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言 《文史博览》2008,(1):20-21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随着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对日作战开始成为同盟国的作战重心。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协同对日作战。  相似文献   

2.
论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战略反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战略反攻刘五书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有无战略反攻,应根据国民党军与日军作战的客观进程和中国当时的国情来评判。所谓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是指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规定抗日战争的"第三阶段",其特点"是收复失地",而"收复失地主要依靠中国...  相似文献   

3.
1942年8月,中国驻印军在印度北部蓝姆伽训练营建立。这支部队是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进入缅甸作战失利后,在进入印度的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为反攻缅北、协同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印公路、歼灭日军第十八师团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1938年10月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它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起了决定性作用。1938年11月-1940年,虽然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了变化,但其军事进攻的重点仍然放在正面战场,因而,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1941年-1943年,侵华日军对中国采取巩固占领区的方针,敌后战场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1944年起,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作战逐渐向全面大反攻过渡,中国战场的大反攻,主要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  相似文献   

5.
1943年.第二次远征军配合驻印英军反攻缅甸日军。为填补滇康缅边境三角地区的军事真空,在当时的中缅未定界建立了一个特别游击区,策应此次反攻作战。远征军“滇康缅边境特别游击区总指挥部”的建立1943年初,美军在太平洋转入攻势,日军攻势渐被击破,转入守势。2月,中、美、英在加尔各答召开三国会议,中国由何应钦出席,商讨反攻缅甸的具体计划.会议决定南北两面同时反攻,计划以中国远征军从江西反攻密支那,中国驻印军取道列多出动,从两面包抄夹击,会师于曼德勒。中国第二次远征军组成以陈诚(后为卫立煌)、黄演翔为正副司令长…  相似文献   

6.
周渝 《贵阳文史》2012,(6):10-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认为自己在亚洲战场上只有过三次“玉碎战”,即密支那战役、腾冲战役与松山战役。而这三次辉煌的战役都是中国远征军(含中国驻印军)打出来的。其中与黔籍军人联系最为密切的,应数发生在1944年6月4日至9月7日,历时3个月之久,敌我双方阵亡上万人的松山大血战……滇西战场上的“松山大战”是一场胜利的反攻作战,那些血染松山的中国军人们几乎都是贵州家乡儿郎。这些令人敬佩的抗战军人们原来远在天边,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和所有抗日军队“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联及其他盟国作战”。随后,朱德总司令代表八路军延安总部连续发出七号大反攻命令.在第二号命令中,明确要求冀热辽军区部队进军东北。  相似文献   

8.
薛千山  高创奇 《沧桑》2008,(4):35-37
1946年7月至1947年12月,我党领导的发生在山西晋南的自卫战和对蒋阎匪军的反攻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对当时的山西之敌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切断了中原、西北和华北三大区敌军的联系,为我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为保卫党中央毛主席,保卫陕甘宁边区,为配合全国战场,为后来大部队西进南下作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薛千山  高创奇 《沧桑》2008,(5):36-37
1946年7月至1947年12月,我党领导的发生在山西晋南的自卫战和对蒋阎匪军的反攻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对当时的山西之敌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切断了中原、西北和华北三大区敌军的联系,为我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为保卫党中央毛主席,保卫陕甘宁边区,为配合全国战场,为后来大部队西进南下作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军占领武汉后,兵力不足,国力下降,被迫停止战略进攻,中国的抗战进入第二阶段。国民政府统帅部在南岳召开有中共代表参加的军事会议,确定第二阶段的基本战略仍是持久消耗战略,但应由第一阶段的“向敌退却消耗”转变为“攻势消耗战”。为执行南岳会议的方针,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国民党投入全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开展“冬季攻势”,攻击范围遍及绥西、晋南、豫北、豫东、豫南、鄂北、鄂中、鄂南、湘北、赣北、皖南、浙东和桂南等广大地区。其中,桂南会战是跨战区调动25个师的兵力,包括将新建立的全国唯一的机械化军投入主攻,对付入侵的日军精锐师团,表明统帅部是下了极大决心的。高锐主编的《中国军事史略》和郭汝槐、黄玉章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以下简称《作战记》)论述“冬季攻势”时,所称道的战役不尽相同,都予肯定的则是桂南会战。《作战记》还特别指出,桂南会战中的昆仑关攻坚战是“整个冬季攻势中最强有力的一役,不仅在军事上挫折了日军的锐气,对其政治谋略也是一个沉重打击”。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认为桂南战场夺回昆仑关是一个“决定性的胜利”,“造成敌战略上的部分被动”。日本防卫厅研究所编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以下简称日军《作战史》)也承认,在1939年中国军队的“冬季攻势”中,日军“付出的牺牲是过去作战不曾有过的”,“深感敌尚强大”。国军反攻昆仑关时,从东京赶来前线视察的日军大本营参谋次长,看到其21军司令部“充满悲观气氛”。日军后来撤出桂南,固然是由于国际局势变化使其能从越南境内切断中国的国际交通线,但与桂南军民不断对其进行袭击,也有重要关系。日军《作战史》记载其重占昆仑关后3个月间在桂南进行师旅规模的扫荡即达4次,可见其受到压力之大。  相似文献   

