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绍棠从小就潜心于写作,1952年他刚刚16岁时,文学创作就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好势头,被称为“神童作家”。也就是这一年,他奉命调团中央工作,并引起了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的注意。 有一天,胡耀邦叫秘书请来正在楼下办公的刘绍棠。胡耀邦开门见山地说:“我已经37岁了,从前也曾想过当作家,可是我这个人坐不住,喜欢动,所以注定是不会成‘家’的。”刘绍棠从谈话中明显感到胡耀邦对文学充满着喜爱,这使他有一种寻到了知音的感觉。 1957年春天,刘绍棠因为在北京的一次文艺界座谈会上发表了过激的谈话,所以在次年被  相似文献   

2.
苏秀 《文史博览》2006,(2):16-20
邱岳峥——我们配音演员的骄傲 每当我遇到陌生人,对方知道我是配音演员时.就会说一句“你们厂邱岳峰的声音真好听”。其实邱岳峰的声音一点也不好听,可是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的声音好听呢?我想.可能因为他配的人物都那么贴切、那么鲜明.给人一种艺术上的美感,让人觉得他声音好听吧?  相似文献   

3.
“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日一肠断,三春三月忆三巴。”“三春”——充满诗意的名字,祈盼你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切安好。 1936年农历闰三月二十七日,黄浩出生,乳名三春。黄浩以为父亲是贵州桐梓人,但他又说父亲是王家烈(贵州军阀)夫人万氏带出来的,而万氏乃贵州铜仁人,以此推测其应为铜仁人。出生后有算命者说他“八字大”,于是家人决定将他过继给大舅,因此他管大舅叫“伯伯”,也就有了一个严姓的名字。黄丹华的名字是他参军时给自己取的。至于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他说自己是“单”(独自)的。  相似文献   

4.
结婚问题     
毛头3岁半的时候,看见电视里盛大的结婚场面就心醉神迷,拉起我和他爸爸的手,说:“爸爸妈妈,你们结婚吧。”毛头爸说:“我们已经结过婚了呀。”毛头非常不满:“你们什么时候结的婚,怎么不叫上我?!”原来他把结婚当成节日的狂欢。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在一些场合看见明星身边不近不远地跟着一个衣着或光鲜或土气,拎着大包拎着手袋,随时在明星需要时一步跨上的男人或女人;如果在外景地看见每当演员在镜头间隙休息时,总有一个专人为他(她)撑伞打扇,端茶倒水,这就是我们常听到或看到的“明星助理”。 “明星助理”,是近几年内地文娱圈甚为流行的称谓。其实说白点就是保姆、跟班和保镖。不管他们叫什么,做  相似文献   

6.
古时候世上没有人,天神亲自骑着马到大地上寻找人种。他爬了无数座山,渡过了许多条河,都没有找到。走累了,他只好坐在树荫下乘凉。这时,一只黑心的葫芦蜂飞到天神面前,天神问葫芦蜂:“你看见人种没有?”葫芦蜂心肠不好,腰长得细细的,见了牛马就蜇,见了人种也要蜇,它回答说:“我跟人种没有打过交道,咋会看见呢?要是看见了,我也要把人种蜇死。”天神很生气,大骂葫芦蜂:“你心太狠了,世上的人种这般难找,你见了还想把他蜇死,真是太狠心了!”说着顺手一马鞭,正正打在葫芦蜂的腰杆上,葫芦蜂的头和身子便分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在贵铝中学退休后不久,就受聘到新创办的《贵州政协报》担任副刊编辑。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蹇先艾时任省政协副主席,他对政协报极为关心。经常抽空到报社与编辑部人员商讨办报事宜,不仅带头写稿、组稿,还为报社多方出谋划策。他嘱咐我,要在报上突出宣传贵州名贤、名人,说明贵州并非“蛮荒之地”,还是有悠久文化,有优秀人才的。他特别提及遵义当代的一批名人,如宦乡、陈沂、周林、韩念龙、雍文涛等人,要我想方没法,主动和这些人或其亲属取得联系,大力宣传他们,最好是请他们为政协报写稿,以扩大政协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首先想到了陈沂,他是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是一位“左联”时期的老作家,曾代表北方“左联”,向鲁迅汇报工作;又是一位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的冤案平反后,到上海担任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他的堂妹佘璋嫁给我爱人的哥哥,她是一个心灵手巧、十分贤淑的家庭主妇。早年,我听她讲过,她有两个堂兄,各走着不同的道路。一个叫佘万选,是国民党少将特工站长;一个叫佘万能(后改名陈沂),是四野后勤部政委、总政文化部部长。我直接给陈沂写信并寄去政协报请他指教,希望他惠赐佳作。我在信中说,家乡的人们是多么渴盼看到你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总理在解决贵州问题的会上叫我讲真实情况: “对事实真相,我们相信派去调查的新华社记者。”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再次有机会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工作,亲自领略他的人格魅力和斗争艺术,是在“文革”期间他处理贵州问题时。  相似文献   

