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红艳 《文物》2015,(4):87-90
<正>洛阳文物收藏学会收藏有一件传世的西汉有铭铜鼎,未见著录。此鼎为敛口,扁圆形深腹,腹上部有微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部下收成圜底,三蹄形短足。盖隆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有乳状突起。腹部饰粗弦纹一周。此鼎铸造工整,通体布满深绿色锈,间以土黄  相似文献   

2.
《文物》2014,(8)
<正>2012年,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在征集社会流散文物时,发现一件传世的战国时期有铭铜鼎。据其铭文内容,可称为"仓端王义鼎"。此鼎为洛阳出土,未见著录。现对铭文的释读及相关问题略作考述,以求教于方家。鼎为子口,口部微敛,沿内折,扁圆形深腹,腹上部附有略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下部内收,圜底,三蹄形短足较粗壮。盖隆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各有一突起的乳丁。腹中部饰凸弦纹一周。整器呈扁球体状,造型工  相似文献   

3.
《文物》2020,(1)
正2019年,洛阳理工学院文物馆收藏了一件传世战国铜鼎,据其铭文内容,可称为"王十一年大梁司寇鼎"。此鼎传为洛阳出土,未见著录。现介绍如下,并对铭文及相关问题略作考述。鼎子口微敛,沿内折,扁圆形深腹,腹上部附有略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下部内收,圜底,三兽蹄形短足较粗壮。盖隆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各有一凸起的乳丁。腹部饰凸弦纹一周。整器呈扁球体状,制作工整,器形浑厚,器身、器盖大部分区域分布浅绿色锈,间有红色锈斑。盖、器外部可见多处垫片,腹下和足部有明显范铸痕迹。口径13、腹径18、通高16.1厘米,重2775克,容水1810毫升(封底;图一)。  相似文献   

4.
三年垣上官鼎铭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大学文物馆收藏有1件战国时期有铭铜鼎,传为解放前在洛阳市西工区一带出土。这件铜鼎的铭文,为研究战国晚期的量器制度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一铜鼎为敛口,扁圆形深腹,腹上部附微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下部收成平底,三蹄形短足。盖隆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有乳状凸起。腹部饰粗弦纹一周。铸造工整精美,通  相似文献   

5.
1985年4月,洛阳地区文物普查成果展览中,展出了伊川县白元乡出土的两件彩陶缸。两件彩陶缸均为泥质红陶。形制相同,均圆唇外卷,大口深腹,小平底,底部正中有一个直径0.8厘米的小孔。口沿下饰三周弦纹,弦纹下塑三个对称的鹰嘴状凸纽。一件上腹部彩绘三组对称的圆形图案,以黑彩作框,内涂白色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铜镜上的铭文始于何时?有学者认为“汉代铜镜开始出现铭文”。也“有人认为出现于战国末期,可惜没有确切的资料”。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洛阳接连发现2件战国有铭铜镜,为我国古代铜镜铭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本文谨就这2件有铭铜镜及相关问题,略作论述。一 1991年春,洛阳东郊一座墓葬中出土铜镜1件。镜为圆形,三弦纽,圆纽座,座外有粗弦纹带二周,主区饰细密整齐的羽状纹,宽素卷缘。通体布满浅绿色锈斑。纽两侧铸“千金”  相似文献   

7.
1972年冬。我馆在乾县薛录乡废品收购站,拣选到1件西周铜盉。据了解,铜盉是在临平龙岩寺修建引水灌溉工程时出土的。铜盉为棕绿色,通高30、宽20、口径10.2厘米。盖呈半球形,上有纽,近边有一环纽,与一节链相衔。盉口平直下收,肩部斜平,腹圆弧,圜底。錾截面呈方形,由  相似文献   

8.
襄阳县新发现一件铜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4月,襄阳县朱坡乡徐庄村老馆铺农民在山坡上取土时,发现青铜器一件,随即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作实地考察,未发现其他的迹象,推测此器可能出于墓葬中。铜器为盏,形制为隆盖,中部立喇叭形捉手,上有镂孔4个。盖缘作尖唇子母口形与器口相合。盖边铸四兽首形衔扣,但无扣合作用。器身方唇直口,束颈,鼓腹,平底。腹下铸三个兽蹄形小矮足,足上均有环形纽(图一,1;图版贰,1)。盖下部及腹上部又各附二个环形纽。盖上三圈花纹为两圈环带纹夹一圈蟠虺纹(图二,1)。盖顶中部饰蟠虺纹。捉手内侧饰垂鳞  相似文献   

9.
1993年3月,内黄县文物保管所征集到铜权1件,是内黄县井店乡一农民深翻土地时发现的。铜权高10.5、腹径5.4、底径4厘米,重850克(图一)。方形纽,腹下收,喇  相似文献   

