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黑水城文献自20世纪初被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发现以来,备受学术界的关注。黑水城文献主要有俄藏(俄罗斯科兹洛夫探险队于1908、1909年所得,今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英藏(斯坦因1914年在位于我国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的黑水城发掘获得,今  相似文献   

2.
20世纪黑水城文献的发现催生了一门新兴学科———西夏学,可以预期随着《俄藏黑水城文献》的出版必将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壮大,但它对宋史研究的影响远逊于敦煌文书对唐史学界的影响。这固然是由于过去黑水城文献的主体部分庋藏于异域,新出的《俄藏黑水城文献》书价昂贵,普通学人难以购阅,却也与一般研究者将黑水城文献简单理解为西夏文、西夏历史文化内容为主而忽略其中汉文和非西夏资料的认识误区不无关联。实质上,黑水城文献还包含相当数量价值颇高的宋代文书(尽管占全部文献的比例很低) ,是一块待垦的沃土,特别是《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  相似文献   

3.
何川 《西夏研究》2022,(4):111-116
目前公布的西夏佛教文献中有一批与藏传因明相关的文献,也是西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基础性文献“■”(正理滴特殊造)据藏文本Rigs pa’i thigs pa zhes bya ba’i rab tu byed pa(正理滴论)翻译而来。英藏黑水城文献中的一纸残片可以弥补《俄藏黑水城文献》的缺失。论文对这一残片进行了详细考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所见全部因明文献进行了初步分类,为学界进一步认识这批出土西夏文献材料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俄藏敦煌文献中由于种种原因,混入了一部分黑水城文献。将其判别出来,并进行释读、拟名及研究,对于敦煌学和西夏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部分俄藏敦煌文献中黑水城文献残片的缀合,对研究佛教在黑水城乃至西夏的传播、西夏时期的天文历法、西夏的社会生活等都将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公布了俄藏黑水城出土6539号的录文、释读及汉译文,认为此编号的西夏文文献为《天医取师疗病吉日》《四季人神不宜灸》内容,主要记录灸疗时的诸多禁忌,其依据的底本与《太平圣惠方》卷一百有密切关系。从黑水城现存的其他针灸文献来看,北宋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可能在西夏境内流传。  相似文献   

6.
西夏文《碎金》是诸多西夏文字书中的一种,20世纪以来在西夏黑水城遗址及其他遗迹中发现多个文本,并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但学者们所关注和研究的都是收藏于俄、英以及中国有关单位的手抄本,而出土于黑水城遗址、收藏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该文献刻本似乎被人们遗忘,迄今未曾有人对其进行介绍、解读和研究.此文就俄藏黑水城遗址出土的刻本西夏文《碎金》的残存情况、版本特点及价值等进行考论,以期对西夏文《碎金》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俄藏黑水城文献》第九册公布为“亥年新法”或“法典”的五组文献,进行详细定名,考证其出处。其中инв.№7629涉及《亥年新法》卷目和手实文书。инв.№152、инв.№353、инв.№7994、инв.№2702,通过内容考证,来自《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一、卷十一、卷二、卷八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黑水城出土活字版汉文历书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俄罗斯所藏黑水城(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出土文献多为七八百年前的古籍,今保存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价值珍贵。内有历书多种,其中有印本汉文历书,也有手写本西夏文—汉文合璧历书。近几年有幸参与整理、出版《俄藏黑水城文献》的工作,在圣彼得堡查阅了大量黑水城出土文献,其中包括汉文历书。因这些历书皆为残片,研究考证困难重重,加之笔者于历法尚属初学,研习琢磨,  相似文献   

9.
孙伯君 《北方文物》2008,(3):78-85,90
20世纪60~90年代,俄国的西夏学者克恰诺夫在整理俄藏黑水城文献时,在西夏文书套里发现了几张女真文草书残叶,据推测是从一本书上裁剪下来的。这些残叶不仅是目前仅存的金代女真文纸抄文书资料,而且是国内外现存唯一的女真文草书样本,文物和文献价值非常高。本文主要对其中较为完整的几件残叶进行了释读。  相似文献   

