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长启 《丝绸之路》2013,(21):69-76
顾名思义拴马桩是拴牲口的柱子,它的出现与人们饲养牲口有关,早在汉代画像石中,就生动雕刻有马拴在拴马桩的图像,例如,1911年4月,四川永川西北乡冰糟村崖墓出土石棺上刻有一马栓在柱上;1994年,四川新津邓双乡石广湾岩墓出土石棺上刻一马拴在柱上,柱顶还刻一猴。唐代韩干画《照夜白图》绘一桩拴一马,  相似文献   

2.
《文史天地》2014,(4):94-94
正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作为下棺的工具。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  相似文献   

3.
《文史月刊》2013,(7):9-10
题外话:223年,西北部的张掖地区柳谷口连降大雨,造成泥石流,滚下了许多石头。这些石头巨大,有的像牛,有的像马。由于是像马的石头先滚下来,像牛的石头又滚下来,堆靠在像马的石头上面,就被《玄石图》用"牛继马后"这四个字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4.
正无奈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林彪事件,"文革"运动已不像60年代中后期那么狂热了,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浪潮仍然一浪高过一浪。1974年1月,我高中毕业,因当年"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改动,小学六年制改成了五年制,中学六年制改成了四年制,我6岁上学,所以高中毕业时还不到16岁。当年上学时,各班教室后面墙上都有两块班办的"文化阵地",一曰"学习园地",一曰"批判专栏",班级教室外的后墙上还有一块属于各班对外宣传的"黑板报",一周或两周换一期。因  相似文献   

5.
赫鲁晓夫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人物,他的缺点是明显的。但他在破除个人崇拜、为千万受冤屈的人平反、改善民生方面是卓有成效的。赫鲁晓夫的一生,就像他那由两块黑白石头相拼而成的墓碑一样分明。赫鲁晓夫死后,雕刻家恩斯特·涅伊兹韦斯在给他雕刻墓碑时,特意将两块黑白石头拼接在一起。墓碑上的黑白折线说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TAZ   《旅游》2012,(4):94-95
"我所能听到的是风声。这声音就没有离开过我。我在阿里旅行了一个月,那是西藏的最西边,最不可及和最神秘的境域。在那儿,风声是我唯一能听到的声音。风声就像大树上的苔藓牢牢地附着在我的身上,无时无刻绕在我的心头,无论是跋涉沙漠,还是翻越雪山,风声无时不在,时时在。"——龙安志这是我在山庄茶馆里在夕阳下喝酥油茶时在墙上读到的一句主人写下的话。  相似文献   

7.
目次一序言二环形饰品的分类三新石器时代腕臂环饰资料分析四环形饰品的时空变化五环形饰品的社会功能及佩带习俗六结语一序言装饰品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即使人们还在为生存与大自然搏斗的艰苦时代,他们也没有忘记用动物骨骼、贝壳、石头等信手拈来的材料做成装饰品。提起腕臂环饰,也许首先想到的是晶莹的水晶或各色美玉,而那些曾流行于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  相似文献   

8.
涂鸦在欧洲     
涂鸦这个概念在我们国家,是那些不谙世事的儿童在墙上画不像样子的人形,或东歪西倒地写上“打倒王大毛”等儿童书法之类的东西,属于“个别行为”。但涂鸦在西方世界已成“规模”,它已不仅仅是儿童的活动,不但有时警察和政府有关部门奈何它们不得,甚至某些涂鸦已被拔高成“艺术”,在艺术界里享有一席之地,这在我们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9.
福字石,是刻有大"福"字的石头,是青岛崂山周边乡村地区流行的一种新民俗。村民在门口或街角显眼的地方,放置一块刻有"福"字的大石头,"福"字全部用大红油漆填色。民间认为,石象征着"寿","福"字刻在石头上,就是"福寿双全"。走进村落,处处见福,石石有寿。这种新民俗其实是传统春节"福帖"民俗的延伸。"福帖"就是"福"字帖,一般是将写春联用  相似文献   

10.
《文史天地》2012,(2):F0004-F0004
贵州镇宁石头寨 石头寨距天下闻名的黄果树六瀑布6公里,不仅全寨房屋由条石砌墙,用石片盖顶,磨、臼等用石头做成,就连灶具、桌椅、水缸等也全是石头做的。有人说,走进石头寨,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石头的迷宫”。这个寨子,体现了布依人对石的偏爱和石工技艺的高超。  相似文献   

