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词铁观音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4,(6):172-173
福建.安溪.西坪.我将一片宋朝的茶叶夹进了唐朝的书页里. 此时,嘴里含着一小口铁观音,馥香,醇香.手里翻着《教坊记》,这是唐朝音乐大师崔令钦的传世著作.盛唐的音乐,歌舞,戏曲,和这几天的安溪之行,正幻化成美丽的曲目.  相似文献   

2.
现藏巴黎图书馆东方部的《敦煌琵琶谱》共二十五曲,是法国人伯希和于1908年在敦煌莫高窟向道士王园箓骗取后劫持而去的。该谱之第二十曲,即《长沙女引》。《长沙引女》这一曲名,《教坊记》、《乐府杂录》、《通典》、《唐会要》、《旧唐书·音乐志》、《乐府诗集》、《册府元龟》、《碧鷄漫志》、《玉海》等,俱不载。  相似文献   

3.
山西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称。早在汉代,山西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各种土戏,这些土戏在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山西省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张宏林 《收藏家》2014,(7):59-67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面饰有"渔猎"等图案的汉代规矩镜,著录于《故宫藏镜》。此镜还曾被收录于《岩窟藏镜》、《中国青铜器全集》等民国时期和建国以后的铜镜著作中。日本学者石川三佐男专门撰写了《东方文化的思想和礼仪——〈岩窟藏镜〉所收〈渔畋文规矩镜〉新考》一文,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和考证。足见中外铜镜研究领域对此镜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洞房”一词出现很早,不过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据说,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曾赋了一首《长门赋》,描述了失宠的陈皇后得知武帝许诺朝往而暮来,于是苦苦等待。  相似文献   

6.
《湖南文史》2011,(12):33-33
“洞房”一词出现很早,不过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据说,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曾赋了一首《长门赋》,描述了失宠的陈皇后得知武帝许诺朝往而暮来,于是苦苦等待。  相似文献   

7.
孙克让 《收藏家》2014,(9):44-49
一.背景1.镜铭这个题目让人似乎有些不解,然而镜铭中确实存在着汉代选官的内容,最直截了当的当属东汉时一面半圆方枚的神人神兽镜,其铭文直指汉代选官制度:"郡举孝廉州博士,少不努力老大悔"。此镜刊于清代冯云鹏、冯云合撰的《金石索》一书中。全铭为:"许氏作镜自有纪,青龙白虎居左右。圣人周公鲁孔子,作吏高迁车生耳,郡举孝廉州博士,少不努力老大悔。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和《汉书·地理志》所载"道"的名称、数量作了比较,然后分析了汉代前后期"道"的设置变化,认为汉"道"基本承袭秦制,在中央对"蛮夷"地区控制力较弱的武帝之前,"道"的设立与复设频繁,而在武帝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之后,"道"基本上一直维持着较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张家山汉简》所出汉初法律条文着手,对汉初户赋和户刍的性质进行了细致分析,指出二者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户税,具有税率很轻的特点。由此,进一步探讨了汉代户税的演变过程,认为文景与武帝时期社会状况的变化是导致汉代户税不断加重又突然消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伊盟出土三方汉代官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3年,内蒙古文物队在伊克昭盟征集到汉代官印三方,对研究汉代我国内蒙地区政治经济情况及民族关系有一定价值。一 "西河农令"印出土于杭锦旗霍洛柴登公社一座汉城遗址内。阴文篆字(图一),桥纽,边长2.35、身高0.8、通高1.75厘米。西河郡设置于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汉书·食货志》:"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是西河农官的设置,与张掖、酒泉郡的设置时间相当。据《汉书·武帝纪》,元狩二年(前121年)  相似文献   

11.
1978年《文物》2期发表《郑州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发掘简报》认为古荥冶铸遗址的“上限不会早于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以前”,又说它是“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的遗址。这个说法值得商榷。《简报》的理由认为在古荥镇出土的陶器多与洛阳西汉晚期及东汉器物相似,加之在古荥镇发现的陶模及铁器上有“河一”字样,便说“古荥阳在秦代为三川郡郡治所  相似文献   

