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靖西素有"旅游小桂林"之称,发展旅游业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可为什么至今靖西的旅游产业依然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呢?作为靖西本地人,笔者利用熟悉当地路线和精通本地方言的优势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其他相似旅游地区的发展经验,最终得出此研究报告,希望能对靖西的旅游产业发展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黑河是黑龙江省重要边境口岸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完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本文通过对黑河对俄边境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制约边境旅游的问题,并提出发展黑河对俄边境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边境旅游是在具有特殊区位和文化环境的边境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国际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选取2000-2009年中国陆地边境省州市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入境旅游市场占有率、旅游资源丰度、旅游开放度、边境贸易比重和距离指数5个重要指标,应用矩阵分析方法,在对我国三个省区边境旅游发展及客流演化态势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边境入境旅游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旅游资源丰度、区位条件、经贸发展水平、开放度、可进入性等因素是影响边境旅游规模和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边境省区各州市的边境旅游发展受贸易驱动明显,旅游资源丰度对边境旅游中的观光入境旅游者有较大影响,边境旅游也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边境旅游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沿边省区发展边境入境旅游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与国之间交流不断密切,边境地区成为人们旅游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我国西部的丝绸之路景点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边境旅游也成为较为热门的旅游景点,对边境旅游管理进行研究及思路拓展能够为边境旅游的发展提供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边境旅游管理研究现状及拓展思路为探究主旨,通过对我国边境旅游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拓展思路,希望能够为边境旅游地区的管理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尚亚萍 《旅游纵览》2023,(12):111-113
作为世界上陆地边境线最长、周边邻国最多的国家,我国边境地区孕育了许多特色鲜明、文化多元的古镇,在旅游复苏势头强劲的机遇下,适应时代背景的边境古镇旅游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本文以滇西边陲历史文化名镇——和顺古镇为例,首先对和顺古镇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其次开展和顺古镇与其他古镇旅游开发模式对比分析,再次指出和顺古镇旅游开发问题,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期推动边境古镇旅游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1987年起,我国第一次批准边境城市开展一日游活动,开启了边境旅游发展之路,经过30多年的发展,边境旅游研究硕果累累。本文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1993—2022年边境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多个视角分析边境旅游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总结和展望。分析结果显示出边境旅游研究中的核心力量、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主要研究区域。  相似文献   

7.
邓小娟  李逸 《旅游纵览》2022,(24):169-172
康养旅游以自然友好型、社会友好型特征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旅游业的新需求,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新业态。边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自然与人文生态优势突出,为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更好地指导边境民族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在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层面进行探讨。理论层面,要捋顺康养旅游与旅游的关系,认清康养旅游寓于旅游活动是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以边境民族地区特性为前提推进产业发展是实践的逻辑。实践路径层面,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推进康养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结合、持续推进康养旅游产品建设、培育康养旅游市场主体;围绕自然山水、边境区位、地区与民族特色的人文基础、康养旅居等主题擘画边境民族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8.
我国边境口岸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聚居着约3万人口、靠海为生的少数民族——京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京族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广西京族文化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探索京族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助力文化传承、村民增收及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背景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历史源远流长。两国陆地边境线长1347公里,连接着中国云南、广西两省区和越南高平、谅山、奠边、莱州、老街、河江及广宁等七省。其中广西段东起北部湾畔的北仑河口,经东兴、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至那坡县各达村接云南界。中越两国陆地边界线的形成和界碑的勘立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是龙江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国家“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要陆路口岸,也是开展边境旅游的最佳实验地。本文根据产业融合理论,对绥芬河市边境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详细剖析绥芬河市的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旅游服务设施,并从发展目标、发展对策等方面提出绥芬河市边境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旅游纵览》2015,(12):37-38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交流,改善了各国之间的关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追求也越来越注重,而旅游作为一项既能够亲近自然感受其他民族的风俗文化又能够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的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边境地区主要生活着我国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风俗,异样的生活方式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如何加强边境旅游的管理,保障和谐的旅游环境成为我国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主要包括自然风光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越边境风情旅游、历史遗存旅游和红色旅游五种类型,它们都被统一在“边境”这个核心概念下,构建了一个以“边关风情”为主题的旅游体系。通过运用口头艺术及其他多种民俗资源,并以各种手段表演边疆元素,当地的旅游客观上为中国内地游客提供了一个既能欣赏边疆独特风情,又能感受自己国家边界并强化国家意识的特殊场域。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主要包括自然风光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越边境风情旅游、历史遗存旅游和红色旅游五种类型,它们都被统一在"边境"这个核心概念下,构建了一个以"边关风情"为主题的旅游体系。通过运用口头艺术及其他多种民俗资源,并以各种手段表演边疆元素,当地的旅游客观上为中国内地游客提供了一个既能欣赏边疆独特风情,又能感受自己国家边界并强化国家意识的特殊场域。  相似文献   

14.
跨境旅游合作区:探索中的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旅游科学》2013,(5):10-21,41
跨境旅游合作区是2010年末出现的新概念,同时也是探索中的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它从跨境经济合作区衍生而来。本文从概念切入,对边境旅游和跨境旅游进行了区分,并对两个概念给予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概念、特征、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阐述,并从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多重理论视角分析与解读。本文认为,跨境旅游合作区是国家安全利益和地方经济发展这组矛盾的统一体,它在边境旅游模式探索、促进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助推或缓和国际关系等方面有一定的潜在价值。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也存在着双边诉求的矛盾二重性和合作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评述新编《靖西县志》是从靖西是南疆边陲,依智高反宋的策源地,张天宗开发顺安峒,靖西土特名产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等五个方面来突出地方特点的,并介绍了志书的政治篇和经济篇体现时代特点的情况。文章还就如何记述历届党代会、人代会和“文化大革命”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靖西地名体现了壮族传统的具象思维,是靖西历史文化的佐证,是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反映,也体现出一些语音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下,国内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加.博物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能够较全面地展示地方风情.基于此,有必要对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旅游的创新发展进行探讨研究.文章结合当前博物馆发展实际,在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旅游创新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丛婉 《旅游纵览》2022,(17):190-192+19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辽宁省丹东市需要加快文旅融合进程,实现从传统的边境旅游通道角色向独立的全域旅游目的地转化。丹东市已明确将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并制订相关规划,力争打造全域旅游格局,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带动多业态协同发展、创造经济优势。本文对160位前往丹东旅游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出丹东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边境旅游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效忠  彭敏 《人文地理》2012,27(4):19-24,93
作者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边境旅游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目的地合作和冲突管理、边界效应与旅游影响等方面;国内研究侧重于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和管理等方面,国内整体研究水平不高。分析认为,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加强边境旅游的区域性综合研究,重视旅游边界效应的测度,进而揭示跨境合作的内在机理,是中国边境旅游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是当前我国非遗研究的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旅游开发,有何必要性?从广西靖西壮族织锦技艺的旅游开发研究中发现,旅游开发不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