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农业革命和城市革命的理论认识早就普遍接受。但把农业革命作为新石器时代革命的基本内容,仍不能充分解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问题。在农业革命之前,还应存在着以资源开发为目的、以居住方式变革为重要途径的居住革命,即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曾经历过的三次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张之恒 《四川文物》2007,(1):50-53,95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都直接影响史前遗址的分布。武夷山至南岭一线以南的华南地区,石灰岩洞穴较多,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多洞穴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基本消失,贝丘、台地、沙丘、山岗遗址增多。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有少量洞穴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大多分布在大的山脉与两湖平原的过渡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段和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大多扩展到两湖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分布于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则扩展到渭河平原、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北方沙漠草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多分布在既有利于狩猎上,又有利于农业的河流沿岸。  相似文献   

3.
石兴邦 《考古与文物》2002,(1):38-50,55
1.新石器时代文化产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文化革命。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伟大的文化革命,著名史学家柴尔德称它为新石器时代革命。人类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从利用适应自然的采猎经济文化类型,进入了以农业为主,创造财富以维持生存的自为阶段,爬上了人类文明殿堂的第一台阶梯。人类历史文化进入了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理解新石器时代河南地区生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其与环境波动、文化演变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本文根据已发表的人和动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末期先民的食物结构和家畜的饲养方式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本地生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如果说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贾湖遗址已经开启了向农业迈进的步伐,那么随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则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农业社会,新石器时代末期的生业,则可以概括为生计方式多样化与生业经济复杂化,其中粟作农业的生产是本地生业经济的主体。通过对生业经济与环境、文化、社会变迁之间相互关系的梳理,本文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和舞台,生业经济则集中呈现了人们为适应、开发和利用环境而发展出的生计方式的技术体系,其转变将引发物质文化与社会层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生业、环境与文化的交互作用对于社会复杂化进程加深和早期文明化进程提速的影响需要我们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中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包含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搜集了大量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信息,特别是有动物骨骼鉴定报告或相关论文出版的遗址,通过对典型遗址动物群的分析和比较,进一步阐述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气候特征、自然环境以及环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对不同时期农业、家畜饲养、狩猎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对动物骨骼的开发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石磨盘和石磨棒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加工工具。2017年,青岛市黄岛区博物馆在大场镇正南岭村村民王宗玉处征集到3件石磨盘和4件石磨棒,时代为新石器时代,属于北辛文化,填补该地区北辛文化的空白,是鲁东南沿海区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收获之一,对于研究鲁东南沿海区域的农业经济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也为研究鲁东南沿海区域北辛时期的生业模式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赵春光 《南方文物》2022,(3):69-72+15
<正>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变革之一。认识农业起源和发展,有助于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人类史前社会与文化的演进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柴尔德曾明确提出“新石器革命”的概念,继而引发由农业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代开始标志的讨论,确切的农业经济形态以及由此形成的定居生活,仍是当前世界许多地区判断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主要标准。然而,世界各地农业发生、发展的轨迹在年代和速度上千差万别。那么世界各地的农业是如何产生的?欧洲殖民时代之前世界史前文化格局的奠定又是如何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王志俊  王颖娟 《文博》2003,(5):28-36
近些年来发现的白家文化(一些学者称为老官台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是早于仰韶文化的两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白家文化主要分布于关中及相邻地区,裴李岗文化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这两种文化的发现无疑是中国考古事业的重大成就和突破,对探讨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农业起源及仰韶文化  相似文献   

9.
关于云南原始社会诸课题的研究,如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型、时代、族属、社会性质;云南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畜牧业、稻米的栽培起源等等问题,笔者与云南考古界同仁已作过一些探索。然而,关于云南原始社会艺术方面的问题,迄今未见有专文论述。但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笔者不揣寡陋,在本文中就云南原始社会(本文仅讨论新石器时代)艺术的内容、分类、特征等内容作一些初步探讨,不当之处,盼艺术史专家赐正。  相似文献   

