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互相支持,反对美国推行侵略政策,在世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嬗变,由结盟到对抗,其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交锋可谓尖锐复杂,惊心动魄,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2.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互相支持,反对美国推行侵略政策,在世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嬗变,由结盟到对抗,其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交锋可谓尖锐复杂,惊心动魄,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苏联撤走援华专家被认为是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从此以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但是,中苏关系破裂远远早于1960年的苏联撤走专家一事。中苏分歧从最初两党意识形态之争扩展到了两国国家利益冲突的层面,两党分歧逐渐公开化,两国关系迅速恶化,这直接导致日后两国关系的完全破裂。  相似文献   

4.
中苏同盟的兴衰 ,在冷战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2 0世纪 40年代末 5 0年代初 ,中苏两国在同盟形成之时都曾宣称 ,它们之间的“兄弟般团结”是“永恒的”与“牢不可破的”。然而 ,不过十年间 ,中苏同盟关系已出现了严重裂痕。到 60年代末 ,两国关系甚至达到了反目为仇、兵戎相见的地步。中苏同盟的瓦解对冷战的发展影响至为深刻。它不仅实质性地改变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 ,并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冷战中两大阵营对峙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及制度对立的性质 ,因而使得冷战在 60年代末 70年代初以后演变为一个同常规性国际对抗有着更多…  相似文献   

5.
中苏同盟与战略利益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苏同盟是战后雅尔塔格局的产物 ,同时又对这一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苏同盟的演变反映了战后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其实质则是中苏在战略利益上的选择。本文从战后国际格局和国家利益的角度 ,对中苏在结盟中的战略利益选择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中苏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使远东地区的国际关系发生急剧变化。中苏两国各自出于战略利益的考虑,开始调整相互之间极不正常的关系。本文试叙述九一八事变后中苏两国关系调整的艰难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苏结盟是一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由于缺乏信任,1944年中共和苏联都没有把对方作为战后合作伙伴的首选;1945年毛泽东在党内宣布苏联是中共的朋友,却遭到斯大林的白眼;1946一1948年苏共谨慎地援助中共建立起革命政权,但只限于中国北方地区;经过激烈的争论,并在毛泽东表示政治上的顺从后,斯大林决定支持中共夺取全国政权;斯大林在中苏民族利益的冲突中被迫做出重大让步,从而对毛泽东的忠诚和中苏同盟的可靠性产生怀疑;毛泽东在极端困难和矛盾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出兵朝鲜单独对抗美国,避免了中苏同盟条约被束之高阁的命运。总之,中苏同盟并非出于意识形态的要求,尽管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从中苏结盟的过程看,这种无奈的选择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同盟破裂的隐患。  相似文献   

8.
从"正常化"走向"睦邻友好"--1989~1992年中苏(俄)关系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2年是中苏(俄)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包括三个阶段: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1989年);中苏关系过渡到中俄关系(1991年);建立睦邻友好原则(1992年).在这三个阶段中,"正常化"是核心,它贯穿其间,使三个阶段紧密相连.中苏关系之所以实现"正常化"主要是由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两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此外,灵活的政策运用在处理"三大障碍"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最终实现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中苏关系正常化,对后来的中苏(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国家关系,使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考验,奠定了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华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1):118-131,159,160
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一直没有与意大利建立外交关系。直至1969年初,中意两国关系正常化才迎来了转机,其原因主要是:中苏两国从结盟走向对抗、西方大国纷纷调整对华政策、意大利国内左翼政党力主承认新中国以及中意经贸发展的驱动。从1969年2月至1970年10月,中意两国围绕建交问题进行了长达22个月的谈判,最终于1970年11月6日签署联合公报。中意关系正常化掀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孤立新中国的政策开始破产。  相似文献   

10.
尹航 《百年潮》2013,(11):61-64
中苏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恶化,由意识形态上的分歧逐步发展到两党、两国关系的全面破裂。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和铁列克提发生的武装冲突使两国的对抗达到了顶峰,甚至走到了发生战争的边缘。其后,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陈兵百万,形成对中国的强大军事威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茶经》等文献记述,对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所见之茶具作了考辨,并对其时北地饮茶之俗的流播、自身的地域特色及古人的"一器多用"现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内战后至 1 9世纪末 ,美国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个被称为“镀金时代”的过渡时期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美国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力度。内战前尚被称为“美国荒漠”的大平原地区 ,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开拓为辽阔的“牧畜王国”。美国东部和欧洲资本的流入 ,对促成美国西部牧牛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美国西部牧区在引资中也有一些负面教训。探究美国西部牧区资本流入的得失 ,会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周钢 《世界历史》2004,9(4):46-56
内战后至19世纪末,美国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个被称为“镀金时代”的过渡时期,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力度。内战前尚被称为“美国荒漠”的大平原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开拓为辽阔的“牧畜王国”。美国东部和欧洲资本的流入,对促成美国西部牧牛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美国西部牧区在引资中也有一些负面教训。探究美国西部牧区资本流入的得失,会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esents statistics and literature 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and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The main discussion is focused on identifying which years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creased in the UK and US, and to give some tentative reasons for this. The objectives are to show the difference in the use of the term 'poverty', the magnitude of 'poverti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North. The experiences of particularly the UK and US contain lessons that may be useful for policy formation to alleviate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South.  相似文献   

15.
16.
赵银河 《丝绸之路》2011,(2):107-10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越来越成为就业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因此,了解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The Dutch planning system rejoices a very positive reput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lanning literature. Yet both the conceptual orient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of Dutch planning are eroded. New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have emerged that effectively form a 'shadow structure' to the official planning system, eroding both its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is instititutional development is to be understoo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larger processes of social change to which the system has so far not responded: the coming 'network society'. In light of this analy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Dutch planning could enhance both its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by reconsidering some of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plan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结合野外调研,研究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行政变化和交通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游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研究认为,从细石器时期到汉晋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气候湿润,生态环境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从原始经济向汉晋城邦文明稳步演进,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塔里木盆地东部重要的鄯善(楼兰)独立王国:东晋以后,气候逐渐变干,下游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线路被废弃,鄯善国消亡,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成为封闭的游牧区:18世纪中期以后,下游绿洲归属吐鲁番政区管辖,对外联系再次畅通,是因为这一时期气候湿润:19世纪末期,气候变化剧烈,再次变干,塔里木河下游与吐鲁番之间的政治、交通联系中断,开始属于塔里木河流域的上一级行政区管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