9.
在羊年乍暖还寒的初春,老作家石果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里程。他是贵州湄潭人,本名何恩余,石果是笔名。这个名字属于文学,他的作品的光彩照亮了它,伴随他终生。他与文学的不解之缘,在学生时代就开始结下了,曾发表过长诗《穆家川上》,后来又在遵义《民铎日报》的副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辅助线》。这些只是发韧之作,他的成名,是在上世纪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他的小说《喜期》,一经《西南文艺》发表,即被《人民文学》转载,编者称之为“标准的短篇小说”。接着,《人民文学》又发表了堪称他代表作的《风波》以及他的得意之作《官福店》。其中《风波》影响最大,《中国文学》译为英文发表,国外译为日文、丹麦文出版,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摄制为电影《一场风波》。他在《西南文艺》发表的《石土地》,也以内容的厚重、生活气息的浓烈而引人注目。当时,全国知名的贵州作家很少,除了老作家蹇先艾,石果成了一颗耀眼的新星。我曾听北京文学界的朋友说过,其时评论界有“北骆南石”之说,即北方有骆宾基,南方有石果,指两人的作品风格相近,同受读者喜爱。以后,石果还用“石梦天”的笔名发表过一些作品,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旧作一起结集为《喜风集》出版。喜,是他心情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巧妙的劝导     
有一个小名叫迪科的男孩,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躲在一棵大树下偷着抽烟,正巧被路过的父亲看见了。父亲平时对他管教很严,迪科吓得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但是,父亲只是朝他们招招手,什么也没说。迪科回到家,父亲注视着他,不动声色地说:“我看见你和桑尼他们抽烟了!”迪科低着头,没吭声。“你抽过几次了?”父亲的声音仍然十分平静。“没抽过几次……”迪科小声回答。他真希望父亲尽快揍他一顿算了。因为等待的滋味更难受。但是,父亲似乎没想惩罚他,反而像朋友一样,将大手轻轻放在迪科的肩膀上:“孩子,你将来不是想做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吗?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藏学家王尧     
在整理家藏的书画时,翻出了王尧教授用藏文书写的条幅。这还是十多年前,王教授在香港大学讲学时,来我家做客赠送的。那次在饭桌上,他提及想推荐我去给港大的佛学研究中心讲课。我很感谢他的好意,但心里明白可能性很小。因为主持中心的是一位从内地出来的年轻僧人,尽管他引用我的著作,但不会“引狼入室”的,毕竟这是一份好差事。也许是壬教授真碰了壁,后来就和我失联了。  相似文献   

12.
数竹筒那年栽秧时节,帮工们顶着烈日,弯着腰杆,整天泡在泥水里给谋背老爷家栽秧,一个个累得腰酸腿痛,精疲力尽,但没有谁敢歇口气。因为黑心奸诈的谋背老爷坐在田头的柳树下监工,只要有谁歇稍,就要被扣去工钱。聪明的夷晃看栽秧的弟兄们实在太累了,想让他们歇歇。但用什么办法才能把谋背老爷治住呢?突然,夷晃看见了河边转动着的水车,心生一计。他直起腰杆,笑眯眯地对谋背说:“老爷,听说你是这一带最有本事的人。”谋背傲慢地答:“那何消说,三山五寨谁不知我谋老爷最有本事。”夷晃又说:“老爷你能把水车上的竹筒数清吗?”  相似文献   

