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天龙山。整个石窟包括东西峰半山腰的洞窟主区和山脚溪谷旁的千佛洞区。半山腰区共计有洞窟25个,东西绵延约500米,有造像500余尊,浮雕、藻井、壁画等1144尊(幅)。  相似文献   

2.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石窟寺的建造也随之兴起,在距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群山之中,隐藏着一处集结了400多年佛教石窟艺术精华的巅峰之作——天龙山石窟。石窟现存25窟,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藻井、壁画、飞天1144幅。东魏大权掌握者高欢执政的16年内,在天龙山修建避暑宫开凿石窟,拉开了天龙山佛教史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天龙山石窟始凿于东魏武定三年(545年),历经北齐、隋、唐及五代时期,现存窟龛25个。天龙山隋代石窟,即天龙山第8窟,位于东峰陡峭的南坡山腰间,开凿于隋开皇四年(584年),是天龙山众多造像中唯一具有中心塔柱的石窟。本文试图针对天龙山第8窟的地质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探索突破石窟保护、修复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逐步解决第8窟渗漏、风化、崩塌等病害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使天龙山石窟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得到科学保护。  相似文献   

4.
太原龙山道教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0公里的龙山东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也是最珍奇的纯道教石窟。主窟开凿于元太宗六年至十一年(1234年-1239年),由道士宋德方主持兴建。在龙山峰顶一突兀的崖面上,共凿有9个洞窟,窟外表面虽风化严重,但也能依稀可见精美的云龙纹浮雕。窟内共有道像65尊,其中13尊有完整的头部。龙山石窟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道教石窟,在中国道教和道教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于灏 《文物世界》2013,(6):51-54
太原天龙山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山,这里石窟林立,古迹众多,峰峦秀美,松柏成荫。1965年,天龙山石窟及其附属文物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天龙山景区被确定为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天龙山成为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2001年,天龙山石窟及其附属文物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6.
于灏  谢枫 《文物世界》2012,(2):28-31
天龙山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东魏大丞相高欢在天龙山修建避暑宫,并开始开凿石窟,拉开了天龙山人文历史的序幕。经过近1500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天龙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璀璨的人文景观。在天龙山历代的扩建、修缮过程中,曾经保存了大量的石刻题记,这些石刻是研究天龙山人文历史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尚的重要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7.
在晋祠西南13公里的群山之中,有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这就是以佛教石窟而闻名遐迩的天龙山。天龙山古称方山,后因山中有天龙寺,故更名为天龙山。天龙出自《易经》乾卦中的爻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取名天龙意为龙飞在天,兴旺发达。天龙山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这里有  相似文献   

8.
太原姑姑洞与瓦窑村石窟调查报告李裕群(北京大学考古系)太原市西南蒙山、龙山、悬瓮山和天龙山一带诸山中分布着不少北朝晚期至隋唐的石窟寺。除闻名于世的天龙山石窟、蒙山开化寺大佛及石窟、龙山童子寺大佛及石窟外,尚有一些小型石窟鲜为世人所知,如龙山姑姑洞石窟...  相似文献   

9.
关于神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神王的探讨金申一、神王的出现及诸规律从北魏晚期开始,在石窟中和单身佛造像台座上出现了成组的神王像。数量从数尊到数十尊不等。著名的如龙门宾阳中洞,巩县石窟、响堂山石窟、安阳宝山小南海石窟、太原天龙山等均可见到。西北地区目前发现宁夏须弥山石窟中也有数...  相似文献   

