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渤海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渤海史的研究,近年以来一直是东北亚各国学术界颇为关注的问题。但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对渤海史的研究,大都仅注重渤海国史的研究,而忽视了渤海民族史的研究。中国已出版的几本渤海史专著,都是渤海国史而没有一本渤海族史,仅仅发表了一些关于渤海国族属的文章。但对渤海国是否存在一个主体民族及其形成发展过程,却至今未得到充分论证。本文就是为促进渤海民族史的研究而撰写,并拟在此基础上,于近年撰写一部渤海民族史。  相似文献   

2.
渤海国语言问题是渤海史研究中最为敏感同时又最为棘手的课题之一.本文根据国内外现存有关文献史料,论证了渤海国语言方面的若干基本问题,从而得出渤海国国语为靺鞨语、渤海国官方语和通用语为汉语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唐代渤海国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民族史以及边疆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国的渤海史研究在20世纪中成就如何?这一研究在新世纪中的前景怎样?本文拟就这两个方面作出回顾与展望,以飨读者。关于渤海考古及历史研究的成果,国内已先后有孙秀仁的《新中国时期渤海考古学的进展》(《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2期)、诸为的《国内渤海史研究近况介绍》(《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5期)、王成国的《近年来国内研究渤海史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1期)、刘振华的《渤海考古研究简述》(《延边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方生的《渤海史…  相似文献   

4.
约自"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进入了现代意义研究阶段。20世纪初,以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为代表的相关史著,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综合研究还是专题研究,无论是文字史料还是实物史料,中国的相关研究都出现了飞跃,居于了国际领先地位。回顾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历程,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约自"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进入了现代意义研究阶段。20世纪初,以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为代表的相关史著,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综合研究还是专题研究,无论是文字史料还是实物史料,中国的相关研究都出现了飞跃,居于了国际领先地位。回顾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历程,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延边地区渤海遗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延边地区是唐朝渤海国的腹地 ,正确识别该地区的渤海遗存 ,对客观地、历史地恢复渤海国史的原貌是极为重要的。笔者根据多年的实地勘查和研究 ,对目前学术界多已认同的某些牡丹江上游的“渤海遗存”和图们江左岸的“高句丽遗存”重新进行了识别  相似文献   

7.
金毓黻所著《渤海国志长编》是我国近代渤海国史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为研究渤海史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深为中外学术界所重.从文献学的理论与实践角度看,作为一部史料长编类著作,此书征引丰富,体例谨严,特点鲜明,充分反映了我国20世纪30年代东北史和东北地方古文献学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于朝鲜半岛的学者们来说,新罗与渤海两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渤海国是朝鲜国家,并千方百计从新罗国与渤海国的关系中找到所有一切能证明它们是同种国家的事实(注8,第9页;注7,第344页;注9,第29页;注4,第334页;注5,第42页).所以,他们把新罗国和渤海国存在的时期称作南北国时期(注7;注10,第66页;注8,第12页;注5,第39页;注6,第67页).然而,由于所有的事实全都说明新罗通常把渤海国视为敌国(注8,第31页),韩国学者开始强调高丽承认渤海国这一事实(注7).  相似文献   

9.
靺鞨、渤海史研究20世纪初发端于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了短暂的沉寂期,渤海史研究在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韩国及俄罗斯(1989年前称苏联,以后称俄罗斯)等国再度兴盛,其后在各国又各自经历过若干活跃时期,直到今天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系统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0.
渤海纪年再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纪年再考订刘晓东渤海国自公元698年建国,至公元926年末亡国,共经历了15王,存在了228年。由于学者们的共同探讨和不懈努力,特别是金毓黻先生卓有成效的研究和考订,渤海15王各自在位的具体年限大致清晰可见,而且已经得到共识。尽管如此,目前渤海史...  相似文献   

