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军 《江淮文史》2009,(5):128-135
一 张老汉只有一颗牙,张老汉已经100岁了,张老汉曾经是中国远征军二00师的少校军官,张老汉曾经把戴安澜将军的遗骨抬回祖国。张老汉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张老汉还是个充满人格魅力的老人。我和张老汉住了一周,和他老人家分手时,他拉着我的手满怀深情地说:“你要走啦,再多住几天嘛!什么时候再来?楼上有空房子,就住到这来!”  相似文献   

2.
最不像书记的书记——援藏干部郑民生的故事李国庆见过郑民生的人对我说,在朗县县委里,你看到哪位最不像书记,那就是西藏朗县县委书记郑民生。的确,从他那不足1·65米的身材看,所谓的“风度”是很难找到的。然而,正是这位“最不像书记的书记”,用真诚和胆识,用...  相似文献   

3.
陈铁 《南京史志》2014,(10):8-9
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高一学生演讲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作为参赛选手的王小慧还在门口张望,等待着父母的到来。这时王小慧的父母急冲冲地进来,小慧上前说:“怎么到现在才来啊?演讲马上就要开始啦。”“小慧,你怎么在这儿等我们,不去准备啊。”妈妈关心地问。“你们放心,我肯定能演讲好,准能拿奖。”王小慧回答说。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讨胶布星河 四害横行年代,可称得上昏天黑地。 一天,一位受迫害的人提着灯笼到江青的办公室,江青一见就厉声问道:“你疯啦?大白天的还打灯笼?” 那人不慌不忙地说:“报告敬爱的首长,因为我看不到光明呀!” 江青又问:“你来干什么?” 那人回答:“来向敬爱的首长讨胶布。” 江青听了,莫明其妙。又大声问道:“你要胶布干什么?” 那人说:“第一,成天闹革命,不搞生产,现在我全家没有吃的,只好用胶布把嘴贴起来;第二,一切你们说了算,我们老百姓没有一丝丝说话的权利,生这张嘴也无用,不如用胶布把它贴起来算了;第三,因…  相似文献   

5.
明代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徽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答曰:“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子死了。”他也回答:“那太好了。”他的老婆因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  相似文献   

6.
把方便让给伤病员同志一九三五年二月下旬的一天,下着蒙蒙细雨,天很冷,路很滑。在桐梓通往遵义的崎岖小道上,毛主席带着几名警卫战士在泥泞中走着。他拄着拐杖,两只卷起的裤腿上沾满了泥水,脸上的水珠一颗一颗往下淌,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可他还是一股劲地往前走。见到这种情景,警卫员陈昌奉同志可有意见啦:“主席,您怎么不骑马呢?弄得身上尽是泥巴,洗起衣服来太费劲咧。”主席笑着说:“我的腿能走嘛!伤病员同志走路困难啊!”主席转过头来爱抚地扫了小陈一眼,  相似文献   

7.
林江虹 《神州》2013,(18):2-3
人性是共通的,它贯穿始终一无论是童年还是老年,无论是生存还是死亡。《天瓢》中作者正是把人性贯之于童年和老年,生存和死亡。通过作品中人与人之间、人与杜曹一问的“对话”来揭示人性。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丑彰:在关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哺与光明相共”,人性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彝山土司要敲阿索的竹竿。一天,土司要阿索到他家来。阿索进了门,土司就指着虎皮垫椅要阿索坐。阿索刚刚坐下,吓得马上站起来说:“糟糕,坐死小猫啦!”土司假装惊讶,说:“哇,你咋不瞧瞧,把我的宝贝心肝给坐死啦,这该咋办!”阿索懵懵懂懂,不知所措。土司嗔着脸说:“坐死我的猫儿一只虎,要赔银子五百五,若是三天赔不出,要打五百个烂屁股!”阿索不知是计,忧心忡忡地回家去了。其实,这只小猫儿是昨天死的,土  相似文献   

9.
1948年底,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平津战役仍在紧张地进行。 当时我家住在汉川南河渡。一天晚上,突然有个乡亲跑到我家对我父亲说:“时师傅,我托您帮忙救个人啦!他是国民党的逃兵,东躲西藏蛮长时间了,要是被抓回去就活不成了,好造孽哟!”我父亲问:“怎么救?”他说:“您打行炉天天早出晚归把他带着,就说是自己的儿子,躲过这阵子就让他回家。”我父亲就一口答应了,叫他把“逃兵”带来。 “逃兵”个子高大结实,黑黑的面庞,圆圆的脸,一口外地话很难懂。他说他姓龚,叫德盛,湖北宣恩人,二十多岁,是在田里插秧时被国民…  相似文献   

10.
1930年初,梅兰芳大师率剧团赴美访问演出,5月的一天,到电影城洛杉矶。晚上,剧场经理举行欢迎酒会,宾主刚刚入席,一位神采奕奕的中年人迎面走来,梅兰芳觉得似曾相识(卓别林的电影早在1915年就开始在上海公演),正在思索之中,剧场经理站起来介绍道“:这位是卓别林先生!”卓别林紧紧握住梅兰芳的手热情洋溢地说“:我早就听说你的名字,今日可算幸会。啊,你原来这么年轻就享有这样的大名,真可算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羡慕的人啦!”当时梅兰芳才36岁,卓别林也只有41岁。虽然卓别林正在紧张地拍摄电影《城市之光》,他还是抽空参加好莱坞为梅兰芳举行的盛…  相似文献   

