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锡伯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创造了自己的优秀的文化。锡伯族人民在开拓、保卫祖国边疆、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事业及“四化”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刊是研究满族及有关少数民族的学术理论刊物,对锡伯族的研究亦我刊任务之一。适此锡伯族“四·一八”西迁节225周年之际,特辟“锡伯族研究”专栏,由1987年辽宁省锡伯族史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及本刊来稿中,从不同侧面选刊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锡伯族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刊愿为锡伯族研究的深入发展多做贡献。同时,也将渐次开辟其他少数民族研究专栏,希望各民族研究者及广大读者予以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锡伯族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人口数量虽少,但她却是一个历史悠久、源渊流长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锡伯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除了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过新年(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等全国性节日外,还要过“西迁节”。18世纪中叶,清政府先后平定了新疆准噶尔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后,面对沙皇俄国的不断侵略,决定从辽宁抽调锡伯官兵到新疆驻防。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政府从盛京、辽阳、开原等15城抽调锡伯官兵1020名,注册家眷3275人,分两队于阴历四月初十和四月十九起…  相似文献   

3.
梁爽 《民俗研究》2017,(3):113-119
清代中叶,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新疆伊犁地区边务空虚,锡伯人受清朝政府之命西迁至察布查尔屯垦戍边。锡伯人定居区域的地理边界,以及因为八旗制度而形成的社会边界,强化了新疆锡伯族作为边防军的族群身份和屯垦戍边所应具备的价值标准。20世纪上半叶,地理边界和社会边界相继瓦解后,有关屯垦戍边的历史记忆、对盛京老家的思念构成的原乡情感,以及纪念西迁的节日成为锡伯族延续族群身份和价值标准的手段。20世纪80年代后,维系新疆锡伯族族群边界的身份和价值标准不再明确,文化精英通过西迁节大型纪念活动等形式强化了边防军后裔的族群身份,提出以"西迁精神"为标志的价值标准,建构其新的族群边界。  相似文献   

4.
锡伯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勤劳、智慧、勇敢的少数民族,人口有84,000多人,主要居住在辽宁省的沈阳市和新疆的伊犁地区。沈阳市的锡伯族人口有27,980人(1982年统计数),主要居住在新城子区的兴隆台锡伯族镇和黄家锡伯族乡。 锡伯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沈阳的锡伯族,自清代初期南迁进驻盛京(沈阳)以来,在历史的发展中,在长期的生产与生存的斗争中,在他们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精神财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寓言、歌谣、谚语、谜语和楹联等。就是他们宝贵精神财富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07,(8):28-30,37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传统节日主要有诺如孜节、谢尔乃节、掉罗勃左节等,宗教节日则主要是指肉孜节、库尔班节等。  相似文献   

6.
研究锡伯族史的学者都说清初锡伯族分布在嫩江的中下游,但具体居住在哪些地方,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因而在解释与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碑文有关的问题时,分歧就很大,《锡伯族档案史料》的编译出版,为我们探讨这两个问题提供了方便。笔者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与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正>十、节日庆典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传统节日主要有诺如孜节、谢尔乃节、掉罗勃左节等,宗教节日则主要是指肉  相似文献   

8.
锡伯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却保留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之一。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锡伯族历史文化资料记载比较少,所以对其民族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多年来,国内外的民族学者对锡伯族的族原、民族发展史、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对锡伯族民间美术的研究很少有人问津,韩恒威先生撰写的《锡伯族民间美术概论》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韩恒威,锡伯族,1986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1990年毕业分配到辽宁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美术系任教。作者出…  相似文献   

9.
锡伯族作为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它原始的宗教信仰是多神教。既有自然崇拜(包括对天、地、日、月、星辰的崇拜等),也有图腾崇拜(对某种动植物的崇拜),还有对自己祖先的崇拜等等。萨满教产生后,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人信仰的主要宗教。元、明以后,锡伯族人又受到藏传佛教——喇嘛教的影响,逐渐开始信奉喇嘛教。清朝入关后,锡伯族又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许多汉族供奉的娘娘神、关公、八仙、灶神、门神等,都成为锡伯族信仰神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双语与锡伯族创作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与锡伯族创作文学佟加·庆夫二百多年来,锡伯族人民在新疆多民族文学的园地里,以自己独特的文学形态,奇花实放,受到国内外的注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锡伯族的文学创作迅猛崛起,健康发展,有一大批作品问世,具有一定规模的本民族文学创作队伍已经形...  相似文献   

