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2004年,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新乡市火电厂251座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墓葬,出土一批精美的彩绘陶器、大型铁制生活用品、铜器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将墓地分为五期,从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为研究中原战国至汉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术界所指的战国秦昭王长城,其实是战国秦、统一秦和西汉前期等三个时代前后相继,经过沿用、修缮、新建等各种形式建造后所存留下的长城;文献中屡见的汉"故塞"长城是西汉在战国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以利用新建而成的;战国秦长城的结构和体系不是我们习见的明长城模式,呈现出早期长城体系不完备的共同特征。究明布纹筒瓦的渊源及在秦地的传播过程,是判断长城时代属性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1973年9月6日,辉县占城公社三位营学校,为贯彻毛主席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全体师生在村北大沙岗山开荒生产,发现了战国墓群,出土了一批战国铜器和陶器。三位营学校立即报告了公社党委和辉县文教局,并通知我所前往进行调查了解。三位营大队在辉县西南,距辉县县城二十公里,距获嘉县城约十二公里,与新乡市  相似文献   

4.
长城遗存     
《文博》1997,(3)
陕西境内现存的长城,有战国长城和明长城,战国长城又有秦、魏两国之分.由于较少系统的考古发掘和调查,部分长城,特别是秦国东部几条长城的全线走向、形制以及附属设施等尚未完全明晰,一些长城的性质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据已有的资料,陕西长城的基本情况是:  相似文献   

5.
2006年5~10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的开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新乡市凤泉区老道井墓地老道井墓区所占干渠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战国墓93座,为研究豫北地区战国墓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段新生 《丝绸之路》2012,(14):33-35
修筑长城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在春秋时期,祖国大地上就出现了长城,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至明代,我国已有20个诸侯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修筑长城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侧面,同时也是中华民族2000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长城是从战国到清初2000年中逐步修筑完成的,其中规模最大、修筑长城超过万里的是秦、汉、明三个朝代.而这三个朝代的长城起点都在甘肃境内。甘肃境内的几处万里长城起点及玉门关的所在说明甘肃河西地区不仅是集结军队和出兵的前沿阵地,又是人力、物力的后备基地。  相似文献   

7.
定西地区战国秦长城遗迹考察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6年我局文物普查时,曾对全区的战国秦长城遗迹进行了初步调查。1981年7月至10月,我局又抽调有关各县文物干部组成长城考察组,对临洮、渭源、陇西、通渭四县境内的战国秦长城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基本查清了我区战国秦长城的起点和走向。现将考察结果报告如下。考察时公社建制的乡村地名暂沿用未作更改。  相似文献   

8.
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上篇)史念海我国长城的建筑,起源甚早。春秋之世即已有之①”其后至于战国,就更为繁多。齐、楚、韩三国自各有其长城,魏有东西两长城。燕赵两国又有其南北两长城。秦国所筑更多。前后就有三条。就是七雄之外的中山国,也难得...  相似文献   

9.
昭乌达盟汉代长城遗址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65年开始,昭乌达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结合文物普查,配合各种基本建设,对保存在昭盟南境及北部草原地区的战国以来的长城、边堡界壕遗址陆续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报请主管部门公布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国家文物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召开了全国长城保护与研究工作座谈会以后,昭盟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开展长城保护与研究工作。现将汉代长城遗址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廊坊市战国燕南长城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最早记载廊坊境内战国燕南长城遗迹的史籍是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卷二百八十五:“八月,李贞言:‘与契丹千余骑遇于长城北。’”胡三省注:“此战国时燕所筑长城也,在涿州固安县南。”战国时期,今廊坊的安、大城两县地处燕、齐两国边境,《大清一统志》及安、大城的清代、民国史志虽有长城的记载,也是寥寥数语。1989年廊坊的考古工作首先在大城县杨堤村等处发现俗称“长城堤”的战国长城遗存,并做了小范围调查。  相似文献   

