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对旅馆有着多种表达方式。“旅”,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解为:“旅,容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馆”,从字的组成即可看出是提供食宿、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自周代以来,中国的旅馆业开始出现了雏形;经过两千多年明的沉积,随着社会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旅馆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它已发展成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今笔就我国旅馆业的历史、现状做一些简介,并对其发展趋势做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耿承山  遥山 《旅游》2003,(5):45-47
行业会馆是以商务活动为中心的行业机构,类似于今天的协会或联合会。清末民初时,北京行业会馆有30多处,其中宣武区14处,崇文区14处,如颜料会馆(崇文芦草圆)长春会馆(玉器行、琉璃厂附近)、梨园会馆(戏曲界、崇文精忠街)等。  相似文献   

3.
事件 酒店业“12时退房”行规有松动 中午12时.曾是全世界酒店饭店宾馆退房结算时间的“金科玉律”。但如今这一“百年行规”也开始松动了——在即将于5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旅馆业管理办法》中.”入住旅馆超过12点另行计费”被正式剔除.改由旅馆与旅客自行约定。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州的不少酒店已率先实行“下午退房”制。  相似文献   

4.
旅馆中央预定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在国际现代化旅馆的经营与管理中。日益显示着它的重要性,它对旅馆业发展的贡献,也预示着在我国建立旅馆中央预定系统这一必然趋势。一、旅馆中央预定系统的含义、分类、作用及目标旅馆中央预定系统英文称为Hotel Central Reservation System,在国际旅馆业中,常被简写为CRS。它是一种接收传送客房预定信息的电脑网络。要求参加该网络的每一旅馆接收客房预定,每一参加成员通过电脑网络及时传送其现有可出租客房的有关数据和信息。旅馆中央预定系统可分为二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5.
明清会馆分为业缘性的工商行会与地缘性的同乡组织两类。明清会馆的起源,需要从传说与史实两个层面加以考察。就传说而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甚至先秦时代。就史实而论,其远的源头是后汉时期的“郡邸”,近的源头则是元末以来的“文会”与“文会馆”,以及讲学会馆、善会馆、试馆等。作为地缘与业缘组织的会馆,真正出现的时间是明代永乐年间,至嘉靖、隆庆以后趋于大盛。明清会馆功能的演变,则呈现出三大趋势,即从文会馆、讲学会馆向同乡会馆的转化,从同乡会馆向同业会馆的转化,以及会馆名称趋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会馆,旧时亦称“公所”,作为一种联络同乡、同行,并为之服务的封建团体或机构,“会馆”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早在汉代,京师已出现外地同郡人的邸舍。南宋时,杭州已有外郡人为同乡谋公益的组织团体,作为一种建筑形式,会馆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也是别具一格的,就河南境内的会馆建筑而论,现存的尚有十余处,大多数为清代中叶前后所建造。外省和本省在射也建的会馆计有“开封山陕甘会馆”、”南阳社旗山陕会馆”、”洛阳潞泽会馆”、”洛阳山陕会馆“、“南阳唐河陕西会馆”、“舞阳山陕会馆”,  相似文献   

7.
郭静洲 《江淮文史》2002,(3):162-166
会馆起源很早,汉代称为“邸会”、明朝称为“会馆”,是旅居外地客商、游人聚集的地方,所以又称之为“同乡会馆”。旧时由于科举制度与求学经商的需要,全国各州县在北京建立会馆很多。  相似文献   

8.
《沧桑》1993,(3)
海外宗亲会馆是海外华人为了生存而成立的互助性质的民间社团机构,大致包括三个类型:①地缘性的,如“福建会馆”、“海南会馆”等。②业缘性的,如“出租车公会”、““建筑业公会”、“咖啡商公会”等。③血缘性的,如“王氏宗亲会馆”、“张氏宗亲会馆”等。新加坡有一个“汾阳会馆”,从字面上看是地缘性会馆,其实是血缘性的会馆,是郭氏宗亲的会馆,之所以命名“汾阳会馆”,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汾阳王”郭子仪。海外华人对会馆非常重视。从理论上说,海外人士认为“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太平”,人类文化之进展,国家社会之繁荣,有赖于族人之  相似文献   

9.
青砖砌起的老屋,一百多年的老街,如江南般的村中小河、水田、小山、古桥等等,都那么的美。雄村,还是清末时“湘桂古道”上非常重要的中转站,过去曾经是商贾云集的地方,村中至今还保存着完好的湖南会馆和江西会馆。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近代中国中外反动派之间签订的第一个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官方协议,一般均认为是在1858年11月8日签订于上海。本文考证,早此两年的1856年10月中旬,清朝上海地方当局已经同“洋官洋商”合订并共同执行这样的协议。无疑,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应予以叙述清楚的一个重要细节。  相似文献   

11.
吾黔在京师会馆凡七,樱桃斜街老馆为周渔璜先生康熙乙未岁捐金所置,馆中祠渔璜先生,盖不忘所自也。考雍正三年圣泉陈先生碑记所述,雨潦倾圮,壤以檐齐,过无不喟叹。斯时渔璜先生辞世不过十稔,而已颓废若此!传舍之地,无经久之方,维持补苴,责在后进,圣泉先生亦慨乎言之矣。乾隆中叶,乡先辈倡为馆捐,以谒选京外武官为等差,修缮乃有所挹注。咸同以降,捐输大盛,京朝印结奇赢,馆金之收入益丰,维  相似文献   

