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意识产生于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并伴随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宗教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对这些影响,国内史学界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相对而言,宗教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较小,或许这可以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这易于使我们忽视对宗教的社会作用的研究。研究世界历史不可缺乏宗教的视角,宗教作为世界一些文明的特征之一,在国际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编辑部约请几位学者笔谈“宗教与世界历史研究”的意义.希望史学同人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有着本民族自身的神灵崇拜与宗教生活。有鉴于人类社会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受区域及自身民族文化的制约而直接影响着本民族自身的宗教生活。宗教做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方式,直接影响着每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各民族之间的宗教生活在不同历史范畴内,由于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而相互产生影响。满族民族共同体形成伊始,其成员将自身的原始信奉神灵带人到民族共同体的宗教生活之中。在满族民族共同体中,民族宗教生活的相互交融与发展,在赫图阿拉地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由此而出现了一个多头宗教共存的社会局…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与“地理环境决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李学智近代西方学者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虽未能科学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但其中已含有某种程度的唯物主义因素;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类历史发展关系问题的学说,也正是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一种与近代...  相似文献   

4.
赵艳玫 《神州》2012,(23):26-27
本文是对美国十九世纪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士的宗教学名著《宗教经验之种种》的研究性文章。本文从原著展现的大量宗教体验的案例中,梳理了宗教信徒在信仰发生的前后,其内在生命在情绪、存在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认知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真切而实在的变化,辨识出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实在感""、祈祷"、"新的生命"。本文作者认为,詹姆士从个体宗教经验的角度,探寻人性的奥秘与宗教的内核的关系,不失为一种更为客观、切近、深入了解宗教之于人类的价值的视角,这对打破科学与宗教长期的紧张关系,可谓独辟蹊径而又言有凭依。  相似文献   

5.
陈宗  于畅 《神州》2012,(36):253-254
宗教伴随着人类文明而产生,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历史的进步,推动文明的发展。而宗教毕竞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它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片面、错误的认识与理解,但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完善与进步,宗教体现着人的力量的伟大,表现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6.
徐春晨 《文史月刊》2012,(Z3):96-97
<正>一、前言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无数的可能性,不同的文化通过选择和整合形成了各自的模式。在此过程中,原先没有关系的两个文化部门之间的结合会使两个领域都发生变化。以艺术和宗教的关系为例。西方的艺术传统深深地受到宗教思想的浸润,艺术描绘宗教故事与教义,使其家喻户晓,如果中世纪的艺术完全是装饰性的,与宗教无关,那么当代西方人的审美趣味就会完全不同;如果我们将艺术定义为对形式美的追求,它可以与宗教  相似文献   

7.
陈磊 《神州民俗》2007,(11):56-57
“凡有人类痕迹的地方,就有宗教的痕迹。”宗教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迎合人类的需要产生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会相应的产生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造成宗教及其信仰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结构及其发展变迁的规律,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的科学。历史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一门分支学科,就其学科性质而论,在现阶段它还是介于历史科学与地理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因此历史地理和历史学、地理学的关系,都同样密切。历史地理学和历史学的关系,从总的方面考察,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时间的重合,(二)是研究对象的交错,(三)是研究资料和手段的部分相同。(一)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研究的时间都是人类历史时期,狭义仅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广义则自人类社会形成即原始社会开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对自然界的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少是地球表层的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与未来是人类思想的一个永恒主题。它发生于先民对自然和人事的推测,此后在宗教或科学的说明中展开,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时刻发生着影响,甚至决定了某些历史事件乃至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的动向。它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历史学而言,则是一个重要的起...  相似文献   

11.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如何对待宗教是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制定宗教政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苏联的解体给予我们很多思考,在诸多因素中宗教政策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当代的中国,宗教问题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2.
古代佛教旅游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历史时期佛教旅游发展以及佛教寺院作为旅游吸引物功能转换过程。研究认为佛教旅游作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旅游活动形式之一,在不同发展时期,佛教旅游活动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与内涵。佛教寺院在满足日常宗教活动同时,也采取"顺俗"措施,其作为佛教旅游核心旅游吸引物的各项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历史时期佛教旅游发展对现代宗教旅游开发有着重要启示:本质上现代佛教旅游是古代佛教旅游发展和延续;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求是佛教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调整佛教寺院旅游功能是促进佛教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结合,即研究世界各地文化在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各种文化的差异、变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表现。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总和,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如法制、政府、社团、教育、宗教、艺术等等,都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宏大叙事是任何民族或文化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的一种基本方式.西方的宏大叙事经过长期演变在20世纪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首先是现实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一种反映.从这一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今天的宏大叙事必须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处理好民族国家或文化圈的利益与人类利益、延续与断裂、文化或宗教冲突、中心与非中心、总体研究与“碎化”研究、宏观社会发展理论与微观社会发展现实之间等一系列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如何处理好宗教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78年中,党的宗教政策有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呈现出若干阶段性。这种发展和演进,受着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客观时代大背景的变动和党在各时期面对的不同历史任务;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身在革命和建设中对问题在认识上的逐步深化。本文准备凭依历史文献,试图做一个概括的叙述,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党在各历史阶段和对各个宗教领域的方针政策。一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着重以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进行猛烈的批判。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建党前后,早期…  相似文献   

16.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兴起而兴起,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最早的唯一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意识就是宗教意识。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话幻想就是实实在在的证据。从史学角度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影响和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今天,全世界约有40亿人信仰各种各样的宗教,总数超过世界总人口的80%,其影响之广、之久、之大,让人瞠目。对许多国家和民族来说,不了解宗教和宗教发展史,就不能认识其文化、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从…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宗教文化景观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宗教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旅游关系密切。研究不同区域宗教与文化景观之间的作用与关系,开展宗教旅游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宗教与宗教文化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指出了中国宗教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宗教旅游的开发:①进行区域宗教研究,开展宗教旅游;②深究宗教文化内涵,设计开发宗教旅游项目;③保护宗教旅游资源,构建协调的文化景观;④解放思想协调关系搞好宗教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8.
历史研究是人类认识自身的根本途径,我们应遵循历史主义的一般原则,对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中的影响这一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在明确联共(布)、共产国际、苏联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发展演变作为历史分期的依据,全面客观地论述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分析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发生失误和错误的原因以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辨清是非,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相伯是近代著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宗教家.在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急剧上升的历史时期,他以宗教领袖的身份诠释博爱与公义之间的关系,号召国人为捍卫人类的正义与人道,坚决抵抗日本的侵略战争.马相伯认为,民族救亡运动,一要在政治上借鉴美国的民治主义,实行民治救国,从根本上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二要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立息内争、共御外侮";群策群力、共赴国难.马相伯抗战时期的思想、活动及事迹,体现了一个天主教徒在宗教信仰与爱国主义之间的特殊关系,成为20世纪中国宗教运动的一个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20.
<正>长期以来,宗教始终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诸方面,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黑格尔指出:"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确是为和它不同的一个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