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东方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西方人的目光,特别是来自中国各个时期的器物,成为全球各大博物馆最重要的典藏。除了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帝国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人们耳熟能详的重量级博物馆,还有不少以收藏东方艺术品为主的特色博物馆,同样值得关注。法国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西方收藏中国文物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亚洲之外收藏亚洲各类艺术品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其典藏覆盖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东南亚各国等,藏品  相似文献   

2.
任宝龙 《收藏家》2022,(10):47-54
明清外销紫砂作为中国陶瓷体系中一条卓殊的脉络,在陶瓷外销史上独树一帜。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收藏有丰富的外销紫砂相关作品,本文即基于其完备的典藏体系论述明清紫砂外销欧洲的时代背景,并分析、阐述这一时期外销紫砂在中西多元文化交流互动中映射、互鉴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审视在其东西方陶瓷艺术史上产生的巨大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明代瓷圣”何朝宗的作品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但很多作品的收藏经历还是谜,它们原来的出处在哪里,又是如何传播到国外的?为此,2011年3月1日至4月15日,受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荷兰普林西霍夫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邀请,笔者和黄忠杰、许回成两位先生前往欧洲考察德化古陶瓷,游历了德国、意大利、梵蒂冈、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荷兰、比利时和英国。通过参观著名博物馆、访问知名收藏家和古董商人、寻找拍卖行和古董市场,对欧洲的德化古陶瓷有了一定的了解。2019年10月,笔者前往法国尼斯参加中法文化论坛活动,  相似文献   

4.
简讯五则     
《收藏家》2005,(10):86-86
瑞典藏中国陶瓷展在故宫展出来自瑞典的瑞典藏中国陶瓷展9月26日在北京故宫午门城楼展厅展出。这是中瑞双方首度在故宫博物院合作办展。展览展出瑞典哥德堡市立博物馆、哥德堡海事博物馆、如斯设计与装饰艺术博物馆、东方博物馆、西方古董公司收藏的中国陶瓷及相关文物165件套,由“哥德堡号沉船”、“瑞典收藏的中国瓷器”、“紫禁城内收藏的西洋风格瓷器”,“瑞典人安特生与仰韶文化”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哥德堡号沉船”为250年前一艘满载中国瓷器的瑞典商船在其家乡哥德堡港码  相似文献   

5.
辽瓷简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陶瓷资料的搜集和研究是近二十多年来的事,过去我国陶瓷史中没有辽瓷之说,遇有辽陶瓷器也多以宋瓷称之,有时以为是元代遗品。沈阳东北博物馆最先开始积累辽代陶瓷器,又由于近年来东北地区考古工作的日益开展,新资料也不断发现,这样就给辽瓷研究工作打下了物资基础。东北博物馆一馆收藏的辽陶瓷总计就有五百件,此外旅顺博物馆、锦州文物陈列馆、安东文物陈列馆、长春吉林省博物馆、哈尔滨黑龙江省博物馆、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保定河北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有部分收藏,再加私人收藏和流出国外的,估计总数当在千件以上,这些材料是可以充分进行辽陶瓷的系统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正>地点: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间:二○一五年三月十四日至二○一六年六月十九日赫伯·毕晓普(Heber R.Bishop)的玉器收藏形成于十九世纪后半叶,一九○二年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其总藏品逾千件,主要为十八、十九世纪的中国玉器(西方清代宫廷玉器最大的收藏之一,其中数百件为皇室玉器,部分出自圆明园),以及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玉器,是美国第一个最重要的此类收藏。本次展览撷取藏品中的若  相似文献   

7.
蒋凡  项隆元 《东南文化》2022,(1):145-151
以震旦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为代表的西方人在华建立的博物馆,除了是西方在华文化殖民的表现外,还是西方在华收集自然史信息的机构,旨在开展自然史标本收藏和研究工作,以服务西方自然史研究和了解中国的需求.到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们开始重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展览和社会教育成为这些博物馆的重要活动,并以此向中国社会开...  相似文献   

8.
欧洲学者说,这个庞大而完美的藏传佛教建筑体系,几乎能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凡尔赛宫相媲美。 美国人说,在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随便拣块陶瓷片都比美利坚的历史长。 中国专家说,寺院内收藏着大量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这里简直是个超级“藏艺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张虎林  伊尔 《旅游》2000,(7):44-46
欧洲学者说,这个庞大而完美的藏传佛教建筑体系.几乎能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凡尔赛宫媲美。美国人说.在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随便拣块陶瓷片都比美利坚的历史长。中国专家说.寺院内收藏着大量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这里简直是个超级“藏艺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覃东 《世界》2005,(7):69-70
英国维多利亚皇家博物馆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不仅可以使人欣赏到如此多的艺术瑰宝,而且还可以了解到每件艺术品的相关背景和历史。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21,(7)
正流出国门的中国古玉器数量众多,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法国的吉美博物馆、枫丹白露宫,美国的弗利尔和赛克勒美术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瑞典东方博物馆等都是我们较为熟知的重要收藏机构。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古玉器的海外收藏~①机构以北美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收藏传统,但无论是以宫廷为代表的官府收藏,还是为数众多的民间收藏,都不以对公众展览为目的,不具备公共展示的功能。相比较而言,欧洲古代也盛行宫廷收藏,但此外还有大量存在的以教堂为承载的教会收藏,后者具有一定的公共展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后来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的基础。"博物馆"曾经是舶来品,其概念传入中国大约一个半世纪,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建立至今还只有  相似文献   

