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刻划符号“ ”,结合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鸟纹的演变、良渚文化玉器上刻划的鸟纹图像,大汶口文化陶尊上刻划的符号“ ”应是鸟的简化和变形,是巫师借用来沟通天地的巫术符号。  相似文献   

2.
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为我们分析大汶口文化晚期社会提供了珍贵标本。我们对聚落中房屋居住面上保存的陶器的统计分析提出,聚落中每个核心家庭的陶器使用量约为15件,甑、箅子、甗和鬹等特殊用具在有些房屋单元集中分布,与之相关的特殊食物制备和消费可能与地位特殊的核心家庭密切相关。聚落与墓葬中的陶器种类和数量对比发现,豆在葬仪中受到特殊重视。  相似文献   

3.
分析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刻划符号“”,结合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鸟纹的演变、良渚文化玉器上刻划的鸟纹图像,大汶口文化陶尊上刻划的符号“”应是鸟的简化和变形,是巫师借用来沟通天地的巫术符号。  相似文献   

4.
大汶口文化陶尊符号试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汶口文化陶尊符号试解张文自从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刻划符号问世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符号已属文字,并参证甲骨文、金文进行了考释①.以汪宁生先生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目前还缺乏足够的证据能够表明其已属文字,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原...  相似文献   

5.
新近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立鸟陶器,实即带有茅草或羽状装饰的陶祖,是东夷人祖先崇拜的产物。山东莒县陵阳河等墓地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瓶形陶文,不过是这类神圣陶祖的抽象形式,有可能就是“且”(祖)字的原型。  相似文献   

6.
论大汶口文化大口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汶口文化大口尊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节拍而出现的时代性器物,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宗教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上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更是显示了这种特殊器物的深奥意义.大口尊不是普通生活用具,而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新出现的一种特定器物.同时,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表达的也是一种具有宗教内容的刻符.  相似文献   

7.
祈求丰产的祭祀符号--大汶口文化陶尊符号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增 《民俗研究》2002,1(4):59-69
一 从1957年到1982年,在山东莒县陵阳河、杭头、莒县店子大朱村和诸城前寨四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陆续出土了19个刻画在陶尊上的符号(图一).其中,陵阳河遗址12个,大朱村遗址5个,杭头和前寨遗址各有1个.  相似文献   

8.
论大汶口文化的合葬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大汶口文化的合葬墓何德亮Thisisapreliminarystudybasedonthepublisheddataandthepastresearchworks,Theau-thorthinksthatintheearlyperikdofDawe...  相似文献   

9.
建新遗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西北约18公里的山亭区西集镇建新村北侧①。遗址平面椭圆形,面积3万余平方米。该遗址是修建济(宁)至枣(庄)公路时发现的,其后省、市文物部门进行多次调查,为配合公路建设,组成考古队于1992~1993年对遗址进行了两次正式发掘,开5×5米探方106个,发掘面积2700余平方米,发现大量大汶文化时期的房基、灰坑、墓葬和陶窑、水井等,出土各类文物1200余件,其中以陶器居多,还有石、骨、角器等。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对于研究鲁南枣滕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本文利用所获的考古资料,就大汉口文化…  相似文献   

10.
颜海英 《世界历史》2006,2(2):103-115
本文对史前时期的埃及陶器刻画符号进行系统的介绍,就这些符号的内容、与文字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有相当一部分陶器符号与后来的文字有渊源关系,早期文字产生的渠道是多元的,作为早期管理的重要标记,陶器刻画符号是文字取材的源头之一。 埃及历史上最早的王名与陶器刻画符号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从陶器刻画符号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1.
再论大汶口文化的陶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大汶口文化中出现的陶刻符号,就其意义问题,曾引起学术界的热烈争论。从 60年代首次发现于大汶口文化遗址以来,一直没有间断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本文通过相关文化的区域特征和刻划符号出土的背景资料,阐明大汶口文化的刻符,并非具有文字的意义,应该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闫磷 《收藏家》2013,(2):58-60
2011年10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宁市海湖路清理了一座汉代单室券顶砖室墓葬,出土了一组较有特色的釉陶器。这组釉陶器器型规整、釉色独特,釉面光洁,具有较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现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共同鉴赏。  相似文献   

