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蒋强娣 《旅游纵览》2023,(19):130-132
乡村旅游作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传承特色文化、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乡村旅游也面临吸引游客、建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新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文旅融合作为一种解决方案被提出,将文化与旅游融合,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本文首先探讨文旅融合的概念,其次分析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意义,最后提出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策略,希望能够助推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2.
曹晓颖 《旅游纵览》2022,(16):125-127
本文首先分析乡村旅游的概念与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山东省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现实困境,即文化保护挖掘力不够,特色不鲜明;品牌建设意识不强,差异不明显;运营管理热情不足,后劲不足。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以市场为主导塑造品牌主体形象、以文化为特色明确品牌定位、以政府为引导构建品牌联营机制的对策,希望能够助力山东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推动山东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游人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位于四大佛教圣地之末,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区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笼统模糊,并缺乏相应的企业识别系统及宣传口号,缺乏完整的旅游品牌建设。本文针对五台山旅游形象现状调查分析,并导入旅游形象视觉识别系统,重新定位五台山旅游形象内涵。  相似文献   

4.
田维飞  吴凤林 《沧桑》2010,(6):21-22
五台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游人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位于四大佛教圣地之末,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区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笼统模糊,并缺乏相应的企业识别系统及宣传口号,缺乏完整的旅游品牌建设。本文针对五台山旅游形象现状调查分析,并导入旅游形象视觉识别系统,重新定位五台山旅游形象内涵。  相似文献   

5.
张艳杰 《旅游纵览》2023,(3):167-169
文化旅游是近几年旅游业大力发展后提出的概念,在旅游项目中融入当地历史文化元素,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提升游客体验感。近年来,随着河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河南省文旅文创结合战略的形成,河南在发展乡村文旅品牌上加快了脚步。整合资源,深度开发和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和内涵,凝练乡村文旅品牌核心价值,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是促进河南乡村文旅品牌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曾华 《旅游纵览》2023,(23):1-3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多元化创新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实践证明,广西乡村旅游多元化创新发展增加了地区收入、提供了就业岗位、塑造了美好的乡村形象,这也是当前诸多地区广泛实践和探索的发展模式之一。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多元化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文化为依托,打造发展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市场支持;打造发展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广西及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多元化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带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余艳  郭盛晖 《旅游纵览》2022,(17):24-26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功不可没。旅游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了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品牌力、营销困难等问题,但乡村旅游电商人才紧缺,急需配套人才培养机制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8.
李冰月  聂森  张春城 《神州》2013,(24):48-48
旅游品牌的树立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旅游景区的同质化严重的现阶段,视觉设计在旅游地品牌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如何建立吉林省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如何通过构建吉林省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来展现吉林省的旅游风光,本文通过“大美长白山”的案例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9.
徐晨  张蕊  张柯妮 《旅游纵览》2022,(23):103-106
文旅融合发展已从磨合期向深化期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建设文化旅游品牌将成为必然路径。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景南乡为例,首先阐述当地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意义,其次分析其在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品牌建设的发展规律,提出有利于当地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建议,即精准定位,强化品牌识别;提质升级,优化品牌服务;多元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抓好管理,共护品牌延续,从而促进当地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平 《旅游纵览》2023,(6):167-169
辽宁省大连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对其进行SWOT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首先介绍大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其次重点分析大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深度发掘资源潜力,创新产品业态;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增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塑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竞争力;优化专业人才培养与供给,提高运作力等策略,助力大连乡村旅游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哲 《旅游纵览》2024,(2):155-15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大众的消费热点。但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也存在文化资源利用不足、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挖掘乡村独特魅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本文以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文旅融合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其次剖析我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丰富乡村旅游活动,提升旅游体验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旅品牌;构建文旅融合的产业体系,协同推进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打造文旅示范基地等有效路径,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四在农家"建设的推动下,遵义市凭借其资源优势,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文章通过总结遵义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营理念落后、缺乏乡村文化内涵、产品缺乏体验性、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遵义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周利 《旅游纵览》2023,(5):97-100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振兴,还包括文化和社会层面的振兴.其中旅游演艺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该产业,不仅能够增加旅游品牌内容,还可以传播地方文化、民族特色,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存在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旅游演艺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农村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其要求从产业、文化、治理、生活及生态建设等层面进行乡村改造升级。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能够促进经济建设整体上一个新的台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要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完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强国建设。福建省泉州也应抓住这一机遇,重视旅游业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企业投资旅游业发展,优化旅游环境及生态。本文以泉州红色旅游资源为分析对象,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泉州红色旅游资源总体丰富,但其开发力度和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同时泉州红色旅游产业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缺乏品牌效应及缺乏延伸的附加产品等,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优化资金来源结构为引领,完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以资源整合为抓手,提高泉州红色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开发带有乡村特色的附加品等发展策略,以期帮助泉州利用好红色资源,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自然环境、促进乡土文化传承等方面,分析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其次指出现阶段新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乡村旅游从业者素质不高等,最后在此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提出重视旅游产品开发、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构建长效投入机制、提升品牌营销意识等建议,为新时期新疆乡村旅游产业的壮大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视域下,促进人文要素与乡村自然资源相结合,能够有效弥补现有文旅产业单一、吸引力不足的缺陷,带动山东省青州市乡村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本文首先深入剖析青州市目前发展特色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其次结合特色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提出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塑造区域乡村旅游品牌等策略,以期能够带动青州市乡村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以文促旅,以旅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非遗文化的输出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环节,乡村旅游也为非遗文化提供了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不断更新,以抖音、快手、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所构成的新媒体矩阵逐渐参与到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中。新媒体矩阵打破了非遗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拓展了乡村旅游文化的输出渠道,但发展过程中存在非遗传承人缺乏新媒体输出意识等问题。本文结合周村古商城与商河县鼓子秧歌文化等,提出培养新媒体思维、借鉴优秀典例、紧扣国家政策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晶  李小玲 《旅游纵览》2023,(9):48-50+57
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旅游形象测量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法测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域文化品牌旅游形象,发现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存在不对等的问题。在总结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优化建议,以此充分发挥和利用具有优势的地域文化品牌,带动处于较劣势地位的地域文化品牌发展,提高地域文化品牌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9.
鲁婉婷 《旅游纵览》2023,(2):103-105+121
黄陂山清水秀,是湖北省武汉市开发乡村旅游较早的区(县)之一。自1998年撤县设区以来,武汉市黄陂区乡村旅游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本文对文旅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武汉市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困境,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提出黄陂区“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的转型升级模式,并从文化空间重构、文化品牌深耕、文化产品创新和文旅产业融合四个方面阐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文旅融合政策的引导下,吉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本文首先探讨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其次总结文旅融合背景下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展规划不合理、人才支撑不足、乡村文化品牌不鲜明;最后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应从推动科学合理规划、完善人才培训机制、构建智慧旅游体系角度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吉林省乡村地区文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