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楚墓中的棺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掘的数以千计的楚墓中,常常见到棺外被捆束的现象。对照“三礼”记载,学术界已确定其为“棺束”。由于过去发现的多属战国时期,形式比较单一,等级差异也不明显。近些年来发现了较多的春秋楚墓,增加了许多有关棺束的新资料,使我们对棺束的形式及等级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战国楚墓根据墓主的等级将椁内分隔成多个室,其分室的目的是要分门别类地来放置随葬品和葬具。既然椁内单独构筑成放置棺的棺室,那么在棺室内的木构殓具均属于棺,即使是用厚木板垒砌的葬具,也应属于棺,而不能视为"内椁"或"里椁"。只有这样认定才符合文献记载的棺椁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丧葬用具是汉代髹漆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诸侯王、公主、贵人皆樟棺,洞朱,云气画。公,特进樟棺黑漆。中二千石以下坎侯漆”(1)。这里棺上髹漆,也视等级不同而分为三等,即洞朱云气画,黑漆、坎侯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朱地彩绘棺(图1),就是洞朱云气画。棺长2.3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其绘画内容非常丰富,绘画技巧极其高超,是我国漆工艺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但自1972年出土以来,还没有人对它作过专门的、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对此棺的绘画结构、纹饰、设色和线描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四川文物》2021,(4):70-84
北京地区瓮棺葬出现于大坨头文化时期,并在战国秦汉时期广泛流行。按墓葬的年代,大致可分为五期,大坨头文化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西汉时期、新莽到东汉早期。瓮棺葬的空间分布情况与北京地区战国秦汉城址的考古发现较为一致。从被葬者的构成和葬具来看,儿童瓮棺葬和成人瓮棺葬有明显的区别,尤其特别的是路县故城考古发现成人瓮棺葬,还发现瓮棺葬埋入道路等特殊葬俗,为探讨战国秦汉时期北京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宋代石藏葬制的发端一般被认为是治平四年(1067)英宗永厚陵,仔细查考文献可知,此时实以石椁作为变通形式。真正在皇堂内设置地下石藏,始自元丰三年(1080)慈圣光献皇后陵。而在此之前,熙宁八年(1075)韩琦墓已首次特诏构筑石藏。此后,又有少数与皇帝关系特别密切的王爵及对朝政起重要作用的宰臣得以使用。通过排比北宋后期帝陵、后陵、特制亲王宰臣墓、亲王墓资料,发现在墓室尺寸、石藏尺寸、石门有无等方面都构成了比较明显的等级差别。在考虑宋代墓葬等级问题时,除了地上设施诸因素需要纳入考察视野外,对于特制墓例地下形制的独特之处也要给予充分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唐朝建立后恢复了总管府制度。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其中大都督为最高等级。史载贞观中改都督府为上中下三等,取消了大都督等级。然而勾稽史料不难发现在记载贞观年间的史实中屡屡出现"大都督"的记载。在查阅唐代诏书和碑刻材料后,笔者认为贞观年间只有遥授都督而不之官的亲王才被称为大都督,实际官制中已罢废大都督的员额。直到龙朔二年唐廷才又恢复了大都督府的建制,而亲王遥授大都督的惯例仍旧保留了下来,成为定制。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古代棺椁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发展,一些重要的墓葬相继被发掘,为研究古代的棺椁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大量的墓葬考古材料表明,文献中记载的棺椁制度并不是西周初年就有的,而是在战国末期出现,西汉时期才形成的一种墓葬制度。一、周代棺椁制度与古籍记载的差异《礼记》中的《檀弓上》和《丧大记》两篇记载,天子之棺四重,棺外有“柏椁以端长六尺。”即一椁四棺。国君用一椁三棺;大夫用一椁二棺。大夫又分上大夫、下大夫,都用一椁二倌。但椁、棺的厚度不同。士用一椁一棺。  相似文献   

8.
北京清代王府是清朝封建社会宗法与礼制结合的产物,是体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与风貌的典型载体之一。豫亲王府作为世袭罔替亲王府,属于当时最商等级的王府,一共居住过了14任府主,由于爵位的升贬,其中有10位豫亲王、4位信郡王。1916年,沿用近300年的豫亲王府被低价卖给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后来在其基地上修建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协和医学院与协和医院的规划建设深受原有王府建筑特色影响,是将西方学校建筑功能与中国王府建筑形式有效结合而创造出折中主义的砖木结构宫殿式建筑群。  相似文献   

9.
史传“昆吾作瓦”,在我国古代泛称陶为瓦。就墓葬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葬具来说,所有陶质的葬具如瓮棺、瓦棺、陶棺以及砖棺都是广义上的瓦棺。狭义上的瓦棺则仅指古人用瓦(板瓦和筒瓦)砌成的形制不同的葬具。考古资料证实,此类瓦棺在西汉比较多见。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配合中州中路扩宽改造工程中发现有六座西汉时期的瓦棺墓,对研究西汉瓦棺形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的船棺合葬墓。为了有效地保护遗址中出土的船棺、独木棺等大型木质文物,需要对棺木所存在的各种病害进行科学地认知。本研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从化学成分角度对出土棺木的糟朽病害情况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出土棺木中半纤维素几乎完全流失、纤维素含量降低、木质素的含量相对上升,纤维素大分子链发生降解。因此,需要对船棺、独木棺等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才能避免棺木在干燥过程中发生皱缩、开裂等形变。  相似文献   