13.
谈谈大汶口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物》1978,(4)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是建国以来文物考古战线上的重要收获之一。本世纪五十年代,在黄河下游一带,相继发现了若干大汶口类型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但是,当时人们对这一文化的属性认识还不清楚。直到1959年,大汶口原始文化遗址被发现并发掘以后,我们才开始对这一文化的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近二十年来,随着考古调查和田野发掘工作的开展,有关资料日益丰富,特别是1974年秋,从大汶口遗址第二次发掘所得的实物资料中,我们对大汶口遗址的原始文化的内涵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认为,大汶口文化是一支具有独特风格的原始文化,认真研究这一文化,对于进一步全面认识黄河下游原始社会晚期物质文化的面貌,进一步全面认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国家的起源,等等,有着重要意义。这一文化之所以越来越受到考古学和史学界的重视,决不是偶然的。本文试图就大汶口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与分期、文化特征及社会形态等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张云 《南方文物》2007,(3):125-127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是1953年首先在山东省滕县岗上村遗址发现的,近50年来,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山东以及江苏北部地区.已经发现大量含有彩陶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这些丰富多彩的彩陶艺术品,犹如闪耀的繁星,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充分显示出古代艺术大师卓越的创作才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大汶口文化自然环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汶口文化经过近30多年来的探索和研究,被证明不仅是海岱区而且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支重要考古学文化,它对研究我国家庭、私有制乃至文明的起源都有着重大意义.我们认为,对这样一支在中国原始社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前文化,必须进行多学科、深层次的全面详尽考察,才能最大真实地揭示历史发展的事实和规律.本文的写作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对大汶口文化的自然环境作初步观察.根据海岱区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的特点,我们着重分析大汶口文化自然环境的气候、海岸线和河流湖沼等三个重要构成因素的变化和变迁.  相似文献   

16.
张云 《南方文物》2007,(3):F0004-F0004
  相似文献   

17.
王绚  张溯 《东南文化》2018,(1):81-87
大汶口文化流行以獐牙随葬和拔牙的习俗。以獐牙随葬的习俗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早期,到中、晚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除了以獐牙随葬外,还随葬一种由獐牙制作而成的钩形器。拔牙习俗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早期,中、晚期在鲁中南地区的大汶口遗址中仍然流行。拔牙的形式极为统一,均为拔除上颌两颗侧门牙。拔牙和以獐牙随葬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汶泗流域的遗址中,分布地域相同,其他地区发现很少。这两种习俗在大汶口文化时期较为兴盛,到龙山时期几乎消失不见。可能源自大汶口先民对獐的图腾崇拜,拔掉上侧门齿以模仿獐的样子,生前随身携带獐牙制作的勾形器,死后随葬獐牙,均是图腾崇拜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古代陶器在墓葬内外遭遇到的损坏、侵蚀、污染等等千差万别,情况最为复杂。因此,古代陶器的修复保护工作是至为重要的。本文拟就古代陶器修复保护中对于缺损部位使用修补材料的情况及其相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经验,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9.
肇源白金宝、小拉哈遗址陶器刻划符号初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肇源白金宝和小拉哈遗址出土陶器符号,是目前已知同类材料最北的地点.这些符号构形别致,结构比较讲究对称,运笔明快刻划硬朗,一般只见于陶盂器底.文章对其进行了整理分类,例举释意,并归纳了特点.指出肇源白金宝、小拉哈遗址之发现,应该是产生于特定文化背景下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一套符号.  相似文献   

20.
史前陶器符号的发现与汉字起源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前陶器符号的发现与汉字起源的探索王蕴智TheoriginofChinesecharacterhasbecomeafrequentlydiscussedproblemrecentlyastheresearchesonancientChinesch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