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耿虎 《民族译丛》2007,(1):50-55
伴随着海外华侨、华人的出现和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以学习民族语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华文教育也得以兴起,并不断发展。华文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既是海外华侨、华人客观需求的具体反映,也是他们民族感情的寄托和民族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从华人新移民的文化自觉、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对近十余年迅速发展的海外经典读诵教育兴起的原因、背景及其作用进行了梳理和阐述,认为其兴起主要原因在于华人新移民在西方社会中普遍遭遇的文化冲突和认同危机,尤其是子女在华文学习中遇到的诸多现实困境。新移民积极创办的经典学习社团——"读经学堂",在海外华文教育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宣导、组织与教学功能。他们在课内外活动中主动选择和传承了跨国文化中具有日常实践性的"中华传统",如礼敬师长、身心合一、感恩、孝亲、终生学习等观念,在西方语境下努力重构东方"君子"式的儒家理想人格,从而帮助自身及子女实现文化上的"安身立命"。读诵经典不仅是海外华人积极开展的华文教育内容和思想形态,也是彼此之间进行社会交往、实现跨文化交流、达成族群认同的重要桥梁。由于海外新移民群体有着较为迫切的家庭教育、族群认同与思想交流等现实需求,此类读经社团未来可能会在华人聚居的更多国家和城市间蔓延。  相似文献   

3.
论文追溯了西班牙华人社会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以当代中国新移民为主体的西班牙华人社会的人口、职业结构及地域分布,结合实证经验探讨跨境迁移路径、异域谋生策略及移民认同趋向等国际移民理论中的经典模式。就跨国移民而言,他们需要通过学习移入国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但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母体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发挥特长。就移入国而言,则有一个如何了解、接纳异族群体优点并将其融入自身发展的过程。外来移民与当地民众在理解基础上的优势互补,方能使移民从个体能力到社群文化都成为移入国和移出国双方共享的财富,使联合国一再提倡的"移民与发展"理念,真正成为多方共赢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对瑞士华文学校和华文夏令营的观察和对瑞士华人和台湾教师的访谈,描述了华人移民瑞士的主要情况及其多样化的网络和社会性;介绍了传授华文的组织机构概况和大陆与台湾在支持华文教育举措上的异同;分析探讨了在不同背景下认同类型的变化;意图反映受访者对"文化"和"语言"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和阐释。主要观点是,保持这种被认定为统一的"华人"认同,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迁移策略,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瑞士或者中国。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1865—1970年华文报刊在新西兰由外来报刊主导到本土报刊主导的传播扩散过程、新西兰华人身份认同及想象进行了初步梳理。认为新西兰早期本土华文报刊并不仅仅只有《民声报》,其华文报刊实践活动要丰富得多。因受到华人移民潮、新西兰移民政策及中国国内政治时局的影响,新西兰早期华文报刊传播存在明显的阶段转向特征。在1910年以前尤其是淘金热时期,基本以消费外来华文报刊为主;而1920—1970年随着华人政治社团的兴起,依附这些社团的本土报刊不断出现并在本地华人阅读市场中占据了主体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视新西兰为家园以及以英文为母语的第二代华人的出现,华文报刊又逐渐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6.
新西兰的华文教育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一二十年,该国的华文教育倍受当地华人华侨以及新西兰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推广力度不断加大.近些年来汉语教学与当地正规教育的接轨,为新西兰华文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华文教育之所以能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并在新西兰开花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新西兰华文教育方面资料的梳理,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新西兰华文教育的起因、发展、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的东南亚华文教育正处于历史转折点。一方面,由于自50年代末开始,东南亚国家对华文教育的限制、打击与取缔,年轻一代华人或不请华语华文,或华文水平低落,难以传承中华文化,引起华人社会有识之土的极大关注。另一方面,八九十年代以来,华语华文经济价值上升,世界范围内“华文热”方兴未艾,又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振兴创造契机。本文试从华文教育的目的功能、文化选择、发展特征以及困境与出路四个方面,探讨当代东南亚华文教育所面临的文化传承问题。一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文化传承目的与功能教育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新加坡华人社会中的商学教育活动为例,梳理商学教育的发展状况,并探讨了近代海外华人经济的近代化转型问题。研究显示:在近代欧美商业冲击与中国民族主义影响下,商学教育在新加坡华人社会悄然兴起,逐渐改变传统华商家族式或学徒制的商业知识传递模式。以中小学和补习学校为主的学校商学教育与以报刊杂志、国货展览会等形式进行的社会商学教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新加坡华人社会商学教育的主要新形态。商学教育不仅是当地华校新式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地华人经济近代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所华文私塾,即1819年槟城五福书院的建立。到1900年,吉隆坡出现了华人创办的第一所现代化的华文学校。然而,英国殖民者把华人移民只当作开发马来亚资源的廉价劳动力,不可能关心华人的教育问题。1901  相似文献   