11.
峡江地区瓮棺葬主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本文通过对该区瓮棺葬结构与形制、随葬品以及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认为峡江地区瓮棺葬具有明显的区域和时代特征,是战国秦汉时期除黄河下游及辽东地区之外的重要瓮棺葬流行地区。峡江地区瓮棺葬的大量发现为研究这种葬俗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富顺县化肥厂最近在新建水塔的工程中发现汉墓一座。墓内有石棺一具。其棺盒、棺盖俱完好。棺盒呈长方形,长220、宽64、高74厘米;内空长204、宽48、深52厘米。棺盖呈弧拱形,长232、宽76厘米,前端中心厚24、两边厚10厘米。棺盖两端和棺盒上沿四周均有绳纹图案。棺盒两侧刻有青龙、白虎、人物、兽像等浮雕;棺盒前端刻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的浮雕。此墓曾经被盗过,棺盒左侧后上沿有人为毁缺痕迹,棺盖已移开,前部移开30厘米,后部移开13厘米。棺内未  相似文献   

13.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如今,它成为中国反腐斗争中的一个新热词. 清朝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8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另外4位属于恩封,他们是因在清朝中后期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在蔡家坟遗址发掘了一批战国瓮棺葬和土坑墓。瓮棺葬均为儿童墓,瓮棺由釜、瓮、盆三种陶器组合构成,均没有随葬器物。土坑墓分布有一定规律,出土器物有陶鼎、豆、罐、壶、盂和石璧、石片等。根据墓葬之间的打破关系和出土器物判断,瓮棺葬的年代属于战国中、晚期,土坑墓的年代可分为战国早、中、晚三期。瓮棺葬、土坑墓的基本特征与燕山南麓地区、辽西地区的同类墓葬基本一致,土坑墓还具有自身的特色。此次发掘为讨论燕文化的传播、扩张以及本地葬俗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
张传勇 《民俗研究》2009,(1):110-122
清代江南地区盛行停棺不葬习俗,浮厝棺枢存在浅土厝与砖厝等型式。由于江南地区同时存在浅葬与浮葬的习俗,使得浮厝之棺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似葬非葬的属性,与墓葬难以区分。浅土厝尤为明显。在清代司法实践中,甚至将其作为墓葬对待。砖厝因与传统上“覆土为坟”的观念相悖,在正统观念中是作为浮厝存在的。不过,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作为一种葬式存在,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文物》2017,(7)
1992年,襄阳市博物馆联合老河口市博物馆对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安岗一号墓(编号M1)进行了发掘。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封土和墓道已遭破坏。葬具为单椁重棺,椁室分为头箱和东、西边箱及棺箱四部分。随葬器物放置于头箱、边箱、内棺及内、外棺之间,有铜器、木器、竹器、玉器及竹简等。经鉴定,墓主为男性。根据墓葬规模、棺椁重数、随葬器物及简文内容判断,安岗一号墓为战国中期偏晚阶段的典型楚墓,墓主身份为下大夫。该墓的发掘初步确认了安岗墓地的时代、等级和性质,为探索战国中期楚国中等贵族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1973年春,四川乐山县斑竹湾出土了一具五代琉璃三彩(黄、绿、褐)陶棺(图一)。棺长81.5、前高(连棺盖)40.5、后高24厘米。棺座前宽29、后宽25厘米。棺身前宽27、后宽18厘米。出土时,在陶棺内装有骨灰与开元通宝铜钱。这陶棺显然是火葬后盛骨灰的葬具。在宋代四川的火葬墓是比较多的,曾在成都、绵竹等地区多次发现。其葬具或用陶罐或用木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红外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仪器和方法对黄岩区屿头乡前礁村大坟岗墓出土宋代男棺和女棺的漆膜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男棺和女棺的漆膜采用的红色颜料的成分为硫化汞(HgS);男棺漆膜相较于女棺漆膜,制作工艺相对更加复杂,而且其降解程度较小,保存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一九七五年春,嘉兴市西南原称"项坟"的地方发现一座明代墓葬,内以砖隔作三室,中、右两室已破坏,保存下来的左室内并列三棺,三棺棺外自右向左分别墨书"大房"、"二房"、"三房",墓主人均为女性。除左棺内随葬白布数匹外,随葬品如瓷香炉、花瓶、寿星,又铜镜大小五面及家具明器数件等,均出在右棺亦即外书"大房"的棺中。此外,其内尚置放卷作一卷的净土经,"大房"的棺盖并覆一件《金刚经塔》拓片。简报云:据"拓片载‘万历二十七年七月中元东海项穆赞’,此墓应是嘉兴项家之墓。项穆是项  相似文献   

20.
李祥 《文物天地》2020,(1):92-96
棺椁制度是墓葬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其形制、制度的发展演变是古人意识形态及社会形态的集中反映,二者虽都是葬具,但有明显的区别。《论语·先进》有云:"有棺而无椁",可见棺、椁非同。《说文·木部》:"棺,关也,所以掩尸",《释名·释丧制》:"棺,关也,关闭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