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与苏联是社会制度根本对立的两个国家,还在苏俄刚诞生时,英国就妄图加以扼杀。1917年12月3日,即苏俄政权建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英国就伙同法国秘密签订了一个瓜分苏俄的协定,而一生都为没能“把布尔什维克掐死在摇蓝”里而痛苦的丘吉尔,则直言不讳地供认他对苏俄的政策是,“消灭布尔什维克,同德国佬接吻”。这种政治上的敌视是英国在对苏武装干涉中陷得最深、走得最远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1918年10月1日英国宣布禁止对苏俄出口,并断绝英、苏两国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国际资产阶级武装干涉苏俄失败以后,在主要战胜国中,又是英国第一个呼吁“向世界各大国提供一个良机去促进和平和与那个大国(注:指苏俄)的和平友好”;第一个与苏俄签订“贸易协定”;第一个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近年新解密的俄罗斯档案及国内孙中山研究中发掘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孙中山与苏俄关系问题进行新的审视和探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的沧桑巨变,进而由外交接触到联俄政策的酝酿,由确立联俄政策再到“以俄为师”。他晚期政治理想中有着浓厚的“恋苏”情结。孙中山晚年既要苏俄的援助,又要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还要防止俄式共产主义和苏维埃革命的输入,在联俄与防俄间充分发挥了他的政治平衡。同时,孙中山在与共产国际和苏俄关系的互动中呈现出鲜明的策略性、现实性和独立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近年新解密的俄罗斯档案及国内孙中山研究中发掘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孙中山与腚苏俄关系问题进行一些新的审视和探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的沧桑巨变,进而由外交接触到联俄政策的酝酿,由确立联俄政策再到"以俄为师".他晚期政治理想中有着浓厚的"恋苏"情结.孙中山晚年既要苏俄的援助,又要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还要防止俄式共产主义和苏维埃革命的输入,在联俄与防俄间充分发挥了他的政治平衡.同时,孙中山在与共产国际和苏俄关系的互动中呈现出鲜明的策略性、现实性和独立自主性.苏俄在处理与孙中山的关系上存在大国沙文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4.
俄国十月革命后,英国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中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敌视的政策。虽然出于本国的经济利益,英国在武装干涉苏俄遭到失败后不久就于1921年3月与苏建立商务联系,继而于1924年2月在法律上正式承认苏联并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但是,英国统治阶级对苏联共产主义的敌视并不因此而减少,反苏宣传和敌对行动时时发生,直到1927年5  相似文献   

5.
1932年中国对苏复交的决策过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苏复交之所以一再蹉跎,既有国民政府在形势判断和内外政策上的错误等主观原因,也有当时内外环境本身的困难尤其是苏联外交政策的两重性等客观原因,同日本的破坏则并无多大关系。在对苏复交的整个决策过程中,国民政府始终对“复交”与“联苏”严加区别,而最终促使它决定无条件复交的根本原因,不在联苏制日,而在阻止苏联亲日疏华及承认“满洲国”。就整体而言,如同对苏联当局的举措不应全盘肯定一样,对中国当局所作的应对也不可一概否定;在批判国民政府在反共问题上的顽固性的同时,不能忽略它在维护国家主权上所具有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毕其一生反共反苏,这在海峡两岸的相关著作中,已成为不刊之论。可当我们将浏览的目光锁定在五四运动前后,就会发现他和那一时代的许多进步且有抱负的青年一样,深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并且最早主张师法苏俄,以至有过一段稍纵即逝的联俄联共的岁月。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由失败走上胜利的历史转变时期。国民党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在对内对外政策上进行了调整。这种调整不仅表现在变反苏反共为联苏合共上,更表现在联苏限共上。本文试就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对苏政策的调整及其与反共关系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苏武山和苏武庙刘茂德在民勤县城东南羊路乡属地,有一座砂岩石堆积成的小山,名曰苏武山。山上有座古庙遗址,是为纪念爱国使节苏武而建,故称苏武庙。相传此地曾是汉苏武牧羊之处,因而“苏武牧羝”就成为历史上民勤八景之一。据耆老口传,苏武山的得名由来已久,从汉时...  相似文献   

