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史天地》2010,(2):95-95
北洋舰队成立的时候,李鸿章决定采用“高薪制”。北洋海军的薪水制度将军官年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年俸”,即基本工资,占军官总收入的40%;一部分是“船俸”,即岗位津贴,占军官总收入的60%。根据北洋海军的薪水标准:海军提督,年俸为3360两白银,船俸为5040两白银,合计8400两白银;海军总兵年收入为3960两白银;海军副将年收入为3240两白银;海军参将年收入为2640两白银。此外,海军军官还有其他收入。  相似文献   

2.
名丑嘲骂李鸿章马十三晚清权臣李鸿章,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曾获清廷赏穿黄马褂。慈禧六十寿庆时,又赏他戴三眼花翎。他官居直隶总督,又被任命为海军会办大臣。中日甲午之战中,清朝军队惨败,北洋海军几乎全军复没.朝廷任李鸿章为对日交涉全权大臣,与日本侵略者订立...  相似文献   

3.
正丁汝昌(1836~1895年),为北洋水师提督、中日甲午海战的关键人物。字禹廷,雨亭,原名先达,号次章。安徽庐江县人,隶淮军。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官至北洋海军提督。1881年,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管"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1888年,出任北洋海军提督(相当于海军司令)。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最后在弹尽粮绝时,仍拒绝日本伊东佑亨的劝降,服毒自尽,  相似文献   

4.
雷艇是以水雷、鱼雷为武器的重要舰种,深受李鸿章重视。在北洋海军购置雷艇的过程中,洋人日意格、柏专敬等皆曾产生过影响,而李凤苞则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他通过对各大雷艇船厂的考察和交流,逐渐认识到鱼雷艇的作战价值,不断向北洋介绍最新的鱼雷艇动态和研究著述,并积极访觅优秀的鱼雷教习,促使李鸿章转变为中国官场的鱼雷艇迷,并将购艇重心逐渐转移到可以出海作战的大鱼雷艇方向。在北洋海军所拥有的14艘雷艇中,李凤苞实际负责了12艘雷艇的订购。其中,光绪六年2艘中鱼雷艇订购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德国舰船的物美价廉,是北洋海军和德国伏尔铿厂一系列大宗舰船交易的开始,在中国近代海军购船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军重生     
甲午一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大清帝国似乎没有近代海军了,中国的海军建设和发展也似乎停滞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自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至1911年10月10日卒亥革命爆发,16年半的时间中,清政府外购大小军舰共计43艘,并且在海军近代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甲午既是北洋海军的终结,也是大清重建海军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对晚清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洋海军的创建、编制、特点及素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述评,四洋海军的编制、特点及素质尚未见有人专文论及。文中提供了一些新史料,如福建、南洋海军的编制史料。提出了晚清创建海军的具体时间,并认为晚清海军代表清朝军队的最高水平。将北洋海军发展受限及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海军不能成军的主要原因,归结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根本问题上,并对李鸿章单纯的战略防御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对日海军威慑战略与甲午海战苏小东在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中,海军威慑始终是核心内容,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全面考察李鸿章创建和运用近代化海军的过程,就会发现,他的海军威慑思想不仅在指导海军建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海军的战略运用,尤其是在中日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8.
邓兆祥——中国近代海军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1岁即投身于海军,历经三朝海军,于役军旅长达70余年。从北洋海军到成为人民海军的高级将领,邓兆祥为追求真理踏出了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苦心经营3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陆军也全面溃败,洋枪洋炮损失殆尽.清政府于是在“整军经武、以救危亡”的呼声下,开始改革军制,建立新式陆军,决定在全国共编新军36个镇(相当于师).  相似文献   

10.
<正>甲午战争博物院坐落于山东威海刘公岛,院址设于清末北洋海军"海军公所"建筑内。院内露天文物陈列区展示的文物主要以北洋海军济远舰打捞出水的大型金属文物为主。济远舰是清政府1883年订购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的防护巡洋舰,历经甲午丰岛、黄海、威海卫三战,甲午战败后被日本海军俘获并使用,日俄战争时在旅顺附近  相似文献   

