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圣叹(1608~1661)原姓张,名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明亡后改名人瑞,圣叹是他的法号和笔名,他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无意功名。 作为一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的文学理论和评论业绩,在我国丈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经史子集,还是稗官野史,他都爱评点,其文艺思想散见于各书的评点中,经他评点的名著有《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记》,合称“六才子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的文学批评和科举的关系,是金圣叹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关系到对金圣叹文学批评的深层理解,以及对金圣叹文学批评地位的客观评价的问题。 在金圣叹文学批评与科举的关系里,实质上与八股文的关系是问题的核心。在清代,把金圣叹的文学批评与八股文联系起来的议论还没有见到。至多是李渔在《闲情偶记》里指出圣叹无视《西厢记》的戏曲特点时,曾揶揄道:“圣叹所评,乃文人把玩之《西厢》,非优人搬弄之《西厢》也。文字之三味,圣叹已得之;优人搬弄之三味,圣叹犹有待下来。”①明确把八股文与圣叹的文学批评联系起来,并且…  相似文献   

3.
水浒故事在南宋时已经流传,《水浒传》中不少人物和故事大都是以《宣和遗事》为蓝本。《水浒传》成书大约在十四世纪,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金圣叹截取前七十回(金将第一回改为楔子,其实是七十一回)本的《水浒传》,流行最广,至今已三百多年。从水浒话本之勃兴,到水浒戏剧和小说之盛演及流传,已历七个世纪。金圣叹腰斩《水浒》,是《水浒传》出版史上最大的一桩公案,至今有毁有誉。所谓腰斩,是指他伪称得到古本,其实是把百回本中招安以后的二十多回拦腰砍去,又加以修改评点,即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鲁迅…  相似文献   

4.
赵亮 《神州》2010,(9):72-73
很迷恋柯南"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论断的斩钉截铁,很感佩吴清源对于一生之敌本因坊秀哉"他是坏人"评价的轻描淡写,也很憧憬王国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境界的返璞归真,所以,在后来的生活中,每逢纷乱芜杂,我总要退回来问自己三个问题:"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唐山大地震》是个什么片子?这是一部商业片吗?里边的痛彻心扉、人文情怀可能使你无法同之前《英雄》、《十面埋伏》、  相似文献   

5.
周渝 《贵阳文史》2012,(4):10-10
后世史家对马士英的评价也大致分为两种。《明史》将其列入了《奸臣传》中,说其"贪鄙无远略"。而顾诚的《南明史》评价马士英则是说他固然不是救时之相,但把他列入《明史》奸臣传似乎过重……  相似文献   

6.
冯国瑞是近代甘肃著名学者,被誉为"陇上一代文宗"。《张介侯年表》、《守雅堂稿辑存》是其表彰先贤"陇上二澍"(阶州邢澍、凉州张澍)的力作,也是他辑佚方面的代表作品,对于研究"二澍"的学术成就及乾嘉学派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金圣叹是我国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他最推崇《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六部著作,分别以它们代表辞赋、哲理散文、传记文、诗歌、小说、戏剧方面的最高成就,于是按时代顺序把屈原、庄周、司马迁、杜甫、施耐庵、王实甫的作品称为第一、二、三、四、五、六才子书.他批的《西厢记》就被称为《第六才子书》.  相似文献   

8.
2011年1月18日16时,储江老走了,95岁高龄的他在离去之时,仍奔走在苏北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和调研的行程中,以自己的生命殉了他一生所挚爱的的人民公仆事业。"三军"统帅我是在征编《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工作中认识储老的。说他是"三军"统帅,是戏称,也是尊称。《群英谱》征编办公室(简称群英办)、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我的抗战》(下文简称《抗战》)有两大招牌,一个是崔永元,一个是版画风格的动画版"口述历史"。版画曾是激励民众抗战斗志的宣传手段,运用到纪录片中,不仅可以补足影像资料缺失,还可以放大故事细节,让片子更好看。作为总策划的崔永元才是"活版画",如他所说,《抗战》最重要的不是重新书写抗战史,而是反映抗战背后每个生命个体的真实感受。这是一次"更接近口述历史"的纪录片尝试。  相似文献   