10.
从华文教育到华语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年8月,笔者赴广州参加海外华文教育交流会时,向大会提交了名为《关于海外华文教育的转型问题》的学术论文。①文中详细论述了海外华文教育转型的几个特征,并且表示今后华语(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汉语)的实用价值,是海外华文教育兴衰的外在条件,而是警走与非华人的华语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则是海外华文教育兴衰的内部因素。至于华人的华文教育与非华人的华语教育相结合的过程,我称之为从华文教育到华语教育的过程。本文拟就此点做进一步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大多陆续地加入了当地的国籍,转变成为…  相似文献   

11.
论文通过对1998年和2019年基于同一问卷但相隔21年两次调研所得数据之比较,结合荷兰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在荷兰华人社会发展变化的宏观背景下,剖析荷兰中文学校生源构成及学生们学习中文之动因的延续与变化,总结荷兰所代表的中国大陆新移民相对集中之欧洲国家发展中文教育的原生动力和内在规律,思考如何进一步使面向华裔青少年的中文教育能够获得更全面发展,取得更深远实效。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日本华侨社会的主要教育设施,华侨学校不仅为华侨子弟的教育做出了贡献,也为整个华侨社会的统合和稳定发展以及中日文化的交流立下了汗马功劳。华侨学校具有持日本国籍的学生增多、学生总体趋向多元化,毕业生去向以升人日本学校为主流,以民族教育和升学教育为两大教学目标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观念等特点。但由于华侨学校长期处于边缘化的法律地位,故在学生入学、升学及学校财政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华侨学校教育活动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在韩华侨人数变化的趋势、有关在韩华侨研究的概况进行了分析;从政府对华侨的关注及政策的改进、韩中民间经济贸易关系加速、韩国华侨扩大对外交流的努力、华侨学校的再兴等方面阐述了韩中建交后韩国华侨社会的变化;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对韩国华侨地位加以评估。结论是,由于韩国政府对外国人政策的变化,中国人在韩国的影响力日趋显著;受教育、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在韩华侨在韩国的地位并无明显改善;随着新华侨影响幅度的加强,在韩华侨社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韩国政府对于外国人的政策已有相应程度的改善,包容多种文化的政治态度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4.
王笛 《史学月刊》2006,(11):93-10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来到美国的中国移民基本上被华人社区中的中国传统的社会组织所控制。华人社区有四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即宗族、会馆、秘密社会和行会,这些组织的扩张是由于社区生活的需要和外部的压力。它们也强烈影响到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并在延缓中国移民的同化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排华运动、组织的束缚和内部的争斗使中国移民与主流社会隔离了几十年,宗族的条规、方言的区别、利益的冲突等又破坏了中国移民的内部团结,这也导致了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中国移民的同化过程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15.
Immigration from the different regions in Spain to the Basque Country has traditionally opposed Basque and Spanish nationalism.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discourse of both nationalist tradi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intra‐regional migration movement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well as of the resulting controversy. Whereas the Basque nationalist movement claims to have defended the need to integrate immigrants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articularly through politics, Spanish nationalism claims that Basque nationalism has helped marginalise these same immigrant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used to contrast this controversy by consulting the opinion of the Spanish immigrants who settled in the Basque Country and did not avail of the political integration proposed by Basque nationalism.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these immigrants tend to avoid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of discord between both nationalist traditions, granting little importance to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though stressing their social integration in the Basque Country.  相似文献   

