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德章 《历史研究》2022,(5):4-27+219
汉代与周边民族对举时出现的“汉人”,因蕴含强烈的政治意义,并没有自然而然地成为魏晋时期“中国人”的称号。两晋十六国时期,“晋人”成为“中国人”的通称。北魏初年,出于否定“晋人”的需要,将较早置于统治下的“中州”人称作“汉人”。南北朝时期,“汉”一直是对“中州”人的他称,而非人们欣然接受的族称。至唐代,因应西域诸国在汉代以后长期将内地称为“汉地”等背景,律令中正式称唐民为“汉”,称周边各族为“蕃”。随着唐朝边疆的拓展,“蕃汉”使用日广,高、武时期以后,汉族族称定型。  相似文献   

2.
胡阿祥  彭勃 《中华遗产》2009,(1):90-103
“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号之一。自刘邦首用汉国号以后,“汉”为后世诸多汉族与非汉族建国者反复沿用。汉国号所具有的特殊象征意义,又使得“汉”成为域外对中国的一种习惯称谓,并逐渐演化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面对耳熟能详的“汉”国号,它的确切涵义是什么?汉字、汉族、汉子等称谓又与“汉”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呢?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学术界对有关中国早期国家的概念存在着分歧.我们认为中国早期国家是指夏商周三代已具备公共权力,但社会仍滞留在居民血缘组织基础之上的政治组织.所谓中国在龙山时代就已出现了早期国家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至于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则是走的部落联盟酋长因其职务的“独立化“转变为“社会主人“这样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4.
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并且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从新石器时代垒巢凿穴开始,中国的先民们就建筑了最早的茅屋,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建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形成了独具中国元素的建筑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