10.
1991年11月21日我们在进行文物补查时,沙岗镇义河村6组农民章登榜捐献一个铜秤砣。他反映是在该村耕田时发现的。此器表有绿色铜锈,形状颇似花瓶,造型别致而美观。纽呈长方体正面看似瓶颈,正中有一小孔。器身削肩,上腹微鼓,腹壁往下内收,至底部呈束腰、实足。腹下部有二道凸棱纹。腹上部有二道,足部有三道凸弦纹。通高9.2,腹最大径4.5,束腰直径2,  相似文献   

11.
“王太后右和室”铜鼎考略张懋镕,王勇"王太后右和室"铜鼎一件,近年出土于陕西省澄城县.铜鼎形制:鼓腹,敛口,圆底,蹄足,耳略外撇。盖上有三环纽.通高16、通耳高16.8、足高7.1、耳高6、纽高2.4厘米。最大腹外径18厘米。器腹有弦纹一道(图一)。...  相似文献   

12.
《文物》2021,(7)
正洛阳理工学院教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战国时期铭文铜鼎。根据铜鼎铭文内容,可称之为"莆子鼎"。此鼎传为山西临汾出土,铭文未见著录。现对铜鼎铭文略作考述,以求教于大家。铜鼎保存完好,子口,口部微敛,沿内折,扁圆形深腹,腹上部附略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下部内收,平底,三蹄形短足。盖为平顶,  相似文献   

13.
泰州市博物馆藏有1件六边形紫砂壶(图版捌:1)。壶通高13.9、口径6.2、腹径10.9、底径6.2厘米。壶六棱圆顶纽,六边形盖,纽座周围有稍高于盖面的六瓣柿蒂纹(图一),六边形短直颈微外侈,颈肩相接处有一周六  相似文献   

14.
"禹生石纽"的传说广为流传,但传说不等于信史。古代文献中所载禹的故事的发生地多集中在河南省西部的洛阳盆地,这一地区分布着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四川岷江上游地区分布着时代较早的营盘山文化,稍晚一些的沙乌都遗存。成都平原上分布着宝墩文化、鱼凫村文化和三星堆文化。三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各不相同。禹生石纽的故事是随着治水工程而流传到古代的蜀地。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收集的几件重要的东周青铜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汉市文物商店多年来收集到一些比较珍贵的铜器,现将与楚文化研究有关的四件铜器简介如下.(一)邓子鼎(图版捌之1)通盖高27,口径23.1,腹深17厘米.弧形盖,顶端为兽首桥形纽,盖边三枚云纹纽,可以倒置作盘用.鼎为长方形附耳,子母口,深腹圆底,兽面纹膝,长蹄足.盖及鼎腹饰蟠虺带纹两周,之间隔以凸弦纹.盖顶面有铭文:"盅子口自乍(作)饮食?(食)  相似文献   

16.
陕西洛川县百益乡白村农民冯怀安一九八四年在院内取土时挖出金代铜印一枚,正方形,边长5.5、通高4.5厘米,长方形直纽,纽高3厘米,纽上有一楷书“上”字。印重52克,纽面上侧左右边款为“征行万  相似文献   

17.
“曾姬无卹壶”于上世纪30年代,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中,共有两件。其形制为方口,有盖,盖有四“S”形纽,长颈,垂腹,方圈足。颈部附两虎形  相似文献   

18.
70年代,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收集到1件金代铜镜。圆形,圆纽,纹饰为浅浮雕。纽外饰起伏的波浪,掀起朵朵浪花。纽下波浪中有两条游动的鲤鱼,一条露出水面,另一条只将头部浮出;右上一书生头戴幞头,身穿宽袖圆领长袍,腰间革带,手捧书卷,立于崖石上,似有事相求;左上波浪中露出  相似文献   

19.
曹刚 《文物》1990,(11)
1986年4月,四川成都市无线电机械工业学校在修建车间时,发现一批青铜器,随后通知了我馆。因现场已浇灌了混凝土,无法勘测。据当时在场同志回忆,除了发现几件铜器外,未见其他痕迹。现将出土器物报道于下。鼎 3件。1件残缺一足一耳,腹部有破洞(图一:1、4;二:1;三)。1件较为完整,有子口,附耳,圆腹,圜底,蹄足。附耳的两面均饰蟠螭纹。腹部饰两圈蟠螭纹,中有一凸棱相隔。底部有明显的烟熏痕迹,口径25.5、腹径28.5、通高25.8厘米(图一:2、3;二:2;四)。另有1件鼎盖,中心为一兽形纽,纽上套一环,外置3个对称云纹纽。纹饰从里向外分4层,第1层为三角云雷纹,第2层为綯索纹,第3、4层为蟠螭  相似文献   

20.
临潼出土的几件铜器近年临潼出土了几件铜器,现简介如下。铜蒜头壶1990年5月出于韩峪乡刘庄砖瓦厂一座战国晚期墓中,取土时墓葬已破坏。此壶颈细长向下弯曲,扁鼓腹,留足外撇。蒜头形盖六瓣,上有桥形纽。颈梢部亦有六瓣蒜头形。通高32、口径2·8、腹径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