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三千里汉江,从秦岭南麓奔来江汉平原腹地,在武汉泄入长江.两江汇流处的汉阳岸,有一片高滩,背依堤防,突兀水域,形同半岛,这就是全市险要的“无堤区”——汉阳南岸嘴.  相似文献   

2.
长江是一条雨洪性河流,洪水频繁,千百年来依靠堤防御水,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尤以荆江为甚,而荆江防洪长期面对的却是上游洪水来量大与堤防安全泄量小的矛盾。在今年7—8月主汛期,长江流域暴发全流域性特大洪水,荆江河段首当其冲,水位屡超历史记录。8月17日沙市水位达到45.22米,超过1954年8月7日水位44.67米约0.55米,出现有水文纪录以来的最高水位。“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特大洪水暴发后,荆江大堤及长江干堤大险不断,可谓惊心动魂。长江两岸人民经受了八次洪峰的严峻考验,数百万军民奋力抗洪,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  相似文献   

3.
嘉鱼县位于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咸宁地区西北部.县域西北部、长江南侧470.4平方公里平原中,含长江大堤内外、江洲湖滩、农田林网、“四旁”空地在内,植林面积18.36万亩.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刻本《江汉堤防图考》,是海内外孤本。是书成于明隆庆二年(1568),图考并重,内容丰富,详述明隆庆年间长江中游地区水利堤防形势及治理过程。该书在清代、民国初年几经辗转,于1923年前后入藏美国国会图书馆。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社会》一书曾引用《图考》内容,并做了简要介绍,由此引发了国内学界对此书的种种推测。此书是了解明中期长江中游段河道变迁、堤防工程、治江策略和堤防管理的重要文献资料,当是目前所知现存最早的一部反映明中叶及以前长江中游地区水利堤防形势的水利专著和图集,对于长江水利史及中国古代地图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咸宁是湖北省辖地级市,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现辖1区1市4县,总面积1003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65万.咸宁地处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矗立着九宫山、黄龙山、潜山等佛道名山,分布有陆水、淦水、富水、高桥河等通江河流,呈半开半闭通四方之势.在保持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形成了苗越...  相似文献   

6.
1954年荆江、汉水出现了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由于上游的洪峰不断涌来,下游一时难以泻流出海,形成上压下托之势,滞缓在中游,致使两江水位猛涨,长江、汉水沿线堤防随时有溃决之灾,严重威胁武汉的安全。湖北省委为了战胜洪峰,经过挑选,决定派我到襄河(汉水)大堤防汛,担任指挥长。任务是以上自钟祥遥堤,下至天门、酒阳交界处为重点,尤其是上下罗汉寺的遥堤和酒阳的杜家台等处要确保堤防安然无恙。我临危受命,不敢丝毫延迟,星夜兼程赶到沙洋。脚跟未稳,即接到各处电话,不断地汇报堤防险情和水势猛涨之紧急情况。同时,室外大雨…  相似文献   

7.
百里洲位于湖北省枝江市境内,其形成已有2700余年历史.地名因最初疆域周长百里加座落长江之中而得,是长江流域第二大江心岛.其面积和人口仅次于上海市崇明岛.这里,土质肥沃,盛产棉花、小麦、花生.西瓜、黄梨等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此洲无堤御水,民难定居.至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始兴堤拒水,翻开历史新页.但薄堤难防大水,人畜田禾用水不易和内渍等诸多问题,又伴随苦难的洲民世代延续下来.1949年7月解放以后,党和政府特别重视本洲堤防,使它由豆角形状变成小山梁,洲人于是充满信心,致力江心宝岛建设.1954年有人丁5.6万余口,耕地19.8万余亩,分属刘巷、冯口两个区管辖.  相似文献   

8.
解放以来,黄石市的防洪工程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各工厂、企业、机关、学校、城镇街道、郊区乡镇的广大人民群众,经过40多个冬春的艰苦奋斗至80年代末,共新建和加固了长江干堤总长283公里(其中新建挡水墙9.4公里),还新建南湖大堤改造老虎头堤等总长达5公里.新建和改造加固涵闸17座,栽种防浪林护堤林12.8万株储材量达4500立方米.共完成土方1000余万立方米,石方40余万立方米,砼2万余立方米.堤闸建设省、市投资4000余万元(折成现值1.8亿元还不含各部门各厂投资和群众义务劳动).这些防洪工程在历年防汛抗洪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保障了全市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微博历史     
<正>黄万里(1911-2001,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遗言:万里老朽手书予敏儿、沈英,父爱妻姝:治江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及"挖"四策中,各段仍应以堤防"拦"为主,(长江)汉口段力求堤固,堤临水面,宜打钢板钢桩,背水面宜石砌,以策万全。盼注意注意!万里遗嘱。2001年8月8日手笔候存。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游自今湖北枝城市(原宜都县)东南之枝城街市(在焦枝铁路桥北面不远)东南流至城陵矶(今属湖南),通称为“荆江”河段,呈西北至东南(偏南)流向,以藕池口(今公安县东南,宋属石首县)为界,以上称“上荆江”,为顺直微曲性河段,水流枝分,汊河发育;以下为“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江水泛滥的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堤防的修筑至关重要。今荆江两岸有长达数百公里的人工堤防,其中以位于北岸,上起江陵枣林岗、下迄监利城南,全长182.4公里的荆江大堤1最为著名。有关荆江堤防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从清人撰修的《荆州万城堤志》,到当…  相似文献   

11.
舞阳贾湖遗址的试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湖村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城北24公里处(图一)。村子附近地势低洼,周围筑有防护堤。遗址就在东防护堤的两侧。经过我们勘探,得知遗址的面积为5.5万平方米。这里的文化层厚0.7—1.1米。在遗址西部的边沿钻探出河沙,可能为故河道的遗迹。1978年当地群众挖土加固护村堤时,该村小学教师贾  相似文献   

