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去美国之前,我总认为华人,特别是新一代的“详插队知青”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印象主要来自于我们媒体的宣传和几部大同小异的电视剧。来到举世闻名的美国汽车城底特律,我摹然发现,这里的华人是扬眉吐气、充满自信、又有着高度民族自尊心和拳拳报国心的一群。他们大多学业有成,在三大汽车公司里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职务,他们仅仅经过几年的努力,就实现了美国几代人的梦想,一步跨人了中产阶级的行列。在美国流行着一句话,说美国人的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色美国人的智慧装在华人的脑袋里。在通用、福特及克莱斯勒公司,有几千名…  相似文献   

2.
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关税自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主权丧失殆尽,帝国主义列强横暴纵恣地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得中国百业凋蔽,民不聊生。从此,废除协定关税便成为中国四万万同胞的心声。经过数十年的斗争,国民政府顺从民愿,于1928年宣布实行“关税自主”,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侨居在澳大利亚的数万名华侨华人心系祖国,和侨居国人民并肩战斗,用各种形式投入波澜壮阔的世界反西斯斗争,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然而,由于年代较久和史料收集方面的原因,澳大利亚华侨华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的巨大而卓越的历史贡献,一直鲜为世人所知。本文就多年搜集的相关史料,从成立各种救国团体,筹款筹物;组织各种集会与宣传活动;直接参军作战或在后方服务三个方面对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卓越功绩进行简要评述,重点探讨抗战时期澳洲华侨华人捐款的新特点,以弥补侨史学界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正>这位华裔在美从政先驱的经历再次证实:有志者,事竟成。在美国,约占总人数百分之一强的华裔曾长期被隔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一代又一代的华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尽管美国华人参政的道路坎坷,充满艰难  相似文献   

5.
华人流寓美国,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对今日许多华人来说,美国可以算是一块移民的乐土。近年来尤其为人津津乐道者,乃是华裔儿女在美国工商学界,特别是在科研方面,成绩斐然、头角峥嵘、卓然有成者众。1986年的西屋科学杰出青年,首十名中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女文艺战士,后来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几十年来,在西方热心传播祖国的东方文化,成为那里著名的华人舞蹈艺术家教育家,她创办并主持的舞蹈团、舞蹈协会和舞蹈学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广泛的影响。本文是她写下的散文,反映了她在国外的生活和对祖国的思恋。  相似文献   

7.
论文梳理了美国华人争取教育平权第一案——泰普诉赫尔利案的产生背景、审理过程、后续发展及影响。虽然泰普胜诉后,受到旧金山教育行政当局的极力阻挠,仍未能进入白人公立学校,但泰普案改变了华人消极维权的刻板印象,激励华人教育平权斗争的策略向法律诉讼转变,敦促美国设立第一所持久性的华人公立小学,提高了旧金山华人儿童的入学率。泰普案的发生距今已逾百年,在这百余年间,美国华人群体的公共形象经历了巨大转变,他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和探索从未停歇,华人为争取平权所做出的努力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8.
两种主要的模式支配着对美国华人的研究。在美国,同化或者从属于白人的观念主导着政府对华人少数民族的政策,并且指导着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对美国华人的研究(theas-。imilationistParadigm)。同化模式唯一关注的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欧裔美国人与华人少数民族之间的种族差别和冲突,以及华人移民美国化或者未曾美国化的方式与程度。相反的,在中国,学者与政府官员在研究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乃至于美国华人时所运用的主导思想则是效忠,抑即美国华人以及其他国家的华人在何种程度上依然忠诚于他们在故乡的亲属、他们的祖籍故乡、中华…  相似文献   

