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习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份,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在“说”字上下苦功。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曾做了一个“杨利伟怎样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节目,被采访的航天局领导说了三个原因:一是杨利伟在五年多的集训期间,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二是杨利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强,在担任强击机飞行员时,多次化解飞行险情;三是他的心理素质好,口头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分寸。有以上三个优势,杨利伟最终通过了1600人——300人——14人——3人的淘汰考验。航天局领导还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最终确定…  相似文献   

2.
正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它往往在不经意间来,又在悄然无声中逝去。它往往藏在某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或者就在你眼前,而你却没有看见它,它常常在幼儿园领导的熟视无睹中隐没。只有在潜意识里关注细节、且有一双慧眼的人才能发现身边或已存在,或即将到来的细节。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位阿拉伯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都说,沁县“三件宝”是“鸡蛋、瓜子、吴阁老(指沁州黄)”。但在民国时候的沁县,人们也说沁县“三件宝”是吴淞、赵顺、王懋昭。全国各地叫“三宝”的东西很多,而且多数都是指土特产或名胜古迹,但为什么沁县人把吴淞、赵顺、王懋昭三个人也叫“三件宝”呢?因为这三人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太出名了。当时山西省教育厅公派出国的第一批留学学业生共有30人,其中就有沁县这三人。这在当时是扬名三晋,轰动沁州的。清政府闭关锁国200多年,“戊戌变法”后积极寻求强国之路,其中一条措施就是向国外派留学生。这第一批留学生,和科举时的硬拔贡一样,是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是大浪淘沙般筛选出来的,无疑是马中赤兔、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梁效”后期分成九个小组,每组三至四人。粉碎“四人帮”后,有两个小组被称为“尖刀班”。可能由于这两个小组出手的文章比较多,加上“态度不好”,因而挨了更多批斗.  相似文献   

5.
写作中的细节处理特指作文中一些细微而又具有典型性的环节或情节方面能够真实可信、合乎逻辑且富有表现力。初中生写作中的细节处理主要有如下问题:一是对自然、社会的事物和生活上的细节描述失真;二是在表现人物思想情感上不符合人物心理发展的逻辑;三是对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人物的思想行为上的细节描写随意想象乃至玩“穿越”;第四是在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时未能达到艺术的真实,离奇怪异,不合情理。  相似文献   

6.
李奕霏 《南京史志》2022,(Z1):72-75
<正>【教材原题】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细节描写要注意三个方面:真实、典型、生动。著名作家赵树理曾谈到过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相似文献   

7.
这占地一万九千一百多平方米的三个秦兵马坑倒底是何时、由谁领导修造的呢?它修建的目的是什么呢?这至今还是个谜. 按照当时的形势和条件来看,只有居住在郦山的“徒、人奴产子”才有可能从事这一工程.郦山陵中闭埋了大量“为机”的工匠,但“徒送诣七十余万人”不可能全部或大部被埋.这些已判刑的罪犯和人奴产子(据估计有三十万人)聚集在郦山,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常青 《文史月刊》2006,(5):14-15
民国学人中有三个著名的“疯子”,一个是被黄兴称之为“章疯子”的章太炎,一个是刘师培,还有一个就是被称作“黄疯子”的黄侃。有意思的是,这三人不仅都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而且章太炎、刘师培与黄侃还是师生关系。这三人的共同特点是,学问大,脾气怪。其中黄侃的脾气之大、性  相似文献   

9.
不久以前,看到某刊物转载《文史精华》1998年第10期的一篇文章,说台湾地下党省工委武装部长张志忠同志“叛变”。这不符合事实,望予更正。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蔡孝乾与台湾共产党》,作者是房建昌,文章中对蔡孝乾的出身及历史的叙述相当详细,虽有些细节失真,但基本合乎事实。 该文称“由于张志忠的叛变,导致了台湾党组织其他人被捕。 1950年1月 29日蔡孝乾落入台湾特务手中”;又说“蔡逃脱后国民党费尽心机,在张志忠身上继续穷追线索,陆续抓获简吉等共产党要人,并于简吉身上发现蔡孝乾的逃匿下落”,“遂在三个月后…  相似文献   

10.
陶诗与对话     
陶渊明所体现的“自然”是建立在人的“关系性”本质上,以田园为场域,所开展出的“入境自然”;“对话”则是陶渊明基于人境关系表陈存在体验的自然倾向。他的“对话”反映了三个向度的多重主题:一是空间向度的社会与自然场域,二是时间向度的历史与未来意识,三是深层向度的主体与精神的掘发。经由这三个向度的对话,不但使他成为最善于透过艺术形式呈现深度哲思的诗人,也使他所塑立的人格典范与桃源理想受到读者最为广大的回应。  相似文献   

