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吴永川 《百年潮》2002,(7):72-73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林彪的鼓吹下,学习毛主席著作大搞形式主义,背语录、做语录操风行一时.我在解放军报社工作期间,有机会随同一位闻名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出了一趟差.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可以为当时盛行的那种形式主义,提供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2.
王慧芳 《攀登》2007,26(1):179-180
魏晋“清谈”和明清“清语”都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关注二者的历史传承渊源,内容、表现方式上的明显差异,以及审美范畴上的发展演变,对于我们在今天更好地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肠题凑"葬制是汉代高级贵族的特殊丧葬制度,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汉代的礼仪制度、等级制度及思想文化的发展等."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记述了霍光死后,汉宣帝赐其"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皆如乘舆制度.  相似文献   

4.
"嵎夷"与"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嵎夷"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自新石器时代就居于山东半岛,应是东夷少昊族团的一支,但由于中原华夏民族的东渐及在这一过程中的频繁战争,迫使相当一部分嵎夷人越海迁往辽东半岛、朝鲜半岛乃至日本列岛,<山海经>将"少昊之国"、"羲和之国"称为"海外"之国,就反映了这种历史真实,而自新罗开始,古代韩国人自称是"轩辕之裔、少昊之胤"、"嵎夷细民",不是没有道理,它反映了中、韩两国人民在历史上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5.
吴铁城是国民党的一代元老。抗战时期,他曾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旬在当时的知识青年中广泛流传的话,而“不到东北,不知东北之博大;不到东北,不知东北之危机”更是成为传颂一时、流行全国的名言。  相似文献   

6.
从汉"里"谈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的"里"和"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浩 《史学月刊》2008,(6):97-100
吴简"里"只是一个虚拟的户籍单位,而"丘"作为临湘地区的一种居住单位在东汉末年就已存在,到孙吴时演变成带有强烈屯田色彩的居住单位,但还不能视为一种"聚"与"村"之间的自然聚落方式.出现"同丘不同乡"反常现象的原因为某人从某乡迁移到另一乡某丘居住、耕种时,其户籍单位未能及时变更,故在缴纳赋税时只能记在其原来所在乡的籍账上.  相似文献   

7.
江南三月,春光暖融。和往年一样,翠峰如簇的中山陵园又迎来了一批中外游客。在众多的游客中,有一位耄耋老人凝望着色调淳朴、气势壮观、规模宏伟的中山陵园,久久不忍离去,这位长者清癯健朗,一副仙风道骨之貌,他就是当年曾任孙  相似文献   

8.
吕小满 《民俗研究》2007,(1):145-163
上个世纪40年代,闻一多先生《说鱼》1一文在考释"鱼"字的隐义时附带谈及"鹭",将鱼、鹭两者释为男女关系的两方,这应该是"鹭"与其他象征之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方面.本文认为"鹭"的杂多象征关系中还有一个被以往学者已注意到但尚未展开的方面,即鹭与舞、鹭与鼓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导言 韘,也称泱,为古代射箭时的工具.<说文解字·韦部>:"韘,射泱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广韵>卷五:"韘,射泱张弓."即鞣是射箭的人戴在右手大拇指上,并用韦固定以免滑落,作拉弦开弓之用.  相似文献   

10.
毛志成 《文史天地》2004,(10):49-51
男人值得论一论,可能有十条理由。女人值得论一论,却可能有百条理由。尤其眼下进入“女人盛世”的时候,又尤其是眼下女性文学(包括男人谈女人和女人自己张扬女人的文学)日益空前火爆的时候,论一论女人的理由就不只百条千条了。而且我首先声明,对女人我始终有多倍的崇敬感。女人若是种种特殊优势都获得了认定和强化,由她们主政、治世、理国、弄文等等,至少比由男人统治几千年更优美些,但前提必是:要么就回归到蒙昧的母系社会,要么就真的进化成名副其实的“现代文明社会”。不温不火的夹生饭吃起来,女人苦男人也苦。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见到吴师傅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一天,点灯时分,忽然一阵锣鼓声从不远处传来,母亲说生产队请来了唱戏师傅,教队里的年轻人排花鼓戏,定在八月十五上台。  相似文献   

