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寻梅     
李玉祥 《旅游》2008,(4):60-63
说来正好一年整.去年也就是这个时候.春寒乍暖时.回南京带父母去南京东郊梅花山赏梅。在梅花山,我恰巧碰上从北京自驾车来江南赏梅的著名国画家陈平.对梅花十分钟情的他竟然如此抓狂.带着夫人和孩子一同来赏梅.他的举动也就促使我再次将江南几处赏梅区从新巡礼了一次。我赏梅的线路自然从我的家乡南京梅花山开始.  相似文献   

2.
夜游明城墙     
农历正月十六日夜,我家对面的明城墙上,彩灯高照、华光璀璨。于是我们一家三口走出家门,观赏"秦淮灯会"。我们沿着外秦淮河向中华门城堡走去。河里,一艘艘"龙船"缓缓驶过,灯光耀眼,导游欢快的声音在河面回荡。河边,一盏盏彩灯  相似文献   

3.
踏青去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孟浩然诗里的二三月当然指咱们的农历、夏历。踏青,又叫探春、寻春,指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始于先秦,流行于魏晋,盛于唐宋。最早见于《诗经·溱洧》中: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简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就是描摹上巳节青年男女到  相似文献   

4.
瓮城,古称,是围建在城门外的瓮形小城,多为半圆形,开门取向不一,形成相对独立而自身完备的军事要塞,从形状上看似古代生活器皿中的“瓮”,故称之为瓮城;另有一说是从瓮城功能上的解释,在敌方攻进第一道城门后,随即将城门关上,使敌方陷入第一与第二道城门之间...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民间,清明节是一个扫墓祭祖、缅怀先人的日子。清明节也叫踏青节,于是踏青也便成了清明节的一个主题。关于清明节踏青之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那里。《论语》记载,孔子有一次与他的弟子在一起讨论人生志向,孔子的弟子曾晳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做好的春服,与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小孩,到沂水去沐浴,并随风起舞,洗完后哼着民间小调,踏上归途。"孔子听后说:"我赞同你的理想。"孔夫子与曾晳的对话表明,远在春秋时期,人们便有了暮春时  相似文献   

6.
春风恰似一把神奇无比的剪刀,转眼间便在北京西山脚下裁剪出一座五彩缤纷的百花园。当柳枝刚刚绽露鹅黄的时候,这里的山桃花便率先跃上枝头,向人们报示了春的信息。紧接着,金灿灿的迎春花、连翘与红彤  相似文献   

7.
<正>明代南京城的修建,工程巨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其过程也较复杂。由于现存的文献材料过于简单、笼统,许多相关问题的研究得不到解决,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分别对安徽和江西两地有关采石场及烧制城砖遗址进行勘测与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8.
南京明城墙周长“九十六里”(约35.267公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骄傲。南京明城墙自建成之日起,一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宏伟的城墙,创造了我国城墙建筑史上的多项奇迹。南京明城墙在军事防御功能上,针对当时的攻城器械和火兵器,  相似文献   

9.
陈媛 《风景名胜》2020,(3):0365-0367
南京明城墙是南京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充分调研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可以把影响游客进行城墙旅游体验的因素归纳为城墙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可进入性、旅游环境、形象认知五类。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明确明城墙旅游吸引力各要素的重要性和表现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 IPA 分析方法,对城墙旅游者的感知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西安明城墙是古城西安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中国保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西安城墙又称明城墙,它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曾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军事防御体系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历史的局限,西安城墙的修复和保护工作走过一段曲折历程,但它最终作为文物被保护和利用起来,成为西安  相似文献   

11.
南京明城墙砖铭文三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京明城墙砖应有指定的烧制地点并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12.
《旅游纵览》2010,(3):17-17
<正>三月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郊游赏景的大好时节。但是,野外环境十分复杂,如果准备不充分可能就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者伤害,因此出门踏青之前,准备一些必要的装备是不可或缺的步骤。既然是踏青,关键就在这个"踏"字上。地形、气候复杂的户外,选择什么样的鞋子可  相似文献   

13.
在四川汶川县岷江东岸山坡上,发现了姜维城汉明堆墙遗迹。考古人员对遗迹进行了测绘,汉代为夯土城墙,明代城墙由石块砌筑而成,是研究当地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民间,清明节是一个扫墓祭祖、缅怀先人的日子。清明节也叫踏青节,于是踏青也便成了清明节的一个主题。 关于清明节踏青之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那里。《论语》记载,孔子有一次与他的弟子在一起讨论人生志向,孔子的弟子曾皙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做好的春服,与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小孩,到沂水去沐浴,并随风起舞,洗完后哼着民间小调,踏上归途。”  相似文献   

15.
《新疆人文地理》2018,(2):64-69
春天的气息越来越近,而你是否已经发现了她的踪迹呢?那些说来就来的雪,说化就化了。当枝头渐渐丰盈的芽孢撑裂冰凌的包裹发出轻微的声响,这便是春的讯号。嫩叶冲破冬日的桎梏,在枝头悄无声息地滋长;泥土在春雨的骄纵下,迷失而敏感,粘在行色匆匆的步伐上;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忽如一夜花满枝头,清淡的花香,梦幻般的世界……踏青正当时,莫负好春光,昌吉的春天,等你来寻!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2007,(3):76-77
春天来了,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的日子诱惑着人们走出去,忘掉所有的工作与烦忧,在自然的山水中放纵一把。无论是绿草的深情还是花海的妖娆,在这样的诱惑与放纵之间,体味到的都是舒展心灵后的愉悦与幸福,让我们背起行囊在春天里行走!  相似文献   

17.
南京明城墙砖文中保存的信息有助于对明初役制组织的研究.从已发现的"均工夫"纪年砖可知,明初筑造城墙所需工役人员主要以均工夫役的方式获得,早期组织形式并不完备:约洪武十年后发展为推行以"甲"为建制的基层组织,从官吏到基层的组织形式巳基本完备;至洪武十七年停止.与凤阳中都明初砖文比较可知,这一基层组织形式可能借鉴明中都军工...  相似文献   

18.
<正>混凝土是人类在19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中国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生产出混凝土。中国古代没有混凝土,古人将一块块砖头或石头垒砌在一起,使用什么样的黏合剂才能够达到坚固、使用、美观的效果呢?聪明的明朝人在建造南京城墙时,使用了一种神奇  相似文献   

19.
包萍俊 《收藏家》2006,(3):53-57
“此地人家无宝历,梅花开时是新年”,2006年的2月早春,那满园盛春的疏影,那幽然透卯的暗香,也同样地告诉了您,充满着传统文化的著名江南名园—豫园,迎来了万象更新的丙戌新年。这座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的园林,是一处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为了使其官至刑部尚书的父亲告老还乡后安享晚年而筑建的。潘允端建园旨在“愉悦老亲”,“愉”、“豫”古意相通,故名之曰“豫园”。潘家为海上的名门望族,文人墨客更是潘家的常客,他们常游憩畅饮,以诗会友,董其昌、王稚登、王世贞、莫是龙等的…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明代南京城墙的城门,在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书中提到的"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南京民间简称为"里十三,外十八"。其中"里城门十三"指的是京城13座城门,"外城门十八"指的是外郭城门。因京城13座城门——即东面朝阳门,西面三山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