10.
黑水城文献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宋、辽、夏、金、元史研究。其史料价值,早已得到学术界公认。近年来河北省史学界积极开展黑水城汉文文献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值此黑水城文献发现百年之际,为进一步推动黑水城文献研究,2008年4月7日,河北社科院举办了“纪念黑水城文献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山东以及河北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就黑水城文献发现的意义、黑水城文献与宋夏金元史研究、黑水城文献的研究趋势、黑水城文献的性质以及黑水城文献的发现、整理、出版过程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新公布的《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收录有M1·1242号残叶,整理者未予定名。根据《永乐大典》卷五二〇一原字韵“太原府”条,M1·1242号实应定名作“《元一统志·太原路》刻本残叶”。该残叶为元代杭州官刻本,虽然仅存片纸,但由于现存元刻本残卷并无此叶,因此显得弥足珍贵,具有较高的方志学研究价值,可供校勘《元一统志》辑本等使用。《元一统志》卷帙浩繁,多达1300卷,能够在西北边陲的黑水城发现其残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昊 《西夏研究》2022,(4):63-67
《金刚乘十四种根犯堕》为藏传佛教金刚乘的重要律仪,俄藏、英藏黑水城文献存有多个编号,往往与《八种粗重犯堕》合写。文章通过梳理黑水城出土各文本的情况,并将其与藏文本对勘,目的是为进一步认识藏传佛教戒律向河西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俄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有过去完全被人忽略的藏传密教文献,将其与回鹘、西夏、蒙古文中的佛教文献相比较,则可重构11—14世纪西域佛教史。黑水城汉文佛教文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多部不见于现存各种汉文《大藏经》中的重要佛经,以及西夏和元朝时期翻译、流通的藏传密教仪轨手写本,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汉译藏传佛教文献。新发现材料表明,从高昌回鹘到西夏和蒙古时代,西域依然扮演着东西文明之熔炉这样一个角色,11—14世纪西域地区之佛教历史一脉相承,在高昌回鹘、西夏和蒙古的宗教信仰中均占主导地位的既不是汉传佛教,也不是印度佛教,而是藏传密教。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国内西夏史研究发表了大量学术成果。本文从成果、选题、史料使用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的前20年、黑水城文献全面公布之后,以及近十年的国内西夏史研究的得失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俄藏黑水城文献《慈觉禅师劝化集》、南宋宗晓《乐邦文类》及禅宗灯录中辑出宋代僧诗54首。  相似文献   

16.
孙继民先生新著《俄藏黑水城所出(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整理与研究》2009年3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分为整理编和研究编。整理编对《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进行了考订、释录;研究编收集了作者近年来研究《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的系列文章,反映了作者近年来学术成就。该书将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整理研究方法运用于出土宋代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于不太重视出土文献研究的宋史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7.
黑水城出土汉文文书在近几年出现了研究的热潮,特别是在《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出版后,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但焦点集中在元代,还没有意识到北元文献的重要性。北元是指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后,元朝统治者退回北方,与明政权并存且依然保留元朝政治制度的时期,其史料很少,黑水城文书中有纪年的北元文献共十余件,内容涉及官职、钱粮、律令词讼、站赤、票据、契约、儒学等方面。不仅为研究北元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保存了北元初期直接统治地方的原始记录,这是以往史料中没有的。  相似文献   

18.
骆艳 《西夏研究》2020,(2):21-31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俄藏黑水城文献》(8、9册)所收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实为百衲本,其所系底本编号并未能真实、准确地在已刊《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呈现出来,对照克恰诺夫所整理的俄藏叙录和已刊出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已刊布《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各章内容并不是按照文献编号一一拍摄刊布,而是由不同编号拼接而成,编者也没有给出各编号的起止。基于已刊布文献的这些问题,本文将对《俄藏黑水城文献》(8、9册)中已刊布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各编号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划分,并对缺页、少页、遗漏编号、页码错乱、编号重复出现等情况进行了订正和说明。  相似文献   

19.
和智 《中国史研究》2023,(3):189-197
<正>近来,为完成《俄藏黑水城文献》出版任务,我们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拍摄的俄藏黑水城文献底片集中做了一次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一页与续官相关的西夏文《律令》刻本残片。该残片为ИНВ.No.7214中的一页,此前尚未刊布。经认真推敲考证,认为该残片属西夏《贞观律令》残页,是西夏崇宗结束母党专权、权臣窃命背景下为巩固皇权、整顿朝政修订前代律令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社会文书残页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金波 《文献》2004,4(2):138-151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大批七八百年前的珍贵西夏文文献,是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藏品:其中主要是1917年出土于宁夏灵武县的西夏文文献①,其大部分于1929年入藏当时的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少部分辗转传藏于甘肃、宁夏,一部分流失于日本;另一部分是原为俄国探险队从黑水城掘获的西夏文献中的21卷佛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