彩云 《文史月刊》2006,(6):F0003-F0003
到了敦煌,怎么能不去观赏一下汉代的长城呢?汉长城在该市西北的不远处,为了好奇,更为了体验历史的凝重,我乘车来到一望无际、黄沙遍地的荒原上。来到残缺不全的汉代长城前。这里有孤零零的一座烽火台,有几处用铁栏杆围起来的长城短段,还有一处长约里余的长城遗迹。因为此处当时就环境恶劣,建筑不便,粘土较少,所以目前仅存的几处长城,都是土夹干草夯筑起来的。由于年代久远,如今看到的长城遗迹中的草茎都已钙化。站在汉长城前,我们能够想到为防范匈奴而闪射出来的刀光和目光,能够想到当年的牧歌和人声,想到因长城而给边界地区赢得的安详和宁静。  相似文献   

9.
40年前,不满1岁的星海来到北京,在这里读书,学工学农,学毛主席语录,上大学,结婚……她两次离开中国又返回,都是因为——“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和别人长得不一样的中国孩子。”  相似文献   

10.
余金霞 《神州》2013,(27):12
如果问历史上最感动你的人是谁?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诸葛亮、岳飞等,而我的答案是明末大将袁崇焕。笔者曾多次行经锦州、宁远(今辽宁兴城)、山海关,脑海里回荡着几百年前明清两朝在这里的多次惨烈的争夺战,多少英雄豪杰埋骨荒野,至今仍让人唏嘘不已。其中最核心的人物就是袁崇焕,每  相似文献   

11.
碑碣,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阶级意识形态的反映。历代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显示其富贵淫威,标榜本阶级代表人物,不知道立了多少碑石!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只有人民中的优秀人物,才真正配得上树碑立传。然而,在万恶的旧制度下,劳动人民要为自己的楷模人物树碑立传,从政治上到经济上都是极其困难的。河南省新野县  相似文献   

12.
深白色 《风景名胜》2016,(6):134-139
在一首古老的马尔代夫民谣中曾这样唱道: “在辽阔的印度洋地平线上生长着绿色的棕榈,这是我的故乡,这是马尔代夫;在清澈的蓝色海洋上,我们像珍珠般生长,这是我的故乡,这是马尔代夫.” 在这里不仅有着蔚蓝色的海洋、青绿色的礁石、白色的海滩和茂密的棕榈树,长久以来这里的人们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无论你来过多少次马尔代夫,或者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如果想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那么入住马尔代夫的大、小四季酒店真的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这是联排别墅掩映下的一处私密隐逸圣地,踏上小岛那一刻,就犹如走进了天堂般的后花园,一切似乎都显得如此简单、自然.  相似文献   

13.
千年盐井     
在西藏和云南交界处的澜沧江河谷里.我们不管向谁询问.人们都一致认定.他们的祖先发现和经营芒康的这一得盐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很久以前直到如今.这里就叫做“盐井”。没有任何记载或传说表明人们是如何找到这片盐井的。也许是一个或几个衣杉褴褛的猎人在追寻猎物时发砚了动物们常在这里流连.也许是牛羊凭着本能嗅到了盐巴的味道而把它们的主人领到了这里。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1999,(6)
1986年5月,正是春风送暖的季节,我来到素有鲜花王国之称的荷兰,在阿姆斯特丹皇家科学院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访问。经 GrigBenton(汉名班国瑞,现英国利兹大学教授)和莱顿大学汉学院教授安东尼·塞奇(Tony Saich)博士(现任美国福特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主任)介绍,意外地接触了一份极其丰富的私人档案,其主人是早已去世的马林(这里人们习惯叫他亨克·斯内夫利特)。马林这个名字,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凡讲  相似文献   

15.
每天早上去实验室.我都会在伯克利校园里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盲眼老人.他是在一只导盲犬的带领下来这里散步的。尽管我知道经过训练的导盲犬很值得信赖.但一想到这位老人要穿过校园外的车流来到这里.而导盲犬并不能识别红绿灯这样的交通指示灯.我的心里还是会不自主地紧张一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赵旭 《丝绸之路》2012,(23):43-46
我终于又到了拉萨!这是我来到拉萨后的第一句感言.多少个日日夜夜,西藏是我梦牵魂绕的地方,我向往拉萨,向往布达拉宫,因为这里是无数佛教信徒的心灵圣地,是大千世界人们心中爱与善的永久天堂.那天,拉萨湛蓝的天空格外深远,天外有天,我眯着眼睛眺望着九天之外的红晕,望着明明灭灭的宇宙万千.我知道,到了西藏,万物生灵就成了沧海一粟,我寻寻觅觅,想在这碧海蓝天里寻找一丝白云,然而什么都没有,蓝蓝的天宇上只有闪烁的太阳和悠闲的雄鹰.  相似文献   

17.
记胡蝶     
认识胡蝶是八年前的事注,那时我刚从国内来到这块新大陆;虽然这个城市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但较诸世界上其他大城市来说,她还是年轻的。温哥华有来自各国的移民,也有人说,这里是藏龙卧虎的地方,这句话不无几分道理,我就是在这里认识了心仪已久的三十年代影后——胡蝶。那时我在一个专为华侨、华人服务的社区机构工作,工作的一个部分是负责妇女组的英文学习。有一天,英语教师请假,我去代课,一个班十来二十个人,年龄从二十来岁到六、七十岁,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妇女却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学些基本的英语,以作为生活在这个英语…  相似文献   

18.
不论是做客还是待客,藏族同胞都很讲究礼节。藏区忌讳使用有缺口、裂缝的碗、碟招待客人,认为这样不圆满,不吉利,对客人不尊重。主人敬茶,客人不能一口喝光。喝了几口后,若不想再喝,就不要碰碗,告辞前再一饮而尽。不然至少要喝上三碗,才能离去,否则视为失礼。主人敬酒,壶、碗都必须先斟满,然后一手持壶,一手端碗来到客人面前。  相似文献   

19.
多少人仰慕了许久 ,憧憬了许久 ,才遇到或者挤出一个机会 ,到这里走马观花 ,匆匆一游。而我则成为了这里的一名居民 ,日复一日与那些好山好水相守相伴。在大半个地球污染日益严重、面目日渐丑化的今天 ,居于这方山水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幸运———香格里拉 ,仙境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家搬到了这里。花盆一只只卸下车 ,一溜儿排在了阳台上。它们一上阳台 ,素色的彩色的蝴蝶便赶了过来 ,或在花蕊里歇翅 ,或在枝叶间飞舞。看来 ,这里的生灵非但不欺生 ,还怀抱了一片欢迎的挚意。这里的水是著名的。雪山清泉潺潺而来 ,分成若干支溪穿古城而过 ,…  相似文献   

20.
闲散的安吉     
徐宣冬  木子 《旅游》2012,(2):10
因为地域和历史的因缘,每地都有自己的品格。如杭州,因为有了西子般的西湖,历史也充满了脂粉的味道,有多少豪气的人到了这里也都会被西湖烟雨酥了骨头。如绍兴,因为有越王勾践,作为吴越争霸之地,有着江南女子的坚韧。前年4月间曾和朋友三家人来到安吉,游历了大竹海和天荒坪,去年4月再来安吉,对安吉的印象越深了,感觉安吉就像一个隐士一样一直隐藏在别人的视线之外,隐藏在山林之中,隐藏在竹海里。原来只知道安吉是著名的竹乡,这里竹资源在全国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