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何建设好一个地方志网站 ,又如何使庞大的地情信息在网上得到快速传播和交流 ,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地方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河南省渑池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 ,建成了“仰韶今古”网站 ,取得了一些经验。一、网站的主题和名称  网站的主题即网站的题材 ,这是网站设计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地方志网站的主题就是利用方志信息资源 ,宣传地方志 ,宣传区域地情。网站名称要符合专业特点 ,易于记忆 ,且有一定内涵。如洛阳地方志网站取名“河洛史志”、黑龙江地方志网站取名“中国龙志” ,让人感受到一种很浓重的文…  相似文献   

2.
徐学献在《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1期上发表《地方志怎样在建立“数字中国”中起主导作用》。文章指出:就内容而言,地方志应当在“数字中国”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但现实是地方志难当此命。作者就地方志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工作提出设想。一是编纂机制要追随技术进步顺应时代要求;二是志书编纂要变阶段性为经常性;三是网络版地方志要以方便用户为宗旨。作者还提出中国地方志网站应是一个经济实体。以企业性质对网站进行经营和维护,并涵养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吕志毅在《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1期上发表《高效开发利用旧志…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2003年我省正式把建设“数字龙江”列为今后五年发展目标之一,构建覆盖全省的信息网络系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两年来,我省的政务、农业、企业三大信息化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部门、各行业信息化建设也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坚持从基础抓起,稳步推进的方针,使“中国龙志”——黑龙江省情信息网站建设,在全国地方志系统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推进以“中国龙志”网站为核心的全省、市(地)、县三级联网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后,为全省各级志办的地情信息完整、及时地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提供了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4.
1662年(清康熙元年) 8月10日 方拱乾在杨州他的“荷阴客舍”中写完了记述宁古塔地区历史的地方志——《绝域纪略》(又名《宁古塔志》)它是黑龙江的第一部地方志。  相似文献   

5.
《河洛史志》2003,(2):12-12
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委员、《黑龙江省志》副总编、《黑龙江史志》主编梁滨久编审在《地方志增强学术性的方法》(载《西藏地方志》2002年第4期)一中,提出了增强编写志书学术性的5条办法,其中第2条“充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史志》2004,(6):2-2
10月21日,刘学良副省长到省地方志办公室视察工作。在视察了“中国龙志”网站、资料室和部分职能处室后,听取了孙景钰主任的工作汇报。刘学良副省长详细询问了机构编制、方志馆筹建等方面的情况,充分肯定了省地方志办公室近两年的工作,强调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余澄宇 《羊城今古》2006,(4):10-11,20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应当积极开拓社会用志途径,可以通过建设资料库、网站等方式,加强地方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 笔者在《试论地方志理论的创新》(载《黑龙江史志》2002年第3期)一文中,谈到编纂中国国家志的问题。又在《中国国家志编纂的伟大意义》(载《黑龙江史志》2003年第2期)一文中,论述了编纂中国国家志的巨大现  相似文献   

9.
根据《江苏省地方志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全省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经过几年的筹备,“江苏省地方志”网站已于2006年12月30日正式对外开通试运行,网址:www.jssdfz.gov.cn。网站的内容主要包括志鉴动态、省市县三级志  相似文献   

10.
《沧桑》2011,(5):131-131
郭思宝在《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24期上发表文章提出拓展读志用志渠道:1.推动地方志信息网络化建设。2.从单纯编纂出版纸质书到用多媒体修志用志并举。3.编纂各类地情书,满足读志用志者兴趣需求。4.旧志整理挖掘资料价值,发挥志书作用。5.建设博物馆、方志馆,发挥“教化”功能。6.经常性开展读志用志活动。  相似文献   