12.
江汉平原腹地的潜江,地处长江和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素有“水乡泽国”之称.解放前,世世代代的潜江人深受着水患之害,每一个家庭都有一本用水灾写成的血泪史.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加固堤防,根治水患,进行了改天换地的斗争,把水乡泽国建成一片新天地.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1952年担任副区长即开始主管水利工作,1955年以后又任分管水利的副县长10年,领导和参与了“文革”前的全县堤防、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是比较熟悉的.但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就解放前的水灾和建国后的堤防建设情况提供一些史实和资料.  相似文献   

13.
董晓利  李广韵 《风景名胜》2021,(2):0133-0133
随着我国基础工程事业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同时对各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标准.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堤防护岸施工属于一项关键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土壤材料、清理堤基、堤身填筑、铺料施工、堤坝压实等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  相似文献   

14.
河清兵是北宋时期厢军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水利专业兵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堤埽,其主要职责是黄河防汛、抢险以及埽岸、堤防等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在汴河沿线也分布着河清兵,承担汴河的堤防维护和河道疏浚工役.河清兵的设立及其在治河工役中广泛使用,改变了汉唐以来主要是用民力进行水利建设和水患防治的做法,不仅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而且还强化了封建政府兴修水利这一基本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宋变革之际政府履行职能方式的变化.北宋时期的河清兵还有种种治河以外的役使,如修城、守备、运输以及官府的其他役使,甚至还存在官员私役河清兵的现象,妨碍了河清兵防汛抢险、修护堤防的本职作用的发挥.河清兵来源于破产失业的社会群体和罪犯,本身就和宋朝统治者存在着尖锐对立,沉重的劳役负担、险恶的工作环境和官僚的勒索,又引起了他们的反抗.这就从根本上削弱了河清兵防治水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位于长江、汉水的交汇处,素有“江城”之称.市区江河纵横,湖泊密布,仅长江、汉江、府环河三条水系纵贯市区就长达180.5公里.而市区地势低洼地面高程平均为24米(吴淞基面,下同),一般年份的洪水,即高出地面2米左右,1954年最高洪水位(29.73米)则高出地面6米,城市防洪全靠堤防保护,堤防成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防洪是武汉天大的事.  相似文献   

16.
大冶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西北邻鄂城县隔梁子湖与武汉相望;东北隔长江与圻春、浠水县相对;西南与武昌、咸宁县毗邻;东南与阳新县接壤。境内有大冶湖、保安湖,大冶湖水经纬源口进入长江。自古以来,大冶县便是鄂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水陆两便。  相似文献   

17.
1931年,我从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毕业,被派到武汉京汉铁路局实习,正好碰上了那一场大水灾。记得是在7月底,长江在汉口丹水地铁路堤发生溃口,洪水冲破路堤,直奔汉口后湖,把后湖灌满了,然后又从铁路堤的单洞门,倒灌到市区里头来,汉口顿成一片汪洋。市区水有三米深,后湖低洼地区有六米深,所有的房屋被淹。当时武汉市有78万人口,直接受灾的就有60万人。灾民除了逃回乡,大多集中在梅子山、蛇山、汉口岱家山等高地避难。那一年,长江沿线大小城市都被淹没,几乎无一幸免,各地淹死十几万人,仅武汉地区灾后瘟疫流行,就夺走了3…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族》2014,(4):I0001-I0001
近年来,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力实施人畜饮水安全、渠道维修、灌区节水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汛抗旱等一系列民生水利工程。截至2014年,全县共建成水利工程项目17类、653项,其中:水库41座;涝池50座;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20座;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41座,梯田45万亩;集雨利用工程1项(水窖32398眼),河道堤防工程3项,100公里。万亩灌区10条,民营灌区71条,电灌站87座,机井48座,控制灌溉面积21.37万亩,人畜饮水工程220处,解决了7.1万户、32.5万人、34.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及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鄂州北临长江,江岸线长达80余公里.南部腹地有大、中、小湖泊共120多处,俗称“百湖之市”.境内梁子湖(亦称樊湖),与武汉共辖,是湖北第二大湖.区内水域面积42万亩,承纳阳新.大冶、通山、咸宁、武昌诸县之来水.横穿鄂州南北的90里长港一线串珠,将梁子湖、鸭儿湖、保安湖、三山湖等大小18处湖泊联成一体,形成“樊湖水系”,再经城西樊口入江.过腹承雨面积3200平方公里,为市区总国土面积的两倍多,是名符其实的水袋子.历史上,长江汛期,江水暴涨,倒灌入湖,故历年这里便成为长江中游洪涝灾害频仍之地.按水利史料记载,1931年和1954年两次灾情最为严重.当年的天灾人祸实况,现鄂州65岁以上老人都历历在目.1996年鄂州军民在党组织领导下,抗洪排渍,再次战胜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确保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鄂州北临长江,江岸线长达八十余公里。南部腹地有大、中、小湖泊共一百二十多处,俗称“百湖之市”。境内梁子湖(亦称樊湖),与武汉共辖,是湖北第二大湖。区内水域面积42万亩,承钢阳新、大冶、通山、咸宁、武昌诸县之来水。横穿鄂州南北的90里长港一线串珠,将梁子湖、鸭子湖、保安湖、三山湖等大小18处湖泊联成一体,形成“樊湖水系”,再经城西樊口入江。过腹承雨面积3200平方公里,为市区总国土面积的两倍多,是名符其实的“水袋子”。历史上,长江汛期,江水暴涨,倒灌入湖,放历年这里便成为长江中游洪涝灾害频仍之地。按水利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