9.
2006年,苏扇技艺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苏扇的文化特质又一次受到了肯定。然而在现代,苏扇文化却面临着发展的窘境,一方面当代的年轻人很少愿意沉下心来学习制扇工艺,另外一方面却是苏扇老手艺人年事已高,苏扇制造技艺恐无法传承。然而,客观上来说,社会、政策、文化、市场又给予了苏扇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动机。因而,文章指出,需要走访苏扇艺人、作坊,做好苏扇文化整理工作;保护苏扇作坊与手工艺人,做好苏扇手艺传承工作这样才能全方位的保护、传承苏扇文化,使苏扇文化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华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讨论日本对1960年代中苏分裂带来的冷战政治转型的反应,揭示日本两派政治家们对中苏关系的看法:"保守主流派"的政治家认为,中苏关系将会分裂,并预感到中国将加入西方阵营对抗苏联。而"反吉田派"政治家则认为,中苏关系是稳固的,并重视日本同苏联的关系。虽然两派都影响了1960—1972年间的日本对华和对苏外交,但是由于这一时期所有首相都来自"保守主流派",因此,"亲华反苏"的路线在此时期的日本外交中相对更为重要。虽然从总体上看,日本对这一时期的美、苏、中三个大国之间的国际政治影响甚微,但是田中角荣的亲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对国际秩序乃至推动中国融入西方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近代新疆对苏(俄)政策的基本方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1911-1949年间的新疆与苏(俄)关系做了较全面的概述,认为近代新疆历任主政都十分重视和苏(俄)的关系,采取了请中央政府派员处理交涉事务、在中亚设置领事馆维护权益、积极发展经贸往来等政策,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保持和发展对苏(俄)友好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远东共和国,1920年4月6日宣告成立。1922年11月15日宣布归并苏俄。它是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在远东地区创立的一个与苏俄政权并存的独立共和国。作为日苏之间的“缓冲国”,远东共和国为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起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它为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在东方赢得了缓和与喘息,使苏俄政府得以集中力量对付西线的敌军,较快地结束了国内战争。作为独立的国家,远东共和国曾与日本、与毗邻的中国展开过积极、实际的外交活动,构成远东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一页。可以说,研究这一时期的远东国际关系史、世界史、中苏关系史,都离不开对远东共和国的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后,曾下令对里根政府后期的对苏政策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全面审查,以便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政策措施。经过全面的回顾和审查,布什于5月12日在得克萨斯州农业和机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就美苏关系发表了演讲,宣布了对苏政策的基本构想,即“超越遏制”战略,外报将其称为“布什主义”。这是战后美国长  相似文献   

14.
王星 《神州》2013,(13):247-248
印度国民军是二战期间由日本扶持建立并由苏.鲍斯领导的一支以解放印度为目的的军队。本文通过对这支部队建立过程和组成的情况并从中与日本的关系来试图说明国民军的性质。使这支在历史上的有争议的部队真正的意义能够得到其合理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底图内斯库是罗马尼亚历史上最名的外交家,其对苏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令世人关注。底图内斯库在20世纪20年代持强硬的反苏立场,30年代,他的态度发生逆转,从拒绝与苏联直接接触到逐渐愿意改善与苏联的关系,最后还与苏联就结盟进行谈判,成为与苏联合作的最积极倡导。底图内斯库对苏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对罗马尼亚国家利益的判断。鉴于国内尚无人涉及这一问题,本拟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尽管日本的对德结盟政策实施于20世纪30、40年代,但日本的对德结盟论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经历了三个阶段。日德同盟的建立经历了准同盟时期和同盟时期。在日德同盟构建前后,从结盟的角度来看,日本存在着另一种结盟构想:利用德国与苏联的关系,调整日本与苏联的关系,如果有可能,缔结日苏同盟,从而进一步缔结更大的日德意苏四国同盟。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中苏美英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战胜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战争,可是在几乎整个大战中却出现了日本与苏联之间的中立状态。是什么原因使日本由对苏强硬转变到谋求日苏中立?本文试图对此略述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徐则浩 《安徽史学》2007,(6):113-113
某些重要出版物上,对王稼样担任新中国首任驻苏大使前后若干历史情节的记述有误,现匡正如下: 一、毛泽东同米高扬谈话的具体日期.《新中国外交50年》一书说:"早在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同斯大林派去的代表米高扬会晤时,毛泽东就对米高扬说,新中国成立后准备派王稼祥同志为第一任驻苏大使"①.  相似文献   

19.
布雷顿森林会议是二战期间盟国规划战后世界秩序的首次大型会议,反映了美国将美苏战时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的决心和愿望。会议期间,美苏等国围绕基金配额、黄金配额减免、银行配额等问题展开博弈,最终在双方的妥协下,大会取得了成功。在美国的支持下,苏联正式跻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苏联同时承认了美国在战后世界金融秩序中的领导地位。美国对苏合作政策具有强烈的政治动机。美国战时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重建世界和平都离不开苏联的配合,这是美国推行对苏合作政策的现实基础。然而,美苏在会议中的合作也非一帆风顺,美国在基金黄金缴纳问题上无视苏联的现实需要,体现了美国推动的美苏合作存在一定的限度,以不损害美国核心利益为前提。  相似文献   

20.
杨群 《黑龙江史志》2013,(15):58-59,61
乾隆年间的苏四十三起义对清政府造成了很大冲击,甘宁青地区的穆斯林社会开始引起清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对这场起义进行善后的过程中,清政府开始积极进行政策上的调适,逐渐加强对甘宁青地区穆斯林社会的军事和政治控制,这对以后穆斯林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