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以后,沿海河上溯进犯天津,一路上烧杀掠夺,尤以帝俄军队最为凶恶。当时在塘沽地区曾流传有“塘沽一扫光,新河半拉子庄,北塘三排枪”的歌谣,就是当地人民对帝俄军队罪行的控诉。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沙皇俄国,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其标志就是1897年动工修建中东铁路。帝俄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进行经济掠夺,中国东北北部(即北满)则首当其冲,成为遭受帝俄经济掠夺的“重灾区”,而帝俄在东北北部所建立的加工工业,既是向这一地区输出资本的一种形式,又是对这一地区进行经济掠夺的一种手段,对当地的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帝俄在东北北部的加工工业作一考察,无论对中俄关系史,还是对车北经济史的研究,都是不无意义的。帝俄在东北北部的加工工业,就其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18世纪任职于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的德国学者搜集到了俄国第一批藏文文献 ,并进行了初步的描述和翻译。 19世纪上半期 ,施密特、比丘林等人的翻译和著述活动使俄国藏学赢得了与欧洲藏学比肩而立的地位。而瓦西里耶夫、卡法罗夫、齐比科夫、谢尔巴茨科伊等学者在 19世纪下半期和 2 0世纪初期将俄国藏学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王畅晨 《神州》2012,(9):51-51
萨义德的《东方学》从多个方面阐述了西方中心主义在东方学术研究上的影响,提醒学者们意识到文化霸权的存在。但是作为一个西方入的著作,《东方学》是否就摆脱了这种偏见,而完全站在东方的立场上辩护?著作虽批判西方中心主义,但对东方本身并未表现出平等的好感,反而字里行间留有一种作为西方人的优越。我认为著作在无形中还造成了一种依赖的效果.即即使在为东方的辩护中。东方也离不开西方。这是一种友好的霸权渗透,让人在无意识中承认西方的重要,受他影响。因而,在东方学研究中,学者要清楚的认识自身的定位,警惕西方中心主义的渗透。  相似文献   

5.
杨翠红 《史学集刊》2023,(1):41-46+31
<正>彼得一世即位以前,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17世纪末,尼德兰和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确立,而俄国还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为改变俄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彼得大帝广泛吸纳国外先进技术,除派大批人员到英、法、德等国留学之外,还聘请数百名外国工程师来俄工作。此后,俄瑞战争爆发,彼得大帝锐意改革,推动俄国全面发展,由此促进了俄罗斯帝国(简称帝俄)的兴起。18世纪俄国史学受到帝国兴起及社会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898年帝俄租借旅大是十九世纪末远东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在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起了特殊的作用。这件事的影响至为深远,它不仅直接导致远东国际关系的重新组合和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爆发,间接诱发了1905年俄国革命,而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时期,哈尔滨各界爱国人士积极投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吞青岛、山东的运动。除青年学生迅速响应北京的学生运动外,正在同中东路沙俄残余进行斗争的广大工人和商业界人士,也参加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伟大事业。这就使五四运动在哈尔滨显示出鲜明的地方特点。  相似文献   

8.
1905年革命是俄国社会矛盾的总爆发,此后俄国社会动荡,沙皇政权岌岌可危。1906年担任俄国首相的斯托雷平为了消除革命,巩固沙皇政权,执行了以维护稳定为目标的一系列政策。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被誉为“四大名旦”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相继来到哈尔滨.为边疆省城哈尔滨的观众献上一束束精湛的艺术之花。这里,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及其当事人的回忆.将事隔半个世纪的史实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李宁  何冠群 《纵横》2009,(8):32-34
哈尔滨与俄国人的渊源,要从19世纪末正式算起。1896年,俄国轮船“英诺森”号溯松花江而上,来到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与中国人做农副产品生意;同年还有一位叫德金的俄国商人开着他的“劳动者”号轮船,也从松花江到达哈尔滨,与当地人做牲畜交易。德金有时在哈尔滨居住很长时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哈尔滨最早的俄国人。第二年,一支俄国筑路考察队也来到此地,为即将动工的中东铁路打前站。  相似文献   

11.
方朔 《文史春秋》2008,(5):56-61
许多人都知道杨朔的作品和他后半生的经历,但对他青年时期在东北的一段生活却较为陌生。当时,杨朔从老家山东来到东北的哈尔滨,并在哈尔滨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当时,他的名字叫杨莹叔,这期间笔者的父亲方未艾和他有一段难忘的情谊,现将父亲的回忆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唐均 《世界历史》2006,(5):147-148
2006年6月20—21日,由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明研究所举办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来自古代近东的启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民主楼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以色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3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和北京大学的同仁们一道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楔明研究、古埃及明研究、希伯来语圣经研究、希腊一罗马化时代的研究以及中西古明交流与比较研究等专题展开热烈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11-23日,俄罗斯著名社会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俄科学院彼得堡历史所Б.Н.米罗诺夫教授应邀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讲学.米氏围绕18-20世纪俄国社会发展状况作了10次精彩的学术讲座.他从法制国家、市民社会、个性意识和民主家庭这几条主线出发,就俄国的现代化历程发表了他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半个多世纪前的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誉,很多在哈尔滨生活过的老人和早年来过哈尔滨的外地客人都对哈尔滨的美丽建筑和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城市风韵赞叹不已并深深眷恋.实际上,哈尔滨历史的这些优美、典雅的建筑和哈尔滨别具特色的城市风格都与俄罗斯东正教及它的教堂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杨靖宇壮烈殉国的感人事迹,已被世人广为传颂。然而,杨靖宇在哈尔滨市从事革命活动的经历,却鲜为人知。本文记述的是他在哈尔滨市从事地下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王明伟 《史学集刊》2008,(2):F0003-F0003
<东方学>是日本学术界研究东方储国历史、兼及社会、经济、思想等学科领域的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史志》2008,(16):1-1
<正>7月11日,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的祥云火炬在哈尔滨市进行了传递。208名火炬手将在哈尔滨市14.86公里的路程上传递祥云火炬。这也是奥运火炬第一次来到北国明珠哈尔滨进行传递!  相似文献   

18.
<正>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  相似文献   

19.
1932年8月7日,哈尔滨市道外的一段江堤被洪水冲夸了,洪水如野兽般奔向市区,转眼间冲倒了房屋,淹没了街市,哈尔滨顿时成了一片孚国。居民们呼喊哭叫着,纷分逃向高处,躲避水灾。  相似文献   

20.
彭芊芊 《黑龙江史志》2009,(4):20-20,32
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承认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以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共同领导当地的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