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继1827年《(道光)泰州志》后,泰州曾三度修志,先后纂成《(光绪)续修泰州志》、《(民国)续纂泰州志》、《(民国)泰县志》,但均未付梓。1980年10月泰州市成立修志办,历经十多年,1996年7月《泰州志》终于形成验收稿。然而就在此时,因泰州成立地级市,财务  相似文献   

2.
前泰州时期是指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在海陵置泰州之前的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前泰州时期的教育主要是建立在渔猎经济基础上的原始教育和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前期古代泰州教育。前泰州时期的青墩文化、南荡文化、天目山文化、楚水文化和海陵文化,既是泰州教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泰州教育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3.
辽代泰州考     
辽代的泰州是东北地区军事重镇,设德昌军节度使司于此,控制着大兴安岭东西地区的各少数民族。辽末,泰州落入金人手中较早,并得以沿用,这里遂成为金人的腹地(是为旧泰州,本文称泰州)。继而,北方蒙古各部兴起,泰州又成为金的边防重镇。大定五年,置东北路招讨司于此,承安三年迁金山,降泰州为金安县。长春县(辽长春州)升为泰州(是为新泰州,本文称新泰州)。辽金时期,泰州在东北地区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泰州地望的考定,对辽金史及东北地区其他古城的考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元明时期的历史研究也不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北渡长江,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1940年取得郭村保卫战的胜利后,继续挥师东进,先攻克黄桥,后拿下姜堰。姜堰是扼守通南与下河、泰州与海安的咽喉要道,又是驰名大江南北的粮食集散地。失去这个军事、经济重镇,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岂肯善罢甘休?他下令:“守住里下河粮仓,把他们统统饿死。封锁各条通道,不让一粒粮食运往姜堰。”对此,有人编了一首歌谣:“饿了老百姓,肥了韩德勤,难了新四军,帮了鬼子兵。”  相似文献   

5.
王艮(1483—1541),字汝止,号心斋,明直隶泰州安丰场人(今江苏省东台人)。出身灶丁,学问多体悟自得。曾师从明代大儒王守仁,后自立学派,成为一派宗师。因学派活动中心在泰州一带,世称“泰州学派”。是我国少有的较有影响的民间思想文化暗流的一支。  相似文献   

6.
南唐昇元元年(937),海陵更名泰州,昇元三年(一说舁元元年)将海陵南界5乡划出建县,取名泰兴。许多年来,人们对海陵一名究竟何时出现,唐烈祖为何将海陵更名泰州,又为何将新建的县以泰为名,猜测颇多,却并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7.
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的泰州与生俱来便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泰州南濒长江,北望淮河,历史上还曾东临大海。数千年来,江流、海潮、淮水在此交汇激荡,孕育泰州大地,哺育泰州先民,促成泰州城的生存和发展。泰州地处长江角洲冲击平原和淮河冲击平原,成陆时间不长,历史遗存不多,地方史料著述不(?)。泰州地区在西汉才设置海陵县,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枚乘上书吴王刘濞说词中有  相似文献   

8.
<正>南宋初年,金兵南下大举进犯南宋王朝,战火已经迫近到当时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南宋军民同仇敌忾与金兵在长江两岸展开了生死存亡的争夺战。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抗金名将岳飞临危受命,任通(今江苏南通)泰(今江苏泰州)镇抚使兼知泰州(1)。他率领南宋军队在抗金最前线与强悍残暴的敌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先后在常州、镇江、淮安、高邮、泰州等  相似文献   

9.
正一韩贞(1509-1585),字以中,号乐吾,泰州兴化韩家窑人,明代泰州学派平民学者中的杰出代表。韩贞一生以明道化人为己任。万历十三年(1585),77岁的韩贞因病去世,"远近赴吊,哀声彻野"。对于韩贞这个理学大师、东海贤人的辞世,人们寄托的不仅是哀思,更多的是赞颂。徐霖川题诗日:"渊源一脉香千年,海上何从觅圣传,心是孔颜方寸印,教宣濂洛口中诠,不知老至难弛担,总却贫求转着鞭,木铎空余韵在,沉吟唱和倍凄然。"县令汪公芳藻题诗作赞云:"崛起海滨有乐吾,心斋学统接程朱。惟全孝弟登贤路,不慕科名效世趋。在昔乡人称善士,于今学者仰真儒。贫能周急风弥古,展谒低徊  相似文献   

10.
龙辉 《文史天地》2021,(5):45-47
出生于1483年的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是明代著名心学宗师王阳明独创性最强、影响最大的弟子.在王阳明先生逝世后,王艮回到故乡泰州讲学,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泰州学派”,后学如徐樾、颜钧、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等均为泰州学派,可谓“能以赤手博龙蛇”“非名教之所能羁络”(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之杰出人物. 王艮作为一代儒...  相似文献   

