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燕红 《黑龙江史志》2013,(11):303-303
馕作为维吾尔族饮食结构中最重要的食物,其功用已超出口腹之需而跃升为维吾尔族饮食民俗中最重要的文化质点,其文化内涵已渗透到维吾尔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该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大支柱。本文主要分析了馕的来源以及馕在维吾尔语和维吾尔民俗生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打馕     
张昕中 《丝绸之路》2003,(10):34-36
在新疆,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品尝到维吾尔族独特的食品-馕。  相似文献   

3.
姚焕录 《丝绸之路》2012,(16):54-55
伊斯兰教自传入新疆以来,在新疆境内众多民族中,尤其是维吾尔族文化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维吾尔族物质文化,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均受到伊斯兰教的众多影响。归纳并分析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诸多文化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挖掘维吾尔族文化的宗教内涵。  相似文献   

4.
潘勇勇 《丝绸之路》2022,(3):143-147
馕作为新疆特色美食之一,是适应古代新疆自然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产生,历数千年被各民族不断传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馕文化。本文试从文化交融的视角,阐释馕文化是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以及古丝绸之路上各民族饮食文化交融的结果,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侯菲 《丝绸之路》2008,(10):43-44
馕在新疆各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是新疆各族人民喜爱的面食之一。一壶奶茶,几块馕。就可以是一顿简单的羹食。说它是“新疆第一吃”一点也不为过。新疆人膏不开馕,不仅因为它的朴素和实在,更因其包含的艺术品味和古老的烹饪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托克逊县,很多人都给我说起托克逊的馕。后来我发现,很多高昌区的人如果去了托克逊,差不多都会买一些那里的馕。事实上,我也曾吃过几次托克逊的馕,主要是托克逊县克尔碱镇的馕。因为我曾多次去过托克逊的克尔碱镇,去看那里多样的地质地貌和文化遗存,这样便经常会在乡村间乱逛的时候,遭遇到克尔碱的馕。作为一种新疆最为普通的食物,  相似文献   

7.
内地来新疆的朋友,有这样一种 共识.不尝一尝新疆的羊肉串,似乎就 不算到过新疆。实际上,新疆的特色美 食,除了羊肉串外,还有馕。在新疆, 天山南北,都可以吃到香脆的烤馕。 民族英雄林则徐当年踏勘新疆. 描述少数民族百姓生活时曾提到“冷 饼盈怀唤作馕。馕是新疆土生土长的 食品,在史书称为“胡饼”“炉饼”。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展厅里,陈 列着一块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 中的馕。据专家考证,这是一块唐初的 馕,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张骞西域后, 馕从西域(新疆)传到内地,即为烧饼。 在唐朝,烧饼叫胡饼。打制烧饼…  相似文献   

8.
侯菲 《丝绸之路》2009,(9):42-44
新疆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各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造就出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如果说老少皆宜的馕是温和朴实的,精巧美味的凉皮子是带有女人色彩的小吃,那么,新疆拌面就是一种带有浓厚西北男人气质的食物,不仅因为它的粗犷,更因为它的大气……  相似文献   

9.
杨滨 《神州》2012,(23):193+195-193,195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建筑藻井艺术纹样丰富,造型优美,色彩艳丽,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新疆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化。21世纪五光十色的今天,在人们的内心里渴望宁静,渴望传统。本文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建筑藻井艺术研究,期许能对我国当代民族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史无定伦。众所周知,伊斯兰教是通过海陆两路进入中国的,二者何为先行,历来也众说不一。学者们多数认为陆路传入较迟于海陆。张星烺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评述道:“回教传至中国,有由陆道,经今新疆而来者。有由海道,经广州而至者。”可以说,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时间,也就是它通过陆路传入中国的时间。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新疆,主要有唐代说、五代说和宋代说三种。  相似文献   

