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珣 《文史天地》2004,(6):22-24
十多年前,我每次去烟台探望老叔公徐六谷(由于他过继外祖母家,当地人义称毕六谷,俗名毕谷子),总少不了为他代笔给冰心老人写信。称呼不是“婉莹”,便是“庚子妹”。他俩一位是蜚声中外的文坛女泰斗,一位却是目不识丁的庄稼汉,又非亲非故,无根可攀,为何如此亲切?  相似文献   

2.
我所以知道吴青 ,既不是由于她教英语出名(我早已把学得的英语还给老师 ,且无再学的兴趣) ,也不因为她是冰心的女儿 ,全是靠电视台的介绍。从电视节目中 ,我才知道竟有那么一位真正把人民代表这个荣誉称号当真 ,果然代表起人民来过问老百姓关心的事情 ,而且没完没了非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人民代表。我很尊敬冰心 ;但是 ,恕我讲一句不敬的话 ,在这一点上 ,晚年的冰心已不能达到吴青的境界。我羡慕海淀区的居民 ,他们居然可以捞到一个真能代表他们的代表。我查了三种大型辞典 ,终于从老《辞源》中找到“代表”这个词的诠释 :“法律名词。甲不自…  相似文献   

3.
访冰心老人     
淡泊、无欲、写作、创新,是生命的意义;学问。健康、情感、豁达,是生活的内容。离开北京海淀区冰心(本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的寓所时,她给我说了这样几句话,她说,这就代表了她的人生观。快五个月了,我取道俄罗斯,经东欧、北欧,再由北美而折返台湾,冰心的这几句话,始终线绕于我的脑际。冰心还告诉我,一只猫,一支笔,也是她的生活。冰心已九十三岁了注。在如此高龄中,她每天仍要写三千到五千字的散文,或短篇小说,如果真感到“累”的话,那就是逗逗陪她多年的老白猫,然后灵感又涌至。她觉得这已丰富了她的生命。去年十月,正…  相似文献   

4.
10多年前 ,我的表叔公毕六谷还健在时 ,多次让我及表妹毕英丽代笔 ,给冰心写信 ,其称呼不是“婉莹” ,便是“庚子妹”。我总不免心中犯疑 :他俩非亲非故 ,怎么搭上边 ,且如此亲切 ?直到表叔公病逝前 ,才算弄清了个中来龙去脉。表叔公原是山东省烟台市花边村人。由于是乙未年 ( 1 895年 )出生 ,因此乳名叫“乙未仔”。冰心是庚子年生 ,比他小五岁 ,所以童年时乡亲们都称她“庚子妹”。“庚子妹”是光绪 2 8年 ( 1 90 3年 )夏天 ,随父母从福建省福州迁居至渤海边 ,和毕家当了近 1 0年的邻居后 ,才搬移到北京的。表叔公说 ,谢家虽是“官家门第…  相似文献   

5.
吴泰昌 《江淮文史》2011,(1):123-136
在向阳湖,初见冰心冰心是文坛祖母,她的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许多我的前辈或师长都自称是冰心作品的"小读者",那我更是小小的读者了。我在上初中时就读到并喜欢上了冰心的作品。我的家乡安徽省当涂县,是长江下游江南的一座古城,李白就归终在这里。当涂中学也是座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校图书馆里  相似文献   

6.
冰心老人为我刊题词李德我从小就是个“冰心迷”,现在仍是个“冰心迷”。请冰心老人为我刊题词是我多年的心愿。因她年高多病,实在不好打搅,便拖延下来。但终于还是忍不住而给冰心老人写了封信。不料很快就收到了老人家的题词。我惊喜、感动之情是不言而喻的。望着那端...  相似文献   

7.
严农 《文史春秋》2005,(7):64-64
童年时代,我最喜爱的读物便是冰心的《寄小读者》。长大一点了,对冰心的《繁星》等诗歌爱不释手,能一首一首,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一直到进入了大学,冰心仍然是我最敬爱的作家。参加工作了,我床头摆着的第一本书仍然是《冰心选集》。当我得知冰心是民进中央的副主席时,我便热切地申请加入了民进。我是学工的,但由于受冰心的影响很深,我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花了数年时间,我写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童话集——  相似文献   

8.
轮船从蔚蓝色的东海转入碧绿的闽江,烟台海军学校校长谢葆璋站在甲板上,他魁伟、潇洒,身旁挨立着一位天真、俊俏的少女谢婉莹——冰心,眺望两岸的景物。谢葆璋指着罗星山上耸立的古塔对女儿说:“你看,那就是有名的罗星塔,宋朝就建起来了,每一层都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檐,檐角下悬着铃铎,海风吹来,还能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冰心兴奋地说:“爹,有好多层呢,比烟台的灯塔还要高……”清脆、柔美的声音,飘洒在江面上,谢葆璋听着,猛然忆起  相似文献   

9.
初春的北京一定是惠风和畅,冰心辞世的消息却令人神伤。很自然地,我的脑海中重现出了拜访冰心老人的情景。那是1995年11月8日下午,在医院养病的“文坛祖母”,安详地躺在轮椅上,微笑着.微笑着,连声道出自己的姓氏:“谢谢、谢谢!”愉快地接受了咸宁客人的探望。自冰心老人住院以来,牵动了多少小读者、大读者、老读者的情怀!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经常提到一个“爱”的代名词——冰心!而年事已高的她,也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和世态人情。1995年9月底,当她听说鄂南正在大力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消息,不由得回想起自己“文革…  相似文献   

