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贺源  张忠强  张兰华  张良祥 《旅游纵览》2023,(20):165-167+172
嫩江流域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本文重点研究嫩江流域地理位置及区位优势、嫩江流域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嫩江流域民族体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现实困境,提出加强政策扶持,充分挖掘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提高创新意识,打造民族体育旅游品牌;依托新兴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支持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等路径,以期推动嫩江流域民族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助力相关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运用产业整合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原则,以及民族体育产品的整合、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整合、目的地旅游形象的整合、旅游企业的独立、民族体育创意文化产业的开发等产业化发展思路。经营者在开发民族体育旅游产品时要尊重当地地  相似文献   

3.
何梅青 《攀登》2009,28(1):88-90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要树立品牌意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性强,要在整体开发的基础上培青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推动青海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体育与旅游的融合,不仅为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而且也为旅游业提供了可以持续利用的旅游资源与发展动力。因此,了解我国民族体育旅游现状,掌握民族休育旅游群体的消费特征,制定民族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文献调查研究基础上,将我国民族体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梳理,为我国民族体育旅游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资源,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不但对新疆体育市场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从与云南省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的比较发现新疆开展民族体育旅游的不足,并对新疆民族体育旅游的开发现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首先对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研究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再次探索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最后针对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持续性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旨在帮助广西更好地将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需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特色与主题鲜明、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科学统筹原则。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地区旅游文化特点,完善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需要调整旅游文化开发的产权结构、构建旅游营销策略、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制定旅游文化开发法律法规,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需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特色与主题鲜明、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科学统筹原则。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地区旅游文化特点,完善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需要调整旅游文化开发的产权结构、构建旅游营销策略、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制定旅游文化开发法律法规,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兴胜 《丝绸之路》2009,(10):72-73
西部地区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既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也形成了形式独特多样的民族体育文化。二者的结合既能满足旅游者的健身娱乐需求,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又能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为西部旅游产业链的综合开发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学界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缺乏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有效机制的系统化研究。为此,本文采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以四川凉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凉山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协同现状,提出党建为导、文化为根、项目为重、农旅融合为法、居游共享为向五项策略,以期促进凉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推动凉山地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组 《攀登》2005,24(Z1):71-73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海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通过对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个案剖析,我们认为,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滞后的现实状况,以新的发展思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青海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了旅游业的发展又同步推动了地区旅游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单一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要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实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复杂的实践过程。青海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快速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青海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仍然较大,民族地区的发展还面临着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特色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等许多困难。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本地区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孙丽  李洪波 《旅游纵览》2022,(2):141-143
目前,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边缘化,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积极促进民族体育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旅游项目,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还可促进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民族体育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探究二者融合发展现存问题,提出促进二者深入融合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晖艳 《旅游纵览》2014,(4):194-19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研究和分析了羌族锅庄文化对阿坝州的旅游带动效应。认为:羌族锅庄文化有着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它展示羌族民族文化与阿坝州旅游的发展演进互动关系。通过两者的演进和互动,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并与现代的旅游理念相结合,更好地推动阿坝州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同时民族地区旅游也将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一个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陈静 《旅游纵览》2022,(18):66-6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因其明显的资源独特性、丰富的资源类型以及较高的集聚度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区域。目前,民族旅游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资源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及影响等方面,民族旅游影响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对民族地区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关于旅游地文化景观变迁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居民感知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结合我国贵州省的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景观变迁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展开分析,梳理不同因素对居民感知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并针对提升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景观感知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的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的感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梁代生 《攀登》2005,24(Z1):59-61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青海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更是促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积极探讨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枉会的特殊性,有利于我们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探索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梁代生 《攀登》2005,24(12):59-61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青海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更是促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积极探讨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性,有利于我们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探索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吕盛兰 《神州》2013,(32):31-31
青海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长江黄河的源头,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青海的民族民俗文化在中华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西部文化中。青海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鲜明的民族个性,是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发挥青海的民俗文化优势,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首先阐述了青海旅游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青海的民俗旅游资源,最后讲述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梁代生 《攀登》2001,20(Z1):143-146
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党在民族地区开展工作的基础和根本.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区,因此,研究和总结青海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对加强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