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考古学方法论的经典之作 1985年我考回母校吉林大学读硕士,张忠培先生专门为我们几个研究生开设了《考古学方法论》课程。这个课程的上课方式是以先生讲授为主,但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开放式地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陈畅 《华夏考古》2006,(1):88-101
类型学作为认识工具,只涉及科学发现与检验的原理和逻辑,并不涉及具体事实。考古类型学由分型和分式两部分构成,分型即分类,分式即排序。本文借《元君庙仰韶文化墓地》和《试论殷墟文化分期》两篇论著,以集合论的原理和知识说明分类的逻辑,得出穷尽性、排他性、同一性三条原则;以函数的思想说明排序的逻辑,得到同一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从进化论和生物分类学概念引入的考古类型学理论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伴随着新的千年,中国的考古学迈进了崭新的21世纪。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考古类型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中国考古学研究水平,我们既要在考古类型学的宏观和微观研究上下功夫,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归纳出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使考古类型学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新石器时代"泾渭文化区" 的类型学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龙 《考古与文物》2005,(1):18-22,48
近年来本人潜心于西北地区远古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甘肃省境内古文化的区分、与邻省同区系文化的发展序列等进行了更进一步地对比研究,发现仅甘肃境内就可划分出不同时期的好几个文化圈(区),如甘肃东南部的新石器时代,就可划分为二至三个文化圈,即文化区系。杨亚长先生在1998年《考古与文物》4期中所说的“华渭文化区”就属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陈畅 《四川文物》2005,(6):87-92
李济、苏秉琦、邹衡三位考古学家及其代表作对中国考古学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位先生及其代表作中所体现的考古类型学方法的异同,从个体社会化差异方面探讨造成学术研究方面差别的角度来看,现实考古工作和研究中应尽量排除历史过程和因果关系的影响,更加体现人本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陈淳 《文物世界》2002,(2):78-78
利用考古系列样品的碳十四测年方法,就是把田野考古的层位和化分期的相对年代序列转换为精度较高的绝对年代序列,从而定出考古事件的日历年代,使误差缩小。此法虽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仍需做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潮汕与中国传统侨乡:一个关于移民经验的类型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的潮汕地区、江门五邑地区和兴梅(即梅州)地区,以及福建的福州地区、浙江的青田都是中国的传统侨乡。本文试以潮汕侨乡为重点,选择江门五邑、梅州、福州、青田等侨乡为参照,分析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侨乡的新移民浪潮所展现的各自的不同特点和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对侨乡的移民经验进行类型学分析,对当代中国侨乡人口国际迁移的特征、类型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晶 《南方文物》2009,(1):33-36
苏秉琦先生的《瓦鬲的研究》一文,首次出版于1948年。实际上早在1941年夏天,苏秉琦先生就曾经依据北平研究院1934、1935两年间发掘斗鸡台所得的以及同时期内在陕西地区采集购买之瓦鬲材料,写成了《斗鸡台发掘所得瓦鬲的研究》一书,并寄交至香港商务印书馆。然而,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导致该书的出版事宜付诸东流了。  相似文献   

10.
考古学属人文科学的范畴,考古学是历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考古学研究的对象繁杂,涉及的学科甚广,受相关学科(地质学、生物学等)的启发而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考古学方法论。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的基础方法论之一,在考古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考古类型学研究表明,战国燕戈由中原三晋戈派生而来,总的演变趋势表现为由"戈"经过渡形态的"鉘"、"鋸"或"鍨鉘",最后形成"鍨"和"鋸"的固定形制。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线发展的,不同时期它们会有交错重叠。  相似文献   