10.
童年的冰心,在美丽的烟台海滨,时常伴随在身为海军军官的父亲身边,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被父亲的朋友们夸赞为“好英武的一个小军人”。她沉醉在母爱、童心、大海环绕着的爱的世界里。 1919年,正在燕京大学求学的冰心开始了文学创作的历程,很快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等小说以对当时社会问  相似文献   

11.
考入保定军校 金佛庄于1897年出生在浙江东阳县横店良渡村一个乡村医生的家中。因家境清贫,少年时代由开设南货店的叔公带养,6岁就被叔公送入私塾启蒙,老秀才塾师吕松贵老先生见其聪敏好学,十分喜爱,常赞其日后前程远大,光辉灿烂,遂为其取名“金灿”,号“辉卿”。 叔公去世后,家境更加贫困,母亲施玉英除操持家务外,还要出去采桑卖叶,补贴家用。1926年3月,已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团长的金佛庄在汕头洪家花园写了一篇自述,回忆叔公去世后的那段生活,那时,“遣儿求学,吃尽艰辛,佛庄也深感其痛苦”。正因为深深地体验…  相似文献   

12.
1943年11月,周至柔跟蒋介石到开罗,参加开罗会议。周是被派参加这次国际会议的随员之一,因能说英语,大体上用不着翻译,所以宋美龄认为周是比较恰当的人选。周在开罗会议时的情况,是我从表叔公李进德那里听来的。周说,我出席委员长和蒋夫人在开罗的“太阳升  相似文献   

13.
金佛庄出生在浙江东阳县横店良渡村一个乡村医生的家中,因家境清贫,少年时代,由开设南货店的叔公带养,6岁就被叔公送入私塾启蒙,老秀才塾师吕松贵老先生见其聪敏好学,十分喜爱,常赞其日后前程远大,光辉灿烂,遂为其取名“金灿”,号“辉卿”。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见到叔公是1980年夏天,我快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湘北的小城,午后的阳光下走来一个光着头、身着宽大长衫的人,身形很矫健。父亲要我叫他四爷爷,恭敬地陪他看我写字。他认真翻看,对父亲说:“好好培养。”留下一本字帖,走了。  相似文献   

15.
段子     
《环球人物》2013,(18):96
听怕了昨晚有个饮料品牌在我们楼下搭台搞活动,主持人介绍完后激情地大叫一声:"Showtime!"周围摆摊的小贩们瞬间四散奔逃,边跑边喊:"收摊,收摊!城管来了!""宝贵经验"新市长问老市长:我一直想不通,您在任时怎么搞到那么多钱的?老市长:你猜!新市长摇头:我猜不出。老市长:你再猜!新市长还是摇头:我还是猜不出来。老市长:你使劲猜!新市长顿悟——拆!  相似文献   

16.
冰心与吴文藻的第一次相识,用“阴差阳错”这句话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1923年夏,冰心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8月17日下午,冰心和师长许地山、同学陶玲以及众多的清华学子一起搭上了开往美国的杰克逊号邮轮。冰心此行的目的,是要去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  相似文献   

17.
冰心先生为我们河南的曲剧做了一个很好的广告。1 960年 1月 9日的《北京晚报》 ,有冰心先生的这样一篇文章 :《河南的曲剧》 ,后来收入她的散文集《拾穗小札》 ,现收入《冰心文集》第六卷。“在全国百花齐放的地方剧种之中 ,有一种菊花似的幽雅宜人的 ,是河南的曲剧。”冰心先生在开篇即称赞我们的曲剧。她说 ,1 95 9年 3月 ,她在郑州的一夜 ,听从了一位当地朋友竭力说 ,看了一个“曲剧”的晚会。“果然很好 ,以后凡有曲剧的晚会 ,我都去听。”那夜冰心看的戏中有一出《赶脚》 ,是小型歌舞喜剧 ,演的是现代农村故事。冰心在文中说“对话和…  相似文献   

18.
微博历史     
正1934年年初,刘半农初见冰心,他在日记中称她"大有老太婆气概矣"。而冰心后来的朋友季羡林在清华读书时,曾去旁听冰心的课,他在日记里写道:"冰心先生当时不过三十二三岁,头上梳着一个信基督教的妇女王玛丽张玛丽之流常梳的髻,盘在后脑勺上,满面冰霜,不露一丝笑意,一登上讲台,便发出狮子吼:‘凡  相似文献   

19.
寂寞经年终被人识1996年11月19日,我应邀参加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诞辰95周年纪念会。尽管离开会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中央民族大学的礼堂却挤满了人。若不是第一排留着记者席,恐怕我也得跟那些学生和远道赶来的教师们站着旁听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宁可站在过道上,也要参加一位在12年前就去世的老人纪念会呢?为了方便读者的记忆,让我用最简单的方法来介绍吴文藻吧。他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丈夫。我这样介绍吴文藻,并不是想借冰心耀眼的光环为吴文藻的形象涂上一抹亮色,而是想说明冰心在作家群中受人爱戴而吴文藻在社会学界也同样受人景…  相似文献   

20.
"砰",儿子冲进里屋,门重重地关上。我讪讪地挑着饭菜。老公阴沉着脸,一言不发。"你不免仍是一个俗人。"我莫名想起了冰心的这句话。已经记不得多少次了,口口声声不在意分数的我,面对儿子不优秀的分数,按捺不住急躁,口不择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