11.
2013~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联合对卧虎湾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清理出战国、秦、汉、北周、宋、清等墓葬257座,以早期的战国秦汉墓葬数量最多,共239座,出土随葬品1258件,时代具有一定延续性,对了解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战国秦汉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及其演变过程有重要意义。其中M103出土玉覆面及玉鞋,显示了墓主具有较高的身份等级。  相似文献   

12.
河北长城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述了河北境内古代长城的分布情况及修筑时代,对战国长城、秦代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唐代长城、金代长城及明代长城的基本走向、修筑情况、结构形式及保存现状等分别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从战国龙争虎斗到秦统汉治,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形成一幅逻辑清晰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时间却似一匹野马肆无忌惮地把这幅画卷踏成碎片。正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几乎从无到有的考古,在城址、墓葬、聚落以及长城等众多遗迹中,发掘整理出战国秦汉留在河北大地的丰厚遗产,汇出那个时代近700年的辉煌。一、战国考古河北战国考古主要围绕燕、赵、中山三国都城及相关墓葬、长城资源展开调查与发掘,  相似文献   

14.
战国时期是我国长城第一个大规模修筑期,各国为了战争和防御的需要,不断地修筑长城,长城的军事作用在当时得了充分的发挥。目前我国长城的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却面临着日渐湮灭的危险。本文通过对战国几条战国长城的介绍来分析我国长城目前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临洮古称狄道,位于甘肃中部。是控扼陇蜀的战略要地。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至今县境内保存着大量的长城遗存,历来为长城研究者所重视。2006年5月至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长城资源调查临洮县境内的试点调查工作.对临洮县境内的长城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本文拟在详细调查、获取新材料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调查研究成果.对临洮县境内的长城类型、战国秦长城的走向、修筑年代、体系特点等方面谈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彭曦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学”正逐渐形成一门重要的独立学科而受到普遍关注。但因历史的变迁、自然地理的变动等诸多因素,早期的长城古貌今已全非,又历史文献关于长城的记载多方不确,因而许多考证文章与实际情况存在着误差,许多问题陷于长期争议不清。《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一书作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历时两年,行程万里,首  相似文献   

17.
先秦燕文化是构成早期长城文化带的重要范畴。燕国作为北方农耕文化中心,与周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长期对峙和交融,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格局。从西周至战国,先秦燕文化从滥觞、成熟逐渐发展至鼎盛,并强势扩张,造长城以拒内外之敌,其在北部边界抵御东胡等游牧民族的“燕北长城”及在易水流域防御齐、赵等国的“燕南长城”,是长城文化带初期成型的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对“先秦燕文化发展谱系”“战国时代的燕长城”“燕文化在长城沿线的传播与影响”三方面的探究,建立起对先秦燕文化和早期长城文化带动态而立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18.
<正> 张家口地区位于冀之西北,军都山、燕山、阴山山脉环其南、东、西三面,北邻内蒙古高原,是华北平原通往内蒙古高原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在这一地区计有战国(燕、赵)、秦、汉、北魏、北齐、金、明等七个时期构筑的长城,长达数千里。1982年,为做好长城保护“四有”工作,由地区文化局统一部署,对境内长城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本文试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基本原理,对明代长城的建筑用材、结构形式,作以分析,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由于宁夏所处的重要军事地理位置,凡修筑长城的朝代宁夏都有修筑。最早的是固原战国秦长城,现在依旧清晰可见,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秦汉以后,对战国秦长城都有过不同程度的修缮增筑。宁夏北部的秦代长城,是秦始皇时修筑万里长城的西段;汉长城,是抗击匈  相似文献   

20.
新乡市博物馆收藏铜镜共三百余面,主要是中原地区出土,部分是近几年征集。战国、汉、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有。现从中选出比较典型的铜镜十二面,介绍于下: 1.彩绘纹镜战国。1960年市贸易公司征集。镜面薄而平,直径8.9厘米。三道凸弦纹的桥形小钮,钮座周围伸出四条紫红色彩绘纹饰,将镜面分成相对称的四等份格局(图版四:1)。2.日光镜西汉中期。1958年入藏新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