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潜山薛家岗遗址第六次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发掘发现了一批相当丁二薛家岗文化二、三期的墓葬、灰坑以及红烧十遗迹,确认薛家岗三期墓葬大都有墓坑。此外发现了大最的商周时期的遗物和遗迹,它们具有较强的地方特征而与同时期的中原文化有明显差异。在该遗址两面的永兴遗址,还发现了一处可能与建筑有关的大面积红烧十堆积,它与薛家岗遗址应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方法,测试分析了安徽张四墩遗址和薛家岗遗址出土陶器的微量元素,并运用热膨胀法测定了低温古陶器的烧成温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考古发掘资料,将测试数据作多元统计分析,系统讨论了张四墩遗址不同文化风格古陶的矿料来源,并探讨了张四墩遗址与薛家岗遗址陶器的产地、渊源的关系和制陶工艺方面烧成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张四墩遗址反映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性的文化。一方面,它承继了本地薛家岗文化的部分因素,另一方面,受到东部的良渚文化,特别是北方大汶口文化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路铺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并非单纯属“石家河文化系统”,至少包括薛家岗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三类不同性质的遗存。以大路铺遗址为代表,可以归纳出长江以南的鄂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变迁经历了薛家岗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周剑 《四川文物》2005,(4):34-39
通过对湖北黄梅陆墩遗址出土遗物的再次分析,可以看出,陆墩遗址受薛家岗文化的影响较大,但并不属于薛家岗文化,它具有许多自身特色。陆墩遗存四个年代组的划分是客观的。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王晓琨  张辉  刘爽  孙静怡  张文静  张锐 《文物》2022,(4):4-24+1
魏庄遗址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晴岚村。2019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了新石器时代、商周和唐代遗存,其中新石器时代墓葬8座。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未发现葬具,人骨均已腐朽。随葬器物有陶器、玉石器,陶器以鼎、豆、壶、碗等生活用具为主。随葬陶器与薛家岗文化具有一定相似性,墓葬年代相当于薛家岗文化晚期。魏庄遗址新石器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同时与薛家岗文化、崧泽文化、凌家滩文化存在一定联系。此次发掘填补了皖西南和皖中之间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为认识皖西南与淮河中游、宁镇地区诸文化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潜山县薛家岗遗址位于皖西南,处于大溪·屈家岭文化、山背文化、马家浜·崧泽文化和“宁镇文化类型”等文化分布区的“接触地带”。正确而且精细地认识处于这种地理位置中的文化遗存,对于史前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薛家岗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它的文化遗存归属的复杂性。苏秉琦先生等认为它当属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宁镇文化类  相似文献   

7.
朔知 《南方文物》2006,(2):58-64,30
皖西南地区是东西连接长江中下游、南北交通淮河和赣鄱地区的所谓‘四战之地’,在文化地理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开始的时间虽晚,但在近年来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皖西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迁》一文作者朔知先生参加过本地区很多遗址特别是薛家岗遗址的发掘,并主持编写出版了《潜山薛家岗》报告,同时还对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因此十分熟悉相关的材料。文章详细阐述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从黄鳝嘴类型经薛家岗文化到张四墩类型的文化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时期本地文化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往来情况,从而在广阔的视角下论述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同是也加深了我们对于周围长江中下游以及黄淮地区、赣北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认识。对于关心本地区史前文化的读者来说是很值得一读的。  相似文献   

8.
余家寨遗址位于湖北麻城市,面积8300平方米。1991年,麻城市修建106国道将余家寨遗址西部边缘破坏,省、市、县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勘探。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和西周两个时代的文化堆积。新石器时代标本中的主体是石家河文化,还兼有屈家岭文化、薛家岗文化及樊城堆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上筑有一座面积约15000平方米的西周城堡,夯土城墙及护城河大部分保存完整。余家寨遗址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原始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南方商周文化与中原商周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文物》2014,(5)
2007年10月~2008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孙家城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墓葬、红烧土坑、灰坑、沟、基槽等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等遗物。从地层堆积和陶器演变来看,此次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可分为孙家城一期文化、孙家城二期文化、薛家岗文化早期三个阶段,孙家城一、二期文化衔接紧密,应属同一性质文化的两个阶段。此次发掘为寻找薛家岗文化的渊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薛家岗文化自从80年代命名以来.学界对薛家岗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分期、分布范围,文化因素分析、葬俗、玉石器等方面,针对薛家岗文化石器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佟柱臣先生从制作工艺,功能等方面进行过探讨①。张弛先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聚落研究》  相似文献   

11.
山西史前玉器集中发现于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或墓地中,处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盛行"葬玉"之风,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玉器质料以大理岩为主,器类常见钺、璧、环、刀,制作工艺以片(锯)切割为主,使用了管钻和桯钻。从文化源流上判断,可能与同时期或略早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薛家岗文化等曾有密切的文化交流,此后融汇吸收又传播至陕、甘、宁、青等地。  相似文献   

