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殷洁  王静雅 《人文地理》2022,37(5):71-79
基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的理论视角,以西安大唐不夜城城市游憩商业区为例,采用城市政体理论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的生产机制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空间三元论可以用来解析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空间生产过程。空间的表征是政—商增长联盟主导构建符号化空间的过程。表征的空间中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发展型城市政体三方参与者的互动关系:一是公众在实体和虚拟空间中同步建构起来的空间想象和身份认同;二是政—商增长联盟对公众空间想象的积极回应,促使符号化空间的进一步情景化,以及空间的重塑。其中,网络时代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公众参与城市政体议价的新路径。空间的实践表现在地域生产关系的转变和城市游憩商业区影响力的尺度跃迁。空间生产的上述三个方面是三位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研究还发现,在城市游憩商业区这种空间类型中,发展型城市政体导致公众对符号化空间规训的反应以悦纳为主,而非抵抗。  相似文献   

2.
王纯  林坚 《人文地理》2005,20(1):113-116,74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引入政治地理学中的政治地理结构概念,以哈尔滨城市为例,对边疆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特定时期,政治因素可能成为决定边疆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一旦政治地理结构趋于稳定,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将显著上升,边疆城市空间发展选择应因时、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3.
陈晨  程林 《人文地理》2020,35(6):50-56,84
基于GIS技术,分析从夏到明清,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格局和命名方式的演变规律。从景观表征和布尔迪厄符号权利视角,借鉴批判地名学研究理论,揭示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格局和命名方式演变过程中的文化政治格局。研究发现:①作为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置换的高密度区域,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政治中心区,以及以潼关、陈仓(今宝鸡)为核心的军事中心区构成了政治权利空间斗争的中心;而零星分布于外围的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区则体现出其作为政治权利空间斗争边缘区的历史稳定性。②统治阶层和群众围绕宫殿陵寝、官宦氏族、人物姓氏、意愿祈福及祭祀庙宇类地名展开命名博弈,各阶层均希望借助地名这一社会文化符号表达“自我”价值和愿望。③关中平原历史地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地名的命名与变更整体上呈现出去阶层意识形态、关注民生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龚缨晏 《历史研究》2019,(5):146-159,161-165
中外学者公认,明末意大利来华传教士利玛窦于1602年在北京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但近年来,美洲郑和学会会长李兆良在一系列论著中提出,《坤舆万国全图》其实是郑和为了"准备第七次"下西洋而绘制的,"成图时间为1428—1430年",该地图证明了"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李兆良的著作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专家甚至将其誉为"石破天惊"之作。但认真分析李兆良所依据的中外文资料,可知其观点在史实上是错误的、在逻辑上是乖谬的,完全违背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因而根本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张鹏丽  李育 《人文地理》2015,30(5):65-70
以兰州市为例,使用ASTER 30米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并提取了兰州市周边所有地名信息;通过收集、整理地名,主要地名类型有:滩、坪、台、山、沟、湾、屲(洼)、岭、岘、梁、岗、咀等;通过地名与地貌分析,发现兰州地名命名及分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兰州市的地形地貌,且兰州地名类型的分布随高程呈现出一定规律;每一高程面上的地名数量与该高程面上兰州市的面积变化并没形成对应关系,在1800-1900 m、2100-2800 m高程,地名数量与面积对应较好;通过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地名命名系统和地貌之间的关系,说明在我国文化地理及自然地理等学科的发展中具有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6.
马保春、宋久成著《中国最早的历史空间舞台:甲骨文地名体系概述》(以下称《概述》)一书,作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研究丛书”之一种,2013年1月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马保春先生继《晋国历史地理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晋国地名考》(学苑出版社2010年)之后完成的又一项重要的历史地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研究的主流理论视角一直忽视国家的内部空间分异,国家空间理论的发展为从理论上重新审视国家的空间分异提供了的可能。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家空间视角的内涵及其在海外地理学研究中的发展与应用,分析了中国城市内部的国家空间组织的独特性及国家空间重构实践的丰富性,指出这种理论视角在中国城市研究中具有显著的应用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基于中国城市的政治经济背景提出了中国化的国家空间概念与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国家空间视角的重要城市研究议题及其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李纪臻 《风景名胜》2020,(1):0073-0074
城市空间与公共生活相互影响,随城市发展主体对象与掌控权转变,设计与规划权利移转,人与城市空间关系成为近代研究热点。本文回顾 19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与生活研究历史背景与时代演变,透过重要著作、关键事件整理城市与居民公共生活研究趋势发展的整体脉络。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平台用户数据为认知城市问题、开展空间治理提供了新路径。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以日常治理问题为对象,基于留言板数据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出城市治理问题空间识别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和负二项回归分析,探究治理问题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治理问题热点区集中于开发区及新旧城区交界,冷点区集中于老城核心地带;(2)社会交互因素上,老年群体在线上治理中存在“失语”现象,高学历群体更重视多元包容类问题表达;(3)地理因素上,人口密度增加并不必然导致城市治理问题增加,为高密度城市实现高质量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空间重构所孳生的土地利用冲突现象已成为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获得了学术界、地方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构成了后续治理途径研究的根本前提。本文基于城市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社会空间辩证统一的视角,以广州市为例,选取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泛存在的旧城更新、工业用地置换和城中村改造等城市空间重构的重点领域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证实了空间调整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世界城市跨国空间研究的分野与合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  薛德升 《人文地理》2017,32(5):69-75
世界城市内部多种跨国要素作用形成的跨国空间已经成为一类新空间类型和客观存在。在跨国经济、跨国社会、跨国文化、跨国主义生活方式等跨国要素的交互作用下,跨国空间的形成发展、演绎逻辑表现出多样化分野。具体表现为:跨国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化、不同类型的差异以及全球化时代"资本"和"生活"的博弈,地方和空间的割裂与相互渗透等。在此基础上,对跨国空间的研究理念、形成机制和价值体系三方面却存在着合流的趋向,共同指向了全球化时代国家管治模式、自由主义生活方式以及软性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合院是清代北京最主要的民居形式,合院向大杂院的转变被视为20世纪以来北京传统民居空间格局的最大变化.本文通过识读乾隆《京城全图》院落平面图像,统计房屋和院落数量,结合八旗丁口与住房分配政策,探讨清代北京内城普通旗人的合院居住状况.研究表明:各种规模住宅院落的占地比例与人口的阶层分布不均衡,宅地房屋兼并的严重,合院杂居现象随之产生;在大型院落比例过高的前提下,合院杂居是八旗住房制度的必然产物,底层杂居人口高达八旗总人口的90%.旗人日记《闲窗录梦》呈现的内城旗人居住实例进一步表明了杂居现象在清代中期旗人社会中下层中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的抗战内迁研究中,人们多关注中国沿海地区政府机构、工厂、学校、银行等向西南地区的迁移及其影响.但内迁还有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即在本省范围内的迁移.抗战爆发后,随着省会迁往内地山区,东南沿海省份的工厂、学校、银行等纷纷迁移到本省内地山区,给当地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内地城市现代化以及本省区域内城市体系的变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支持.然而内地城市的这种发展随着抗战结束后的回迁而又趋于沉寂.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吴雪萍  赵果庆 《人文地理》2018,33(2):130-137
城市人口集聚分布以及城市带的形成是一个空间现象,空间力量对其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与趋势面分析相结合方法,以617个县级以上城市1998年和2011年的城镇人口和经纬度坐标数据来研究中国城市人口空间集聚分布与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城市人口分布与其周围相邻城市的人口分布关系密切,并且其6阶空间自相关效应是最强的;同时地理位置对中国城市人口体系的空间分布和纵向形态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位置相关的共同作用下,城市人口规模聚集区已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  相似文献   