12.
《西藏人文地理》2006,(2):66-67
拉萨现存的老房子主要集中在八廓区、吉日区和夏萨苏区。在其它旧城街道中,大部分建筑物已被新盖的公共房屋所替代,少数老房子分散其间。拉萨的房屋,如同卫藏的大多数居民建筑一样,主要由石料、泥土和木料建造,其中有一中心庭院。平屋顶和夯土墙为其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两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陶灶分为方形、长方形、梯形、前方后圆形、曲尺形、圆形、半椭圆形等七种不同形制的灶,对每种形制的灶又进行了型式划分,并考察了每种形制灶的分布范围及流行年代。  相似文献   

14.
我们想在这两个术语之间做出区分,用"分类"(classification)作为一个宽泛的术语来指整理材料的过程以及将材料归组和归类(classes)的概念。至于"类型学"(typology),我们是指一种较为特殊的过程,以此从经验上得到可检验的单位——类型(type),作为未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考古类型学的中国化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位在中国的大学里介绍类型学的学者便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李济,但李氏当时对这个名为“Typology”的学问并不甚明了,甚而不能找出一个贴切的汉译[1]。1930年出版的《考古学》一书,不仅第一次较为科学地把类型学的原理介绍给中国的知识界,而且还提...  相似文献   

16.
类型学是考古学最基础的方法论之一,区系类型学则是中国考古学中一个关键乃至核心性概念。可以说,几乎一切的研究——尤其是像考古学那样首先要面对一堆古代的遗物与遗迹的研究,都由分类和比较开始。但是,明确地将古代遗存类型的演变与人、社会及文化的进化联系在一起而成为考古学的基本方法的类型学,是考古学发展史上的  相似文献   

17.
陈锋 《史学集刊》2020,(1):27-31,20
“史无定法”作为史学研究方法论的高度概括,影响巨大。学界一般认为,“史无定法”是吴承明先生的观点,事实上在其他学者笔下,或许已多有提及,如余英时在1991年写就的《怎样读中国书》中就曾经说“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14页。所以吴承明在集中论述“史无定法”的重要文章《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缕述了这一观点的发轫:“1984年,我在一次在国外召开的中国经济史国际讨论会上说:就方法论而言,有新老、学派之分,但很难说有高下、优劣之别。新方法有新的功能,以至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但就历史研究来说,我不认为有什么方法是太老了,必须放弃。我以为,在方法论上不应抱有倾向性,而是根据所论问题的需要,和资料等条件的可能,作出选择,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论证者,不妨并用,若结论相同,益增信心,若不同,可存疑”。这是吴先生提出“史无定法”的源头。在他1992年正式提出“史无定法”时,也曾经表明:“我国早有‘史无定法’之说。我赞成此说”,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并没有把这一提法归在自己名下。在缕述学术史时,这是需要首先明了的。  相似文献   

18.
1988年6月24日,中国历史博物馆研制的《计算机考古序列分析系统》(简称CASA) 通过技术鉴定.第二天,《光明日报》发表了一则题为《我国考古研究开始进入电子时代》的消息。尽管事情本身不可能马上在考古界引起很大的震动,但从考古学发展的结构来看, 不能不说是新时代的标志。在今天,CASA已经不是计算机在考古事业中成功运用的的孤例了。这之前,1987年12月2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制的《考古专业计算机情报检索系统》通过技术鉴定,它是国内考古界第一个正式通过技术鉴定的计算机应用项目;1988年6月13日上海博物馆研制的  相似文献   

19.
有些考古学家强调,对于任何考古学题材,既没有标准的、也没有划一、理想和完美的类型学。类型学应该由手头的问题所决定,并明确关注那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非常正确。我想评述的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的类型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中伟 《文物春秋》2002,2(1):18-25
我国南方地区出土的商周铜铙因分布地域广、特色鲜明而颇为引人注目。以往学们曾就这类乐器的型式、年代、源流等问题展开过细致的探讨,研究认识不断深化。但其中的类型学研究多着重于从纹饰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对铜铙形制演进的综合分析。因此,在新发现和新认识的基础上,仍有必要对这些铜铙的型式演变及年代判断等问题进行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