10.
<正>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天龙山中,共有洞窟25个,开凿在东峰和西峰陡峭的南坡山腰间。其中东峰编号洞窟有8座,即第1~8窟。另外在第2、3窟和第4、5窟上面还有4个洞窟,从东而西分别编为上层第1~4窟。西峰编号洞窟有13座,即第9~21窟。洞窟的雕造约始于北魏末至东魏时期,以后历经北齐、隋,到唐代达到了鼎盛。石窟遭受破坏前,绝大部分洞窟造像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11.
他考察三峡遗址,测绘石窟古寺,近日在春晚讲述天龙山佛首的国宝传奇小说《古董局中局》里,作家马伯庸讲了一桩“佛头奇案”。唐朝,武则天建造明堂,用异邦美玉雕刻了一尊毗卢遮那佛像,供奉其中。谁知,遣唐使河内坂良被珍宝吸引,用计窃于己手。世家子弟连横奉命追回,争执下,佛像一分为二,佛头被带往日本,佛身则留在连家。  相似文献   

12.
蔡娟 《旅游纵览》2014,(11):255
由于旅游企业的用人机制以及诸多的主客观原因,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潜流失现象有增无减,他们的潜在流失不但造成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浪费,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隐患,认真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潜流失现,状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工资待遇和社会统筹等方面做好管理规划,从根本上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潜在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天龙山上。太原古称晋阳,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被称为“乱世之强藩,治世之重镇”。北魏晚期高欢在晋阳建立大丞相府,控制了北魏政权。建立东魏后,仍长期居住晋阳宫,在天龙山上建起了避暑宫,开凿了石窟。高欢的儿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  相似文献   

14.
在石窟寺的保护中,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水,水害大致包括毛细水、凝结水、冻融水、雨水直接冲刷等。天龙山石窟周围水文地质情况虽然复杂,但大部分洞窟内雕像和壁面的风化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雨水的直接冲刷和雨水冲刷后从窟门回流的水对石窟的的影响最严重,监测结果显示,天龙山大气降水呈弱碱性,在排泄途中会与天龙山岩石的酸性成分反应,同时会溶解一部分岩石中的盐分,导致岩石的风化。因此天龙山石窟的防水重点应放在治理雨水直接冲刷,因地制宜修造保护性建筑是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黄劼 《神州》2013,(4):234-234
医院人才流失问题是影响医院正常运营和管理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的流失带来的是无形资产的流失和巨大的重置成本,因而做好人力资源管理,避免人才流失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医院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影响,并提出了避免人力资源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40公里的天龙山上,现存石窟25座,分列于东西两峰山崖间。石窟群虽然规模不大,却包含了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以及隋、唐四个朝代近5个世纪的作品,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国众多的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石雕造像中,天龙山石窟以技巧娴熟、  相似文献   

17.
贾文超 《收藏家》2004,(12):65-65
在商周青铜器的铭文中,常常将“尊”“彝”二字联用,作为青铜礼器的共名。直到宋朝,才把一种盛酒器专称为尊,但实际上还是非常的混乱。甚至于还有的将觯、觚、壶等均称为尊。近数拾年来,才开始将侈口鼓腹,口径特别大的,高圈足的器物叫作尊。尊一般为圆形,也有少数为方形。  相似文献   

18.
宋瑞华 《沧桑》2014,(6):193-195
本文分析人才隐性流失危害及原因,并以国有石油企业为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人才隐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物世界》1999,(3):11-11
在太原市西南隅,有一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的旅游胜地——天龙山。天龙山共开凿了25座石窟,延绵于东西长约500多米的山崖之间,它包括东魏、北齐、隋、唐4个朝代近5个世纪的石窟作品,反映了我国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石窟的不同风格以及我国石雕造型发展演进过程。天龙山石窟以娴熟的雕刻技巧、精深的佛教内容.细致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生活气息著称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宝库。  相似文献   

20.
苏玲玲 《文物世界》2015,(1):7-9,32
"瘗"是掩埋、埋葬的意思。所谓瘗葬,就是一种埋葬方式。天龙山是一座佛教文化名山,自东魏以来就是历代文人墨客朝圣礼佛的灵秀之地,山中有寺庙、石窟、佛塔等各式佛教建筑,历史遗存丰富,本文主要是对天龙山的佛教瘗葬形式做一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