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汉语里,“缬”字是指在丝织品物上印染图案花样。绞缬指扎染,蜡缬指蜡染,在今天的西南民间,扎染和蜡染仍在流传。夹缬在唐代极为盛行,敦煌莫高窟唐彩塑菩萨身上穿的多是夹缬织物,但宋代以后逐渐从复色趋向于单色,然后便湮没了。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此文系’97中国贵州国际蜡染联展既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196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沈从文先生的专著《龙凤艺术》。书中“谈染缬”一文说:“唐代至少已有三种染缬技术普遍流行:即蜡缬、夹缬和绞缬。”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同,并被广泛引用。又说:“蜡缬”,就是我们常说的蜡染。查《辞海》1979年版,有“蜡染”古称“蜡缬”的条目。查《辞源》1983年版,既没有“蜡染”一词,也没有“蜡缬”一词。从很多有关历史文献中或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缬、染缬、绞缬、夹缬以及为各种花纹命名的鱼子缬、撮晕缬、玛脑缬、鹿胎缬、醉眼缬等…  相似文献   

3.
动态     
寻找“中国记忆”当学者们惊呼发现了消失数百年的古老染布绝技——夹缬的时候,最后的夹缬艺人却成了卖馒头的个体户;虽然老纤夫们组成了川江号子研究会,但是川江上最后一片已经在水利工程中被淹没,千年的舟楫文化留下的最后呼喊即将销声匿迹……这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密密的点,静静地扎,当一个简单动作重复无数次,双手甚至有了运势有了节奏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一场极为精彩的表演,这些手以集体的形式出现时,那便是粉墨登场的一台好戏,. 扎染,古称“绞缬(xié)”,跟蜡缬、夹缬、灰缬一样,都是用“防染”的方式呈现花纹.最初是在丝绸上,后来多以棉布为主.唐代僧人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解释“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此处的缬指的就是绞缬.大概古今皆如此,比起其他三缬,绞缬更易上手:用线将织物扎结后入染,解结成纹.因此,扎染成为时下最盛行的“蓝染体验”方式,比蜡染、蓝印花布、夹缬都要省时省工,也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蜡染,见于史载称之为“蜡缬”,是中国古代著名三大印染(蜡缬、绞缬、夹缬)工艺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古至今,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这一历史传统工艺,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从战国秦汉时期始至今日,其传统工艺及图案纹样,始终处在不断的更...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汉语里,"缬"字是指在丝织品物上印染图案花样.绞缬指扎染,蜡缬指蜡染,在今天的西南民间,扎染和蜡染仍在流传.夹缬在唐代极为盛行,敦煌莫高窟唐彩塑菩萨身上穿的多是夹缬织物,但宋代以后逐新从复色趋向于单色,然后便湮没了.  相似文献   

7.
苍南夹缬     
苍南夹缬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是中国古代夹缬的活态遗存。本文从版式、题材、图案内容、构图特征、表现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苍南地区民间流传的夹缬作了较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8.
张艺蓉 《中华遗产》2006,(3):143-143
当学者们惊呼发现了消失数百年的古老染布绝技——夹缬的时候,最后的夹缬艺人却成了卖馒头的个体户;虽然老纤夫们组成了川江号子研究会,但是川江上最后一片已经在水利工程中被淹没,千年的舟楫文化留下的最后呼喊即将销声匿迹……这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文物》1979,(8)
"夹缬"一词屡见于唐代文献,如《唐语林》卷四有"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结";白居易诗有"成都新夹缬"。吐鲁番出土唐代文书中亦记有夹缬被子。然而"夹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使用什么样的花版,怎样进行操作,却没有记述。近人偶有论及,或语焉不详,或将印花工艺与印花设备及操作方法混为一谈,依然莫明其究竟。印花工艺与印花工具设备及操作法虽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同一概念。按印花工艺分,有直接印花、拔染印花、防染(防印)  相似文献   