12.
河姆渡遗址与跨湖桥遗址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其地层堆积、文化内涵及~(14)C年代测定表明,跨湖桥遗址的年代确实要比河姆渡遗址早。河姆渡遗址的文化内涵中可以见到跨湖桥的若干身影,但后者并不是前者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13.
关于屈家岭文化区、系、类型问题的初步分析(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屈家岭文化在中心区以外的区、系、类型分析自《京山屈家岭》把屈家岭遗址第二次发掘发现的“早期遗存”和“晚期遗存”都命名为“屈家岭文化”后,考古发现的广泛屈家岭文化遗存,经考古界广大学者的研究分析后都较一致地认识到屈家岭遗址的遗存是最典型的屈家岭文化遗存并认为屈家岭文化的中心地区应在今鄂中的“汉江东部地区”之后,屈家岭文化中心区以北原为仰韶文化的分布区,以西原为大溪文化的分布区和以东应是薛家岗文化的分布区,也将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积累和研究而得到更多的共识:《发掘》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和《成因》的进…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再论樊城堆——石峡文化》稿中,根据赣江鄱阳湖流域的考古资料以及湘东、粤北、闽北等地的考古发现,认为考古者们已初步打通了赣江与湘江、北江、闽江上游古代文化联系的通道,并就樊城堆——石峡文化的内容、性质等作了阐述,指出把樊城堆、筑卫城等归入所谓“山背文化”之中是不妥的.那么,樊城堆文化的早期阶段.即5000多年前的情形又是怎样呢?在这篇文章中,拟主要依据江西靖安郑家坳、九江县大王岭和新余市拾年山等遗址发掘资料,以及南昌、瑞昌县有关遗址调查材料,以论述与安徽薛家岗文化的密切关联诸问题,从而说明赣鄱地区在5000多年前,即与隔江相望的安徽江淮地区,皖鄂赣交界的鄂东地区古代文化上的联系与交结。  相似文献   

15.
把花厅墓地随葬的陶器划分为大汶口式、良渚式、薛家岗式和大汶口-良渚式、大汶口-薛家岗式,把玉器划分为良渚式、花厅式和融合式。根据随葬品的文化属性推测该花厅居民有大汶口人、良渚人和薛家岗人,大汶口人接受了良渚人的玉文化,良渚人和薛家岗人接受了大汶口的重要丧葬习俗。随着良渚人进入花厅,花厅由原来的富人和平民两个阶层分裂为贵族、富人和平民三个阶层,并使花厅由简单社会向复杂社会变化。三个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先民在花厅共生共存,创造了面貌较为复杂和多样的考古学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张弛 《文物》2005,(12)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如果从1936年良渚遗址发掘算起,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其间最重要的考古工作首先是在长江下游和中游分别开展的,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地都已建立起较长时段的文化区系。在长江中下游之间的皖西南沿江平原地区,直到1979年发掘潜山薛家岗遗址,人们才第一次认识了这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17.
查海遗址是红山文化的源头之一,郭大顺先生曾把查海文化归纳为“龙、玉、轴、神”四大发现,认为查海文化是红山文化的根系,开启查海时代。以查海遗址为中心构成一个查海文化遗址群,基于大遗址保护策略,对其进行整体保护利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为新时代阜新地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薛家岗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采用体视显微镜进行微痕观察,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分析仪器的物相测试,对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博物馆所藏的127件薛家岗玉器的表面加工微痕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薛家岗玉器大多光素无纹;玉料主要以闪石玉为主,结构普遍较粗;开料以线切割技术为主,片切割技术为辅;钻孔主要为两面对钻,工具有实心钻和空心管钻,孔壁常留有螺旋钻痕和对钻台痕;玉器整体经过打磨抛光工序;出现了破裂玉器的接合修复技术;薛家岗文化晚期出现了镂空技法、减地浅浮雕技法以及阴线刻技法,体现了玉器制作工艺的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19.
唐斑 《江汉考古》2002,(4):95-96
考古新发现 秭归县望家湾遗址发掘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 巴东县西滚口古墓葬2000年发掘简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2002 三峡库区宝塔河遗址六朝墓葬发掘简报 ……………………………………………三峡湖北工作站武汉大学考古系巴东县博物馆2002 安徽潜山薛家岗遗址第六次发掘简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 湖北襄阳邓城韩岗遗址发掘报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 湖北襄阳邓城韩岗遗址汉唐墓葬…………………………………湖北…  相似文献   

20.
何驽 《东南文化》2014,(1):53-64,127,128
分析双墩、薛家岗、柳林溪、杨家湾、良渚等长江中下游文明化进程中重要遗址中出土的商品经济与刻符陶器考古资料,可知长江流域以商品经济文明起源模式迈进了商业文明和国家的门槛,其神权与军权结合且神权为主的社会公权特征,与中原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差别,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国文明起源模式与道路的多样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