16.
Diaspora tourism is often considered a form of ‘homecoming,’ but for the children of immigrants who are born in the new country, the question remains as to whether they perceive their parents’ homeland as ‘home’ or destination. Moreover, advancements i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llow contemporary immigrants to maintain transnational ties to their homeland, which in turn may affect the nature of diaspora touris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second-generation immigrants when they travel to their ancestral homeland, and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second-generation transnationalism shapes their diaspora tourism experiences. Using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26 second-generation Chinese-Americans who had the experience of traveling in China were interviewed. Four themes were identified from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language and appearance, search for authenticity, family history, and sense of ‘home.’ Proficiency in their parental language was found to be a main cause of negative experiences, yet occasionally a source of pride and attachment. Their search for authentic experiences was not unlike other tourists, while familial obligations sometimes limited their experience. Traveling back to the homeland not only allowed them to understand their parents and family history, but also reflect upon their life through experiencing contemporary China. Finally, as the transnational attachment of second-generation immigrants was not rooted in a specific locale, they could feel connected to the homeland without actually visiting their family's place of origin. Findings contribute to transnationalism and diaspora tourism literature by comparing first- and second-generation immigrants and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temporary transmigrants and classic diaspora groups with regard to their diaspora tourism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散落于相关研究文献和数据中有关越南华裔的资料,对1975年以后华裔逃离越南并定居美国的历史过程、生活适应、地位获得和族群认同等方面的大致状况作一个梳理,旨在加强越南华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两次移民潮中,抵达美国的越南华裔难民约30-50万人,寻找亲人、取得族裔社区的支持和族裔聚居区的形成成为应对政府分散安置政策的方案;文化适应与经济成就落后于越南裔,但近20多年来取得了一些值得称道的成就;其族群认同建构于以共同的原居住地、居住国为背景和多元文化的基础之上。结论是,越南华裔还没有完全融入其他美国华裔之中,而是形成了一个既认同于美国华裔、又与越南裔有一定联系的相对独立的华人“次族群”。  相似文献   

18.
新西兰中国大陆新移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基于统计数字,分析了新西兰移民政策对中国大陆移民的影响、中国大陆移民在新西兰的定居状况以及近期新移民的政治诉求。得出结论,新西兰中国大陆新移民群体的形成始于新西兰在1987年所颁布的新移民法案,此后分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0年以后共两次大批的中国大陆人士移民新西兰;近年的新移民包括数以万计的留学生转化的移民以及数额可观的商业移民,尤其是投资移民;如此数万之众的留学生和新移民的到来,对新西兰华人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中国大陆新移民对参与新西兰政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未来的研究应做多角度和深度研究,如探讨新西兰中国大陆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他们与其他华裔移民及土生华裔的关系以及这个群体中的"空中飞人"和海归现象等。  相似文献   

19.
论文分析了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澳洲移民政策的演变,认为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改革与转型,主要是在经济理性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并逐渐形成以技术移民为核心的移民选择体系。移民政策转型对华人新移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华人新移民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地区来源构成发生重大变化、技术移民比重持续走高、女性移民越来越多、华人新移民地区分布趋向多元化、华人新移民回流潮日趋明显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后,新式教育逐渐传入福建,但由于各级政府财力所限,基础教育投入不及广大乡村。而旅居海外的福建华侨返乡兴学之举则在一定程度上补其不足,为乡村的适龄儿童提供了受教育的场所,并以其兴办新学的教育实践,在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福建乡村地区发挥了重要的教育示范和导向作用,推进了新式教育在乡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从而富有成效地充当了福建教育现代化的先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