11.
“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相互联系的三个标准体系,又是相互区别的。正是它们的区别构成了它们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独特功能。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我国的改革实践和政党建设都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哲学史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真理标准问题有过种种说法。本质上讲,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主观标准,二是虚无标准,三是客观标准。主观标准,表现为主张以人或人的思维言论、上帝的旨意、圣经的教条或是“共同感觉”、“大家公认”、“有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正确把握志书的重点内容,对于续志编修的规划部署、篇目设置、资料收集都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对于确保志书的质量,提高志书的实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广西通志》10部专志和l0部市县志的了解得出结论:第一届的志书突出了以经济为重点,增加了经济部类的内容,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也必须看到,人文内容的比重偏少了,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认真解决。文章强调,既要承认经济是重点,经济很重要;同时,又要承认人文也很重要,也应该是重点,从而确立经济和人文两者都重要、两者都要重的思想。文章提出续志应从三个方面加强人文内容的记述:一、抓住一个“文”字,在文化部类和非文化部类充实人文的内容;二、突出精神文明建设,增设精神文明建设志;三、在“人”字上下苦功夫,进一步做好人物人志工作。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环球人物》2015,(4):12
总第274期的“封面人物”《军中“打虎”》,文章内容详实权威,将军队腐败的原因分析得很透彻。看完文章,我对党中央推进反腐斗争的决心更加佩服了。通过反腐凝聚军心,一定能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头条”栏目的这一篇《中央党校的县委书记班》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文中有很多研修班学员在党校的学习生活细节,很真实。这些基层干部官虽不大,但权力  相似文献   

14.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民谚长期以来被不少人时不时挂在嘴边或写进文章里。但您可注意或者考虑过,此言差矣!后一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无度不丈夫”。“毒”与“度”,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相似文献   

15.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10,(15):10-11
“微骚客”当道“微骚客”指那些整天在微博客上展示自我生活细节与琐碎事情的人,包括展示家长里短或物质生活等,但他们又不会把自己的老底完全揭开.  相似文献   

16.
乔蕊 《文史天地》2002,(7):63-63
近日有人以“秉承江西民意”为名,撰文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贪官严嵩翻案。该文题为《老严嵩与仙女湖》,本来是说江西某地的仙女湖景色如何,却拐弯抹角由仙女湖扯到严嵩家乡的万年石桥,说为修这座石桥,当年严嵩曾拿出白银二万余两,造福乡梓。接下来文章又写道:为了这座石桥,“家乡人是怀念他(按指严嵩)的,感戴他曾造福乡梓的恩德。”杂文家牧惠就此尖锐质问:按照这种逻辑,若干年后,“福建会不会有人(或找人)替赖昌星翻案?”文章指出,关于严嵩是个什么人的问题,历史早已有定论,“江西老百姓”决不会没有这点常识。以“秉承江…  相似文献   

17.
汉学,中国人把它称作“国学”;以当代日本语来说称作“中国学”(这一术语的无限定性被本书的著者所批判)的情况也是有的.在这里,文史哲三科没有被像高墙般地隔开,汉学或国学中的“学”的概念,作为一门学问的多样性、整体性和灵活性被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活: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在我看来,这句话似乎被很多人当成了对事随意马虎的借口。其实,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句古话中的“不拘小节”是指不对小事过于苛求。而我所要说的“成大事者也拘小节”是指要留意细小之处。古往今来,历史上的名人们大多都是“拘小节”的。在我看来,拘小节又分为两点:一是留心生活点滴,一是留心细小想法。首先,生活点滴要留意。成大事者的一举一动可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生活点滴不够留意,可不是一个成大事者应有的作风。在这方面做得出色的,首推周恩来总理。提出  相似文献   

19.
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取经得力于他的三个徒儿,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猪悟能,一个是沙悟净。虽曰弟子,师傅未,心比徒弟高明,师傅乃是凡夫俗子,而徒弟早先就已名列仙班。引‘悟空原先是“齐天大圣”,猪八戒是“天篷元帅”,沙和尚是“卷帘将军”,只因犯了“天条”,这才打下凡来,做了唐僧的徒弟。这本来就是天大的不公,但“天意王。此”,也无可奈何。尽管他们为“天理”所不容.但取经及非他们三人不可,这却究竟是为何7这个问题,连《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似乎也颇感到困惑,有意把三个徒弟都安排为“悟”字辈,让人们…  相似文献   

20.
张咪 《史学月刊》2023,(7):63-73
美国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徒基于自己的宗教观念塑造印第安人的形象。随着印白关系的演变,清教徒建构的印第安人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在初遇印第安人、改造印第安人、与印第安人作战这三个不同阶段,清教徒分别建构了“撒旦的仆人”“祈祷的印第安人”“恶魔的化身”三种印第安人形象。这三种形象都是清教徒对印第安人的“他者想象”,反映了清教徒自身的处境、焦虑和期待。清教徒对印第安人的恶魔想象,推动了美国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观念的发展,对美国的族群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