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物》1954,(1)
第一陳列室—皇極殿這殿里陳列的從東晋到宋末(公元三一七—一二七九年)的九百六十多年間的重要的繪畫。顧愷之是晋代的人物畫的代表畫家,他的真蹟雖不可得見,但從宋人摹本里是可以了解他的風格的。從隋到唐代,山水畫已經完全獨立起來,人物畫也更加盡善盡美了。像隋代的展子虔,唐代的韓滉以  相似文献   

2.
帝國主義者、國民黨反動派的掠奪、盗竊和破壞,使豐富的中國繪畫蒙受了難以估計的損失。感謝文物管理工作同志的努力蒐求,故宮博物院今天能以空前巨大的規模,展出了自隋至清的繪畫五百多件。雖然不能以為其中每一件都是精彩的,却有不少是幸運地從災難中保存下來、從來還不曾有機會和人民見面的珍品。新中國的畫家和其他藝術家,為了加强藝術與人民的聯系,繼承和發揚藝術的民族風格,創造人民喜愛的藝術性較强的新藝術,將會把這些珍貴的、優  相似文献   

3.
《文物》1953,(11)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四年來辛勤蒐集我國歷代古典名畫,精選了從隋唐到明清的傑作五百多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佈置了一所繪畫館。這個中國古典美術的寶庫,在十一月一日正式開放。繪畫館按照時代順序和畫家的流派,陳列各家的優秀作品:故宮皇極殿佈满了隋、唐、五代和南北宋的古畫,寧壽宮是元代繪畫的專室,東西廡殿展出了豐富多樣的明清畫。我國藝術的偉大傳統,在瑰麗的古建築中發出燦爛的光輝。  相似文献   

4.
故宮博物院‘繪畫館’有系統的陳列着晉、隋、唐到清代的各種名畫,這是最近文化藝術界的一件重大的事情。從這陳列室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整整的一部繪畫藝術發展史,看到我們祖國一千五六百年來連緜不斷的具  相似文献   

5.
一、在中國古代藝術里,繪畫是一個重要部門。從紀元前四五世紀就流行的‘壁畫’,在漢晉六朝隋唐各代(紀元前二○六——後九○六年),都是中國繪畫藝術的中心,許多大畫家們都曾在宮庭、廟宇或住宅的牆壁上留下他們最優秀的傑作。但那些重要的‘壁畫’除了極少部分還保留在陵墓的牆壁上和偏僻的敦煌千佛洞、天水麥積山石窟  相似文献   

6.
故宮繪畫館的開幕,是我們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發揚祖國藝術遺產工作方面的一件大事。關於我們優秀的美術傳統,繪畫館在同時、同一地方提供了五百多件作品,使我們具體地認識到祖國古代繪畫藝術極其優異的成就,也使我們認識到反映當時现實生活的古代傑出畫家們的才能。這五百多件古代畫蹟,多方面地說明了祖國繪畫藝術傳統中現實主義的豐富和它的藝術的光輝。古代繪畫中的現實主義的光輝,我們看見,首先閃耀在生活是如何生動地重現在畫家的卓越的藝術技巧中。  相似文献   

7.
清代乾隆到嘉慶年間,對於外面的世界,上上下下的中國人大多還沉湎在兩千年來以自我爲中心的想象裹。那時的朝廷曾以清帝國爲中心繪製過幾次有關周邊世界的《職貢圖》,還有宫廷畫家也畫了《萬國來朝圖》,記錄各國人等到北京賀歲的盛況。人們始終沿襲着古老傳統,一厢情願地描述着想象的天下圖像。在這種對“蠻夷”、“藩屬”的無端傲慢中,看起來清廷唯獨對朝鮮還存三  相似文献   

8.
根據敦煌吐蕃占領時期的寫本可知,每年二月初八日在敦煌當地都舉行盛大的"行像"活動。在莫高窟八至九世紀的《文殊及侍從》圖中,文殊的侍從人數較此前同類題材明顯增多。特别是第159窟的侍從人數多達二十九身。如此龐大的侍從隊伍及其背景中華蓋、幡幢等圖像元素均反映了敦煌地方佛教節日的主題。本文試圖圍繞莫高窟第172和159兩個洞窟《文殊及侍從》的壁畫,通過文本文獻與相關壁畫中圖像間的對照研究,對公元八至九世紀敦煌的《文殊及侍從》圖中的佛教節日主題元素加以解讀並闡釋其象徵性含義。  相似文献   

9.
我國的文物自鴉片戰爭以來,便為美國人所注目,他們對於中國繪画的正式搜集,大約從十九世紀的後半葉开始。一八九○年美人弼格洛(W. S. Bigelow)捐給了波斯頓美術舘一大批中日兩國的古物,其中便包括着幾幅早期的中國佛教畫。一八九四年該舘开了一個中國繪畫展覽,有些畫件是從日  相似文献   

10.
我們看熟了陳陳相因、千篇一律的庸俗的水墨山水畫,弱不禁風的仕女畫,生意索然的花鳥畫,覺得膩煩,覺得單調、無聊。畫家的署名也許不同,那平凡爛熟的風調却是一貫無殊。假如我們相信那些東西就足以代表中國的繪畫,那末我們繪畫方面的傳統便不怎樣值得我們熱愛了。但我們的繪畫是有其優秀的傳統的,有其偉大的不朽的作品的。不僅有,而且很多,不僅某一個時代有,而  相似文献   

