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虹 《满族研究》2006,38028(1):75-78
清代《玉牒》,是清代皇室家谱。它以记载翔实,装帧华丽,卷帙浩繁,书体巨大,装订绝妙,成为谱牒中的极品,并且世间仅存两份,一份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份保存于辽宁省档案馆。那么清代《玉牒》是何时?又如何来到盛京(沈阳)的呢?笔者利用辽宁省档案馆所存档案,就清代《玉牒》由北京运至盛京的方式,进行简要叙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清代“玉牒”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皇帝家族的家谱称做“玉牒”,清代“玉牒”记载翔实,装帧华丽,是我国唯一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家谱”。清代“玉牒”详尽地反映了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人口繁衍等方面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和发掘“玉牒”的史料价值,本文从清代“玉牒”的纂修、宗室“玉牒”、觉罗“玉牒”三个方面作一略述,并简要加以分析,以供史学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谱牒学是研究谱牒的产生、发展、作用、辨订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关系宗法、史学、纂例、簿籍等方面的知识。所谓“谱”,即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如家谱、年谱;所谓“牒”,系指古代的书板,如玉牒、金牒,特指谱籍。谱牒学中的“谱牒”,即家谱与玉牒之总称。家谱俗称族谱或宗谱,又称家乘、支谱、世谱。皇族的家谱称作“玉牒”。  相似文献   

4.
雍正帝继位后,康熙十四子"胤祯"更名"允禵"的问题,曾作为持雍正继位"窜立说"学者们的一个有力证据。其实他们的"求证"只不过是利用"次等史料"来证明了十四子的名字曾经是"胤祯"的史实,而没有能证明十四子出生后的"原名"就是胤祯。不但如此,他们对允禵更名与雍正继位问题也找不到任何关系。本文考订了解决皇子更名问题最具权威性的史料——皇室玉牒,结合康熙朝满汉融合中政治文化变迁的背景,深入与十四子更名有关史料中的语境与情境,阐明了持雍正继位"合法说"学者们根据皇室玉牒对十四子胤祯改讳允禵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而化解了他们在此问题上关于史料解读的分歧,最后也试图对他们共同遗留的"未决"问题提供答案。  相似文献   

5.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皇叔”,其皇室血统和家谱,历来研究较多,有着不同的看法。本对此作了深入探讨,认为古代本无“皇叔”称谓,此乃小说、戏曲用语,刘备的江山是打出来的,皇室旁系血统对他并无多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清代宗室贵族谥号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将皇族按支系远近分为宗室和觉罗,对宗室实行特殊的封爵制度。中国古代,贵族死后,按其生前事迹,由朝廷评定一个称号叫做谥号或谥法,清人关后亦继承了这一传统。本即根据清代皇族家谱——“玉牒”的记载,对清代宗室贵族的谥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金路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8):92-102+134
清皇家玉牒因庚子之变多有散佚,但此前对其情况缺乏系统研究和梳理,现有认知仍可商榷。本文结合多种史料,爬梳这一时期宗人府、寿皇殿、乾清宫与敬典阁等北京、沈阳两地四处所藏玉牒的散乱、佚失情况,并研判其成因,还考证了清廷补修玉牒的相关过程、细节和特点,以期完善清代玉牒存贮的脉络。  相似文献   

8.
《星源集庆》是清代记载皇帝直系的玉牒。1661年(顺治18年)成立玉牒馆,由宗人府宗令、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等人分任正、副总裁,组织专门写作班子编修玉牒。各地方官负责调查核实户籍然后上报。爱新觉罗氏宗人对此事也极为关心,因为入册与否直接关系到每年领取饷银以及爵位、官职的承袭、婚丧嫁娶的赏赐等待遇,所以谁也不肯漏掉。  相似文献   

9.
清代玉牒修撰自顺治朝始,每十年例修一次,分别尊藏于京都和陪都盛京,届时,按制举行恭送、尊藏等各项典礼。因此,玉牒尊藏是盛京皇宫用做陪都宫殿时期,为数较多而且最为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其中光绪三十四年,最后一届玉牒运送盛京,改变了以往用车马载运的传统,采用火车恭送方式,在尊藏仪制上也产生了一系列相应的改革和变通,形成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笔者就玉牒尊藏盛京皇宫礼仪变通这一历史现象,对与之相关的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时代的变革、社会生活的变迁等几方面问题做以叙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清代玉牒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族谱,记载翔实,装帧华丽。玉牒有着严格的编修制度,其内容为我们揭开许多清史之谜,了解清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玉牒为我们研究清史、满族史尤其是研究清代宗法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的、丰富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1.
随着明代基层宗族组织的发展,家谱编修也随之兴盛。在明代家谱中又以徽州家谱素称发达,尤以嘉万时期为最。这一时期徽州家谱在家谱编修数量、质量方面都较之前有较明显提升,特别是家谱体例创新、形式多样更成为显著的新动向。究其原因,这一时期家谱编修的理念从传统谱牒学向家史进一步转变,不断地扩大了家谱的内容和形式;徽州宗族组织的不断完善,对家谱编修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徽商的崛起和徽州社会风俗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徽州家谱的发展;当时流行的文学复古运动也助推了徽州家谱在体例上的新变化。该时期徽州家谱编修的新变化不仅直观反映了徽州社会的变迁,保留下了丰富的基层社会史料;也反映了家史发展的新动向,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家史编修理论。  相似文献   