12.
会馆,乃中国封建社会一些都市里外籍(外省、外县)同乡同业商人和手工业组成的民间团体的统称。明清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那些民间会馆渐渐被商人主持,注入了更多商业内容,逐渐变成地域性商帮(同业商人)的活动中心,成为同业或相关行业的商帮会馆。明嘉靖年间,会馆发展迅速,福建人在南京广艺街修建了福建莆田献会馆,这是南京最早出现的一家会馆。接着广东人、江西人、湖南、湖北人又先后在南京新建了潮州会馆、江西会馆(评事街)和三楚会馆(赛虹桥)。清乾隆年间,是会馆建设的鼎盛期,全国各、府在南京建造会馆达40多处。清名藏书家甘熙在〈白下琐言〉中说:“金陵五方杂处,会馆之设,甲于他省。”这些会馆的取名,一般以省名、地名命名或以地名简称为名。如南京的陕西会馆(明瓦廊)、可容500人住宿的山西会馆(颜料坊90号)、山东会馆(陡门桥)、歙县会馆(石坝街)等。  相似文献   

13.
耿承山  遥山 《旅游》2003,(7):45-46
绍兴会馆原名“山会邑馆”,在宣武区南半截胡同,建于清道光年间。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代会馆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时代,会馆的出现、发展与兴盛映衬着明清社会历史演进的轨迹,并随着明清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不断变更着自己的社会功能。于是,对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会馆的研究便不无意义。 一、会馆制度的界定 以往研究会馆的学者,或把会馆看作是商工业者的行会,或把会馆看作是一种同乡组织。后者几乎是被学界普遍认可的定义。如“会馆是一种地方性的同乡组织”;“会馆是明清时期异乡人在客地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会馆是同乡人士在京师和其  相似文献   

15.
古代快递又叫“急传”,它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秦汉时期,全国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隋唐以后,对快递不快、泄密等违规行为已有严厉的惩罚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天后是中国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上海是其重要信仰圈.晚清至民国时期,上海的天后祭祀活动有官方与民间两种形式,早期两者互为促进;进入民国后,官方所建庙宇尚存,而官方仪式却不再举行,但民间的信仰活动仍有持续,尤其在沿海省籍移民中仍然盛行.闽粤商人是上海天后信仰的基本信仰群体,上海的闽粤会馆几乎都合天后庙宇与会馆建筑于一体.虽然上海其它省籍会馆祭祀天后现象不在少数,但在神偶供奉排序、仪式活动方式等方面与闽粤会馆存在诸多不同.就上海闽商而言,天后不仅是海神、行业神,还是乡神.天后信仰使大多数闽商会馆在同籍商人中具有凝聚力和亲和力,其中一些会馆在进入民国后仍具超越同乡会的活动能力,与天后供奉有关.  相似文献   

17.
论清末民初中美商会的互访和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旧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关系早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已存在,但大规模的发展则是从清末民初开始的。其原因何在?最普遍的解释是:美国在这时推行了“门户开放”政策,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经济扩张。这当然是最基本的原因,但只回答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闻名中外的学者季羡林教授就敦焊学的研究说过一句话:“敦焊在中国,但是敦焊学却在全世界。”是的,敦焊这个伟大的艺术宝窟,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全人类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她就屹立在丝绸之路上,成为连结中国和世界人民友好往来的纽带。虽历经多次战乱和自然损坏,但在这里今天仍可以看到不少当时中外经济、文化、民族等相互交往融合的珍贵遗存与明证。在这方面,前贤时哲有过许多卓越精湛的论述。但敦煌宝藏浩瀚无涯,尚有许多材料有待披露和深入探讨挖掘;或虽已公布于世,却有待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利用。本文仅就笔者所见…  相似文献   

19.
公元1900年的汉口,演出戏剧的场所,不像今天称为剧场,也不像20年代前后称为戏园、戏院或舞台,当时称为茶园.当年这些为数不少的茶园,到了不足百年的今天,能够找到故址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已在历史长河中淹没.茶园尚未出现之前,会馆有时演戏.会馆是各省、县在汉的同乡会或各行业的同业公会的所在地,有的会馆房屋宽阔,可供演出,这是由来已久的.清道光年间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中有句:“各帮台戏早标红,探戏闲人信息通”.1850年前后要看戏,还得先在会馆打听.在会馆看戏,既非经常,也不售票,这和庙会、村舍的搭台唱戏一样,自不能算是剧场.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潮州会馆组织滥觞于吴越地域。这组织既与潮州的群体为本位,以家庭为中心,人际关系重伦理,重情谊的传统化有关,也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海外移民有密切的联系。近现代国内外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潮人为求生存,谋发展,向国内、国外各地开拓进取日众,因而海内外的血缘性、地缘性、业缘性的潮州会馆不断涌现。正如《江苏省碑刻》所记载:“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诚为集商经营交易不可缺少之所,”与新加坡1884年《重建应和馆记》所记载:“客旅重洋,互助为先;远适异邦,馆舍为重”。本从潮州会馆的源流、规模、结构、形式、类型,管理和活动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