10.
分析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的劳动工具,特别是狩猎工具、骨、石镞和动植物遗骸交替增减的趋势,可以看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以狩猎采集经济为主,小范围兼营稻作农业;中、晚期阶段一方面是狩猎采集经济持续下降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农耕经济持续高涨的过程,最终形成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广域农耕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阶段与特点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驽 《江汉考古》2004,(1):52-58
本将长江中游的新石器化置于全国新石器时代的总体背景下,侧重于比较研究的视角,选取了五个方面的问题——聚落与建筑,栽培稻起源和史前稻作农业,白陶和彩陶,普用的巫物陶偶,高一级的灵物玉雕人首和动物,列举实证,以阐述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若干较显的成就和特色鲜明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地关系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曦 《人文地理》2002,17(4):71-74
地理环境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对文化发展历程的影响、对文化发展速度的影响、对文化特征的影响、对文化格局的影响、对中华文明早期发生发展的影响等5个方面,中国新石器时代先民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体现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采集渔猎经济的存在、家畜饲养业的发展、对居住地的选择、因地制宜的居宅建筑、生产生活用具的制造、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干预等7个方面。新石器时代的人地关系具有人对地依赖性强、地对人制约严格、相互作用极为直接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西江中游地区是岭南历史文化区内一个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区,新石器时代大致经历了三种生业经济形态,早期是一种广谱的渔猎采集经济,中期是一种利用贝类为主的渔猎采集经济,晚期是较发达的稻作农业经济。演进过程在整个文化区内具有一致性。贝类利用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呈现出一种显著强化的趋势,但一直未在食物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显著成就和特色文化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将长江中游的新石器化置于全国新石器时代的总体背景下,侧重于比较研究的视角,选取了五个方面的问题——聚落与建筑,栽培稻起源和史前稻作农业,白陶和彩陶,普用的巫物陶偶,高一级的灵物玉雕人首和动物,列举实证,以阐述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若干较显的成就和特色鲜明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考古学文化经济形态转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东南部考古学 文化经济形态转变及其原因 1.3000aB.P.从以农业为主转为农牧并重 全新世以来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千斤营子类型、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还是青铜时代早期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劳动力分化与社会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个农业古国,从采集、狩猎转为种植与饲养产生农业以后,成为东方农业的发源地,创造了光辉的农业文明。据考古学家研究,从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谷物和家畜,分布在北方的长城内外和南方的珠江流域,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①。自古以来,把耕种土地的劳动者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河南舞阳大岗、许昌灵井旧石期时代晚期遗址和湖南彭头山、河南贾湖等较早新石器时代遗址为切入点,分析了新、旧石器时代交接时的文化性质和古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迁徙主要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迁徙主要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进行的,这是由于猎人文化和农业文化在环境中的适应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刘恩元 《四川文物》2005,13(1):34-39
本以贵州省考古发掘出土资料为线索,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至秦汉时期等三个时期不同遗址出土的大量实物为依据,论述了贵州史前至秦汉时期农业起源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3千纪晚期,泰国他钦河流域至马来半岛出现了以空三足斝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班考遗址最为典型。该遗址的墓葬根据随葬陶器分为甲、乙两类,代表着不同性质的考古学遗存。从陶器组合关系和器物特征来看,甲类墓葬与岭南地区石峡文化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此时黄河与长江流域的粟作和稻作农业伴随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生活方式和技术体系进入东南亚地区,在此背景下,班考遗址复杂的陶器风格、随葬幼猪、石锛的大量出现以及泰国和大陆东南亚动、植物考古研究等多重证据似乎表明,具有农业特征的新石器文化也进入这一地区。所以班考遗址为探讨泰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样性,大陆东南亚与中国的交流与互动等问题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关中地区北刘遗址(8000~5500BP)出土的人骨C和N稳定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揭示了当地先民的以粟类食物为主的食物结构;对该遗址早晚两期先民稳定同位素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粟作农业在北刘晚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对比北刘遗址不同时期以及姜寨(6900~6000BP)、史家(6300~6000BP)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探索关中地区史前先民生活方式和食物结构的演变历程:从老关台文化期到仰韶文化期,粟类食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比例上升,粟作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在仰韶文化期内,粟作农业存在先繁荣后衰退的现象。这种变化可能与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古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