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健丽 《收藏家》2006,(6):15-18
在明末众多的著名书画家中,艺术成就高而又影响最大的当推董其昌,其影响波及明末及清代三百多年。董其昌(1555-1637年),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十六年举进士,时年34岁。因文章优秀被选为庶吉士编修,并且担任过皇子的讲学,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成为朝廷重要的文化官员。他才溢文敏,好谈名理,通禅理、富收藏、精鉴赏、工诗文,其书画艺术及绘画理论对清代影响极大,著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旨》《画眼》《画禅室随笔》等。董其昌是一位有丰富的学养,诗、书、画、藏多艺的画家,始学书法起意于17岁那年,他在…  相似文献   

2.
吴敢 《收藏家》2005,(6):35-36
明朝最后一个戊辰年——崇祯元年(1628年),明王朝进入最后一位皇帝思宗朱由检的统治时期,他亟欲有所作为,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明统治。而此时官居南京礼部尚书的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正闲居于家乡松江——座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江南小城,以他擅长的书画消遣时日(两年前,为了躲避魏忠贤等人的竖宦专权以及酷烈的党祸之  相似文献   

3.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香光,别号思白,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万历十七年举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卒后,福王时谥“文敏”。他是明末著名的书画家、理论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和以题跋、识语为主要形式的理论著述。所有这些构成了董其昌  相似文献   

4.
董其昌(1555—1636年),江苏华亭人。字思白,号玄宰,别署香光居士。他是明代嘉靖到崇祯间的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法学宋代的米芾,远师晋唐大家。《松江志》上说他:"少好书画,临摹真迹,至忘寝食。中年人微际,遂自名家。行楷之妙,跨绝一代。"他的书法有相当大的成就,但更著称于世的还是他的绘画。董其昌是倡导文人画最力的一个人,他也极力倡说绘画上的所谓"南北宗",他是把所谓"南宗"的文人画奉为"正宗"的。董其昌注重学习前人的技法,他对董  相似文献   

5.
王飞玉 《文博》2000,(5):62-62
陕西省西岳庙文管所收藏了一件明代画家董其昌绘制的山水画——《松溪图》。此画为纸本水墨画,分为两部分,上为题诗下为画面。大小相若,均高30.5厘米,宽24厘米。经观察,应属一失散的册页,后另被装裱成立轴。经故宫博物院刘九庵先生鉴定,《松溪图》为董其昌的真迹(见封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画论对于自己画史的归纳,最终总结于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北两宗"论。任何讨论晚明绘画的著作,必定不脱董其昌。董其昌对于后世—晚明、清及民国的画坛和绘画理论影响极为深远,在此,我将尝试以董其昌的绘画创作为主来深入探讨他。董其昌1555年生于上海,20岁出头,便由当地文人陆树声引介进入松江地区的文绅圈子,得以结识顾正谊、莫是龙以及其他地方上的收藏家和鉴赏家。并有幸在年纪尚轻之时,得以自由进出项元汴家中,拜观当时最大的私人书画收藏。也就是在此期间—1570~1580年之间,  相似文献   

7.
赵榆 《收藏家》2014,(4):75-77
<正>京博艺术博物馆藏董其昌《临怀素草书〈千字文〉手卷》,绢本,通长15米,内文幅宽0.295、长12.25米,书写精妙,尺幅硕大,为现存董其昌草书之大观。翁同龢在手卷跋语中,作了极其高的评价:"董公此书,正如天女散花,神龙戏海,最后题字又谨严超秀,奇迹也!"董其昌(1555-1636年),字思白,号玄宰,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擅精鉴赏,富收藏。《明史·文苑传》载:董其昌书法集古之大成,"六体"和"八法"无所不精,  相似文献   

8.
正明代书画宗师董其昌由于"民抄董宦"一事,备受后人诟病,成为他终生之玷。《明神宗实录》卷546载"六月己未,巡抚应天都察院右副督御史王应麟奏称,(董其昌)三月间,忽与生员范启宋并至苏州互相告讦,方行批发,而其昌华亭之居业于此时化为灰烬矣。"王在奏章中语焉不详,他感叹"海上之民,易动难静,难发于士子,而乱成于奸民",说明造成此案的缘由。又说董其昌"起家词林,素负时望"。万历皇帝下旨"董其昌事,严查首从议  相似文献   

9.
石渠宝笈与古代书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皇家收藏较之私家丰富得多,而且数量超过前期。清内府的书画藏品,都经专人鉴定,尤其是在乾隆时期,曾数次组织书画名家和鉴赏家对藏品逐一进行鉴定和品评,并区别出上等、次等两个等级,分详简逐一著录。由于乾隆皇帝酷爱书画,他本人常以鉴赏家自居,往往喜欢在书画上自加品评、题诗,加盖鉴藏印章。故而,他把清廷内府所收藏过或者鉴定过的书画作品,命大臣记录下来,编成一部专门书籍——《石渠宝笈》。《石渠宝笈》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编四十四卷。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每类分上、次两等,将认为…  相似文献   