11.
清代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是一部集大成的韩集注本,但如此重要的韩诗注本一直没有整理本问世.郝润华教授和丁俊丽博士点校整理的《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出版2012年)的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我国古代杰出的戏剧大师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对于明王朝留都,戏曲活动相应繁盛的南京,汤显祖曾在此为官七年,留下几多艺坛逸事。科场风云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汤显祖(1550-1616)诞生于江西临川县(今江西抚州)一个书香人家。他的启蒙老师罗汝芳,是反对封建道学的泰州学派鼻祖王艮的三传弟子。所以少年时代的汤显祖即深受泰州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自清代以来学者及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校勘记中,考证北魏曾设置泰州(治蒲坂)的事实进行疏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辨杨守敬《水经注疏》校记中提出的问题,得出北魏确曾设泰州、非先设秦州后改泰州的结论;并对点校本《魏书》、《北齐书》、《周书》有关泰州的校记作了增补和辨正。最后,按《魏书·地形志》体例,较完整记述了北魏设置泰州的沿革。  相似文献   

14.
辽代泰州(治今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乡古城村的城四家子古城),是辽王朝设置在东北平原地区的一座军事重镇.然而关于它的建置年代却不见<辽史>有载,诸史家在谈及这一问题时,也众说纷云,莫衷一是,难求共识.如景爱同志在<一通题名碑复活了一座死城>一文中认为,"泰州原是辽代初年二十部族的放牧地址,到辽兴宗耶律宗真在位时(1031~1054年),始建泰州"①.<白城地区文物古迹>一书则认为,泰州始建于辽代中期②,而<洮安县文物志>则说"在千余年前即在辽太宗时,就有了泰州"③.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一部由300多人参与征集资料并撰稿,历经十多年时间编成的《泰州志》终于问世了,泰州各界人士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少政协委员呼吁,应在此基础上续修《泰州志》,将地级泰州市诞生前的8年(1988年-1996年)记述下来,这8年是县级泰州市历史变革最大,经济建设最辉煌的8年,没有这8年的发展就没有后来地级泰州市的诞生。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政府经过讨论,决定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泰州志的续修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唐故法云寺律大德韩上座墓志》(下称《韩上座墓志》)叙事简括省净,但细究志文,其中犹有两处可补史阙:一是墓主家世及其与唐代书法家韩择木之关系;二是墓主在寺院之职事及志文所关涉之宗教内容。此外,法云寺的特殊地位,注定了担当其管理重任的僧尼不仅是佛门高僧大德,亦必出身于世家名门,韩上座的双重身份正符合了这一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泰来面粉厂,老泰州人对其有非常亲切的感情。它是泰州最早的工厂,是泰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典型代表。一、天时地利人和的创建史《民国泰县志稿·工业志》载:"清光绪三十二年,邑人王贻哲等集资于西门外九里沟购地十余亩,建筑厂屋百余间,兴办机器磨面,实开泰邑新工业之光。"清末民初,南通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影响了曾做过山东范县、峄县知县的泰州籍举人王贻哲(1856—1916)。1906年,王贻哲在苏州商人汪子恒的支持下,集资纹银12万两,  相似文献   

18.
<正>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人杰地灵,物产丰厚,古称海陵。泰州悠久的历史人文积淀主要是由泰州的先人们逐年创造的。然而,泰州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城市,尤其是历史上的泰州曾广泛接纳了中原移民,因而泰州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一、中原文化南进,泰州受到人口变迁和文化交流的影响文化传播是文化融合的基本途径。文化理论认为,  相似文献   

19.
《汉书·艺文志》“慎子”条下班固自注云 :“名到 ,先申、韩 ,申、韩称之。”申 ,即申不害 ;韩 ,即韩非。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早已辨明申不害早于慎到。那么 ,班固为什么说慎到“先申、韩 ,申、韩称之”呢 ?纵观《汉书·艺文志》 ,类似的体例还有如下几条 :(一 )《列子》八篇。名圄寇 ,先庄子 ,庄子称之。 (二 )《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 ,先庄子 ,庄子称之。 (三 )《郑长者》一篇。六国时。先韩子 ,韩子称之。 (四 )《闾丘子》十三篇。名快 ,魏人 ,在南公前。 (五 )《将钜子》五篇。六国时。先南公 ,南公称之。 (六 )《尹文子》一篇。…  相似文献   

20.
大拙 《中国土族》2007,(2):36-36
(本刊记者大拙)一位名叫王世彦的七旬老人单车走天下,为的是拜访全国55个少数民族,宣传民族大团结。今年5月,王世彦老人来到青海,了解土族、撒拉族的风土人情。王世彦老人是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今年72岁。1997年,他决定骑自行车周游全国,拜访55个少数民族,了解他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