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话里响起陌生的声音。一问,才知道那是陈新桂先生的儿媳的一位朋友从京来沪,她托他来我家取磁带。我给了他4盒录音带──—既不是《济公曲》,也不是《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而是陈新桂先生生前跟我的谈话录音。那是我写《罗隆基传》时,赴京访问陈新枝先生,他一口气跟我谈了4小时,不仅谈他与罗隆基的交往,而且也细谈了自己坎坷多难的一生。就在我访问他之后不久,陈新桂先生与世长辞。他的儿媳听说我采访过他,给我写信,问那些录音带还在不在。对重要的采访,我都永久保存录音带。我当即答应复制4盒送她。她收到后,全家细细听了…  相似文献   

2.
再返京钟     
我告别刘邓首长,走出司令部不多远,就碰到几个熟人,他们亲热地和我握手,打招呼,把我让进屋。一进门,就看到郑绍文同志在打电话,他把电话筒一抛,跳过来抓住我猛摇道:“哎呀,老谢,你还活着呀!”的确,从中原突围到南下,经过激烈残酷的战斗,老同志能再相见,其高兴激动之情可想而知。谈了几句话后,他跑出去了,一会儿又风风火火地跑进来高兴地对我说:“我给你找一个好地方住,去江汉军区供给部,那里有马骑。”原来江汉区党委和江汉军区的机构已经组成,只等命令一下,就开过平汉线,重返江汉。我在供给部见到了部长张旺舞同志…  相似文献   

3.
轻松出走     
“ 5·31”不久,经常找我散步聊天 的陈元泰一天晚饭后对我说:有人介绍 他参加团结进步同学同国民党进行斗争 的爱国民主学生协会。他征求我的意见: 好不好参加?陈元泰是贺县中学比我高 一班的同学。我考进中山大学后,他很关 心我,常同我谈思想,借一些进步报刊给 我看。我也很愿意接近他。听说有那么一 个进步组织,我很兴奋,说,当然参加。陈 元泰说,那么我们就一起参加吧?并嘱我 写一篇“思想转变过程”给他。后来我才 知道,这是地下学联发展新成员一种进 可攻、退可守的办法。不久,陈元泰告诉 我,组织上看过我写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哑巴     
一他,弓着腰,步履蹒跚地向前走着。身上罩着一件破旧不堪的军棉袄,背上的蛇皮口袋被突起的脊梁顶起一块。但他的头依然抬起,两眼毫无卑怯地直视前方,额头的道道皱纹似乎要把无尽的苦难深深地刻在他瘦削蜡黄的脸上。他的嘴微向前突出,说话咿咿呀呀——他是一个哑巴。二 1992年,我8岁。我家刚搬到这条街,门口就有这么一个哑巴,似乎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只是称他为“哑巴”。起初,我以为他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拾荒者,无家可归,四处流浪。但不久就发现他和其他拾荒者不一样。他定居此地,房子就在街边小巷的深处,是一个低矮破烂的土坯子。那时,我和我的同学们上学放学都喜欢走小路,但无一例外地害怕哑巴的房子,因为那土坯后面有一口黑的棺材,而且一个同学还向我们提到有人在那儿遇到鬼的事。其实怕哑巴的远不止我们,整  相似文献   

5.
张月邢超 《人物》2018,(7):49-57
谈导演 希望回到有些茫然无知的状态里面 P:最近几年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吗?在心态或者别的方面? H:我以为说长相(笑)。最近几年其实还挺好的。我觉得就是能专注地去干一件事,我觉得挺好的,不那么散乱地去忙,无目的地忙。  相似文献   

6.
晓风 《百年潮》2001,(1):58-63
在与我父亲关系密切的朋友中,陈叔叔(阿垅)给我的印象除了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外,其他就没有什么了.那是因为,一则,他和我家不住在同一城市里,不经常来我家,再说我那时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从不关心大人的事情.直到这些年,读了我父亲的一些文章和别的叔叔们怀念阿垅的文章后,才对他多少有了一点了解,非常钦佩他的为人.长期以来,我总想为这位杰出的诗人和真诚的战士做点什么,也曾在不同场合下对阿垅做过一些介绍,但由于条件所限,都只是浮光掠影,简而又简.  相似文献   

