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家》2015,(1)
<正>凤凰城里飞凤凰在湘西人眼里,沈从文先生是他笔下秀美湘西的凤凰小城里飞出的一只凤凰,另一只凤凰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材料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肖纪美。肖纪美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其祖父肖官麟曾任凤凰县的县官,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儒官。自幼跟随祖父生活的肖纪美熟读《四书》《五经》,而家中的  相似文献   

2.
院士在中国,原来称为学部委员,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是在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现在的院士评选需要提名,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需要经过大概三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 中国最早的院士产生于1948年,即中央研究院院士,通过层层选拔,81人当选为第一届中国院士,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著名学者.这次选举中,除了中央研究机构以外,获选人数最多的四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6月15日上午,我校科学技术史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家评审会在本院会议室召开。评审会特邀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农业大学中华文明研究院王思明教授担任组长,评估小组成员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孙小淳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北大学科技史高等研究院曲安京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吴国盛教授,中国科技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胡化凯教授,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副会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  相似文献   

4.
梁思礼。我国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领域创始人之一。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航天CAD技术倡导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5.
父亲、女儿、女婿,一门出了三位院士,这是我国科学界独一无二的院士之家。这个家庭.为祖国的尖端科技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现在,他们都相继离世。除了对他们深深的景仰.我还怀着难以消弭的私人怀念。因为,说起来.李四光一家和我家是世交。  相似文献   

6.
惠斌 《文史春秋》2009,(9):34-38
李约瑟(1900-1995)是饮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早年以在胚胎生物化学领域的独特研究而成为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上世纪40年代中期,李约瑟怀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受英国政府的派遣,作为皇家科学院代表,到重庆筹建中英科学合作馆,  相似文献   

7.
余玮 《江淮文史》2006,(5):67-86
群英荟萃日,科学又逢春。2006年1月9日上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一同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崇高的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的“中央研究院”,是当时全国最高的科研机构(后来新中国的“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就是该研究院院士)。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共有14个研究所,而其中的原子能研究所,成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开创和先导。留德博士朱家骅,便是这个研究院的两个创始人之一,并任该...  相似文献   

9.
王建柱 《文史春秋》2022,(11):39-43
<正>1999年9月18日,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一枚金光闪闪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佩戴在王希季院士胸前。王希季,中共党员,1921年出生。中国空间技术创始者和组织者之一,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空间返回技术两门新的学科;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7月24日,郑守仁院士因病去世的消息传到三峡坝区,坝区广大工程建设者无不感到震惊和悲痛。郑院士的病情我一直都是了解的,他已经和病魔顽强抗争了很长的时间,但我总是期待奇迹能够继续在他的身上发生。郑院士一生经历了很多的挑战、创造了无数的奇迹,而这一次他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泪眼模糊之际,和郑院士在一起工作的往事,特别是他重病期间坚持工作的感人情景又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初见郑守仁院士是在1987年,当时我刚从大学毕业进入长江水利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初,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卡尔波夫教授和副主任鲍罗德金教授应邀到吉林大学访问,并受聘为吉林大学名誉教授。卡尔波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S.P.Karpov)教授是俄罗斯和国际著名的中世纪史学家和拜占廷学家,自1992年起担任俄国上古史和中世纪史学会主席。1992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德国柏林莱布尼茨()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列昂尼德·约瑟夫·鲍罗德金()(Leonid Borodkin)教授是俄罗斯杰出的历史学家。现任莫斯科大学经济史中心主任,莫斯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历史和计算”国际学术协会成员,国际经济史协会执行委员。1998和2005年先后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和院士。两位教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都取得了非凡的学术成就。3月2日,《史学集刊》主编刘德斌教授对卡尔波夫和鲍罗德进行了专访,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历史学科的形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讲自学成才,有一个人特别值得说,这个人就是李审言。国民政府成立后,蔡元培任大学院长,后来大学院改为中央研究院,蔡先生发出聘书,聘李审言、鲁迅、胡适等12人为特约著述员,与今日之院士相类似。一生自学,由乡村塾师而至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特约著述员,钱钟书说,李审言的文章值得绝代称颂。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2015,(6)
<正>提起温州,大多人会想到步行天下的温州商人,殊不知这里孕育出的灵秀人士同样数不胜数。就科学界来说,近代便有苏步青、陈景润等科学家生长于斯,而美国科学院同样与温州渊源颇深。如果你翻开历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名录,会发现,在20名左右的中国籍院士中,便有四位温州院士赫然在列——被誉为"七国院士"的温州考古巨擘夏鼐、在密度波和恒星形成理论上有着卓越的贡献并身兼三个"院士"称号的徐遐生、世界著名水产工程学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傅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潮》1997,(1)
傅鹰是一位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系的教授,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的学部委员(今称院士)。毛泽东与他大约未曾结识,更无交往。“毛泽东与傅鹰”这个话题从何而来?来自毛的两篇文章和两篇谈话。  相似文献   

15.
文学经典既不是一个现象,也不是一个话语,而是一个命题,尽管命题不可能独自构成为一个学科,但由于命题的范畴观属性从而就会产生文学经典这一命题的学科归属问题。从内在逻辑看,这个归属应当是文学批评这一学科领域,文学经典问题的深入与发展必然取决于文学批评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而这种深入的关键不仅取决于人类的意识形态,而且还取决于人类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性与批判性。  相似文献   

16.
汤惠生 《文博》2006,(6):20-29
一、类型学与历史-文化考古学派回顾一下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初创、发展和成熟,整个过程似乎都是在一个人和一个学科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个人就是达尔文,这个学科则是生物学,尤其是生物分类学。要证明这一点,只需轻松地援引达尔文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7.
列宾娜是俄罗斯科学院历史一哲学部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世界史所副所长。自21世纪初起,她撰写、主编了一系列与跨学科研究相关的著作,如《历史、文化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理论的科际整合:理论、历史编纂学和具体研究的实践》、《20—21世纪之交的历史科学:社会理论与历史编纂学实践》、《过去与现在的历史和史料》,等等。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国春雷博士利用2013年10月在俄罗斯访学的机会,就俄罗斯跨学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对列宾娜院士进行了专访。现将此次专访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民俗学:人文学术抑或社会科学?”这个话题究竟有没有意义?这其实关系到民俗学研究在中国兴起百年来的学科地位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丽琴 《神州》2012,(6):259-259
初中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的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趣柬性的学科,也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连接学科,它直接影响着初中物理、化学的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常有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而导致教学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偏重于语言信息与行为信息的传递,忽视了情感信息这个要素在课堂教学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史本当是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目前对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还基本是一片空白。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需要对建国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和社会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于是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和学科构建成为急需开展的课题。目前的中心任务是要构建一个比较成熟的中国当代社会史学科体系,先分门别类地研究专题史,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综合研究总体史。而方志界已经在社会史研究和记述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很值得国史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