11.
渤海国时期形成过渤海民族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渤海史的学界,长期存在着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认为,在渤海国的发展史中,曾形成了一个“渤海族”。早在本世纪30年代,我国渤海史研究的开创者金毓黻先生就曾用过“渤海民族”的术语。近年来,不少学者对金先生的这一观点,或持赞同意见,或加以发挥,因而发表了一系列论述所谓“渤海族族源”的文章。然而对于这种几乎众口一词的说法,似乎并非没有值得商榷之处。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几个朝代中,毫无例外的都是多民族政权,并没有一个朝代在其统治年限中形成了一个以国号命名的新民族。例如:拓跋鲜卑建立的魏朝存在了170年,并没有形成一个魏族;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延续了219年,如包括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渤海国建立的历史及文化特点,将渤海国研究纳入渤海学是新世纪渤海国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渤海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渤海史与渤海使为研究的视点 我的研究视点是从日本史的角度出发,追寻奈良、平安时代频繁出使日本的渤海使的足迹,以此来验证其交流史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第一,渤海横向传到日本的"渤海乐"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对渤海而言,则称之为"本国乐"或"本国之乐";其在他国(如日本)而言,则被称为"渤海乐"。第二,渤海纵向传给其后裔女真的"渤海乐"仍然是足以代表其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与横向传入日本的"渤海乐"性质相同;第三,南宋时期由金朝传入中原内地的"渤海乐"还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性质仍然未变。第四,从"渤海乐"的最早出处——日本六国史的第二部即《续日本纪》相关史料的考察,到中国正史《金史》、《宋史》中相关史料的检索,目前尚未发现足以对"渤海乐"性质产生怀疑的任何史料,更没有发现"渤海乐"就是"高丽乐"的任何证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东南边陲的宁安县渤海镇境内的“上京龙泉府”,曾为创造“海东文化”的渤海国都城。据史料记载,渤海国是以粟末靺鞨人为主体建立的隶属唐朝的地方政权。公元六九八年建立“震国”,七一三年接受唐朝册封,专称渤海。于公元九二六年被契丹灭亡,历时二二九年。渤海国建立之后,与日本之间除了互为答聘外,余者多为文化方面的交流。从公元七二七年始至渤海灭亡止,遣使横渡日本海前往日本有史记载共三十四次,日本的使节也曾数十次来  相似文献   

16.
1990年8月30日至9月1日,由黑龙江省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主持召开了东北三省渤海史学术讨论会。辽、吉、黑三省的渤海史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实地考察了渤海上京遗址及其它有关遗迹。会上,大家就渤海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渤海的族属和族源、渤海的疆域、渤海考古文化的基本  相似文献   

17.
在部分滨海领土上渤海国的存在时期,是苏联远东历史上最有趣和最重要的时期之一。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А·П·捷列文科、Э·В·沙夫库诺夫和Л·Е·谢米尼钦科的著作中,都披露了滨海地区渤海古迹的研究史。考古学家们还是在十月革命前就开始了对中世纪有考古价值的遗物的研究。第  相似文献   

18.
与渤海国同时代,在唐内地还有一个渤海县,而且还存在以渤海为郡望的豪门大姓渤海高氏,并在大柞荣之前,就有许多渤海高氏已经受封渤海郡王等爵号。因此渤海史研究者常常将两者混淆。唐朝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的确与渤海高氏、渤海郡望有关,但这只是唐朝的一项政略,其目的在于利用渤海高氏、渤海郡望从对外宣传上切断与其关系密切的高句丽之间的关联。唐朝真正关心的,不在于大祚荣是高句丽人还是靺鞨人,而在于大祚荣的政权会不会再像高句丽一样对其天下秩序构成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说,渤海国号的确定,实际上反映了唐朝对渤海的基本态度。在中原典籍中,唐对内地渤海人,与渤海之前的靺鞨以及渤海建国之后的渤海人都自有一套固定的表述系统,旨在区别华夷。  相似文献   

19.
渤海国在黑龙江流域的历史长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渤海国以唐制为基本模式,构建政治管理体制;在与汉族人的广泛接触中,不断吸纳儒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定期选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并将大量的文献典籍带到渤海国内,中原文化在渤海王国得到广泛传播,推进着渤海国的文明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渤海国是在我国唐朝时其居于北方的少数民族粟末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政权,而在公元713年时受到唐朝的册封,成为唐朝重要的组成部分。渤海国存在有二百多年,在这期间与唐朝、高丽和日本等在经济文化上进行相互交流和吸收,从而使渤海国形成了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又吸收了汉族及其他文化的具有独具特色的渤海文化。一度使当时的渤海国无论在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上都达到了空间的水平。但在公元926年契丹灭了渤海国后,渤海文化则随着渤海国的灭亡而消散,同时大部分典籍书册也荡然无存。这为我们对渤海文化的研究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