11.
编后记     
《文物》1955,(2)
我國石窟寺散佈的地區,就目前所已知的,從西邊的新疆各地,到甘肅、山西、山東、四川、河南,更南到江蘇各地,緜亘不絕,這些石窟寺保存有大量的從北魏(公元第五世紀)直到明代(公元第十七世紀)甚至更晚時期的繪畫、雕塑、建築資料,是研究中國古代藝術的寶庫。  相似文献   

12.
<正>清光緒十七年(1891),廣東畫家李丹麟隨國使出洋,游歷了美、曰和秘魯等國,後又自費游覽越南、柬埔寨及南洋諸島,歷時三年。"行蹤所至,舉凡山川人物,輒為圖說以紀之"~①,得《華盛頓圖》、《日本富士山圖》、《南美窮人背子賣物圖》及《夏威夷童子海底拾銀圖》等共205幅,集成一書,名為《游歷圖記》。作為第一位環球旅行並親手繪製圖記的中國畫家,李丹麟其人其書一直  相似文献   

13.
明代京杭大運河地圖因爲現存多爲圖籍中的附圖,且彩繪單幅運河圖傳世極少,所以未有學者展開專題論述。本文將收集到的地圖分門別類,分別針對明代治河文獻中的運河圖、《廣輿圖》等明代地理圖籍中的運河圖及臺北"故宮"藏明代彩繪單幅運河圖進行圖幅内容、圖幅價值、不同圖籍間關係及輾轉流傳路徑等探討,以求呈現明代運河圖的某些發展脈絡。總體而言,早期的運河圖難免生澀簡單,但隨着運河圖本身内容不斷豐富,繪製更爲切實,且各種主題圖、局部圖逐漸産生,並出現了彩繪單幅運河圖,在繪製技法、地圖分類等方面發展到較高水準,爲清代運河圖取捨借鑑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14.
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故宮博物院繪畫館許多陳列品中的重點之一。它描繪出當時汴京城(開封)內外清明佳節,仕女遊春及商賈交易的熱鬧繁華景况,不僅刻劃人物精微,還富有歷史價值,的確是一幅我國古代具有現實主義的藝術傑作。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知識和思想不僅來源於上古文書、典籍,也來源於上古圖文獻。上古圖文獻數量衆多,曾作爲儀式器具,用於分辨民族關係、溝通神靈、象徵天賦權利。從《山海經》、《齊諧》等物怪之書和現存上古圖文獻看,當時人對鳥獸草木的記録和描繪,其實是對儀式事項的記録和描繪。因此,從本來意義說,"興觀羣怨"、"事父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等詩學命題,談的不是文學的審美功能,不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不是所謂"足以資多識"的博物之學,而是禮儀政教的技能,是對"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個三段式的形象表述。本文主張結合上古文化史上從儀式中心到倫理中心的思想轉變,結合孔子學禮的過程,認識孔子的知識結構和詩學思想,也了解經典世界和前經典世界的深刻聯繫。  相似文献   

16.
姚鑒 《文物》1954,(12)
在「全國基本建設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覽」中,河北省展出了望都縣汉墓壁畫的一部分摹本和墓中發現的一些陶明器,其中壁畫摹本很引起參觀者的注意。北京歷史博物館因為這是關内第一次發現的汉墓壁畫,(以前只有東北遼陽和營城子有過汉墓壁畫的發現),商得河北省文管會同意,派同志赴望都摹繪。在工作進行中發現此墓的磚室結構和一般汉墓也不相同,因而决定詳細測繪,費時一个月才完畢,今將工作結果簡單報導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啓元 《中华文史论丛》2013,(2):321-341,402,403
明萬曆間,鍾惺與之所立竟陵派雖自初創即毁譽參半,然其入清後影響不降反升;竟陵餘響於清初詩壇,亦曾有震蕩。竟陵派的詩文主張、行年考訂,如今學界已有頗深入的研究,惟竟陵派與東南畫壇的聯繫,關注得還不夠。鍾氏於畫史留名,其文學主張亦多參東南文人畫之奧義;而明、清两代同情竟陵派者,多東南詩畫藝術界之士。本文擬從竟陵派與東南畫壇的關係,略論晚明詩畫審美趨近的一些表現。  相似文献   

18.
故宫博物院繪畫館在大家殷切的盼望下正式開放了。該館陳列着自隋展子虔以迄晚清吳昌碩的作品共五百餘件。這些歷代古典美術傑作充分體現了中國繪畫的優秀傳統和獨特的風格。它將會大大地有助於對中國繪畫藝術的研究,從而吸取其精華,推陳出新,使中國繪畫藝術更加  相似文献   

19.
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繪畫的傳統,是和我們民族的曆史一同悠久的。沒有傳下來的实物姑且不談,以現在所見到的絹素和器物上的繪畫‘真跡’而論,起  相似文献   

20.
李白是奇人。若與他的朋友杜甫、高適、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相比,其思想、作風與人生道路均有很大的差異。他爲什麽這樣特殊?學術界進行過多方面的探索,試圖解開李白之謎。我則試圖從文化背景的不同上說明李白的特點。爲此我除了從中國固有的儒、道、法、縱横等不同學派的影響上進行剖析外,還從李白先世居住地區的地域文化着眼,說明李白與突厥文化的關係;從蜀地區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