10.
董其昌是晚明的书画大家,他借禅论书画,其书画的理论和鉴定意见,至今仍有很大影响。通过对他的一些书画题跋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题跋作为艺术创作的心得体会,有很多是言前人所未言的创见;但作为书画鉴定的方法和判断,则有不少是错误的。进一步剖析和考订,可以看出,董其昌的鉴定方法往往是命题式的。而支配这种方法的思想,除去禅的外表,仍是晚明占主导地位的阳明心学。  相似文献   

11.
安小丽 《收藏家》2010,(9):17-20
一.董其昌在书学史上的地位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自,别署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福壬时,谥“文敏”,后世亦称董文敏。  相似文献   

12.
房学惠 《收藏家》2004,(10):8-12
项圣谟,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享年62岁。字孔彰,号易庵,又号胥山樵、松涛散仙、存存居士等,浙江嘉兴人。著有《朗云堂集》行世。擅画山水、人物、花卉,技法全面。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作品主题思想鲜明,在明末清初画坛是一位有个性的文人画家。项圣谟出生于世家大族。祖父项元汴(1525-1590年),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因家人经商而成巨富,一生淡泊名利,嗜好收藏与鉴赏法书名画,其天籁阁中所藏历代法书名画,无论数量与质量,均为天  相似文献   

13.
董其昌命名自己的斋室为“画禅室”、“墨禅轩”。顾名思义,他要在书画创作中体现禅意。因此,研究董其昌的绘画艺术不能忽视其这一创作主旨。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董其昌几件典型作品的评析,试以说明董其昌是如何画禅的,并进而说明他为什么要画禅,以及我们对这一艺术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艳霞 《收藏家》2005,(5):15-18
董其昌(1555-1637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其书风影响了明末清初近两个世纪的主流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邢侗有“南邢北董”之称,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合称“晚明四大家”,一生中创作的书画作品不可胜数,但不免有赝品或代笔之作流传于世,“鱼目混珠”的现象大量存在,然而也不乏有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15.
陈雅飞 《收藏家》2011,(2):19-27
宋元后江南经济崛起,书画市场逐渐形成,至明代中后期江浙藏家辈出,如长洲文征明(1470-1559年)父子、嘉兴项元汴(1525-1590年)、华亭董其昌(1555-1636年)等,都以好古精鉴为人称道。清代前期,朝廷和民间收藏重新整合,一方面北方的清廷内府承平殷阜,孜孜搜罗文物藏入宫廷,  相似文献   

16.
顾美珍 《收藏家》2013,(5):23-30
钱镜塘(19071983年)名德鑫,晚号菊隐老人,以字行。缺石人,自幼受祖、父熏陶,擅画,能治印,爱好诗词戏曲。20年代客居上海,开始收藏历代金石书画,曾多次举办书画展销,经营数十年不辍,为当代收藏鉴赏名家。日伪时期,曾购存不少宋元名画,免遭劫掠,其中有范宽《雪山图》、董源《山水图》等珍品。建国后,他对所减文物仔细进行考证、鉴定、精心修复、装裱,先后将2900余件元、明、清、书画立轴、手卷册页以及金石文物、地方文献等,分别捐献给浙江、上海、南京、广东、嘉兴、海宁等地国家收藏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山水》册(共十开),为天启四年(1624)元旦所作,实并非董氏真迹。据考,该年四月董其昌才抵京。同时,该册对题均节录自董氏及明清书画著录著作与晚清文学笔记中,其第二开对题,与故宫博物院藏董氏癸酉(1633)夏五所作《董范合参图》轴题跋相同。再考《山水》册笔法,嫩弱飘浮,墨色平淡,与典型的董其昌风格相差甚远,更无其生拙秀逸之气;而《董范合参图》轴,用笔亦尖劲细碎,全幅墨气滞涩,艺术水准远不及故宫博物院藏董氏十二年前所作《仿古山水图》册,亦无法企及董氏卒前一年所作的《关山雪霁图》卷。可见,《山水》册和《董范合参图》轴非董氏本家之作。  相似文献   

18.
晚明开始,由董其昌引导的文人画群体对青绿山水画进行了一场大变革。青绿山水不仅是董其昌很重要的一种代表性绘画风格,而且也体现了他的文人画思想。本文结合作品与文献,从绘画技法与理论两方面,讨论了董其昌所总结的青绿山水画脉络与风格特征,并兼及"北宗"画家与张僧繇、杨升、杨瑄等人的风格关系。文章同时论及了董其昌青绿山水画风格的形成及其对明清及近世画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董其昌(1555-1637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其书风影响了明末清初近两个世纪的主流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邢侗有“南邢北董”之称,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合称“晚明四大家”,一生中创作的书画作品不可胜  相似文献   

20.
卞文瑜(约1576~1655年),字润甫,号浮白,江苏苏州人。康熙10年尚在世。原姓徐后改卞姓。画史称其擅山水树石勾勒,曾从董其昌学画,工于用笔,取法元黄公望、吴镇。善小景,布局结构有巧思。他是苏松派画家,是“画中九友”之一。其传世作品甚少,目前保存的有吉林博物馆收藏《山水册》、上海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