10.
蜡染,古人曰“蜡缬”,是中国著名三大印染(蜡缬、绞缬、夹缬)工艺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始至今日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其传统工艺和图案纹饰,始终处在不断更新、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但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从目前已掌握的考古发掘出土的蜡染实物资料,和贵州少数民族民间蜡染的继承发展状况,为研究古代蜡染的产生及继承发展,提供了可信的证据。现浅论如下:一、西南出土蜡染概述据考古资料报道,迄至目前为止.出土蜡染实物的有四川、贵州、新疆、甘肃等地,共有蜡染织品三十余件。现只就四川、贵州出土的蜡染织品简述…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贺岁片异常火爆。那么,究竟是谁将原本在家守岁的人们吸引进了电影院?是谁带火了贺岁片市场?有人说是冯小刚,有人说是张艺谋。但业内人士说,真正的人应该是“贺岁片大佬”王中军——如果没有他,贺岁片市场也许还是“襁褓中的婴儿”。  相似文献   

12.
对香港有着深刻体悟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俄罗斯改革没有中国般成效,因为俄罗斯没有香港。”“香港是谁?”——香港回归十周年,在这属于香港的时刻来解读香港,一如既往地充满着独特与玄  相似文献   

13.
宋彦霖 《东方收藏》2023,(1):137-139
蓝印花布是在唐代兴盛的夹缬、蜡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制作工艺包括制布、制版、制缸(制染料)、刷浆(草木灰制成的防染浆)、染色、晾干、刮灰等流程。明清两代是灰缬蓝印花布生产和使用的鼎盛时期[1],目前景象保存较完好的蓝印花布亦可追溯到明末。因而,本文选取明清蓝印花布景象,结合当代传承人对蓝印花布的创新实践,从视觉效果出发,初步分析建构蓝印花布景象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十四岁的雯雯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学生干部,还是学校三好学生。在学校她是老师的好帮手,在家里她是邻居夸奖的好女儿。近来,雯雯觉得好累好烦。班里的墙报该出了,可那几个男生还在磨磨蹭蹭;昨天穿上舅妈送的漂亮裙子,妈妈却令其换下,以免“招人显眼”;上体育课时已累得不行,可她必须跑完1500米——谁叫你是班长呢? 更莫名其妙的是:夹在日记本中的书签会“自动”换了地方;在房间里接电话时不经意向外一瞥却发现爸爸在认真地侧耳监听。大人真烦!从此雯雯经常跟妈妈顶嘴、对爸爸生气,有时还会对着他们大喊大叫。爸爸纳闷了,妈妈吓坏了。一向听话的女儿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妈妈领着雯雯来看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15.
从唐国强、陈宝国到张铁林,“老江湖”们把持了《贞观长歌》,唯独“女一号”张澜澜显得陌生。这引来了多方质疑。张澜澜是谁?她凭什么担纲女主角?答应接受采访后,张澜澜在电话里劈头问记者:“你们这篇文章登在什么位置?”得到满意的答案后。她很爽快地定下了采访时间和地点——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下午3点。  相似文献   

16.
人们知道,钩可钓鱼,网可打鱼,可谁见过碗捞鱼的?我在我国最北部县城——漠河就吃过这种“碗捞鱼”.  相似文献   

17.
<正>蜡染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始于西周,盛于隋唐,流传至今。蜡染与扎染(绞缬)、镂空印花(夹缬)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属于织染工艺,《礼记》等文献均有记载。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蜡染工艺是用蜡刀点蘸熔蜡描绘花卉或其他图案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涂有蜡汁的织物在浸染时,搓揉导致蜡的不规则龟裂,使颜色在布面呈现特殊的裂纹,着色后去蜡,布面上的蓝底白花、  相似文献   

18.
如果遭到美国的军事攻击,谁是伊朗军队的真正一号指挥官?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阿比扎伊德碰到的会是怎样的对手?他就是伊朗武装部队真正的“战魂”,不太为外界所知的神秘人物——伊朗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阿卜杜勒·拉希姆·穆萨维将军。  相似文献   

19.
一个“真正的天才”,有着双重身份,享受着非同一般待遇……10月9日,朝鲜成功进行核试验后,韩国情报部门根据捕捉到的蛛丝马迹的线索,认为朝鲜的“核弹之父”是——徐相国。但没过几天,这一猜测就被全球各大媒体推翻。那么,到底谁是朝鲜的“核弹之父”?  相似文献   

20.
《山茶》2009,(11):32-32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俗称“扎花布”、“印花布”、“疙瘩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印染技艺。东汉时期,白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染采纹秀”之法。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即为扎染而成。如今,扎染已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手工印染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