11.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锡伯族有83,629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和辽宁。新疆有27,364人,占锡伯族总人口的32.7%,辽宁有49,398人,占锡伯族总人口的59.1%。在辽宁锡伯族人口中,沈阳锡伯族人口有27.280人,占辽宁锡伯族人口56.6%。沈阳地区是我国锡伯族人口最集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锡伯族做为不到十万人口的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分居在东北和新疆这两个极边地区。同样由于历史的原因,占我国锡伯族人口60%以上的东北地区的锡伯族丢失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占30%左右的已成为新疆世居民族的锡伯族,保持、丰富和发展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使她成为新疆47个民族成分、13个主要民族中的主要成员之一,成为新疆诸多民族中的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蒙柯尔克孜一样,不但有语言,而且有文字的民族。西迁二百多年来,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始终成为新疆锡伯族人民的第一思维工具和重要的社会交际手段,使之在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  相似文献   

13.
陈凯  罗海鹏  朱世赫 《神州》2014,(8):229-229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西方人的一些重要节日也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比如,国人们也像模像样的过起万圣节来了:一些人是穿着西方服饰去趁着夜色去参加聚会;另一些人,在石家庄市街头的,一群人穿着清朝官服,类似中国僵尸的装扮,行走在街头。看到那张照片的时候我们就会觉感觉到中国人对过洋节的热衷以及中国人可以把所有节日都过出中国特色。相反中国人在过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时却没有那么热心,有些年轻人甚至都不记得自己国家有什么节日,鲜明的对比值得深思,因此本文将浅析中国人过洋节的心态,探知现象的究竟。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2011,(8):32-32
西班牙的潘普洛纳(Pamplona)奔牛节于7月中旬结束,该节也称"圣·费尔明节"(Los Sanfermines)。西班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圣·费尔明是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Navarra)省会潘普洛纳市的守护神,这个节日因此而得名。保护神的节日也就是当地重要的节庆,而根据传统,会举办斗牛盛会。  相似文献   

15.
西藏是世界上节日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藏历新年开始,之后有萨嘎达瓦节、雪顿节、望果节、降神节等等,这些节日大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藏历十月十五日的"白拉日珠"则是广大藏族妇女最为喜爱的一个节日。"白拉日珠"意为吉祥天母游幻节。在节日当天,妇女们都会隆重礼拜藏族的女性护法神——吉祥天母,以求婚姻美满、生活幸福。吉祥天母也  相似文献   

16.
农历的八月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三川莽图下排沟的纳顿节恰好在这一天。所以,下排沟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怀着喜悦的心情去参加自己盛大的民族节日。马路上是络绎不绝的行人,会场上五颜六色的彩旗迎风飘扬,还有那隆隆的锣鼓声回荡在山谷,会手们有秩序、有节奏地跳着自己的纳顿舞。  相似文献   

17.
锡伯族是黑龙江省境内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锡伯族的活动区域、隶属关系等方面,都有了变更。搞清楚这些历史事实,不仅对锡伯族历史的研究,而且对其他有关兄弟民族史的研究和地方志的编写都有一定的意义。一、黑龙江是锡伯族早期居住地区之一锡伯族最早居住在何处,没有充足的资料,尚难确指。据《太平寺碑文》记载:“锡伯  相似文献   

18.
奥登 《世界遗产》2014,(9):24-28
一年之中,哈尼族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过节。逢节日必有祭祀,必有祭祀的神灵。 哈尼族最重要的两个节日,一个是二月节“昂玛突”,意思就是祭祀寨神,在农历二月的特定日子,元阳哈尼族会以村寨为单位,举行一系列的公共祭祀活动,村寨内的各家也会举行家庭祭祀活动。祭祀神灵是以寨神昂玛为主,其他的一些神灵比如地神咪收、天神摩咪、火神、水井神以及祖先神也被祭祀。二月节在寨神林举行,祈求神灵保护自己的村寨。  相似文献   

19.
在饮食民俗中,有关节日的食俗表现最丰富,也最具有民族特色。探讨中国节日食俗的形成,首先要弄清节日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与天文、历法、数学有密切关系。但节日并非历日,也非节气。历口确定仅只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必备前提。节日必须有一定的风俗活动。从最早的风俗活动上来看,原始崇拜、迷信与禁忌才是节日产生的渊源。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大部分节日都是单日,尤其是单月单日,如一月一日元旦、三月三日上已节、五月五日端阳节、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  相似文献   

20.
神佑梯田     
<正>一年之中,哈尼族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过节。逢节日必有祭祀,必有祭祀的神灵。哈尼族最重要的两个节日,一个是二月节"昂玛突",意思就是祭祀寨神,在农历二月的特定日子,元阳哈尼族会以村寨为单位,举行一系列的公共祭祀活动,村寨内的各家也会举行家庭祭祀活动。祭祀神灵是以寨神昂玛为主,其他的一些神灵比如地神咪收、天神摩咪、火神、水井神以及祖先神也被祭祀。二月节在寨神林举行,祈求神灵保护自己的村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