11.
牲口的记忆     
牲口,是对牛、马、骡、驴等家畜的总称。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很少见到牲口了,但在我的少儿时代,河湟农村随时随地都可见到牲口,牲口是河湟农人亲密的伙伴,  相似文献   

12.
北石 《旅游纵览》2016,(9):78-82
正斯里兰卡,听名字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它是印度南面的一个岛国,地图上就在印度的下面,岛的形状像一滴眼泪,所以它被称为"印度洋的眼泪"。那是一个海洋的国度,蓝天白云映衬的金沙碧海装扮着那里,如同一颗眼泪荡漾在印度洋上。而当你以为水的温柔便是它的全部时,它却用石头的坚硬诉说起古老的故事,那故事里,有传奇,有信仰,更有着人们的生活。带着那份向往一步步走进斯里兰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深秋,故乡的田野只留下田埂边高高的白杨树和树上金黄的叶子,被翻耕过的田地里和地埂坡上,劳苦了大半年的牲口们在安详地食草,我和伙伴们背着背篼,手拿粪叉紧跟在牲口后面拾粪时,不经意间天空中隐隐约约传来大雁"嘎嘎"的鸣叫声,  相似文献   

14.
一俊 《神州民俗》2007,(7):94-94
现在市场上摆摊卖假石头的很多,买家花钱买假上当屡见不鲜。因为现在对奇石造假的手段越来越多,外行根本无法鉴定。常见的假石一般有以下四种。 1.画出的石头:有的假石头图案是画上去的,然后涂了层清漆,因图案太像,较易鉴别。  相似文献   

15.
<正>翻开长沙市博物馆厚厚的玉器藏品账册,在众多的珍贵玉器中清玉占据了半壁江山,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部清代玉文化史。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玉器能像清代玉器那样与众人形跟影随、不离分秒,探究其中因缘,解析清玉特征,是下文谋篇之意。一、神灵崇拜的玉史话"上天"造就了人类知美的观感和本能。"上天"还用亿万年时光造就了征服人类观感的美丽石头——玉。当先民以玉事神时,它就在大美  相似文献   

16.
云南石林     
正抵达昆明的第二天,导游阿姨安排我们到石林观光。一下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石宫中了。那沐浴在阳光下的丛丛巨石,仿佛也正含情脉脉地欢迎着我们的到来。爸爸告诉我这里是昆明的一大景点。石壁上镌刻着两个醒目的大字,我脱口而出:"林石。"爸爸笑着说:"错了,应该倒着读。"有点小马虎的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石林,莫非这里的石头多得像森林么?"爸爸笑着点头。放眼望去,不由得让人惊叹,远远近近的皆是石头,高的、矮的、长的、短的……怪石林立,姿态各异。我在心底惊叹:石林果然名副其实,大自然真是  相似文献   

17.
老天一通宣泄之后,尧河里干涸而裸露的石头缩进了河水中,不时激起的浪花,告诉人们石头还静静地卧在那里。河边滩涂上泛起一层浅绿。就像幼儿园的孩子无力涂上的蜡笔颜料。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运河边     
<正>驶过一个小岬角,我们在坟地的荒榛蔓草中放上一块正方形石头,拴定小船,就仿佛这是什么不知姓名的人氏送来的墓碣。刚才经过的地方,那些老头子和老妇人,为衣食所驱使,从遥远的村落,驾着用从家屋上拆下来的门板所搭成的牌筏,由鸭子引路,背井离乡,漂泊出来。他们从这条沿岸有人淘米的河流的外貌,知道他们经过宽广笔直的运河,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富  相似文献   

19.
正林纾(1852-1924)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他是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语的文人,但他却与朋友合作,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107名作家的作品,翻译小说达200多种,被誉为"译界之王"。少年时的林纾,读书异乎寻常地刻苦。他曾在居室的墙上画了一口棺材,旁边写道:"读书则生,不则入棺。"房门边的墙上贴着一张字条,抄着一段文章或者一个问题。林纾要将它背诵一遍或想出答案才  相似文献   

20.
最美保安     
正"儿子,我在烫发呢!别急,再过15分钟就来接你,再写会儿作业啊!"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拜拜!妈妈。"放下电话,我写语文作业。当时针跳到"6"时,妈妈还没来。我想,"还是到门房等吧,好歹有个伴。"于是,我像飞了起来似的,冲到了门卫室。安静的校园被黑夜包围着,白天的热闹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