13.
母亲那一辈经历了中国政治史上较动荡的时期,因为要生存也就难以走属于自己的道路。可在我年幼时,她就常对我说:“要努力去走自己的路——自己梦想的路。”是的,我明白:现在,我的梦想就是母亲的梦想。我要努力开拓,寻找生命中的喜悦。没有一个人不热爱着赋予他生命,赐予他鲜血的土地——我是那样热爱着他,为着他而将生命延续。当我翻开人类的历史,看见旭日的光芒照射下的金字塔,漫步在涅斯托尔的宫殿中,品味着罗马贵族的文雅——角斗士鲜艳的血液以及狮子口中基督徒的支离破碎的身体,感叹于在烈焰中获得水生的耶稣  相似文献   

14.
网中     
鱼说:“你看不见我流泪。”水说:“不,我可以感受到你的泪,因为你的泪在我心中。”……我是鱼,她是水。虽然已经初三了,但我仍忙里偷闲——上网。其实网络不是个坏东西,至少我可以尽情地去“聊吧”中大侃,摘下乖乖女的面具,潇潇洒洒聊一回。当然,和许多朋友一样我有一个网友, 她叫“水”,也许真的是一种缘分,当我看到了这个名字后,我便如鱼得水般和她“好”上了。因为我叫“鱼”。  相似文献   

15.
晒书     
一天,蒲松龄从一个财主家门前经过,看见门外晒谷场上晒了很多书,不禁感慨万端。他走到书旁躺了下去,敞开怀,闭着眼,晒起太阳来……管晒书的家人看见了,走过去问:“你是什么人?躺在这里干什么?”蒲松龄笑笑说:“我叫蒲留仙,也来这里晒书呢!”家人叫蒲松龄走开,蒲松龄偏不肯走,过路的人纷纷围过来看热闹。财主听到管家的禀报,便走过来问:“你也晒书,  相似文献   

16.
孟超写了一个昆剧剧本《李慧娘》,预演时送我一张戏票。我因为听不懂唱词,不大看歌剧,但地方戏、昆曲,有时也看看。那天戏场上熟朋友很多,李慧娘鬼魂上场,高歌曼舞,的确看得叫人入迷。文井同志恰巧坐在我旁边,他一边看戏,一边轻轻对我说:“你看孟超,老树开花了。”他把这话对我说,我知道这是对我的好意的鼓励,可是我却惭愧得很。我和孟超,以前都算是太阳社的人。他写诗,我写些乱七八糟的短篇。大革命之后,大家都是“破落户子弟”,有点“吊儿郎当”,气味相投。他说:“你叫建南,我就叫个建北,咱俩给个兄弟吧。”他出了一…  相似文献   

17.
好多年前我看的一部漫画里,有一小节就叫这个名字——“远距离恋爱的孤独”。主人公的恋人是个冰球运动员,在外面四处比赛,二人总不得见。有一天他终于回了家,和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主人公忽然猛击男友头部,对方大声叫疼之时,她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是想确定你是不是真的。”该漫画情节老套,看过就忘,只剩下这点儿。这年代流行海外求学,  相似文献   

18.
时间过去了四十多年 ,未曾遗忘却也淡化了 ,我以平静的心情来追述这段历史。1958年5月8日上午 ,我坐在阶梯式大教室里认真听教授讲课。班长顾康祖突然跑到我的座位面前 ,神情严肃地说 :“叶宗轼 ,学生科赵科长要你去一趟。”我诧异地问 :“等下课吧?”他说 :“不 ,马上就去。”我就读的学校当时叫浙江师范学院。学生科科长赵益生我是认识的 ,因为我是调干生 ,教了七年书再上大学 ;更因为我是带着“青年作家”头衔来的 ,入学不到两年就在各大报刊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 ,还出版了三本儿童读物 ,很有点儿小名气 ,赵科长曾经光临我们寝室热…  相似文献   

19.
介绍自己     
有个叫贝尔的作家,对政治家们颇有成见,但他受托在一次餐会上介绍一位官员演讲。贝尔说:“我应邀来介绍这样一个人,因正直而受人尊敬,因人道而受人爱戴,因勇敢而受人钦佩。”  相似文献   

20.
八月仲夏,为避酷暑,驱车前往青城后山一个叫“楠木树”地方去寻绝妙的消夏去处——楠庄。从结识楠庄主人廖鸿旭以来,我们已是第七个夏天投奔他老人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