11.
《巴蜀史志》2014,(6):60-61
9月23日,绵阳市志办、市地方志协会召开全市地方志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切实推进依法修志”“学习贯彻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志书编纂、年鉴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强地方志信息宣传,大力开展地情资源开发利用,修以致用,服务社会”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2.
在志界同行和有关专家学者评论《广陵区志》(以下简称《广志》)时,曾指出《广志》具有学术价值。浙江魏桥同志在《广陵出新志志苑传佳话》一文中说:“区志重视学术的记述”,“有相当的学术深度”。四川张伯龄同志在评论《广志》时说:“《广志》的诞生,把当代中国地方志的学术水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黑龙江梁滨久同志来信,出了个题目,要我结合《广志》的编修,谈谈志书的学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与青州人士、首部《青州市志》主编、续修《青州市志》顾问张景孔先生已有30余年的志谊,曾与先生一起参与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项目《中国方志通鉴》方志理论部分的编写,还在《黑龙江史志》上刊发过先生的多篇方志理论文章。2018年11月,先生编  相似文献   

14.
《沧桑》2003,(6)
特载与时俱进再谱新篇闻震1.2中国地方志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纪要《中国地方志》1.3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三届二次会议纪要《中国地方志》2.2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三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李铁映3.2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新一轮修志工作规划(2001-2015)的通知3.4·山西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贺信5.2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创全省地方志工作新局面———在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刘振华5.3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把修志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第六次全国省级地方志刊物主编会议纪要1994年9月16日至18日,第6次全国省级地方志刊物主编座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地方志》、《天津史志》、《内蒙古地方志》、《黑龙江史志》、《方志研究》、《上海修志向导》、《志苑》(安徽)、...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发挥志书“咨政、存史、育人”的作用。推动湛江市读志、用志工作,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湛江市地方志办公室向参加湛江“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赠送首部《湛江市志》1000套,价值达38万元。  相似文献   

17.
由省教委承编,原教育厅长张守中主编的s《黑龙江省志·教育志》是黑龙江历史上第一部省级教育专志.上起公元8世纪初,下止1985年,总汇1200余年黑龙江教育的史料,全志100万字,是黑龙江地方教育历史研究的可贵科研成果.为进一步发掘、清理和弘扬祖国北方边陲省份——黑龙江教育历史宝库,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教育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的修志经验,是一部资料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很强的专业志.全面评论内容如此广泛的志书,远非本文所能胜任.这里仅就该志的整体轮廓,评述数例,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志》2000,(5):9-9
全国第一个端砚专业网站“端砚网”于 2 0 0 0年 4月 3日开通 ,网址为www .duanyan .net.cn。端砚网站是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地方志办公室在《端砚志》多媒体电子光盘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 ,是在对地方志载体形式的创新方面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该网站收录了端砚历史大事记、名砚选粹、端砚鉴赏等内容 ,同时开展了网上商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向全世界宣传祖国的文化瑰宝、传统工艺品———端砚 ,对发展地方经济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是利用志书服务社会的一项新举措端砚网站正式开通$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志办…  相似文献   

19.
1994年9月16日至18日,第六次全国省级地方志刊物主编座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地方志》、《天津史志》、《内蒙古地方志》、《黑龙江史志》、《方志研究》、《上海修志向导》、《志苑》(安徽)、《江苏地方志》、《福建史志》、《广东史志》、《广西地方志》、《史志林》(贵州)、《南中》(云南)、《陕西史志》、《宁夏史志研究》、《新疆地方志》、《长江志季刊》、《兵团史志》以及《哈尔滨史志》、《羊城今古》、《史志文汇》(重庆)、《兰州古今》等方志刊物的主编、副主编、编辑40人.天津、吉林、江苏、宁夏、新疆、哈尔滨等省(区)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主任刘学沛、副主任陈贤美自始至终出席了会议,并代表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代表表示诚挚欢迎.  相似文献   

20.
《龙岩市志(1988-2002)》(以下简称《龙志》),称得上是一部成功之作,拜读后心情甚爽。这部书在“继承与创新”问题上,处理得妥当得体。既传承了“记”、“志”、“传”、“录”等方志的传统体裁,又反映时代发展的新情况,在编、章布局上很有创意。《龙志》贯彻了续志的“续”、“补”、“纠”、“创”原则,使第二代新方志更趋科学、完整,且善于把握时代特点与地情特色,彰显志书的现实性和个性化色彩。对于这样一部宏篇巨著,要全面、周详地予以评论,以个人的有限水平及精力。确难担承。因而,以下仅就几个具体问题浅陈拙见。就教于方志界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