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第一种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季刊——《抗日战争研究》杂志,于去年9月创刊,至今已有一年。 《抗日战争研究》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该刊发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状况、中外关系、国际环境诸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专门园地。  相似文献   

2.
重庆筹建抗日战争陪都博物馆冯开文重庆,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首都,并被定为中国的陪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指挥中心,也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居有重要地位。重庆现存的抗日战争遗址有200余处,...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着中国军政的最重要领导职务,其思想言行对抗日战争的进程有着很大的影响。2000年以来,由于研究环境的改善、观念的更新、国际交流的增加及蒋介石档案与日记的开放等,史学界关于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果丰硕。其中关于蒋介石与“安内攘外政策”及“不抵抗主义”、蒋与“对日和谈”、蒋与中外关系等课题方面的成果尤为显著。文章在点评了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日文化协会武汉分会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军事占领、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在思想领域强化殖民文化的统治.1940年7月在南京成立的中日文化协会,就是日本政府与汪伪傀儡政权在文化方面为“沟通” 日伪文化,鼓吹大东亚共荣和东亚文艺复兴运动需要而建立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2008年4月25日,由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和<抗日战争研究>編辑部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研讨会,是接续2005年举办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再次以拓展抗日战争研究视角为主旨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研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了抗日战争的研究方法,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总体影响以及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影响等.以下是出席会议的部分学者撰写的笔谈.  相似文献   

6.
论陈垣先生的民族文化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是陈垣民族文化史观的主导思想。在数十年的治史过程中 ,他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 ,深刻揭示中华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阐释中华文化对外来宗教、外来民族的巨大影响。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抗日战争中 ,激发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 ;他一生致力于发展民族的新文化 ,念念不忘推动中国学术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陈垣以中华历史文化为本的民族文化史观 ,强调了文化的个性和以此为基点的文化进化的包容性 ,对于 2 1世纪的中国史学 ,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现之是广西乡村教育、师范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在解放前的半个世纪里,他心怀教育救国思想,为广西教育献计献策,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创办了桂林师范学校,为桂林文化城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民本思想、爱国主义、民主办学、仁爱教育等方面对唐现之办教育的思想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贵刊1999年第6期刊登的敖蔚先生的《武汉抗战时期蒋介石的战略战术思想》一,提出了研究我国抗日战争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由于过去在抗日战争的研究中,多半都认为我国统帅  相似文献   

9.
从华北事变到全面抗战爆发,是中国战时财政理论发展的关键阶段,战费动员思想由此走向理论化和政策化。其特征之一是形成了抗日战争战时财政理论体系,提出了战时财政动员的具体方策,在战费规模、战时财政预算、战时税收、公债和货币金融政策等方面,有了实质性发展,并为指导全面抗战的财政动员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抗日战争战费动员思想的来源,主干是西方的战费动员理论与实践,同时也是结合本国国情而提出的,其提出者多曾求学西方,并参与了抗战时期战时财政动员实践与政策制定。通过对华北事变到全面抗日战争前夕战费动员争论的描述与分析,可以重新认识其在中国现代战费动员思想史的转折意义和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日战争爆发期间,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冲击以及戏曲本身的发展需要,粤剧进行了新的改革,并带动了潮剧、正字、白字、西秦、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与中国复兴北京师范大学王桧林古代中国是一个强大的、文化昌盛经济发达的国家。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弱国,受尽欺凌,面临着亡国的危险。这样,振兴中华复兴民族就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课题。“九一八”后复兴民族的呼声更高。抗日战争,许多人认为是中国复兴的...  相似文献   

12.
“五四”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一翼.广东新文学运动,从弱小到长大成形,从萌芽、发展到渐趋成熟,开始走出了自身的发展之路,也不断积聚起自身的文化蕴涵。这一发展路径与广东思想文化的嬗变、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乃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是同步的。因此.勾画这一演变过程,理性审视广东在新文学运动中所做出的努力,对于我们全面考察广东思想文化与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轨迹,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更加客观,也更多层面,特别是在领袖人物的研究及其功过是非的问题上,或根据史料或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新观点.把人物的言行、思想脉络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发展结合起来,使得抗日战争重要人物的研究与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实际更加接近,也就使得研究成果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正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性都无可置疑。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社会的,几乎是在历史演进的各个方面,抗日战争的影响都历历可见,值得后人从中汲取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经验教训。对于抗日战争的研究,自抗战开始之后即为其发端,并在抗战结束、战争真正成为历史之后,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最近若干年以来,在学界的不断努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期间,山两省兴县是我党创建的晋绥解放区首府。在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兴县籍的牛荫冠、刘少白、牛友兰都作出过重要贡献,名誉全区。近些年来,在一些历史著述、传记及报刊文章中,从不同角度对他们均有介绍,从正面肯定其业绩。不过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加之他们的社会活动都是上个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顾颉刚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顾颉刚的史学思想较战前有明显的发展和变化。从重史料转变为辩证地看待史料与史观的关系,由重“求真”到尝试求真与致用二者的结合;打破了在古史研究中只“破坏”的原则,开始整理古史系统;其重视通俗读物的思想也发展到了寻求专门研究和普及学术结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使顾颉刚的史学思想更为开阔、丰富和成熟了。  相似文献   

17.
用志书的形式书写抗日战争历史,可以让这段重要历史以更加客观、全面的姿态呈现,因此《抗日战争志》的编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广西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多的历史事件,涌现了许多的英雄人物。从广西抗日战争的地域历史出发,充分搜集和整理广西抗日战争的国内外史料,以志书的体例严谨、细致、全面展现这段历史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徐修宜 《安徽史学》2007,(3):128-128
抗日战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明显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原有的政治格局、经济布局、思想文化发展态势以及民间社会状况,因而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张西曼与中苏文化协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苏文化协会(1935—1949)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在文化战线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民间文化团体,在抗日战争前后,为发展中苏友谊,促进中苏文化交流,联苏制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过重要贡献。 1935年5月,张西曼为实现多年来的“改  相似文献   

20.
王群生传     
冉庄 《巴蜀史志》2010,(2):54-54
王群生(1935-2006),抗日战争前住重庆市中区千厮门行街。抗美援朝时参军,历任排长、文化教员、创作员,曾在济南军区总政工作。1979年转业回重庆。曾任江北区文化馆员.重庆市文联、重庆市作协专业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文史馆副馆长,重庆市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