12.
佛山市南海区官窑镇七甫村的陈氏宗祠,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祠堂内珍藏明代伦文叙、湛甘泉、庞尚鹏、卢梦阳等名贤的题字、题画、题诗的翰墨真迹,十分珍贵。本人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伦文叙(1466—1513年),南海县黎涌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获会试第一,殿试状元,选任翰林院编修,后又参加修玉牒(皇帝家谱),正德八年(1513)出任应天府主考,未几病逝,享年47岁。  相似文献   

13.
杨俊杰 《神州》2012,(34):249
家谱档案是中国原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家谱档案工作包含对家谱档案的征集、保存、管理和利用等各个方面,其中又涉及到数字化管理和新媒体传播等多种新型管理模式。当前,中国家谱档案领域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家谱档案的征集方面,对其的利用工作开展不足且手段有限。本课题以上海市"三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为例,深入分析了当前家谱档案领域的工作现状,对其改善和完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清代以来徽州家族的自然裂变,主要表现在家族内房户规模和外迁范围的扩大,给徽州家族家谱修纂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家谱内容的扩容,大宗家谱的盛行和清代以来乾嘉学派的影响更是增大了徽州家族家谱的编纂难度。面对复杂的修谱环境,清代以来的徽州家族适时作出改变,在家谱修纂过程中增加必要的纂修和辅助人员。与此同时,纂修家谱的费用不断攀升,也促使徽州家族加强对修谱资金的管理。在这些背景影响下,徽州家族逐步采取了谱局这一族内集体修纂家谱的新形式。通过对其管理模式的研究,能够从另一角度管窥清代以来徽州家谱文本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家谱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数量巨大,一直是众多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家谱研究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家谱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家谱资源分布广泛、共享困难、研究方法和手段单一。各方通力合作,利用高新技术整合现有家谱资源,建立中华家谱总数据库和总平台已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家谱典型的时空特性,提出采用GIS技术整合集成海量家谱资源,并进一步探讨了家谱资源整合集成的若干关键问题,设计了家谱资源整合集成的基本原则和平台框架,为家谱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所修的家谱在很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其原因众多,但在很大程度上,民国时期所编撰的家谱实际上是这一时期民国社会的反映,而民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变迁也影响了此时家谱的编撰.  相似文献   

17.
明清徽州家谱与徽州社会风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徽州社会是具有典型特征的区域社会,盛行"仁让之风"、重视血缘关系、重视婚姻门第是其中主要的几种社会风俗。这些社会风俗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明清徽州家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则不可低估。明清徽州社会利用家谱宣扬了"仁让"之风,通过家谱保持血缘纯洁性,也利用家谱维持婚姻的门第等级。  相似文献   

18.
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不仅有特有的人文价值,还有无法估量的学术价值。商丘师院图书馆十分重视家谱工作。本文简述了此馆家谱工作成效,重点指出了当下开展家谱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探讨了今后家谱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徐彬 《安徽史学》2010,(3):68-72
史学与家谱关系密切,历史意识和历史编撰理论对明清徽州家谱深远影响。"以稽先世,以贻将来"的历史传承思想是明清徽州家谱发展的动力。"大有关于家教者"的历史借鉴思想是明清徽州家谱努力的方向。史学编撰理论对明清徽州家谱编写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正史的史表影响了家谱体例,信史原则对明清徽州家谱编修者的态度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满蒙联姻这一历史现象,是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如对清太祖太宗时期的34次满蒙婚姻,就曾有多人进行过较详的研究。最近,当我们在查阅清宫档案时,发现清太祖太宗时期满蒙联姻的人数和次数远远超出以往学者所论及的范围。量化的相对精确,有助于历史面貌的相对清晰。因此,我们在《清皇室玉牒》的基础上,参照《满文老档》、《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清实录》、《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清史稿》等文献,对清太祖太宗时期的满蒙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