7.
“水静,这几天你把东西收拾一下,我们得搬搬家了。” 尚奎对我说,“要抓紧时间,国庆节前一定要把房子腾出来。” “好好的搬什么家嘛。”我说,“要搬,等秋凉以后再搬也下迟呀。” “朱老总要在南昌住一段时间,我想,住我们这幢房子比较合适。”他解释说。 听说是腾给朱老总住,我立时就高兴起来。要知道,对这位名震中外的总司令,我还不曾见过哩。 朱老总是解放后最早来南昌的中央领导人。当时,滨江招待所还没有修缮好,江西宾馆也还没有动工,的确很难找到一幢适合他住的房子。我们住的原是曾任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公馆,房子一般,只是院子…  相似文献   

8.
王作尧是一位和林彪集团、“四人帮”作不屈斗争的将军。他被放逐长坂坡1970年元旦,新春伊始,来催王作尧将军上路的人一早便到家来了。昨天,他刚从囚禁地释放回到武汉家里,满心欢喜地对妻子何瑛说:“我解放了。”没想到他屁股还没坐热,武汉空军的专案人员随即跟了来说:“为执行林彪副主席的命令,进行战备疏散,司令部决定你明天一早便离开武汉,到湖北当阳县去。”“这是流放。”将军心里明白。这一夜,他没有合过眼,跟妻子谈着他两年来(从1968年8月2日被拘禁)在武汉空军执法队遭受残酷逼供的情景。打手们夜以继日地围攻漫骂,硬…  相似文献   

9.
阿贝  林凡靖编 《世界》2011,(5):110-115
小镇上的人都说,Ezi0教授是个疯子。造个房子,用了五年的时间都没造好——他想要一座真正的宫殿,每处细节都美。数学家一旦执拗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这房子,就修修停停地整整折腾了五年。他疯吗?在Ezio温文洁净的微笑中,我怎么觉得在他的世界里。为生活忙碌奔波、追求速食快乐的我们,才是真正的疯子。。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木木:我前夫是个老实人,没有进取心,我没办法爱他。为了孩子我们守着冷漠的家庭生活,直到我遇到很有男人味的X。X很快离了婚,两年后我也离婚。前夫经济不怎么好,我决定把房子给他。我和X另外买了房子,钱是我给的。X这几年在外地很  相似文献   

11.
《百年潮》2001,(1)
在与我父亲关系密切的朋友中,陈叔叔(阿垅)给我的印象除了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外,其他就没有什么了。那是因为,一则,他和我家不住在同一城市里,不经常来我家,再说我那时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从不关心大人的事情。直到这些年,读了我父亲的一些文章和别的叔叔们怀念阿垅的文章后,才对他多少有了一点了解,非常钦佩他的为人。长期以来,我总想为这位杰出的诗  相似文献   

12.
夜抵伦敦     
出门旅行,顺利、平安是福。这次英伦之行,上午由成都飞北京,下午14:05又在北京起飞,于伦敦时间傍晚5:45(北京时间深夜1:45)抵达伦敦希斯罗机场(Heathrow Airport)。空中飞行十多个小时,有同行的朋友聊天,还有邻坐是一位熟悉英伦情况的四川老乡宋先生,虽然他上飞机便将坐椅背靠往后一放,呼噜噜地睡大觉,使得坐在他背后的英国女孩没法打开手提电脑,噘着小嘴没个玩的,但他醒来给我谈英伦风土人情,谈华人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马寅初的硬幽默 马寅初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挺怪的。他不管是请周恩来还 是请李富春做报告,一开头,都是自称"兄弟"。我印象最深的是 第一次见到他,他先不谈李富春,而是先说:"今天高教部请客, 兄弟我吃了几杯老酒。"在当时,不自称"我",而自称"兄弟"的, 在电影上、话剧里,大抵是黑社会分子,或者是国民党反动军 官。他对于李富春既不尊称为李副总理,也不平等地称他为同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原因久居西北边陲,思乡心切,2012年春,我携妻儿回老家山东济宁探望双亲.由于父母房子临街而建,在我到家的第一个晚上,刚刚躺到床上准备休息,忽然听到街上有人断断续续地唱起“文革”时期流行一时的歌曲:“马克思主义的道理……造反有理.”听着那粗犷的嗓音,我不禁大吃一惊,这不是远房本家大哥吗?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唱语录歌.我询问母亲怎么回事,哪知母亲长叹一声:“你本家大哥他疯了,人家说是什么后遗症,可怜的人!”  相似文献   