11.
胡风分子、诗人冀汸的女儿殷殷给我打电话,她说:“贾(植芳)伯伯去世了。”“什么时候?”“就刚才。”我一下被吓住了,就在几天前,我刚去医院看望了他,进门只听见贾叔叔大声地说:“小莲,你怎么没有给我带水果来啊?”顿时引得边上的人都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12.
郭裕怀 《文史月刊》2009,(11):58-63
1990年1月18日至2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工作。他在仔细听取了关于引黄入晋的汇报后,一再强调:“一定要把引黄入晋的事情办好!”山西的这件大事,他始终记在心上,几年以后,他在看望出席全国八届人大和八届政协第一次会议的山西代表和委员时,高兴地说:“最近中央和国务院已批准引黄工程啦!”接着,他又叮嘱大家说:“引黄入晋,这件事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  相似文献   

13.
1918年5月11日中午时分,上海龙华大操场上,一个身穿绸袍的青年,面对枪口,平静地说:“予既到此,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即今日处以极刑,亦早在意料之中。”第二天,上海各报醒目地报道了他的牺牲,《申报》称他“含笑临刑”,“毫无畏惧”;《民国日报》赞他“真是健儿本色”。 奇怪的是各报所称姓名不同,《申报》称是“孙祥夫”,《民国日报》称其“尹神武”。不几天,报上公布了护军使署(下称军署)对此案的判决书,称“孙祥夫,即沈强夫,又名尹神武”。 尹神武与孙祥夫,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可谓扑朔迷离。1985年,…  相似文献   

14.
芷君 《旅游》1994,(11)
一天,在宿舍楼的电梯间遇到一位女邻居,眼前一亮:嗬,一向邋邋遢遢的她怎么突然间光彩照人啦?不禁脱口而出:“你今天真漂亮!” 她得意地说:“我这身时装是在燕莎买的!” “一定挺贵吧?”我问。 “我买得起贵的吗?才两百多块钱。” “真的吗?我以为要五、六百块呢。”  相似文献   

15.
出生得离奇赫白朱大王出生得很不平凡。他的妈妈怀孕十二个月,他还没有出世。一天,赫白朱突然在娘肚子里喊道: “妈妈,我在你的肚子里,已经好久了,只要有一条大象过路,您就喊我。”“是啦!”他妈回答说。有一天,有一条大白水牛过路。他妈想:“这儿子在我肚子里,我也害怕,还是早生好些!”就立即叫道:“儿啦,大象过路了!”赫白朱听了,便从他妈妈的膈肢窝下钻了出来。赫白朱大王一跳出来,就提着一把刀,去追大白水牛,想割下一块皮来补妈妈的腋  相似文献   

16.
从前,有两个阿訇,一老一少,结伴到外地游学。一天,他们到了一个回族村庄,受到大伙的热情接待。住了两天,管事对他们说:“两位师台,想请你们在清真寺给大伙讲讲经,行吗?”这正合他们的来意,两人干干脆脆地答应下来。第二天,早礼拜完毕,年轻阿訇有礼貌地对老阿訇说:“老前辈,你老先请!”“不,不,不要这样。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掏掏口袋都能讲几天。你年轻,学识不多,我先讲掉,你就没讲的了,还是①管事:主持清真寺日常事务的人。②色兰:传统礼节祝安词。  相似文献   

17.
回家     
河南商丘市拓城县赵楼村大树下歇凉的人开始没认出这个看起来有70岁的老头子。 直到走近了,才有人指着他张大嘴:“我的天,你不是死了吗?咋又回来啦?”  相似文献   

18.
生产和革命     
我问,李新刚去“十八公里”干什么啦?有人回答,打连长去了!他们说浇水是李连长出的馊主意,是走资派以生产压革命4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们屋里的人都到外边玩去了,我盘腿坐在床上读书,副连长朱克仁拿个笔记本走进来了。朱克仁是转业军官,山东人,高高的个子,白净的脸皮。此人待人和气,说话细声细语,文质彬彬。他进屋后客气地说,老杨,看书呢?我急忙下地说,朱  相似文献   

19.
造地不知要多少时间?一、杀翻龙牛造天地忍住饥饿吧,要用左眼做太阳,要用右眼做月亮。、”很久很久以前,宇宙间茫茫一片,没有及和地,分不青黑夜和白天。造天的人要吃肋骨,造地的人说:“不行了忍住饥饿吧,要用肋骨造梯田。”没有草木禽兽,没有山峦河川,没有日月星辰,没有一个人烟。他们牵来一头大大的龙 牛,把龙牛杀翻了,要有造天造地的力气,要把龙牛当做充饥的菜 饭。 叹造天的人要吃牛腿,造地的人说:.“不行!忍着饥饿吧,牛腿要做撑地的柱 子。”造地的人要吃牛牙,造天的人说:“不行I忍住饥饿吧,要用牛牙做星星。”没有地无法生活,没有天无…  相似文献   

20.
我的儿子叫贾庆祥,是宜宾市第一中学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刻意地帮助他规划过人生,而是尊重他的兴趣爱好,一天天地看他长大。儿子荣获过“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还是“中美太空少年计划”的最终获胜者。有人说:“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教师。”我的感触是:只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选择,就能把孩子引向成功的巅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