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莉 《南京史志》2023,(31):58-60
<正>让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回归于日常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偏好、价值取向、思维认知方式,使学生在体会生活乐趣、探索人生奥秘、思考生命价值中,领悟德育的内在本质,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在高中教学组织中,想要实现德育生活化,需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回归于现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质量。故此,文章将围绕德育生活化在学校中的实践路径展开以下分析,希望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苏莉娜 《神州》2012,(33):172-172
探索德育生活化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德育生活化是把理想的道德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的道德教育。本文主要探讨德育生活化的内涵,德育生活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廖勋 《神州》2011,(5X):57-58
中职学校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将德育内容融于学生生活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生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中职学校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包括:德育目标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使学生看得见,做得到;德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连接,并内化于学生的生活,在教会学生学会生活的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和开发德育资源,创建德育工作新方式,实现德育途径生活化;改革德育评价方式,建立科学、民主的德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长有 《南京史志》2022,(17):45-46
<正>德育是育人工作的基石,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展育人工作,需要探索更多的实践路径。一、探索“家、校、社”德育新意识“五育并举”是新时代家、校、社合作的出发点,是对儿童教育的高度重视,“家、校、社共育”倡导家、校、社紧密携手,共同朝着“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的目标不懈努力。(一)义工课堂,教师结构多元多能的转变校园育人的课堂应该不局限于学校聘任的教师,生活中处处有能人,我们应该敞开校门,鼓励更多的家长、  相似文献   

5.
阎磊 《神州》2014,(12):175-175
聋哑人群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聋校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聋校的根本任务,在聋校数学教学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核心的部分,应该通过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使激发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提高数学生活化应用水平的基础上,提升聋生能够具备社会化的能力。应该将生活资源应用到聋校数学教学之中,让生活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吸引聋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6.
邸红建 《神州》2013,(34):186-186
生物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注重和生活相联系符合生物学科的特点,也有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生物理解的更透彻。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要从导入环节开始就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做到教学情境生活化和教学内容生活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管小青 《神州民俗》2009,(10):93-95
高职德育实践低效现状、高职德育生活化转向的改革与高职地方特色这三个原因引发高职德育实践的民俗诉求。通过剖析民俗在高职德育实践中运用缺失的实然状况,论述了民俗诉求下高职德育实践应强化意识,利用资源;多方联合,建立基地;结合专业、设计方案等三方面的应然举措。  相似文献   

8.
李倩茹 《沧桑》2011,(2):155-15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校德育教育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和严峻挑战。德育回归生活已成为道德教育急需解决的载体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德育政治化、抽象化,空洞的说教。高校德育回归生活应做到:内容生活化,范围社会化,方法实践化,才能取得被学生、家庭和社会认可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余清华 《神州》2013,(19):108-108
政治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在政治教学中实现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构建生活化的课堂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和需求入手,为学生创设民主的课堂,把教学和生活相结合,并注重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铭泽 《神州》2013,(32):113-113
从目前来看,新的时代背景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而来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学校德育生活化的实施的途径、特征、基本含义以及必要性。要想使学生的校园生活保持丰富性、完整性和实践性,就必须建构生活化校园,将生活引入到校园之中。所以,迈出德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就是学校德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刘小霓 《神州》2012,(23):73-73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是创设"敢说"的氛围,让学生敢说;二是要凭借语文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三是联系生活,利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甄红娟 《神州》2013,(31):154-154
一直以来,我们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和情意方面的教育,一心想让学生在短短四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提高思想,这是操之过急的做法。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高中政治课程要以生活为基础,依托学科知识构建全新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所谓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和思维去分析观察、实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学生完成有效学习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张典兵  孟祥萌 《沧桑》2014,(2):127-129
人性化德育理念是指既把人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又把人作为德育的根本旨归,重视把德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等紧密联系,从而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范型。人性化德育理念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了情感体验的意义价值。人性化德育理念的实施要以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为价值取向,以生活化和生成性德育素材为核心内容,以对话、理解、关心和体验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付品贞 《神州》2014,(6):75-75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语文课要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真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了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生活化实践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人性化德育理念是指既把人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又把人作为德育的根本旨归,重视把德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等紧密联系,从而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范型。人性化德育理念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了情感体验的意义价值。人性化德育理念的实施要以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为价值取向,以生活化和生成性德育素材为核心内容,以对话、理解、关心和体验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吴霞 《南京史志》2024,(7):67-70
<正>跨学科知识迁移下的写作活动,要让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注重语文内容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推动学生在“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大语文”实践中多思考、多观察、多动笔,开阔视野,真切体验和认识语文魅力,提升写作实践的创新能力。一、聚焦语文实践,把握教材逻辑(一)构建任务谱系“跨学科”并非知识的“拼盘”,而是要联结课内与课外,融通学科知识,达到拓宽“语文写作”的学习与运用目的。在跨学科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单元所承担的任务,然后以“主题任务”来带动整个“写作练习”扩大学习面,让学生整合单元课文和多学科知识,建立听、说、读、写与生活的联系,结合自身的观察,认识、表达周围的世界,提出观点和解释,增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卢佳 《神州》2013,(33):228-228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地理是地理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学生今后学习地理知识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从身边生活出发,让学生感悟地理;从焦点时事出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展开课堂活动,模拟生活化教材;角色扮演,拉近地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学习地理、运用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地理课堂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张亚云 《神州》2014,(3):185-185
<正>小学低年级同学年龄小,在学习中方法还不是很灵活,更谈不上有技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利用身边资源,能尽可能的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直观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趣味,从而让学生学会多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对数学学习更有意义,也才能让学生更爱数学课。下面是我在教学活动中一点尝试,想与大家探讨探讨:一、让小组合作探究,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低年级学生倾听耐性弱,时间短,自我控制能力差。为  相似文献   

19.
王敏 《丝绸之路》2011,(12):126-127
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源泉,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是由幼儿园课程的特质所决定的。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教育以书本为中心。幼儿园课程需要生活化,应追随幼儿的经验与生活,让生活走进课程,让课程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20.
王冬梅 《神州》2012,(13):220-220
“美术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初中关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问题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美术的机会。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美术素养,体会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美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