15.
时间:1980年6月19日上午地点:李维汉家中 你们要我写文章,我不能写。现在由我来写这样的文章,是不得体的。我是向小平同志建议,希望他出来带个头,只有他比较最合适。我向秘书讲过,这个问题是不能谈的。你们从哪里知道的?中宣部传达了?我和小平同志只有两个人谈,是他说出去的?这两天都有人来找我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包玲娣很乐观地说她命好,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人在帮她。我虽然是不信命的,但真要反驳她的说法,又感觉不那么容易。因为她这大半生似乎确实比较“顺”,有时她根本没有刻意追求什么,但却得到了。不过我认为,她的“顺”是由以下几重因素造成的:一是她确实有似乎是“撞大运”的时候;二是虽然她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但她自16岁下放以来,在工作和学习上从未曾懈怠过,应验了“机遇总是被有准备抓住”这句话。当机遇降临时,需要她具备什么,她还就是具备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第四部分:解放战争开始阶段21、蒋经国为我证婚,保密局打我闷棍1947年1月初,我和谌筱华准备“旅行结婚”,她的母亲坚决反对,说那会被人看成私奔,必须明媒正娶,名人证婚。在南京,我认识的熟人不少,考虑到他们同胡宗南的关系,我选中蒋经国。他刚卸任东北外交特派员,找找他,他不但欣然应允,而且提出在励志社举行,所需费用由他付,他还让我把所邀宾客的姓名住址开给他的主任秘书陈元,由陈元代我印发请柬,安排场面。为使丈母娘满意,我按南京习俗,请四位熟人做“四大红媒:陈元;中央信托局襄理吴承明;即将去美留学的陈忠经;…  相似文献   

18.
周建人说:“这是一个谜”前几年,周建人同志生前曾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一次座谈会上提出一个问题:“鲁迅逝世前为什么要急于搬房子?”他说:“鲁迅逝世前的确是非常着急地想搬房子,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觉得是个谜。鲁迅临死前两天,我去看他,他说叫我给他找房予,并说我订下来就可以了,不要问他。他为什么要急于搬,我没问他。第二天刚好是星期日,鲁迅很急,拿起笔就写了‘周裕斋印’四个字,让我去刻一个图章,因为当时租房子要订合同,要一个印章,‘周裕斋’是‘周豫才’的谐音。别的地方没用过这名,后来房子也没租,图章也没刻。”(《鲁迅研究资料》第一辑48页)  相似文献   

19.
王兵 《文史月刊》2012,(3):47-47
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期,宦海浮游60余年的许世英平生不吸烟,不喝酒。某日,他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闲谈。王宠惠指着手中的雪茄说,自己吸了一辈子烟,这点星星之火,烧掉了好几栋房子与好几部汽车。许世英闻言接口道:“我从来不吸烟。但至今仍然没有房子,也没有汽车。”说罢,二人拊掌大笑。  相似文献   

20.
1957年北师大由陈垣校长亲自主持评议新增教授人选。我在辅仁和师大干了这么多年,又是陈校长亲自提拔上来的,现在又由陈校长亲自主持会议,大家看着陈校长的面子也会投我一票。那天散会后我在路上遇到了音乐系的钢琴教授老志诚先生,他主动和我打招呼:“祝贺你,百分之百地通过,赞成你任教授。”我当然很高兴,但好景不长,教授的位置还没坐热,就赶上反右斗争,我被划为右派,教授也被黜免,落一个降级使用,继续当我的副教授,工资也降了级。说起我这个右派,还有些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