12.
李瑄 《史学集刊》2005,(4):28-31
刘程之,号遗民,晋宋问人,晋末弃官归隐。后人往往根据其不仕之事与“遗民”之号,将其理解为易代后出于政治立场与道德自觉不仕新朝的“遗民”。其实,遗民一词的此一义项在晋宋之世尚未确立,刘遗民不过是一位追求山林玄远之趣的隐逸之士。并且,由于刘遗民的历史存在,还产生了“遗民”一词不被广泛注意的另一义项——隐士。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使作为总设计师的孙家栋再次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除“嫦娥一号“外,他在我国航空事业上还拥有很多的“一号“: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总体部负责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许许多多的“一号“,使孙家栋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名副其实的中国“卫星之父“。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放下一贯匆匆的脚步,跟随澳大利亚老师不急不慢的节奏,认真感受澳大利亚艺术教育,认真地思考培训的"教师立场"与教育的"幼儿立场"问题。在不知不觉中,一周的"引智培训"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却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触动。在这一周中,我们放慢脚步,跟随澳大利亚老师不急不慢的节奏,认真感受澳大利亚艺术教育,认真地思考培训的"教师立场"与教育的"幼儿立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吸收了许多阿尔泰语系中的词,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山川地理专名."空桐"一词通过音读审断、语义考索、语境推定等可考定,其是阿尔泰语系中意为寒凉的"奎屯"的对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敦煌文献中出现的"凌迟"、"陵迟"一词为讨论对象,考察分析它们在不同文本中使用的情况、含义,并进而探讨了作为一种酷刑的凌迟的定名与起源问题,认为作为"剐刑"、"脔割"的代称的"凌迟",至迟在唐代中晚期已出现.而非通常所说的五代或辽.  相似文献   

17.
《考古》2006年第9期发表了罗琨先生《利簋"岁鼎"析疑》一文(下简称"罗文"),针对我与何炳棣先生合写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基本思路质疑》一文对利簋的解释,提出批评。罗文首先从分析"岁"字入手,指出甲骨  相似文献   

18.
解放后,吴宓在西南师院任教,是二级教授,月薪272.5元,在校内可谓"高薪阶层"。他一贯节衣缩食,自奉极廉,但却古道热肠,经常将工资送给向他求助的学生、同事。他的这种"乱花钱"有时让同事难以理解。"文革"后期,西南师范学院有一位女教师编织了一双毛线袜子,送给孤苦伶仃的吴宓,吴宓给了那位女教师100元钱。有人对吴宓说:"一双袜子值多少钱?你给得太多了。"吴宓答道:"多乎哉?不多也。我是把袜子的成本费、劳务费,还有无价的感情都算在里面的,我给她的不算多。"  相似文献   

19.
"华北"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用于区域专用话语,是在近代西方在华势力扩大之后,从英语“NorthChina”衍生出来的,也与日语“北支那”有关。经过传媒的传播和民众的关注,“华北”一词成为具有民众广泛认同的地理词汇,并随着日本侵华强化了时代特点和使命感。值得重视的是,华北一词通过人文和自然科学的认定,通过冠名华北的管理机构的成立,有了行政区划,虽然该区划为时不长,但其区域理念和话语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20.
走马楼吴简中有许多"士伍"(仕伍、士五)、"岁伍"、"月伍"的记录,此类均为户籍身份."士伍"籍具有世袭性,但只限于家庭中的男性成员,且可通过赐爵或立功等途径改变身份."岁伍"和"月伍"可能与文献之"更"有关,"岁伍"系指戍边"一岁一更"者,戍边完毕、返回原籍后,仍以"岁伍"著籍."月伍"则指"给郡县一月而更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