11.
甲午战后的海军建设和海防思想黄乘矩史学界对于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研究,大多集中于19世纪洋务运动发端至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覆灭这一时期,而对于甲午战后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则鲜有论及。这固然是因为前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海军诞生和奠基时期,它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重...  相似文献   

12.
在喧腾股的纪念甲午战争120年的时节,我也参与了一次中国近代海军后裔的聚会。邓世昌玄外孙叶伟力先生是这个群体的负责人。他告诉我,他的一大心愿,就是用后半生去寻找北洋海军的后裔,并为他们的祖先争取应得的地位。“不只是纪念邓世昌,我希望北洋海军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纪念。”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70年代,晚清政府揭开了筹建近代海军的历史巨幕.李鸿章作为其倡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艰苦工作,不仅促使中国近代海军得以迅速建成,而且还从理论上对近代海军的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发展措施等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近代海军发展战略.但由于李鸿章海军发展战略思想自身的矛盾性、狭隘性和被动性,决定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世纪前的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年)发生的中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尽管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掌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的李鸿章采取避战求和,招致战争失败和北洋海军覆没,被迫签订结束战争的丧权辱国的  相似文献   

15.
北洋海军管带群体与甲午海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肯定北洋海军管带(舰长)群体曾为中国近代化海军建设作出一定贡献、并在甲午海战中均有程度不同的爱国表现的前提下,着重论述构成他们完整形象的另一面,即其作为军事指挥官的素质缺陷以及由此对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中的作战所产生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朝野震动。舆论所指,李鸿章被罢免官职,下放广东,真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云水路八千”。在战败刺激下,朝廷亟需自强改革,励精图治。于是,盛宣怀被委以重任,力挽狂澜。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  相似文献   

17.
1894年9月17日,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丧失了5艘战舰,却连一艘日舰也没能击沉。10月24日,日军在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11月6日攻占金州,翌日又轻取大连。在旅顺岌岌可危之际,北洋海军竟坐视不问,退守威海卫。11月16日,光绪皇帝颁谕,以旅顺告急,丁汝昌统率海军不力,革去尚书衔,摘去顶戴,带罪立功,以观后效。同日,皇帝召见直隶候补道徐建寅,命他前往北洋察看。17日,军机处又转给徐建寅一道谕旨,进一步指示查验北洋海军的有关事项,并要求将查验结  相似文献   

18.
《湖南文史》2014,(5):42-42
慈禧是皇太后,食肉衣绮,宫苑园林,生活奢靡,这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所有史书,都把慈禧动用海军经费修三海、修颐和园作为一大污点,甚至将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责任也归咎于她——批判慈禧生活奢侈当然可以,但基本的史实还是要搞清楚: 其一,海军经费不等于海军军费,海军经费相当于海军衙门的办公费用,并不是购买军舰和练兵的军费。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在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办洋务,在颟顸的清朝大员中,是思想比较开明的一个洋务派官员。他对于西洋各国的洋玩意接触较早, 对喝咖啡、品洋酒也很在行。李鸿章在北洋大臣任上时,有德国舰队停泊大沽口。舰上有德国海军大臣,登岸至天津李鸿章之官邸拜访。他对李鸿章说:"我所乘坐的军舰,对世界各国海军来说,无论在吨位上还是火炮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中堂大人首创贵国的海军,应该对先进的军舰感兴趣吧?我想请您去我的军舰参观,好吗?" 李鸿章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双方约定了参观的日期。等到了那一天,天气骤变,刮起狂风,大雨如注。李鸿章认  相似文献   

20.
李鸿章左宗棠海防思想比较史滇生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海军、加强海防。作为当时筹办洋务的军政重臣李鸿章和左宗棠,在海防、海军建设中是两位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两人的海防思想和实践,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不少不同之点,并从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