12.
王銘 《中华文史论丛》2011,(2):293-325,406
北魏歷史上有兩個皇帝被尊爲"太祖",即平文帝和道武帝。這就是清代學者疑惑的"元魏兩太祖"問題。事實上,道武帝天興初年尊平文帝爲"太祖",明元帝時上道武廟號爲"烈祖",到了孝文帝改制時,將平文從太廟中遷出,改尊道武爲太祖。《魏書》一直記載道武廟號爲"太祖",諱言道武廟號最初爲"烈祖"的史實。廟制的背後是政治權力的運作,作爲王朝開國之君象徵的"太祖"廟號的追尊,體現了北魏的中原正統心態以及對拓跋王朝政統譜系的建構努力。北魏以及後來的東、西魏在拓跋宗廟"太祖"廟號上屢有改易,正可觀察拓跋宗室各種勢力的政治鬥爭,以及東、西魏敵對政權對各自政統合法性的解釋。本文並揭示《魏書》所體現的鲜明政治立場。  相似文献   

13.
乐府立于何时,至今学界仍争论不已.究其原因,一是文献自身抵牾,二是考古实物的发现动摇了一些成说的基础.断句错误,造成文意不明亦是重要原因.如将"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断为"乃立乐府采诗夜诵",问题即涣然冰释. "乃立乐府"非指"始建立"乐府这个官署,而是始"设立" "采诗夜诵",这个新的职能于乐府.这一职能的赋予,使乐府从内朝皇帝私人性质的御用机构转变为参与国家札乐文化造作的机构,承担起造作大汉新一代礼乐文化的伟任.武帝重用乐府为的是在学术上实现以内驭外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4.
司马相如是汉赋的奠基人.鲁迅先生曾对其高度评价:“武帝时代,赋莫如司马相如,文莫如司马迁”。相如之辞赋,“不师故辄,自摅妙才,广博宏丽,卓绝汉代”(鲁迅《汉文学史纲》第54页)。武帝读相如的《子虚赋》后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遗憾之至;后读《大人赋》后,“飘飘然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似文献   

15.
话说明堂     
话说明堂杨明扬所谓"明堂",是指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举行。古乐府《木兰诗》就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之句。《大戴礼》中说:"明堂者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以茅盖屋,上圆下方,所以明诸侯之尊卑也...  相似文献   

16.
张晨 《沧桑》2009,(5):222-223
明代随着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繁荣,戏曲理论批评经过理论批评家们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李渔《闲情偶寄》的"曲话"部分是此时极有分量的戏曲理论著作,"曲话"在大量戏曲文献的基础上研究戏曲理论,组织周密,条理清楚,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部最完备最系统的戏曲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10,(3)
<正>《歌林拾翠》,全称《新镌乐府清音歌林拾翠》,是目前所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明清折子戏选本之一。折子戏选本虽为片锦碎玉,但在保存戏曲资料,展现明清戏曲的发展流变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许多戏曲全本已佚,只有一些片段保存在各种折子戏选本中,使后人得以揣测其全本的大致面目,是研究戏  相似文献   

18.
<正> “教坊”是教习音乐的机构,长安城设教坊始于隋代。《隋书·音乐志》记载,大业六年,“搜括魏、齐、陈三国乐人子弟,充配太常寺”,同时在关中置坊教习。唐代,长安城内共设有三处教坊,即内教坊和左右外教坊。内教坊唐初即已设立,《旧唐书·职官志》云:“武德时置内教坊于禁中,专习雅乐。”武则天时代内教坊曾改称云韶府,神龙后复称教坊。左右教坊的设立则在开元二年(《新唐书·百官志》),当时有乐官382人,声乐10027人。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中的董仲舒不过是专治《春秋》的纯儒,而这一认识在《汉书》中发生了变化。我们看到在武帝朝并未被过于重视的《春秋》纯儒董仲舒,随着汉代政治形势及学术倾向的变化,至元帝时地位已经远远高于武帝时期。至刘向时董仲舒始被鼓吹为对武帝朝政治有重大影响的儒宗。班固接受了刘向的说法,并为使得董仲舒符合两汉的儒宗标准而刻意通过种种手段提高了他在武帝朝的政治参与度,于是董仲舒从《史记》的纯儒一变而为《汉书》中"于世有益"的儒宗。  相似文献   

20.
一 戏台的产生和发展,其背景是多方面的,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都有密切关系;但由于戏台的功能仅用于演戏,所以戏台的出现和演变,最直接的关系是戏曲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戏曲从上古时期的原始歌舞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优人表演艺术,汉代的百戏,隋唐的参军戏,以及北宋的杂剧和金院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其他相关艺术的营养,逐步形成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 北宋末年流行在温州的“永嘉杂剧”,本来是以地方村坊小曲来演唱民间小戏的。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但是,这种比较原始的戏曲,曾经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