15.
16.
曹前  沈丽珍  甄峰 《人文地理》2018,33(5):97-105
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使得时空压缩,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等要素流正在潜移默化地重塑着城市体系。互联网企业及其与实体行业的相互渗透使得它们成为信息时代各种要素流动的综合体现。本文借鉴Taylor等提出的基于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以中国百强互联网企业总部及分支机构数据为基础,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从企业演化的角度分析互联网企业空间格局与城市网络特性。从2000、2005、2010和2017年互联网企业空间分布、规模与等级分布、"互联网+"/纯互联网企业分布及它们的演化规律分析互联网企业空间格局。研究发现全国层面的互联网企业空间分布极化,城市网络中心性与扁平化并存,网络整体地域性减弱。  相似文献   

17.
王慧  吴晓  郑浩 《人文地理》2014,29(5):31-39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以南京市主城区为实证,运用集聚指数、空间网络关联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空间拟合等方法,围绕着"流动人口-城市人口"之间的"局部-整体"关系,从就业集聚分区、就业网络分析和就业中心识别三方面比较和解析"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空间集聚性同城市就业空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索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袁媛  伍彬  古叶恒 《人文地理》2015,30(1):70-77
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重构背景下,城市贫困空间特征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西部城市重庆为例,探讨贫困空间的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并兼论与东部城市的异同。研究显示,在重庆市层面,贫困空间分布差异扩大,都市区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渝东北偏远县城则逐渐恶化。在都市区层面,贫困空间分布非均衡性较强,与老城区、工业及其配套居住区耦合。这种特征受到"体制"和"市场"因素的系统作用,体制因素是历史空间继承、早期住房政策与分配制度、城市规划对保障住房的布局引导;市场因素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内城选择性更新等。根据西部城市的贫困特征,反贫困政策应该重点促进都市区局部地区和偏远辖县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代史研究》2007,(1):157-157
若干年来,士绅研究一直是晚清史的一个热点,本书不但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个案,而且得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本书认为,在晚清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农村的士绅阶级开始自我分化,其上层是清末新政的利益获得,权力迅速膨胀;而下层士绅却被急剧边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