11.
刘峰 《近代史研究》2023,(2):89-102+161
日军的“扣号作战”是1944年“一号作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为了执行此项侵略行动,日本华北方面军曾大规模地从后方抽调兵力,由此给华北的敌后抗战留下了大展拳脚的空间。通过研读日方留下的史料档案可以发现,受“扣号作战”的影响,华北日军此后无论在“地上”的博弈还是在“地下”的较量中,都表现得颇为被动狼狈,面临着捉襟见肘、疲于奔命的困境。其采取的因应措施、构思的阴谋诡计最终未能得逞,并在这一背景之下进一步迎来了中方的反攻前奏,开始快步迈向战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大量的文献材料和档案资料,对黄广会战中国军队反击作战的战术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得出了与以前论述不同的结论:黄广会战中国军队的作战方针,是"阵地战与运动战、正面阻击与侧面截击相配合",是正确的,阵地防御和战术反击同样重要;在"侧面截击"即反击的作战时机和作战力度的选择上,中国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有正确选择也有重大失误,正确的选择居于多数,重大的失误主要有两次,一次是8月下旬中国军队对黄梅地区的反击,这次失误,主要表现在反击作战的作战区域和作战力度的选择不当,第二次重大失误发生在9月上、中旬,主要表现在选择反击作战力度不够和时机不当的问题.出现重大失误的重要原因,一是许多将领对前线情况不明、情报不准,甚至故意夸大敌情,导致判断失误;二是各级将领有畏敌情绪,作战意志不坚决,经常畏缩不前,影响了战地指挥官实施断然反击的决心,三是各作战部队的作战协同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庆礼 《文物春秋》2000,(4):94-101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当时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它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战略反攻及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来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中国边防部队与缅甸国防军在中缅边境“金三角”地区前后两次实施了联合清剿国民党残军的作战行动,史称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这是我军历史上特殊的、鲜为人知的越境作战行动。作战目标和目的是清剿国民党反动集团武装,为中缅联合勘界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5.
日军1943年秋鲁西作战,是一次大规模的霍乱细菌作战,殃及冀、鲁、豫三省五六十个县,据现有资料分析、考证,初步认定中国居民因霍乱、水灾、饥饿而死亡近30万人.为弄清此次日军霍乱作战的实情,应进行深入、科学的调研,克服个别不严肃、非科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50周年,滇军出师抗日和滇缅公路修筑55周年,宣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业绩,云南省历史学会、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民革昆明市委员会于1992年9月3日至5日在昆明联合举办了《纪念滇缅抗战50周年历史图片展览》。展览包括“滇军出师抗日,血战台儿庄”、“云南人民血汗修筑的滇缅公路”、“远征军入缅抗战”、“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缅北反攻”、“滇缅反攻”、“云南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与巨大贡献”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史册上,共出现过10个军团的番号,即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五军团。军团是一个作战集团,在这些威名远扬的军团当中,领军的军团当属红一军团。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军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强敌,奋勇作战,尽最大的努力抵抗日本海军的进攻,配合了中国其他部队的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海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经验和教训,是今天人民海军建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把1945年春夏之交的湘西会战作为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大捷,对之后的反攻作战提及甚少,认为这些战役是在日军主动撤退的前提下,中国军队跟在日军后面收复失地而已。因此,这些战役得到了一个非常不雅的外号"跟进式反攻"。但近年来,随着抗日战争中国方面档案的大量公开和日本相关档案的引入,日军在抗战末期正面战场的溃败情况也逐渐被世人了  相似文献   

20.
孟庆宇 《文史精华》2008,(Z2):31-33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时期.正面战场形成"东守西攻"之势.在西线,中国方面一面增调精兵强将加强中国驻印军的缅北攻势,一面又发动了远征军反攻滇西的滇西作战,以求打通事关抗战全局的唯一的中印陆路(中国昆明-印度利多)国际交通运输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