13.
英国许多博物馆、图书馆和藏家收藏有中国古代文物。就本文所叙述的文物范围而言,如在伦敦的英国博物院、英国图书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在剑桥的费茨威廉博物馆、剑桥大学图书馆,在牛津的亚士摩兰博物馆,在爱丁堡的皇家苏格兰博物院,以及布里斯托、格拉斯哥等地,都有丰富的藏品。  相似文献   

14.
<正>陶瓷是古代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载体之一,对于中华文明在全世界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并因此被西方称之为"China",为大众所珍视。2019辞旧迎新之际,宜春市博物馆与江西省文物商店联合举办了"陶风瓷韵——江西省文物商店精品陶瓷文物展"。本次所展览的文物均为江西省文物商店历年来收藏的陶瓷文物精品,上溯汉唐,下至民国。展出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深藏于库房中的文物展示给广大观众,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钱币》2005,(1):78-78
2004年6月7日至2004年10月20日,中国钱币博物馆在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中国货币展》(封三)。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是全世界第四大艺术史博物馆,这里珍藏着数百年来收集的欧洲艺术珍品,卢本斯、伦勃朗、提香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使这座艺术博物馆享誉世界。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钱币部收藏有大量的西方钱币精品,  相似文献   

16.
王菊 《丝绸之路》2012,(6):34-36
西北地区部分博物馆收藏的泥金写经具有重要价值,尤其用西夏文书写的泥金写经较多。泥金写经开始于唐代,一般为皇家用经。据对甘肃、宁夏两省博物馆收藏的两本珍贵的明代泥金写《可兰经》和《古兰经》的研究,可以推测,其与法国泥金写《圣经》的工艺和技术相同,有可能都起源于中国,经阿拉伯地区传播到欧洲。  相似文献   

17.
参观过西方的博物馆,你不免有这样的感受: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博物馆都收藏有精美的中国文物。这些文物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玉器为多,令行家们惊奇的是许多藏品在国内也很稀见,甚或是绝品。本文便谈一谈海外收藏中国古玉的一些情况。 西方收藏中国古玉较收藏中国青铜器为晚,大约始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最初,除收集北京等地的古董行和玉器作的作品外,更重视“生坑”玉器的收集。三十年代以前,有几批较大的玉器发现,如四川广汉地区发现玉器坑,河南洛阳金村古墓群的发现等,浙江余杭良渚镇及陕西榆林地区等也都有重要发现。这几批玉器基本都流入了西方,分藏于若干公私博物馆里。零星的发现则无数可计,其命运大致相同,大都落入西方收藏家手中。这些藏品多没有出土地点和出土情况的记录,这不仅因为当时国内的古董商对此严格保密,而且收集者最初多是出于美术史而非考古学目的,仅对作品本身感兴趣。因此,追踪它们的确切来源实非易事。  相似文献   

18.
<正>漫步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展厅,观众会在不经意间捕捉到过去近一百五十年间西方人对亚洲文化和艺术的认知轨迹。从大厅的二层回廊开始,此处陈列着博物馆最初收藏的中国明清瓷器,它们工艺精巧,色彩绚丽,深受当时西方藏家的青睐,收藏名家阿特曼(Benjamin Altman)遗赠的中国瓷器即在其中[图一]。从干洗店小职员起家的阿特曼创办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百货公司,一跃成为纽约商界的百货  相似文献   

19.
赵珩  马宏杰 《中华遗产》2009,(4):150-155
不久前,一位旅居英国的老朋友送来他新完成的一篇稿子,题目是《帕西瓦尔·大维德爵士与中国古陶瓷收藏》。我对陶瓷完全是外行,但在拜读这篇文章之后,却真是感到中国收藏界对帕西瓦尔·大维德(Sir Percival David1892-1964)的了解太少了。大维德是西方研究中国古陶瓷最负盛名的学者和权威,他的收藏已经成为西方乃至中国陶瓷收藏者引以为参照的重要依据。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他已经出版了《大维德藏瓷谱》,当时仅印刷了三百余部,并由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先生介绍,  相似文献   

20.
公元十六至十八世纪有一个中西文化交流互影的历史时期,一方面中国文化在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欧洲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从万曆到乾隆,中国人对於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中西文化出现了双向交流的热络局面。与十九世纪中叶以後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同的是,後者是比较主动地去了解世界的形势,而明清时期,欧洲文明的东传使者乃是西方的耶稣会士。那麽,通过这些耶稣会士究竟向中国介绍了一些什麽西方知识呢?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国人对於欧洲文明究竟有多少了解呢?本文在这里鸠集有关史料,从地理风物和物质文明方面略加缕述,以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