9.
在游历的最后一站纽约,我吃惊地发现居住在中国城里的华人福气不浅,占据着浩大无比都市纽约的中心地面。在中国国内,大家不是都抢着挤着要住在市中心,并以此为荣么?莫不是五大三粗的美国人,出于对华人在开拓美国方面杰出贡献的敬慕,而有意让出中心地面,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10.
回顾六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华侨华人研究,可以看出明显的阶段性。 “文革”前,中国学术界以华侨史研究为主,形式上是以单篇论文为主,著作极少。研究地域基本为东南亚华侨和美国华侨,研究内容集中在华工血泪史、美国排华史、华侨创业史等方面,而且理论上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有明显的误区和局限。“文革”中,华侨华人研究受到严重冲击,相关研究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的炮声,敲响了旧世界的丧钟.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感到末日来临,于是便纠集在一起,有如饿狼一般扑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妄图将她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一场捍卫新生的革命政权、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镇压白匪军叛乱的斗争之火,便在苏俄内地和远东地区熊熊燃起。在这场神圣的斗争中,俄罗斯人、中国人的热血曾流在一起,共同捍卫了十月革命红旗的尊严。下面介绍的是华人游击队长辛吉武及其战友们与红军一起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英勇事迹。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入园     
正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美国,儿童尽情地享受着世界赋予他们的偏爱。无论在普通商业区还是在超级市场,儿童食品、服装、玩具以及日用品都占有很大比例,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在美国生长的儿童享尽了物质上的厚爱。然而,当我了解到美国幼儿园的情况后,感到物质的丰富和幼儿教育的空缺存在明显反差。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同志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共十年对峙期间,曾于参与领导两次东征和率领南昌起义军南下时,三次抵达揭阳,动员人民群众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揭阳革命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鸦片战争与香港文/陆庆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流亡在英国的马克思、恩格斯把目光投放在东方,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研究,恩格斯侧重军事方面的研究,两人写下了十多篇评论二次鸦片战争的文章,由恩格斯寄给美国民主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考古学史上,泰勒(WalterW.Taylor)的《考古学研究》(A study of Ar-chacology) 犹如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它诉说着过去,也预示着未来.这本仅256页的小书,足足影响了一代考古学者.新考古学派大师、美国著名考古学家路易斯·宾福德(LcwisBinford)在他70年代初出版的第一本个人论文集的前言中说,每当他遇到难题,他便翻开《考古学研究》,这本书象一位无声的导师给他排忧解难指点迷津.读着这本40多年前出版的小书,一个始终迷惑着我的问题再一次向我袭来:考古学是天生客观的吗?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遗产》2014,(2):106-107
在19世纪4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淘金潮之前,大约只有50名本土华人生活在美国。仅仅几十年之后,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就超过了十万,而且,似乎每一座城市,矿区都移民是部分,的好奇每一个乡镇和偏远西部的每一个有一条自己的唐人街。这些中国在西部定居的劳动力的主要组成因为来自异域,他们勾起了人们的对象。的历史,却能帮助也成为了种族偏见和暴力侵害他们并未留下多少有文字记载但大量的考古遗址和考古物品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第一批来到美国的华人是如何在这片陌生、有时充满敌意的土地上生活下来的。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美国混血华裔女作家"水仙花"所著《春香女士》小说集里描写的有关美国排华年代华人家庭的六篇小说为例,探讨分析了美国西部华人夫妻关系、美国西部华人异族通婚关系和华人家庭伦理传承等问题。从这些故事人物描写中可以看出,"水仙花"独排众议,为华人家庭文化辩护,批评中国男权社会文化对女性的专横。同时,她明显受了当年美国妇女平权运动的影响和接受了种族歧视的现实,认为华人家庭生活文化不能在美国社会共存。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至今三个阶段的中美关系,论述了中美关系从冷战到缓和,从接触和经济相互依赖到战略性竞争的阶段性变动过程,以及这种国家间关系的波动在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等维度对美国华侨华人产生的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美国国内以麦卡锡为首的反共人士掀起红色恐慌,"黄祸论"、"红色第五纵队"等排华舆论盛行,许多华人遭受无妄之灾。进入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开始改善对华关系,中美建交适逢中国改革开放,美国社会对华舆论逐渐缓和,华侨华人群体积极融入美国社会,被誉为"模范少数族裔",在美"落地生根"。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崛起速度不断加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打着"中国威胁论"的名号,对华进行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攻击,影响着华侨华人在美的生存和发展。美国华侨华人是中美关系改善和友好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但也可能成为中美关系波动乃至交恶的受害者。中美关系的变动一直是影响美国华侨华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9.
炒杂碎:美国餐饮史中的华裔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美国华人杂碎馆兴衰史,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说明中餐馆在美国的兴起和普及。杂碎馆反映了华裔文化移植到美国社会并进一步在那里发展的过程。在美国,饮食是最早而且可能是最有代表性的海外中华文化的标志。华人的饮食文化伴随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劳动和职业技能、经商能力和资本、家庭及其他文化传统与华人移民一起进入美国。炒杂碎是美国社会族裔文化如何形成的一个有示范性意义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论文论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的兴衰与转型。论文认为,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作为亚裔美国人运动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从校园斗争转向唐人街,开展“草根阶层”运动和“为人民服务”行动,力图发动普通华人向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发起挑战,争取应得的平等权益。他们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让唐人街失学的青少年、失业的劳工、贫困的租客等获得了一些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福利。但是,这些左翼团体主张以“革命斗争”推翻美国政府,脱离了社会实际,因而得不到大多数华人的认同,有的只维持几年就解散了,有的转向“温和”,接受了美国主流政治的游戏规则。虽然受特定时代思潮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美国华人民权运动史上的贡献不应被遗忘。正是他们无私无畏的斗争,并发挥教育和引领的作用,才使得普通华人民众的维权意识得以提升,给相对保守“沉默”的华人社区带来一股革新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