11.
木制工艺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是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手工文化之一,也是新疆木质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疆维吾尔族花木箱造型工艺与装饰特征的基础性研究对新疆民间传统工艺文化体系的研究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理解五二五二组传统文化因素及其艺术审美价值,从而对维吾尔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有更深刻的研究。论文以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造型工艺与装饰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造型工艺与装饰特征的相关背景、制作工艺、装饰部位、装饰纹样等进行了详细的归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图片资料一级史料,对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造型和装饰中所蕴含的多元文化因子,进行了逐层深入的研究。通过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的造型工艺与装饰特征的基础性研究,得出结论: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是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的产物,它的存在于发展与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相适应,其造型、装饰及制作工艺呈现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特征,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谙合着民族审美取向和文化艺术价值的独特风格。本文期望此研究有助于理解维吾尔族文化艺术价值,提升人们对维吾尔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认识,为新疆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体系的研究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在东西方经济化的交流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东西方经济、化、思想交流汇聚于此.又由此传播带回本地.这一点在新疆钱币上体现的非常明显。纵观新疆钱币发展史.你可以感受到自古至今新疆的多元化。本仅对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对新疆钱币的影响谈一点肤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是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多文化交流碰撞的地区,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在新疆南部的疏勒、英吉沙、莎车、巴楚、洛浦、于阗等县与和田市肖尔巴克乡以及罗布泊附近的村落中,生活着一部分与当地维吾尔族在文化上同中有异的群体,他们以村为单位聚居,总人口约七千人。这一群体具有独特的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4.
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至民国26年(1937年),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实行的是乡约制度。乡约作为政府与维吾尔族民众联系的中介,权力很大。乡约在权力运作过程中,很少受到制约,民众根本没有参与政权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回纥汗国的统治疆域及漠北回纥族的西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840年前西域的维吾尔族现在国内流行着公元840年以前新疆没有或很少回纥族,到漠北回纥汗国被黠戛斯击败,回纥族从鄂尔浑河一带西迁西域后,才形成为新疆主体民族的说法,并不符合史实①。不少人所以说840年以前新疆没有维吾尔族的先祖,他们主要的论点是说从远古起,现在维吾尔族主要集居区的塔里木盆地是伊兰族为主。如英国包尔杰说:“喀什噶尔六城的绝大多数居民是塔吉克人的后裔。”“和田……这个地名就是表示来自雅利安人。”②俄国格日木·格尔几迈罗说:“吐鲁番首批居民是伊兰人,他们以后由于突厥根源的各种居民从东方涌来,一部分人被后者挤到中国西部去了,另一部分人与他们同化到了这种程度,连语言和  相似文献   

16.
臧慧 《神州》2013,(3):30-30
维吾尔族的舞蹈最具新疆音乐特色,内容丰富多彩,舞姿矫健柔美,体现一种热烈奔放的柔和美感。维吾尔族的舞蹈以它细腻深情的舞蹈肢体语汇,展示出维吾尔族人民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族舞蹈分析体现出了维吾尔族舞蹈在新疆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等待天亮     
我是一个真正的新疆“白卡”(在 新疆上生上长没有去过内地的 汉族人)从小喝奶茶、吃烤馕、说汉语,整天和一群“巴朗子”(维吾尔族男孩)泡在一起玩耍。傍晚时。大伙儿围坐在院门口弹琴唱歌。街上的馕坑还冒着热气,留一撇小胡子的维吾尔族大叔把铁钩在围裙跑上几下,利索地伸进炉内钩出最后一个包子递给我.我舍不得吃,捂在手里闻它的香气。直到听完街边热瓦甫弹奏的最后一支曲子。就这样,我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这样的经历,使我从小喜欢上了维吾尔族音乐,并由此步入音乐的殿堂.15岁那年。我参军当了一名文艺兵,吹…  相似文献   

18.
麦西莱甫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西莱甫是新疆维吾尔族民间特有的、集歌唱、音乐、舞蹈、游戏于一体的传统民俗艺术活动,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维吾尔族民间,已成为维吾尔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习俗。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下半叶,外患的加剧严重破坏了新疆社会生产力。1884年,清政府通过新疆建省和以“建省”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及20世纪初在新疆推行的新政,废除了长期存在新疆维吾尔族社会中的伯克制,有力地促进了维吾尔族社会的发展,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民艺镜头     
《中华遗产》2012,(8):142-145
大地馕香 一只只浇洒了胡杨碱的沙雅大地馕,从胡杨林地炕里新鲜出“炉”,它们滚烫而完美,有着胡杨叶一样金黄的颜色,夹杂着胡杨木的芬芳,搀和着大地的味道。在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北缘,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奥普坎,不仅景色好似绝世桃源,连当地人制作美食的场景,都如画一样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