10.
曾经编辑《金圣叹研究资料汇编》的梅庆吉,在《北方论丛》90年第5期著文,介绍藏于黑龙江图书馆的金圣叹佚著《小题才子文》,为目前出版的金圣叹的所有集子所未收。 该书线装6册,不分卷,封面无字,扉页为一页黄纸,右上有“金圣叹先生评选”字样,中为“小题才子文”,左下有“翻刻石印缩小必究”字样,右下角一枚图章为“扫叶山房督造书籍”。这页纸的背面印有“光绪已丑年春三月上洋扫叶山房重刻”字样。书口题“小题才子书”。  相似文献   

11.
手里捧着书享受午后的阳光,最美好。之前还特地去洗了个澡,泡了一杯菊花茶,因为我觉得,干干净净的书自然应当干干净净地去读。想起金圣叹评《西厢记》时写道:“必扫地读之,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也;必焚香读之,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也;必对雪读之,资期洁清也;必对花读之,助其娟丽也。”对于周国平的书,我心中的神圣虔诚也几近如是了吧。周国平,我非常非常欣赏的当代哲学家,从一开始读他的哲理散文《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到后来的真情感人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再到今天这本《岁月与性情》,我由衷地感叹。周国平,他的文字,他的思想,他的才华,以及他对人生的态度,都深深让我折服,太容易,太容易就能激起我的感动、我的敬仰、我  相似文献   

12.
李化来 《沧桑》2012,(2):115-118
金圣叹作为十七世纪的评点家,在解读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与西方接受美学空白与召唤结构相似的观点。金圣叹以自己的评点实践揭示作者是如何设置文本空白,读者应如何来寻找并填补文本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一、包惠僧,曾经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 包惠僧,曾经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党员,是中共"一大"的出席者,当然也是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原名包道亨,又名包晦生、包一德、包一宇,1894年生于湖北黄冈县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汉口新闻报》、《大汉报》、《公论日报》、《中西日报》的外勤记者。  相似文献   

14.
刘小龙 《丝绸之路》2009,(20):84-87
草圣张芝是"一笔书"的创造者,辞赋家赵壹对汉赋的发展也做出过重要贡献,两人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赵壹《非草书》一文,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书坛风貌。本文论述了张芝能否在他的时代创造出一笔书,赵壹何以作《非草书》,当时全国"书法热"现象以及《非草书》与鸿都门事件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陆林先生的《金圣叹史实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著作,于2015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研究》由导言、二十章及五种附录组成,共七十多万字,围绕金圣叹生卒籍贯、主要事迹、著作缘起、生平交游等基本史实情况进行了迄今最为详尽扎实的实证研究。长期以来,明清文学的史实研究,因其本身的难度以及跨学科性质,一些重要领域并未得到文学和史学研究者的深入系统研究,也缺乏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在《水浒传》的评点中,自己充当“金针度人”的导师,把读者定位为“锦绣心肠”的才士,而《水浒传》则是文人必读的“才子书”。  相似文献   

17.
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作为一个独立的《西厢记》评点本,在清代出现了诸多的版本,引起了戏曲界和出版界的广泛兴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本文试从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的结构体制出发,分别从其评点的主要形式——总批、节批和夹批,讨论其表现出的艺术特征,并简要分析"金批西厢"评点的思想内容和方法技巧,对其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得失做出了一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瓶谈     
丁山 《收藏家》2013,(11):51-58
瓶,形声字,旧为薄经切,平声,青韵,也就是说应该读作"冰"。金文中写作,即两个"人"靠在一起,曰"并",从缶。《说文》中写作从瓦,解释做"汲瓶也"。因此,这两种古文字都是"冰"字音。其实《六书通》写作,读"平"字音,从缶,《方言》曰:"缶其小者谓之瓶",反而跟如今的读释更贴切些。"汲瓶"的出土记录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大抵是个尖底、小口、有系的缶,  相似文献   

19.
孙晓博 《神州》2012,(5):6-6
《复活》是托尔斯泰耗时十年(1889—1899)六易其稿而成的一部伟大作品,其不仅是托尔斯泰本人创作的顶峰,而且也是世界文学之林不可多得的精品。笔者试图围绕着"复活"从两个角度切入《复活》的研究:其一,比照加拿大文学评论家弗莱所概括的《圣经》"U形"叙述结构,探析《复活》与之"同而不同"的复活框架与叙事模式;其二,探讨《复活》中的复活节日亦即探讨复活节在《复活》中的呈现状况、展现方式以及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0.
拍摄《敦煌》用了整整4年;拍摄《故宫》深入故宫的深宅大院;拍摄《外滩》耗资1300万元。他是中国为数不多可以用"奢侈"方式拍摄纪录片的导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